多传输零点LTCC微型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中国新通信·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小型化、高性能带通滤波器的实现方法。采用7阶切比雪夫低通和8阶切比雪夫高通串联并在通带的高低端各引入多个传输零点,实现较高的阻带抑制,同时在结构上设计了折叠结构实现尺寸小型化。我们应用该设计方法开发制作了一款S波段LTCC带通滤波器,通过在阻带高低端各引入4个谐振单元,产生了8个传输零点。加工和实测结果显示阻带抑制≥30dB、尺寸仅为3.2mm×2.5mm×1.3mm,满足了现代军民用无线通信系统对小型化、高新能滤波器的需求。
  关键词:带通滤波器;低温共烧陶瓷(LTCC);传输零点;高阻带抑制
  一、引言
  微波/射频滤波器是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与通信、导航、雷达等电子设备中,可谓最不可或缺的无源器件。从1937 年微波滤波器的概念问世以来,滤波器经历了80 余年的发展历程,期间传统的波导/腔体/微带等形式的滤波器承担了大半个世纪以来通信系统中对信号进行滤波的技术需求[1];在通信系统小型化需求的驱动下,在以半导体、混合集成、陶瓷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代表的科技的孕育下,滤波器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先后涌现出LC 滤波器、mems 滤波器、LTCC 滤波器、介质滤波器、声表滤波器、fbar 滤波器等小型化滤波器,将滤波器尺寸从几十毫米压缩到十几乃至几毫米的量级。尤其是近年来芯片化、表贴式、可集成、低成本式微型滤波器逐渐成为军民用通信系统的主流滤波器选用类型,并凭借各自优缺点在不同应用场景如雷达、电子对抗、基站、终端等占据一席之地。新型滤波器的出现、创新和优化不断顺应着通信系统小型化的趋势,且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摩尔定律。在这其中,低温共烧陶瓷(LTCC)滤波器凭借多层布线体积小、设计灵活自由度高、一次成型免调试、截止频率无限制、陶瓷结构成本低等优点愈来愈得到射频工程师的青睐和军民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2]。近20 年来,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乃至企业对高性能LTCC 滤波器的设计开发热度持续不减,推出了很多种LTCC滤波器结构,推动着相关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完善。本文结合工程需求,提出一种S 波段微型LTCC 带通滤波器,经过紧凑型结构设计布局,采用折叠结构,实现了一款上下阻带均有4 个传输零点、尺寸仅为3.2mm×2.5mm×1.3mm 的高性能微型滤波器。
  二、整体设计方案
  (一)设计目标与设计思路
  本文的设计要求来源于某任务需求,主要指标如下:
  (1)中心频率:3600MHz
  (2)1dB 带宽:±400MHz
  (3)中心插损:≤4 dB
  (4)阻带抑制:≥30dBc(f:DC~2680 MHz&4680~8500 MHz)
  (5)外形尺寸(长宽):≤3.2mm×2.5mm
  针对设计值中对尺寸的要求,本文采用LTCC 工艺设计实现。如何兼顾尺寸和性能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众所周知,高性能的带通滤波器要求插损小、带外抑制高,甚至需要抑制到3 次、4 次谐波。而提高滤波器带外抑制的主要方式为增加滤波器的阶数和在带外添加传输零点[2],一方面滤波器只有保证基本的阶数才能将带外抑制和插入损耗维持在相当的水平,另一方面阶数过多势必会带来尺寸的增大、插损的提高和设计的复杂化,而增加传输零点的方法不但有效增强了带外抑制,而且对插损的影响较小。因此本文采用的设计思路是在充分考虑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阶数,通过增加多个传输零点来提高带外抑制。
  (二)电路设计及仿真
  本文采用切比雪夫高低通串接的方式实现滤波器带通功能,为了满足带外抑制要求,分别在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中引入了多个传输零点。本方案在滤波器通带的高低端对应的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上分别引入4 个传输零点,对应电路图中低端的(L5、C8)、(L6、C9)、(L7、C10)、(L8、C11)谐振单元和高端的(L1、C1)、(L2、C2)、(L3、C3)、(L4、C4)谐振单元,合理安排传输零点的位置,可使得带外抑制较好,且滤波器过渡带较窄,滤波器具有较高的抑制性能。原理图如图1 所示:
