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狱之花》:小美人鱼来到人世间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拙作《徐小斌论》中的一章,对徐小斌拟童话的长篇小说《炼狱之花》做出全方位的阐释:它和徐小斌20 世纪80 年代末期创作的《海火》的内在关联,对人与大海、人与大自然关系的不懈反省与批判;作品中的男女两性众多人物之灵肉关系的复杂缠绕;东方大陆、海底世界与中东摩里岛三个空间的对应与互动,古印度文明与古中东文明对于当代现实的启示;美丽童话、梦幻传说与现代进程中现实世界的激荡冲突;海的女儿海百合的人生选择与成长,超越有限的善恶分野和审美界限的智慧与悲悯。由此揭示作品的多个层面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作家执着的艺术探索和创新精神。
  安徒生《海的女儿》倾倒了多少小女孩,在她们童蒙未开的时候,就把一个美好的梦幻深深植入她们的幼小心灵,成为她们相伴终生的一个美好幻影。这个故事不止是属于小女孩,读到小美人鱼化为泡沫升到天空,它的詭谲凄美,也让喜爱童话故事的男孩内心充满惆怅。
  安徒生的伟大作品就是如此,简洁而动人,悲情而唯美。即便是死亡,也难以减褪爱情的纯真。但是,人们无法询问,如果小美人鱼没有死去,而是赢得了王子的爱情,接下来的故事又会怎样呢?它还能够继续保持纯真童话的高度,继续向前推进,还是像当下人们经常感叹的,这样的故事会从幻境降落到人间,用一句话,从此王子和小美人鱼过上了幸福生活,作为无可奈何的结尾呢?
  徐小斌的《炼狱之花》,可以说就是小美人鱼上岸之后,进入人世间的童话故事的延续。

讲一个童话是需要勇气的


  在互联网和信息爆炸横扫一切,也粉碎人心的时代,讲一个童话,而且是向成人世界讲一个童话,是需要绝大的勇气的。
  民间故事和神话研究权威普洛普指出,只要匆匆翻阅一下故事,就可以说资本主义不会产生神奇故事,当然这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能用故事来反映。相反在这里,我们能找到残酷的场主贪心的故事,中校军官,欺压人的老爷,逃兵,一贫如洗、酗酒破产的农民。此处必须强调的是,我们说的是神奇故事,而非一般的故事,真正的神奇故事是有着长翅膀的马、喷火的蛇、幻想中的国王和公主等。这显然不是资本主义所能产生的,是在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而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需要去研究。
  人们接受童话,无论是丹麦的安徒生,还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以及曾经风靡过一代人的俄罗斯童话故事,回想起来,都是处于19 世纪中后期,其所产生的社会环境都比较闭塞,农业手工劳动仍然是这些国度的主要生产方式。民间故事和童话,都是有其特定的文化氛围的。农耕文明和乡村生活,森林、猎人和大灰狼、小白兔,君主政体下的王宫,国王、王子和白雪公主,都是作品的主要角色。那些讲故事的人,如本雅明所言,是历尽沧桑、年事已高的老农民和行走四方、见多识广的工匠,他们自然而然地赢得读者和听众的天然信任。时至今日,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生活对于纯朴童话故事的摧毁力和脱魅,让人们进入一种纯真而专注的阅读中,去接受一个新的海的女儿的到来,谈何容易。要继续讲述王子与美人鱼公主的童话故事,就要大费心思了。
  退一步而言,当下的社会语境中,童话和魔幻故事,仍然有着广大的读者。英国女作家凯瑟琳·罗琳的哈利·波特魔法学校系列,在21世纪风靡全球。在当下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中,玄幻、重生与穿越是其中的支柱类型。但是,无论是哈利·波特,还是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将作品发生的空间设定在一个远离人间烟火的玄幻世界中,人物的行为方式、手中器具,也都迥别于现实生活中所采用者,“别有天地非人间”,各种规则也自成一体,让作家具有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先决条件。《炼狱之花》却是让小美人鱼百合径直走入人间,让混沌未开的海的女儿,在熙熙而来皆为利来攘攘而往皆为利往的人世间,东一头西一头地以头撞墙,在一个个挫败中去接近和操练此间的游戏规则,但是仍然要保持在小美人鱼童话的高度上,在人间与童话两者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对于作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就像鲁迅在评论《红楼梦》等作品时所言:“我宁看《红楼梦》,却不愿看新出的《林黛玉日记》,它一页能够使我不舒服小半天。《板桥家书》我也不喜欢看,不如读他的《道情》。我所不喜欢的是他题了家书两个字。那么,为什么刻了出来给许多人看的呢?不免有些装腔。幻灭之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日记体,书简体,写起来也许便当得多罢,但也极容易起幻灭之感;而一起则大抵很厉害,因为它起先模样装得真。”(《三闲集·怎么写》)b 反之,鲁迅盛赞的《红楼梦》就是“假中见真”的典范。对于从小就把《红楼梦》读得烂熟的徐小斌,如何处理“假中见真”的问题,她应该也很有心得吧。

