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下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在水资源缺乏的今天,地下水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但是随着农业与工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并且造成了危害。所以正确认识地下水污染以及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一、地下水污染
1、地下水概念
现今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对地下水的概念没有很明确的界定,这样既给具体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不便,又不利于展开对地下水理论的细致研究。但是根据多位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地下水是指赋存和运移于岩层中的、其质与量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水。它依附于地下含水层并服从于水资源的总循环,并有自己的运动规律,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地下水污染基本概念
地下水污染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之下,地下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地下水本身的自我净化的能力,使地下水的组成及其性质发生变化,从而使地下水环境恶化的现象。
3、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一般而言, 地下水由于贮存于地下含水介质中,不易被污染。一方面,包气带具有过滤屏障作用,可将进入地下的有害物质优先过滤掉; 另一方面,污染物在进入地下水沿途易被土壤、 岩石及水体中的微生物降解而成无害的物质, 因而地下水的污染常被人们忽视。但是, 由于环境容量的有限性,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系统超出其自净能力时, 将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很难被及早发现,其后果莫测。地下水污染具有如下特点:不确定性、隐蔽性、延时性、 广泛性、不可还原性。
4、地下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4.1急、慢性中毒
地下水水体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后,通过食用地下水或被水污染的食品会造成中毒, 如甲基汞中毒、 镉中毒、铬中毒、农药中毒等。
4.2传染病爆发
被病毒、病菌、病原体等生物性污染物污染的地下水一旦和人接触后,即有可能导致传染病和细菌性肠道炎传染病的爆发,如伤寒、霍乱、传染性肝炎等。
4.3致癌
砷、铬、镍等重金属和其他的多环芳烃、卤代烃等污染地下水,可以逐渐积累,长期饮用这类被污染的水就会诱发癌症。
4.4致畸
农药、除草剂、灭菌剂、塑料增固剂等,具有类似激素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与受体结合从而干扰其正常生理功能。长期饮用该类污染的地下水,会干扰生殖系统功能,影响生物体正常发育,容易导致胚胎异常。
5、污染来源
按照污染物产生的行业类型,可以将地下水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6]
5.1工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主要指未经处理的工业 “三废”,即废气、废水和废渣。工业废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会对大气产生严重的一次污染,而这些污染物又会随降雨落到地面,随地表径流下渗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如电镀工业废水、工业酸洗污水、冶炼工业废水、石油化工有机废水等有毒有害废水直接流入或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工业废渣如高炉矿渣、钢渣、粉煤灰、硫铁渣、电石渣、赤泥、洗煤泥、硅铁渣、选矿场尾矿及污水处理厂的淤泥等,由于露天堆放或地下填埋隔水处理不合格,经风吹、 雨水淋滤,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随降水直接渗入地下水,或随地表径流往下游迁移过程下渗至地下水中,形成地下水污染。
5.2农业污染源
农业用水占全部用水量的 70%以上,污染的影响面广泛。一是过量施用农药、化肥,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淋滤渗入地下,引起地下水污染;二是由于地表水污染严重,农业灌溉使用被污染的地表水,造成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侵蚀土壤,并下渗到地下水中,造成污染。
5.3生活污染源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量激增,由于无害化处理率低,造成对陆地生态环境和水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生活垃圾没有进行有效分类,大量有毒物质及危险废弃物与生活垃圾一起混合填埋,以及垃圾填埋处理技术落后、垃圾填埋选址不当等原因,垃圾填埋场的渗漏已经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成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在严重污染地表水的同时,通过下渗也对地下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5.4自然污染源
在有些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天然背景不良,有毒有害成分超标。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调查统计,我国部分地区分布有高砷水、高氟水、低碘水等。全国约有 1 亿多人在饮用不符合标准的地下水[9]。
三、地下水防治的措施
1、中国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1“查”: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
根据《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部署,要求在2015年前,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为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1.2“分”:实施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治
在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基础上,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为重点,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综合评价区域地下水环境特征,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针对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分区防治策略。
1.3“管”:严格监管
为加强重点工业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严格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环境执法,定期评估有关工业企业及周边地下水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地下水污染区域内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状况,依法关停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事件的企业。建立工业企业地下水影响分级管理体系,以石油炼化、焦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物的工业行业为重点,公布污染地下水重点工业企业名单。
1.4“断”:阻断污染源,切断污染途径
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防治难度大”。因此,及时开展废弃井回填工作,切断废弃钻井、矿井、取水井等地下水污染途径,避免引起各层地下水串层污染,防止污染物通过各类废弃设施进入地下水,是地下水污染防控的重要措施。
1.5“防”:加强预防
由于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一旦受到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往往难以逆转。专家们一致认为,地下水污染防治需以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提高地下水环境保护执法装备水平,重点加强工业危险废物堆放场、石化企业、矿山渣场、加油站及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监察,防范地下工程设施、地下勘探、采矿活动污染地下水。
1.6“控”:控制污染源
通过工程技术、生态补偿等综合措施,在水源补给区内,积极发展生态及有机农业,分类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的污染。通过开展城市污水管网渗漏排查工作,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建立健全城市地下水污染监督、检查、管理及修复机制,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开展危险废物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针对铬渣、锰渣堆放场及工业尾矿库等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控制工业危险废物对地下水的影响。
1.7“治”:开展治理
针对我国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相应修复技术薄弱的现状,选取典型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地、垃圾填埋场、矿山开采场地、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等场地,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工程,恢复示范区地下水使用功能,为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修复工作积累经验。在地下水污染突出区域进行修复试点,重点加强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海水入侵综合防治示范。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一、地下水污染