  (三)三维建模与仿真优化
  本文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在3.2mm×2.5mm 的长宽尺寸范围内对8 阶滤波器共计11 个电容元件和12 个电感元件进行布局。得益于LTCC 工艺的多层布线特点,此问题得到解决方案。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 所示。
  三维设计主体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中心层叠体100、中心层叠体中的滤波电路200、金属导带300 及金属过孔400。其中中心层叠体100 包括复数个自上而下叠置的承载单元,每个承载单元由多层介质基板自上而下层叠构成,相邻介质基板之间通过相互相连导通,中心层叠体100 的表面设有第一输入输出端S1 和第二输入输出端S3;还包括两接地侧板S2 和S4,两所述接地侧板S2 和S4 位于所述中心层叠体100的侧面。
  本文采用瓷带的层数为27层,布线核心层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3 所示。
  結合图2 和图3 对三维布线进行介绍。中心层叠体100 依次包括第一接地层D1、第一间隔空白基板层K1、第一承载单元Z1、第二间隔空白基板层K2、第二承载单元Z2、第三间隔空白基板层K3第三承载单元Z3 以及第三接地层D3;第一接地层D1 和第三接地层D3 均连接所述接地侧板S2和S4。中心层叠体的上方的还包括一端面空白基板层M,其是由三层空白的介质基板层叠而成。第一承载单元Z1 设置3 个第一传输零点结构,作为一个排布单元,由第1~4 层介质基板构成,第1和第2 层介质基板制作有L1、L2、L3,第3 和第4 层介质基板制作有C1、C2、C3,且第1 层介质基板还制作有C5 与C6,第2 层介质基板还制作有C7,其中C1、L1 与第一输入输出端S1 相连;第二承载单元Z2 设置第四个第一传输零点结构,作为一个排布单元,由第5~8 层介质基板构成,第5 和第6 层介质基板制作有L4,第7和第8 层介质基板制作有C4,第6 层介质基板制作有水平面屏蔽结构P1;第三承载单元Z3 设置4 个第二传输零点结构,作一个排布单元,第9~18 层介质基板构成,第9 层介质基板同时也为第二接地层D2,第10 和第11 层介质基板制作有L9、L10、L11、L12,第12 层到第16 层介质基板制作有L5、L6、L7、L8,第17 与第18层介质基板制作有C8、C9、C10、C11,其中L8、C11 与第二输入输出端S3 相连。第6、第9 层介质基板还连接接地端S2 和S4。第6 层介质基板到第18 层介质基板以及第三接地层D3 通过打贯通孔的方式形成屏蔽结构中的纵向屏蔽结构P2。   本文设计的一大亮点在于:选择第四个第一传输零点结构的谐振单元即L4+C4 作为折叠零点结构,如图4 所示。采用该结构可将经此谐振单元的信号传输方向a4 进行180 度转向而指向输出端面b4 的方向,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谐振单元L4+C4 与谐振单元L5+C8之间连接线的长度。
  2.4 基于LTCC 工艺的加工与测试
  如前文所述,本设计采用了27 层生瓷结构,较大限度地发挥了LTCC 的多层布线特点,毕竟过多的层数也会带来较大的、不可预测的加工误差。本文生瓷带选择介电常数为7.8 和层厚50μm的进口生瓷带。加工后的产品实物图如图5 所示,尺寸为3.2mm×2.5mm×1.3mm。
  产品测试曲线如图6 所示。可见,在3.2~4.0 GHz 的通带范围内,最大差损3.78 dB,小于设计目标4 dB,在带外具有8 个传输零点,上下边带各4 个,带外抑制大于30 dB,在关键点2680MHz和4680MHz 的抑制达到40Db,满足设计指标。
  三、结束语
  本文以小型化、高性能滤波器为设计目标,利用多传输零点带来的高阻带抑制特点和LTCC 工艺的多层布线优点,并在三维设计时独创了一种折叠结构而带来进一步小型化,最终开发出一款性能优异的高阻带抑制微型滤波器,实测结果满目设计指标,在当下的5G 通信和雷达、电子对抗等军民用领域均具备良好的工程化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Mason, W.P. and Sykes, R.A. The Use of Coaxial andBalanced Transmission Lines in Filters and Wide-BandTransformers for High Radio Frequencies. Bell SystemTechnical Journal, 16, 275-302,1937.