海的女儿之1.0版和3.0版:从《海火》到《炼狱之花》


  《炼狱之花》也可以看作是徐小斌问世于1989 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海火》的姊妹篇。
  《海火》所写,就是海的女儿来到人间的故事,而且更富有传奇性。小雪是采珠女的女儿,出生在大海中,她因此被赋予了浓郁的神秘性和异质异能,具有大海的自然生命气息,和银石滩濒临的大海的命运兴衰有着内在的共同感。她有自己独特的爱情追求。她没有像她的同学那样,被青年教师、因为写过几篇文学评论而名声乍起的唐放的一层镀金表象所迷惑,而是将唐放这位惯于借助有限的才学而利用和玩弄女同学的流氓才子玩弄得团团转,让觊觎她美貌的唐放欲进不能,欲退不忍,丑态毕露,最终铩羽而归。相反地,在并没有耀眼光环的图书馆管理员方达那里,一没有学历,二没有名气的方达却被她认作知己,而且果然就是知己——方达对保护海洋之重要性的超前意识,正好和来自大海而本能地将自己和银石滩的命运融汇在一起的小雪,达成高度的默契,并且在银石滩一带的海面上上演了一出灵肉交融的天地大交欢壮剧。
  此后20余年,在写出具有女性文学标高的《羽蛇》,写出20世纪初年清末宫苑后庭日常生活的《德龄公主》等作品之后,小雪的姊妹海百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20余年的时间不算很短,这恰好是徐小斌从葱俊生猛到炉火纯青,到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创作阶段。   海的女儿再度浮出海面,来到人间,让我想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所揭示的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进入第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从小雪到海百合,也是一个上升的螺旋。
  小雪充当海洋保护的使者,是发自她的本心。她的生命节律,自然而然地和银石滩之海洋形成共振。而且,从作品中读出来的暗示说,她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够引发银石滩海面的波涛翻卷,星光失色,暴风骤雨或者凄风苦雨,也可以海天一色,霁云朗月,海面上的点点海火形成一种奇幻的美景。作品中还有一支无首无尾环绕不已的歌,被称作是海妖的歌声:
  爱
  啊爱
  啊无爱之爱……
  我们的爱之舟触礁沉没……
  《炼狱之花》中的海百合踏上陆地,具有更为自觉的使命意识,她是大海的使者,面对21世纪初年日渐逼近的生存危机,她为了拯救海洋而向人类和亲而来——
  我们是无法抗拒人类的——海王最后想到了一个妥协的办法,就是“和亲”。据他说,人类过去常常用这种方法化解与敌国之间的矛盾。他们会把他们的公主嫁到一个鬼不下蛋的地方去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尽管那个公主内心很痛苦,却懂得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献身,这被人类叫作“深明大义”。正巧,现在人类世界有一位青年在向我们海洋世界求爱,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生命来自大海,海洋远比人类要早出现数万年或者更为久远。在中国的版图上,有广袤的海洋,人们与海洋之间和平共处地存在了漫长的时间,直到现代性的大潮席卷东方大陆,人与海洋的关系出现严重危机。小雪所生活的20 世纪70—80 年代之交,一方面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揭开序幕,人们生活在一个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高扬的年代,另一方面是发展经济,开发海洋,宁静苍凉的银石滩之海也必须面对保持荒僻遭受冷落自处抑或进行旅游开发获取不菲的经济收益的两难选择。小雪和方达全力合作,调动各种关系,使出浑身解数,让银石滩之海免予被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裹挟而去的厄运,使他们的全部心血和努力有个差强人意的结局。
  小雪所处时代的海洋环境污染破坏尚且是“风起于青苹之末”,是大开发和大破坏之先声。海百合出场,已经是21 世纪之初,市场经济、商品化和拜金主义的“狂澜之即倒”,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剧烈的颠覆,现实的种种诱惑,导致了人性的畸形扭曲。海洋的生存危机刻不容缓,令人不忍目睹。不过数日之间,海百合第一次返回海底世界后重新来到人世间,眼前的景象就变得面目全非。东方大陆的发展速度令举世称奇,它造成的海洋灾害也积重难返——
