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骑车送孩子上学的洋妈妈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u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然是一个荷兰人,她有两个可爱的宝宝,一儿一女,女儿叫 阿润,今年8岁了,在北京安贞西里的一所全是外国小孩上学的学校里读书。她还有一个两岁的、金发碧眼的漂亮的小儿子,叫玛努,素然自己带他。素然的丈夫叫博盟,是一个德国人,高高的个子,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们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十来年,可谓一对中国通。她的家位于市中心,在东城一带,是一所古老的独门独院的四合院。院子冬暖夏凉,绿荫遮蔽。
  每当素然送她的乖女儿上学,就会吸引路上行人颇多的眼球。为什么?是因为她骑着一辆十分特殊的前面带着挎斗的自行车。素然告诉我,这样的自行车在荷兰很普遍。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四分之三的市民出行都骑自行车。应该说她的国家是自行车王国,骑车是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她说她的自行车有七档变速,孩子在母亲眼前,坐在车斗之中,不怕风雨,能够给予足够的关照。素然在荷兰骑车,到中国继续骑车。
  我问素然,在北京骑车好不好骑?她告诉我,她最早到中国是1990年。1994至1995年她在北大读书,那时她就骑车,但是觉得在北京骑车越来越不好骑了。汽车比原来多了,车速比原来快了,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一般汽车不会让自行车。当然她觉得她可以理解,因为现在生活节奏比过去要快了。我问她,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每天来回骑30里,用自行车接送孩子呢?她告诉我,骑自行车最能保证时间。从她的家到女儿的学校,只有骑车才能掌握时间,孩子早上8点半上课,这时路上经常堵车,除了骑车她没有别的好办法。
  素然告诉我,有时候她也想放弃,不骑车了。因为她看到有的人一边打手机一边开车,很不安全。遇到拐弯,汽车一般都不让行人。骑车的路况不好,比较危险,可是她又不想放弃,她觉得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来实现低碳出行。她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路上跑的汽车里面很少只坐一个人,往往车里坐满了人。而现在,街上跑的车,里面基本只有一个人。有一次她在鼓楼外大街的自行车专用道带孩子骑车,身后一辆挂黑牌号的小轿车拼命摁喇叭,她觉得很不礼貌。尤其是下雨的时候,大家都急着回家,坐在小轿车里的人并不挨淋,应该让着骑车的人,可是似乎他们都没有这种意识。
  


  而素然最终没有放弃骑车,因为她喜欢自由,她觉得骑车最自由,她不想放弃。有时候骑车会使她怀念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街道同样很窄,但是那里有自行车专用道,不像北京,小轿车可以停在自行车道里。荷兰想尽一切办法,鼓励大家骑车。在阿姆斯特丹也有堵车问题,有过专门的统计,那里的马路时速20公里。出行速度第一是骑车,第二是公交,第三是步行,在那里开小轿车的时速有时还不及走路。阿姆斯特丹对骑车一族有非常好的保护条例,如果汽车撞了骑车人,会付很高的赔偿。市中心小轿车停车费也很贵。
  北京有的地方也有自行车专用道,但是就是被汽车占了,警察也不会管。这是不应该的。素然的家里有小轿车,她从4岁起就开始学骑自行车了。素然的父亲告诉她,汽油很贵,10公里之内的距离不必开车。她从12岁上中学起,就一直骑车上学。博盟也告诉我,他在德国上的大学,住的地方离学校20公里,他都是骑自行车来回。他的家在柏林,他会找到一条从一个公园穿到另一个公园的路,一路上边骑车,边欣赏优美的环境,很是惬意。现在他们的女儿有8岁了,也学会了骑自行车,但是他们不敢让女儿骑车上街,北京的路况实在太让人不放心了。他们只允许她在公园之类安全的地方骑车,不让她骑到学校,因为那条路汽车太多了。
  


  素然觉得北京还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努力,现在已经有了公共自行车服务卡,一年100元钱,随便租借。现在已经有了100多个点,这很好。她家办了一张,如果来了客人,她会为他们租上一辆自行车,让他们随意走一走。她觉得王府井南北都应该有存车处,但现在只有南边有,可以存车的地方太少,多设一些会更便于大家骑车出行。二环以内的胡同可以变成自行车专用道,不允许汽车开进去。自行车的进出口放上路障不让汽车进入。
  和他们夫妇聊天,他们觉得在中国生活还是挺幸运的,他们在自己的国家感觉问题没有在中国这样突出。他们的文化使他们的个人维权意识很强。有时候,比如当小轿车不让自行车,在路口当中堵了很久,他们会为骑车族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生气。有时候他们看到上访办公室门口众多的人群、看到一个烧伤而没钱治疗的孩子,他们会想,如果那些坐高级小轿车的人们能施些爱心出来该有多好!他们把自己孩子穿小的衣服,打包寄往新疆,给那里受灾的孩子。
  这就是一个骑车送孩子上学的洋妈妈,至少我现在还不曾看见他们购买自己的小轿车,似乎目前他们还没有这个打算。
其他文献
2008年真是许多企业做梦都没想到的坏年头,他们发现正在干的或者曾经干过的任何坏事都会大白于天下,都会遭到公众的追查。房地产商如此,造纸厂商如此,老牌外资企业如此,中国本土名牌企业也是如此。似乎只有化工企业、冶炼企业、采矿企业还有些好梦可做,但是业内人士很清楚,他们这种类型的企业生存环境正一天天“恶化”,得抓紧时间捞取财富,明天早上太阳从哪边出来,真是谁也说不准;出来后的太阳是黑色的还是绿色的,更