  [2] L.K. Yeung, K.L. Wu, A compact second-order LTCCbandpass filter with two finite transmission zeros. IEEETrans. Microw. Theory. 51(2), 337–341 (2003).
  作者簡介:
  程维伟(1987 –),男,安徽池州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射频与微波电路。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带式输送机的故障类型中,皮带跑偏是比较普遍的故障。本文站在带式输送机自身特征、安装特征以及运行特点等不同的方面,对跑偏故障出现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将此作为依据对故障树进行了创建。借助分析故障树的方式,对解决性的举措进行了探讨,旨在有效的控制皮带跑偏这一故障问题出现的频率。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皮带跑偏;故障;解决措施  引言:带式输送机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工具之一。随着生产机械化程
期刊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第1976次全体会议。图/新华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些保证投票支持我们而最后食言的国家。”当年的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后来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自传中如此写道。直到表决开始前几小时,他都相信,美国支持的提案将以微弱多数甚至一票之差胜出。  这样想的不是他一个人。  一位欧洲外交家感叹,美国已使这次表决变成了一次关于“赞成美国还是反对美国的世界范围的公
期刊
摘 要:21世纪,5G时代来临,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逐步扩大,电视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信息来源。数字电视的出现,可以提高电视画面的清晰度,丰富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开拓人们的视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是在数字电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手段。本文通过简析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分析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直播应用。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信息化项目是政府建设的重点内容,做好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对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完善政府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有利。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现状,探索行之有效的全过程管理对策,为政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项目;全过程管理;政府单位  引言: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涉及面广
期刊
摘 要:随着5G的出现,人们的想象空间变得越来越丰富,不仅让媒体的发展渠道得到了拓宽,也引导了未来媒体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为了能够让我国更好的采用5G技术,必然要让5G技术和媒体融合发展。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4G技术和5G技术,随后阐述了5G技术与媒体的发展,并且交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环境下5G技术和媒体能够融合发展,以及融合发展的特点,最后探究了技术和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  关键词:5G技术;
期刊
摘 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背景下的智慧交通系统也应运而生,通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建立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因此,本文將对物联网的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相关话题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交通;交通建设;创新思考  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
期刊
摘 要:基站接收器设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典型接收器组件包括混频器、低噪声放大器(LNA)和模数转换器(ADC)等,这些器件随着 时间推移而不断改善。但是,架构的改变却不大。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的传输速率在不断提高,对射频接收前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低噪声放大器作为基站射频前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益、噪声、线性度等指标直接影响到整个接收链路的性能。  关键词:5G基站;低噪声放大器;射频接收
期刊
摘 要: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最早都使用日本生产线和拉伸式外壳,随着国内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现在国内已经有卷板外壳供应商能够制造出低成本的卷板外壳.这些卷板外壳正在逐渐被压缩机厂家所采用.  关键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外壳;卷板  滚动转子式外壳属于压力容器。外壳的日常耐压强度一般和冷媒饱和压力有关,但是一般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外壳的设计耐压力由国家标准来决定.  原有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整体设计最早来源于美
期刊
摘 要:离子迁移谱物质分析仪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精度高、可靠性强的系列产品,在边防、安检等场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所述系统采用ARM-FPGA主从式控制系统,ARM具有可靠性高、计算速度快、可裁剪等优点,FPGA稳定、高速的优点。采用模块化设计使软件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关键词:离子迁移;Linux;FFT  引言  Linux,全称GNU/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
期刊
摘 要:智能交通技术属于比较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安全、有效和高效的公共管理。然而,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存在一定差異,应该依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本文基于此背景,以智能交通为突破口,分析其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以促进高速公路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智能交通;高速公路管理;安全;应用  目前,中国公路交通网建设基本完成,各区域间的交通联系日益加强,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