  曙色微明的时候我浮出海面,这才觉察到风景的改变:海边从前是树林的地方现在变成了工厂和瓦斯槽,夜的芳香没有了,我必须捏住鼻子,海面带有油污、氯和甲醇化合物,当然,还有粪、尿、与死去的精液。一定有人造的着色剂毒死着我们世界的鱼。而从前港湾的岸边长满了灯心草。被毁弃的机器、石灰和砖变成了一片铁锈色,代替了过去原野的纯粹碧绿。那里充满了一种化肥的味道,鸟和昆虫似乎已经绝迹,我默默地站在那儿,为之哀悼。
  正是意识到情况的危急紧迫,深海中的海底世界也即将被贪婪的人们所抵达,海底众生无能力抵抗毁灭的威胁,才有海王代表海洋世界向人类世界的妥协退让以求生存,所谓“和亲”,颇有一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凉了。
  在小雪那里,她具有良好的直觉和行为能力,作为大自然的孩子,小雪却形只影单,孤立无援。海百合是自觉地领受了海洋世界的委派,这也使得海百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可以得到整个海洋世界的保护和支持,有足够强大的后援。用当下的流行语言来说,小雪是海洋使者的1.0版,海百合则是3.0或者更高级的版本了。

时空变迁与生存环境之考察


  还有两个少女的身份识别和生存环境。小雪身为1976年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她的活动空间主要是在大学师生之间。她有复杂的成长经历,小小年纪就遭遇到家中父母双亲的离弃与死亡,家庭生活始终笼罩在一片怨恨与猜忌的乌云下面;小雪还要独自担负起维系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的重负,让她比同龄人、比她的同学们多了些历练,多了些生存智慧,率性而为,不避邪恶。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险恶环境下,如果一味地温良恭俭让,她根本就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但她要处理的难题,主要还是如何协调校园内与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如何在极为有限的生存条件下,运用自己的美貌与才能,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机会、最多的快乐。请注意,是快乐,而不是利益。她靠自己的缝纫才能,赢得经济上的回报,这是自食其力,凭本事吃饭。大学校园也不是争夺金钱和权力的舞台。校园内外的恩恩怨怨,明枪暗箭,都让《海火》中的另一个人物,同时也是作品的叙述人方菁感到无力应对,计穷智竭,转而羡慕小雪对付这些情况的从容进退、游刃有余。但比起复杂的社会生活,校园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就显得云淡风轻,不过是前者的游戏版的预演。
  徐小斌写作《海火》的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她刚刚离开大学,随即进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当老师,对大学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空间有连续性的体验,记忆犹新,就近取材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小雪的成熟老到与自然天成,善弄小手段而不失大格局,一派神秘状,撒谎不脸红,捣鬼不心虚,却一往情深地守望纯真的爱情,这样独特的人物性格也自有其魅力所在。但放到更大的空间与时间中,回望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就会比照出它的单纯与洒脱。在徐小斌和她笔下的小雪、方菁等徜徉于大学校园的新时期伊始,大学生中的大小纠葛,当时当地都会令其人烦恼不堪,但拉开一段距离,经历过更多的人生坎坷,就会觉得校园的生存环境一定是最好的。就如苏轼的诗作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笔者的亲身经验,有助于理解这一点。我也是这一时期经历大学校园生活的。对于那一代大学生,大学读四年或者五年,大半时间都是非常轻松自在的。事关每个大学生命运抉择的,是大学毕业之际的工作分配,是留在京城、省城,还是派遣到基层和边远地区,这会对当事人的未来走向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工作单位条件和待遇的好坏,中央部委、省市机关还是下到乡镇基层,北上广这样的中心城市还是西北边陲,个人很难自行选择,一旦离开中心城市,再想调动回来谈何容易。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时间,读书、考试、放假,都有一定之规,考试成绩的高低,并不像中小学生一样关联到中考和高考,也很少会导致留级或者退学;更多的时候,它是对一个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否强烈的一种测试。