期刊
编者按:2008年7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为此,温总理强调,中国需要开发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作物。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将投入200亿元作为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的资金支持。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及应用,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在一定的时
期刊
一位山西老板,开着几十万吨生产能力的焦化厂,没有环保设施,被中央电视台曝光。老板对着摄像镜头满腹委屈:“光说我不环保,怎么不说我慈善啊?这个村子里的老人,我每年白给他们600块钱,过年还要送米送面——当儿子都没有我这么孝顺!”在他身后,村子裹在烟里什么也看不清,空气里都是焦油的臭味,致癌物超标至少九倍。   这是《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的所见所闻,她说:只谈扶贫济困,不谈怎么给弱势群体说话的权利,不
期刊
奶粉与美国总统    三鹿奶粉事件给中国的消费者,奶农、乳制品企业、监督管理制度、甚至是广告审查制度等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创伤和考验。在消费者充满愤怒,打官司告状讨说法的时候,也开始有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发起追问。企业不知道三聚氰胺的安全含量吗?企业没有考虑消费者的健康吗?没有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吗?没有考虑自己的工人的去向吗?  奥巴马大选获胜,成为第56届美国总统,无疑在这个经济低迷的时刻给世界带来了
期刊
“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前几个月,浙江泰顺人王远萍就发现自己全家都在喝的奶粉导致女儿小便出现困难,他到处奔波,要求三鹿集团给份检测报告,或者盼望“权威机构”给他提供一份独立、公正的检测报告,结果当地的工商局和三鹿集团的人告诉他说,检测费需要他来承担,大约一万多元左右。这一下子就打退了他获取证据用以索赔和要求公道的野心,他颇不情愿地在“和解书”上签了字,并接受了三鹿集团提供的几件“好处奶粉”,从网上撤下
期刊
连日来,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一个陌生的化工产品三聚氰胺走进了普通消费者的视线。截止到9月26日,中国各地临床诊断“三聚氰胺”患儿53,000例,其中,4人死亡。人们难以接受的现实是,这个白色结晶粉状的有机化工原料,本用来生产塑料、胶水、阻燃剂或化肥,怎么会添加在婴儿的奶粉里?这个能造成试验动物肾衰竭,并致其死亡的有害化工原料,给全国数千名无辜婴儿的生活抹上了浓重的阴影和对未来的心理恐慌。三年前
期刊
以前做过志愿者,也管理过志愿者,正好前一段时间又在一个公益论坛上和一些朋友聊到志愿者管理的话题,于是促使自己梳理一下这方面的思考,可能大多都属于老生常谈。下面这几方面有的侧重志愿者自身的认识和能力,有的侧重机构本身的空间和文化。毕竟,只有志愿者和机构双方都在其中受益,志愿精神最大程度地得以培育和发扬,公民社会才有希望和可能。     需求   双方需求是否一致,往往成为很多事情成败的关键,对于志愿
期刊
有一个曾和我一起参加活动的激情四溢的小伙子充满真诚地告诉我:“我很羡慕柱子!”哦,他是在说李洁与柱子。我赶紧搭腔:“是的,你说得对!他们俩的确是难得的一桩好姻缘。”也无怪正值青春渴慕之中的小伙子叹慕,他们的确相知相爱,那美好的感情惠及众人。  最初认识甄金柱是因为自然之友在做战略规划,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事,大家全被拉到中青之家去。办公室需要留人值班,一次次都是柱子在办公室帮忙。我很奇怪,但是每
期刊
××你好:  今天和你通电话,你提到的关于生态厕所的问题,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  不管是什么样式的生态厕所,其基本的原理是同样的——尿粪分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尿与粪的循环利用,同时减少异味及细菌的滋生。不同之处可能在于样式以及粪便处理方式会有差异。对于乡村建筑工作室倡导的生态厕所理念,除了通过尿粪分离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习惯外,还对粪和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同时,生态厕所建筑本身
期刊
9月22日,在2008年世界无车日到来前,自然之友在北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低碳出行·健康骑行”活动。我也骑上我的26小破车,参与了进去。我们走的是北线,同行小组之中,除了谭华,其他人我皆不认识。一打听竟然有四个人是吉利大学董瑞祥老师的学生。没得说,我知道,他们是受董老师鼓动而来。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北京是骑车人的天堂,但是现在自行车路面渐渐被汽车挤占,自行车被边缘化。与此同时,北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