1、地下水概念
现今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对地下水的概念没有很明确的界定,这样既给具体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不便,又不利于展开对地下水理论的细致研究。但是根据多位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地下水是指赋存和运移于岩层中的、其质与量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水。它依附于地下含水层并服从于水资源的总循环,并有自己的运动规律,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地下水污染基本概念
地下水污染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之下,地下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地下水本身的自我净化的能力,使地下水的组成及其性质发生变化,从而使地下水环境恶化的现象。
3、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一般而言, 地下水由于贮存于地下含水介质中,不易被污染。一方面,包气带具有过滤屏障作用,可将进入地下的有害物质优先过滤掉; 另一方面,污染物在进入地下水沿途易被土壤、 岩石及水体中的微生物降解而成无害的物质, 因而地下水的污染常被人们忽视。但是, 由于环境容量的有限性,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系统超出其自净能力时, 将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很难被及早发现,其后果莫测。地下水污染具有如下特点:不确定性、隐蔽性、延时性、 广泛性、不可还原性。
4、地下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4.1急、慢性中毒
地下水水体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后,通过食用地下水或被水污染的食品会造成中毒, 如甲基汞中毒、 镉中毒、铬中毒、农药中毒等。
4.2传染病爆发
被病毒、病菌、病原体等生物性污染物污染的地下水一旦和人接触后,即有可能导致传染病和细菌性肠道炎传染病的爆发,如伤寒、霍乱、传染性肝炎等。
4.3致癌
砷、铬、镍等重金属和其他的多环芳烃、卤代烃等污染地下水,可以逐渐积累,长期饮用这类被污染的水就会诱发癌症。
4.4致畸
农药、除草剂、灭菌剂、塑料增固剂等,具有类似激素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与受体结合从而干扰其正常生理功能。长期饮用该类污染的地下水,会干扰生殖系统功能,影响生物体正常发育,容易导致胚胎异常。
5、污染来源
按照污染物产生的行业类型,可以将地下水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6]
5.1工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主要指未经处理的工业 “三废”,即废气、废水和废渣。工业废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会对大气产生严重的一次污染,而这些污染物又会随降雨落到地面,随地表径流下渗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如电镀工业废水、工业酸洗污水、冶炼工业废水、石油化工有机废水等有毒有害废水直接流入或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工业废渣如高炉矿渣、钢渣、粉煤灰、硫铁渣、电石渣、赤泥、洗煤泥、硅铁渣、选矿场尾矿及污水处理厂的淤泥等,由于露天堆放或地下填埋隔水处理不合格,经风吹、 雨水淋滤,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随降水直接渗入地下水,或随地表径流往下游迁移过程下渗至地下水中,形成地下水污染。
5.2农业污染源
农业用水占全部用水量的 70%以上,污染的影响面广泛。一是过量施用农药、化肥,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淋滤渗入地下,引起地下水污染;二是由于地表水污染严重,农业灌溉使用被污染的地表水,造成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侵蚀土壤,并下渗到地下水中,造成污染。
5.3生活污染源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量激增,由于无害化处理率低,造成对陆地生态环境和水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生活垃圾没有进行有效分类,大量有毒物质及危险废弃物与生活垃圾一起混合填埋,以及垃圾填埋处理技术落后、垃圾填埋选址不当等原因,垃圾填埋场的渗漏已经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成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在严重污染地表水的同时,通过下渗也对地下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5.4自然污染源
在有些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天然背景不良,有毒有害成分超标。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调查统计,我国部分地区分布有高砷水、高氟水、低碘水等。全国约有 1 亿多人在饮用不符合标准的地下水[9]。
三、地下水防治的措施
1、中国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1“查”: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
根据《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部署,要求在2015年前,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为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1.2“分”:实施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治
在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基础上,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为重点,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综合评价区域地下水环境特征,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针对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分区防治策略。
1.3“管”:严格监管
为加强重点工业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严格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环境执法,定期评估有关工业企业及周边地下水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地下水污染区域内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状况,依法关停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事件的企业。建立工业企业地下水影响分级管理体系,以石油炼化、焦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物的工业行业为重点,公布污染地下水重点工业企业名单。
1.4“断”:阻断污染源,切断污染途径
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防治难度大”。因此,及时开展废弃井回填工作,切断废弃钻井、矿井、取水井等地下水污染途径,避免引起各层地下水串层污染,防止污染物通过各类废弃设施进入地下水,是地下水污染防控的重要措施。
1.5“防”:加强预防
由于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一旦受到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往往难以逆转。专家们一致认为,地下水污染防治需以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提高地下水环境保护执法装备水平,重点加强工业危险废物堆放场、石化企业、矿山渣场、加油站及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监察,防范地下工程设施、地下勘探、采矿活动污染地下水。
1.6“控”:控制污染源
通过工程技术、生态补偿等综合措施,在水源补给区内,积极发展生态及有机农业,分类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的污染。通过开展城市污水管网渗漏排查工作,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建立健全城市地下水污染监督、检查、管理及修复机制,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开展危险废物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针对铬渣、锰渣堆放场及工业尾矿库等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控制工业危险废物对地下水的影响。
1.7“治”:开展治理
针对我国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相应修复技术薄弱的现状,选取典型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地、垃圾填埋场、矿山开采场地、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等场地,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工程,恢复示范区地下水使用功能,为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修复工作积累经验。在地下水污染突出区域进行修复试点,重点加强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海水入侵综合防治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