同学之间的亲疏恩怨,处于一种松散状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同时也可以老死不相往来。更为重要的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大学同学彼此之间的利益争夺是最少的,是最缺少直接的功利算计的,也是最容易相处的。围绕着专业老师和班主任转,固然会有知识和利益的捷足先登,每天泡在图书馆,也自有求知的乐趣。大学时光对于当事人来说,有人感觉过于漫长,有人感觉稍纵即逝,但毕竟是可以把握的,也可以在走出校园之后有一个新的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姿態。这或许就是反映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作品,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长篇小说难以出彩,难以写出人性与历史的深度的原因所在。   以此考察小雪的大学生活,她没有关于毕业分配到什么高端机关或者利益丰厚部门(像如今上百万本科生硕士生报考公务员)的过分奢望,对于听课和考试,没有力拔头筹的拼搏精神,也就不必殚精竭虑、处处惊心。在同学中间,小雪本来无所用心,与世无争,但又善于揣测同学们的心思,恰到好处地对他人释放善意,施以小惠,因此八面玲珑,广结人缘。因为唐放的存在,无端生出许多是非,冰雪聪明的小雪,也总是嫁祸于方菁,使自己置身事外,居于上风。她和方达的恋情如火如炽,却无法终成眷属,这是她生命中的最大挫折,是《海火》中最用力的一笔,却只属于个人事务。她最醒目的标志,却是她与银石滩之海的同呼吸共命运。
  从更为廓大的宏观图景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是中国大陆社会各阶层都在时代转型中普遍受惠的时期,实现了所谓的帕累托最优效应,就是在不损害任何人利益的前提下,使大多数人的生存状况得到积极的改善。同时,社会各阶层也形成齐心努力推进时代变革的普遍共识。大刀阔斧的经济变革改变了生活用品的生产和供应,也大面积地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小雪、方菁和她们的同学,新一代大学生,更是被视为天之骄子,得到全社会的褒扬,校园中发生的种种矛盾冲突,不过是“茶杯中的风波”吧。
  以此看来,海百合来到人间,她要面对的生存空间已经面目全非,她的成长蜕变格外艰难。小雪一出场就很是成熟老到,有一种历尽沧桑后的通透感。海百合带着一颗纯真的童心来到人世间,完全无法应对复杂而贪婪的现实生活,却一脚就踏进名利权色加上迷药之五毒俱全的影视公司,陷入人事关系之利害和剧本创作之优劣两股紊流的激荡折冲中。这也是1.0版和3.0版的重要分野。

面具、羊皮书与不可能完成的神圣使命


  告别海洋之前,妈妈对海百合百般叮嘱,最核心的就是这一段落——
  妈妈突然站住了,久久地看着我,捧起我的脸轻轻地亲了一下,低声说:“记住,你在人类世界,依然要保持自己纯洁的心灵,要用善良和悲悯对待一切,甚至恶行。不然,你就再也回不来了。”
  “为什么?妈妈?”
  “因为在那时候,你的面具就再也摘不下来了。”
  以纯真的本我,去与带着各种面具的人类周旋,可以说,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了海洋众生所处的弱势地位。于是海百合也得到一幅人类的面具,以便自我保护隐藏真实身份,妈妈的告诫是,带着人类的面具,不能被人类的恶习所皴染,否则就会将假面具弄假成真,摘不下来,无法回归大海。海百合以一人之力,去与心思各异的人类进行沟通和解,几乎就是不可完成的使命。只是她确实是年幼无知,意识不到个人的付出与牺牲并不能换来什么实际的价值,她注定要做的是一次世道人心的测试。而要把自己画作这一道测试题,她首先要从海的女儿进入红尘滚滚的人世,首先要熟悉的就是人类的行为规则。
  海百合的第一位人间导师是一本羊皮书。这本书图文并茂,既有关于男女两性的基本知识,也有如何应对生活、工作难题的人生指导,还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一部珍贵的人生百科全书。海百合初到人间,得到作家金马也就是天仙子的哥哥的赠书,不知道如何回应,就是依照羊皮书上所写,接受他人赠物,需要有感谢的表示而行事。羊皮为书,可以说明它的珍贵,它也确实珍贵,世间只有一部,本来是安放在作者天仙子的书柜中,非常意外地被海百合在路上捡到,其中的奥妙,只能说是海百合得到天助。
  然而,这本羊皮书并非“葵花宝典”式的武林秘诀,也不能为处处感到迷惘的海百合指点迷津。她要在人世间生存并且完成和亲的使命,就需要有相当大的活动空间,要有娴熟的生存技巧。于是,人世间的众生相,就逐渐地进入了她的视野,现实生活这部大书,才是她在人间进阶的最重要的教材。
  如作品中所言,金马刚刚认识海百合,就断言她不是来自人类,批评她不懂得人类的游戏规则,“汰优”——
  “懂吗?汰优,就是把优秀的淘汰掉。”他垂下厚重的眼皮,沉重地说。“我们的老祖宗就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的说法,所以在我们这座城市里,一直讲究中庸之道。现在就更厉害了,假如你不会和领导相处,那就等着被废掉吧!领导可以毫不动声色地把你废了,无论你多么出色。譬如,你看我,”他用手捋了捋已经打了结的头发,“我曾经是个很憨直的人哪!那么早就开始做编剧,可以说是 B 城的第一批编剧了。可是因为不会和领导相处,尽管那么有才华,一直被打入冷宫,领导不用你,可以举出一千个理由,甚至可以装作是为了你好!人哪,不过就是这几十年,能创作的生命更短!把你挂个几年你就废了!……”
  在对海百合的超凡美貌怀有觊觎之心的金马介绍下,海百合进入一家名为巨龙影视发展有限公司的文化企业,进入一个巨大的名利场。在21世纪的语境下,这里既有行政权力的争夺升降,有经济效益的算计盈亏,有人事关系的亲疏恩怨,还有艺术品格的竞逐分殊,有暗中进行的权、钱、色、名等复杂交换。
  于是,众多的人物走马灯一样在海百合面前轮转。充满了动物进攻性的男子金马、铜牛、老虎、阿豹、小螺,充满了诱惑与迷幻性的女性曼陀罗、罂粟、番石榴,让海百合应接不暇,同时也唤起了她强烈的好奇心,让她卷入人间种种矛盾冲突的旋涡,陷溺于其中,越陷越深。
  在这样的旋涡中,海百合逐渐认识了人性的本相,还意外地拯救了小小年龄就被人类绑架而失踪的哥哥,被她命名为“脚心”的海百合王子。
  同时,巨龙影视发展有限公司也给了她许多便利,让她几次远赴万里之外的摩里岛,得以见到摩里岛的王储,那枚神奇戒指的主人公詹,海百合应约前来和亲的男子,一位忠实于自己情感的优秀人物。海百合与他有过美妙销魂的快乐时光,也有了一年之期的婚约。实现自己的爱情,实现海底世界的庄严委托,指日可待。
  然而,海百合的命运再一次逆转。好奇害死猫的悲剧再一次上演。海百合先是为了忍不住的好奇心,激活了摩里岛上的月亮花,后来又为了替天仙子主持公道,争回应有的作品原创权益再度犯禁,用月亮花为之提供证据,彻底断送了她的人间之旅。与此同時,她又因为陷入人间恩怨太深,不但粉碎了海底家族的和亲梦想,还断绝了自己重返海洋的归返之途。   而且,这样的风险是明知故犯,因小失大。个中原因何在呢?
  海百合自己有一番自我反省:
  “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就不能是这样?!告诉你,当你决定为一件事讨公道的时候,你就得同时决定承担一切负面的效果!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公道!”我终于喊起来。我在骂他的时候心里想着我自己的委屈——好好地生活在海里,非逼着我到人类世界和亲,受尽了艰难困苦,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心爱的人,万里迢迢来到摩里岛准备完婚,可又偏偏碰上老王驾崩!——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挫折?为什么这些挫折都要我来承受,难道就因为我比别人承受力强吗?
  海百合的结论是:“这个世界很脏,好人都没希望。”这样的反省,在海百合是痛心疾首,但是,仅仅是要对人世间的丑恶污秽做出愤怒批判,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一命题,已经被言说了无数次,而且还将继续言说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抒发这样的愤怒烈火,徐小斌还会费尽心机地写她的《炼狱之花》吗?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暴露,是很容易写成黑幕小说、谴责小说,或者21 世纪兴起的官场小说一类的畅销书的(非常巧合的是,在21 世纪之初,在一部以反腐败为名的盗版长篇小说中,竟然将徐小斌《敦煌遗梦》的许多篇幅都复制在其中,也是一大奇观)。但这种能吸引眼球而毫无艺术创造和想象力缺失的作品,是徐小斌所不屑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创收的需要,她完全可以利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部的有利条件,多写几部电视连续剧,获得丰厚的稿酬,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从童话与神性的层面上解读《炼狱之花》。

曼陀罗与天仙子:三娘教子还是子教三娘


  先从曼陀罗讲起。在母亲天仙子与女儿的一次偶然邂逅中,天仙子先是谎称曼陀罗在家中,被海百合要求带她前去见之,接下来有这样的描写:
  天仙子百年不遇说了一次谎,还就被将住了。她无法圆谎,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她一路上都在想着怎么为自己圆谎,可是打开门的时候,她呆住了,曼陀罗真的在家,穿了个空心T恤、光着两条瘦腿在大吃冰淇淋。
  天仙子一向反感女儿的这些不雅动作,可现在她突然觉得,女儿的这些动作,才是人类最初的动作,是自由的动作,尽管天仙子刻意避让,但岁月已经使她清澈的血变得混浊,时间逼着她从一個善良的女子变成满怀恶意,密谋复仇的人。时间逼一切人变成别样的人。
  从人世间的目光看,曼陀罗是个品德非常拙劣的青年女性。小小年龄,还不满15 岁,她就迷恋上了迷药,以填补她空虚的心灵,同时靠出售迷药获取超额的暴利。为了制造迷药,她的行为令人发指,她强迫拘禁海百合的哥哥“脚心”,一次又一次地刮掉他脚底的曼陀罗,作为迷药的配料;过三个月,等他的伤口复原,曼陀罗标记再次出现,就要被再次刮削得血肉淋漓。更为不堪的是,海百合把哥哥营救出来之后,曼陀罗又再下毒手,再次抓获“脚心”之后,竟然将他长有曼陀罗花标记的那只脚砍下来去炮制她的迷药。手法之残忍令人发指。为了找到配制迷药的另一种无名花朵,曼陀罗疯狂地到全世界去寻找,以流浪的方式到处行走,吃尽各种苦头,九死未悔,这是她本性的另一面,不但对他人残忍无情,对自己也能够下狠手,拼绝境,置之死地而后生。
  但是在骨子里,曼陀罗毕竟还有其灵性,她的灵魂没有彻底堕落。她后来痴恋海百合,在对以父亲阿豹为代表的男人们彻底绝望之后,她希望和海百合结成同性恋情,几次遭到海百合的坚决拒绝——海百合是到人世间寻找她的如意郎君的,岂肯轻易放弃其目标呢?因为哥哥“脚心”的遭遇,海百合更是对曼陀罗恨之入骨。但曼陀罗仍然痴情不改,甘愿充当海百合的奴隶,让海百合感到支配他人,享受其虔诚服务的快乐。在曼陀罗心目中,海百合的浑然天成、顺乎本心,是最令人迷恋的。曼陀罗对于自己的生活现状充满厌恶却又无力自拔,她向往的是“生活在别处”,她希望借助海百合的帮助能够让自己改弦易辙,弃恶从善,获得新生:
  曼陀罗扑上来,死死地拉住我:“百合,别生我的气,我是个病人,我一直在自我折磨,但是我不知道我得了什么病,要是我知道病因就好了。多年来我无法接受我存在的地方,我只觉得我应该活在别的地方,活在别的人群里,那些人,都是像你这样的人,真的,我一直想应当有个地方,那儿有真正的树木,大海,声音,友谊和爱情。永远免掉那些不必要的奔忙,那些让人恶心的面具,我去找过了,没有。我知道那个晚上是你救了我,我也曾经为你去寻找那个戒指的主人……”
  曼陀罗有些方面让我们想到《海火》中的小雪,少小年纪,就已经见证了人世间的种种不堪与荒谬,让她们都有一颗过于早熟的心灵,敢于逾越善与恶的界限。反之,曼陀罗的母亲天仙子,则显示出一种言与行、知与行的分裂,她的人生充满了独特的悲凉。以她的年龄、阅历和心态,她要写出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羊皮书,从书写的材质到书写的内容,都是很值得怀疑的。但《炼狱之花》是一部万事都有可能的神奇之书,不能以常规常情去理解它。天仙子在写作上可以得到神助,她的写作才能和作品成就连她的哥哥金马都心生嫉妒,自愧不如。
  她还是曼陀罗的母亲,她和曼陀罗的血脉也是值得玩味的。曼陀罗一出生脸上就带有曼陀罗花的异象,那异象是如何让天仙子附身的呢?这样的奇迹也更增添了天仙子的神秘感。
  羊皮书图文并茂,不但讲天地,也讲男女,讲述爱情的纯真,赞美丰盈的肉体,还描述两性间的残酷战争:
  照羊皮书所写,人类的爱情,不是靠真正的两情相悦,羊皮书说真情是最脆弱的,简直不堪一击,如果爱上一个人,绝对不能轻易表达,尤其不能合盘托出,那样会“非常危险”,一定要先试探对方的意思,几个回合之后,才能在“最不经意”的时刻表达,而且在男人女人之间,主动与被动,控制与被控制的角色转化是极为重要的,百合想,天哪,这哪里是什么爱情,简直就是一场战争啊!她越是熟悉天仙子,就越是怀疑:这书是天仙子写的吗?不对吧?天仙子是很单纯的一个人啊!
  羊皮书本来是天仙子写完放在书柜中的,世界上仅此一部,却不知何故被海百合在路上捡到,成为她进入人世间的指南导引。相反地,天仙子这个人倒霉就倒霉在“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外表很性感,看似很开放,可实际上非常拘谨保守。天仙子就读于电影学院文学系,丈夫阿豹就读于同一学院的导演系,可以说是都献身于电影艺术,志同道合,珠联璧合,在家庭和事业上,都应该成为最佳搭档。但是,阿豹很快就有了第三者罂粟,还责怪天仙子不解风情,在天仙子发现罂粟鸠占鹊巢以后发生的打斗中,阿豹理直气壮地袒护罂粟,踢了天仙子一脚并斥骂天仙子,这和通常因为第三者被曝光引发的丈夫的愧疚、尴尬、强力为自己开脱或者遮掩过错迥然不同。婚外情霸气冲天,合法妻子遭到罂粟和阿豹的合力暴行,在诸多关于“第三者介入”的故事中,这样的情节也算是别出心裁。   阿豹的婚外情,从天仙子怀孕的时候就开始了,这样的故事一直上演了十几年之久,天仙子一直被蒙在鼓里,后来才被她偶然撞破。天仙子的麻木愚钝何至如此。悲催的是,意外事件发生,不但是阿豹对天仙子反目相向,连天仙子视若珍宝的女儿曼陀罗都不曾对她表示任何同情。而且,曼陀罗所言未必没有她的道理:“天仙子苏醒的时候手里依然攥着女儿的手,女儿坐在旁边,冷冷地看着母亲,她说妈妈你至于吗?你真是个笨蛋,假如那天你不扑上去和那个女人撕打,爸爸也许觉得是他欠你的,也许从此后就会洗心革面,可你上去就把她挠花了,说真的,别说是爸爸接受不了,连我都替你害臊。”更令人费解的是,合法婚姻遭到破坏,天仙子带着曼陀罗净身出户,房子和钱都留给阿豹。她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和女儿争取较多的经济利益?一个现代女性何以怯懦如此,比窦娥还冤?
  还是天仙子和海百合的对话,揭穿了谜底:
  天仙子一脸漠然,颓败地瘫在椅子上“……你说,阿豹还能回来吗?”
  百合惊异地瞪大眼睛:“那你还能接受他吗?”
  天仙子呆呆地看着窗外:“……我想我能吧,我不知道除了他之外,我还能不能和别的男人相处。”
  人世间居然有这样又痴又傻的女性,不但海百合对此困惑不解,作为读者的我们也替天仙子感到惋惜。《诗经·氓》就描述过这样的情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距今近三千年之前,它就警告说,女性切勿与男子耽溺于爱情,男子也会一时耽溺于爱情,但他是可以从中解脱出来的,而女性天生多情,一旦陷溺于爱情,就不可自拔,遭遇爱情破灭的悲剧。痴情女子负心汉之悲情,并没有随着日月流转而远去,而是在当下变得更加频繁密集,令人目不暇接,以至于司空见惯。
  我们本来不应该在遭受厄运惨不忍睹的天仙子身上再补一刀,不过以她的情志,确实是不适合生存在这个弱肉强食、是非颠倒的浊世。这只要看看《炼狱之花》中别的女性——罂粟、番石榴,怎样为了获取实际利益不断委身于不同的男性,就可以见出,何以有的人春风得意,处处逢源,有的人困于一隅,到处碰壁。天仙子撞破丈夫与罂粟的床戏,结果是丈夫阿豹掉头而去,一去不还。女儿曼陀罗冷言冷语,还自作主张地从母亲钱包里拿钱(如果不用“偷钱”的字眼)。于是在众叛亲离之后,天仙子决定只对自己好,要为自己而活着。
  天仙子“痛改前非”,不再持守孤灯。她接受哥哥金马的安排,与巨龙影视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老虎偷情。金马也是一个作家,他指望自己的剧本会被巨龙影视发展有限公司接受,以获取名利,把亲妹妹作为礼物献给老虎总经理,天仙子在餐桌上享用了带有曼陀罗花等香料的事物,受到催情迷惑,接受了老虎的求欢。事后却再次惊诧地发现,加入了曼陀罗的催情迷药,竟然是女儿曼陀罗亲手制作的。不足15 岁的女儿,靠制作迷药获取了大量金钱,成了奢侈消费、骄奢淫逸的少女。迷药在夜总会和豪华酒店等地暗中流行,讓曼陀罗财源滚滚。
  天仙子被女儿曼陀罗指责说,为了写作把老公都丢了,但写作也给天仙子提供了一方世外桃源,让她得以安放那颗在人世间难以安放的纯净心灵。和老虎总经理的欢情不足以慰籍她的悲苦,唯有写作是她的救助药方。她尚在写作中的新作,也名为《炼狱之花》,刚写出三四章,人们未曾窥得其真容,就已经声名鹊起。在欲望横流、红尘滚滚的时代潮流中,她仍然坚持梵·高式的形而上的写作,不媚俗,不迎合,固守高洁的精神情操——
  “你也别把我的小说说得那么高,”天仙子认真地说,她每逢听到夸奖总是自作多情地很认真,“为这个事我想了很久了,是像老鼠那样贴近地沟,还是像凡·高的向日葵那样贴近天空?也许贴近天空的结果一无所获,可老鼠能在地沟里扒出足够它子子孙孙享用的残羹,尽管这样,我仍然愿意用浓墨重彩去掩埋读者的双眼和呼吸,让向日葵对着天空说话,让风会哭也会笑,让雨会流泪也会流汗,而人类,对着这样的画面,必须哑口无言。”
  这样的追求,也许改变不了现实,改变不了女儿曼陀罗,但它给读者的心灵保留了一片高远的星空。为了维护天仙子的创作版权即精神的原创性,海百合不惜违背了人神两界各种戒律,这才是她得到海百合最真切的友谊与帮助的根源。
其他文献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文史专家刘世南先生于2021年8月1日晚遽归道山,享年九十九岁,我是次日在微信朋友圈中惊悉这一噩耗的。不过,按照《尚书·洪范》的说法,“考终命”属于世间“五福”之一,也是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与刘先生曾有过十余年的书信往来,却始终无缘拜会,这一鸿雁因缘始结于刘先生惠赠其有关清诗流派研究的大著。  1995年底,我突然收到一部由南昌寄赠而来的厚重图书《清诗流派史》,书由台北文津出
期刊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中唐诗人李绅的名作《悯农》,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和各种唐诗选本,家喻户晓,其主题被视作是提醒人们同情农民、同情农业体力劳动,要人们珍惜粮食。其实,《悯农》是一组两首诗,其主题并非如此浅显。如果我们进一步准确了解该诗产生的具体环境与现实指向,及其与诗史运动的关联,就更能深刻体会这两首诗独特的创意及其难能可贵。一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
期刊
民国时代,最有诗人气质而其实不怎么作诗的人,首推弘一法师李叔同。  可是,我们当然都听过他作词的这首《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歌的曲调是美国人奥德威原创,再由日本人犬童球溪改编。李叔同留学日本时听到,填了以上歌词,迅速传唱全国,至今都是中文世界耳熟能详的名歌。而日本版的《旅愁》,至今也依
期刊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与任继愈先生结伴远行。他们是商量好的吗?一前一后,他们微笑着,安然而散淡,像是结伴散步,更像一同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  他们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永远有上上下下“朝拜”他们的信众。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他们像峻石铸就的高山,我们的心是围着山转的水。他们走了,我们向他们挥挥手,以泪作酒,祝他们一路平安。  文化就像农民耕耘的土地,只有深耕细作,才会有收获。但是,他们有永远耕
期刊
《四库全书》与两岸故宫  1945年日本投降后,沈阳故宫文溯阁《四库全书》回到中国政府手中,后来又藏入甘肃省博物馆。避暑山庄文津阁《四库全书》藏入京师图书馆之后,一直保存到今天,成为今天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文澜阁的半部《四库全书》在1946年返回杭州,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早在“三大战役”爆发之前的1948年6月26日,蒋经国在写给父亲蒋介石的信中就说:“我政府确已面对空前之危机,且有崩溃之可能
期刊
余秀华以残疾农民的身份出场而成为一个现象级的诗人,其诗作为她“摇摇摆摆的人生中的拐杖”反而倒成了配角:她的诗歌因这身体的某种出场及出场姿态,而被称为“荡妇体”a,在一系列关于余秀华的评论和论争中,似乎她的残疾“身体”的本尊出场才是“文坛”主角。在余秀华的世界里,女人、农民、诗人,是她自认的三个身份,而且,这个身份的自认,是有顺序的——首先是女人,她说,她首先是个“女人”,这构成了她的自我指认,一种
期刊
说到中国的清官,在传说中第一位就是周初的召公。《诗经·召南》的《甘棠》是一篇专门写百怀念姓召公的诗。原诗云: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应该说,这篇诗的意思非常明确。召伯是周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望,深受民众爱戴。这棵甘棠树是他曾息止过的地方,至于他在树下做了什么,诗中没有明言。只是说他离开后,民众出于对
期刊
书法史上的名作  如果你去绍兴的兰亭,一定对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集序》碑有印象;如果你游览了王右军祠,一定会记得那里的回廊展示了历代名家书写《兰亭集序》的刻石,真可谓琳琅满目。由此,《兰亭集序》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确实,《兰亭集序》首先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伟大作品,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特别珍爱,得到真迹后爱不释手,命令摹写高手韩政道、冯承素、诸葛贞等人用双钩填廓的
期刊
一部书是有生命的  一部书是有生命的,是九死一生才传承到今天的!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一样心事的为谁——古籍撰著、刊刻、收藏与流布的故事”。“的”是“确实”“确定”的意思。话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说我们一辈子活着究竟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干完又怎么样,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围绕书籍的故事,来看看爱书的古人有什么“心事”?到底是为了谁,为了什么?!  当一部书撰成之后,其抄写、刊刻、流布、注释、评论、册汰
期刊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英雄和灵魂作家,彼此间未必能够认同;但在世界文学的万神殿中,莎士比亚享有无可置疑的和众望所归的崇高地位。他在生前即已成为英国现代—民族文学的偶像明星:1596年,理查德·科茹称他是英国的卡图卢斯;1598年,弗朗西斯·米尔斯称他是英国最杰出的悲剧和喜剧诗人,并目之为“奥维德灵魂的再生”。他去世后,本·琼森在《莎士比亚作品集》第一对开本的献辞(1623)中盛赞他是“一切时代的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