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拓创新和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消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 高校教育 ; 发展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35-02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和更新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有一些共同点,即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但是又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明确提出了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概念,而国外只有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等外延较窄的概念。其二,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关注不够;国外则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三,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差异很大,有的受领导人讲话或政府文件的影响较大,有的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较大,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缺乏支持其概念的理论基础。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多是把当代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的产物。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创新型人才?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具有创新思想”或“具有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因此,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如果把这种教育称为接受式教育;那么创新教育则是由接受教育发展来的,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由于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加重视以下几种教育模式:
1.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创新教育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
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出发选择和设计教育,使学生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信息和教育科研成果并及时充实到教育内容中去,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巧妙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气和探索精神,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
2.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
课内和课外是学校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课内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外教育通过课外活动开展,侧重于理论的应用和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是对课内教育的强化和补充。实施创新教育,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的原则,既可克服只重视课内教育,忽视课外教育的不良倾向;又可消除创新教育就是加强课外教育的片面认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从大学的功能演变来看,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是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的一个开放性、扩散性的平台。大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其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大学的教育应是开放性的,坚持校内与校外结合不仅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而且其营造的创新教育社会氛围,有利于把创新教育从校内教育的实践引向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实践。
3.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分注重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直觉和洞察力出发,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要坚持按“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的原则设计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精心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二、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各高校要不断优化培养过程,完善培养环节,大力推进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更好更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造就符合时代需要的各方面的领军人物。
1.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应探索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按照“加强通识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基础教育分层次、专业教育分模块、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适应”的要求,形成以通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为主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学校按一级学科招生,并在一级学科中设计若干专业模块,提供给学生在二、三年级时选择,以这种模式招收的学生,入学后一至两年内,在一级学科范围内进行基础课的学习,然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模块,进入相应专业学习。由于有共同的学科基础,学生在一级学科内的基础学习可以获得更为宽广的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再选择专业模块,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完成其个体素质的塑造,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宽口径招生和培养模式的着眼点也在于学生日后的就业。如今的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学生入学时的热门专业,很可能到他四年后毕业时已变成冷门了,将专业选择的时间推后一至两年,可以使学生所学的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更加贴近一些,在一定程度避免一些“冷门”专业在就业上的难度。可实施1+3、2+2、3+1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实现不同专业类别、不同年级跨学科专业的复合,进一步拓宽培养具有交叉学科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的途徑。 2.加强创新教育实践和教学质量监控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创新型教师为前提,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注意激励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要通过典型引路,鼓励创新,活化教法,引导创新,分析比较,启发创新。还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長。
加强创新教育,教学是关键。必须坚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之有效地服务于创新教育这个核心;要加强对监督反馈信息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学反馈信息在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注意各种激励手段的综合运用,对在创新教育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师生给予多种形式的肯定和鼓励。
3.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推进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性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要大力开展讨论式、研究式、参与式教学,在全校范围逐渐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氛围。通过新生研讨课、专题研讨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学科竞赛、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等环节,突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团队,使学生在本科培养的全过程循序渐进地经历创新实践过程。
4.强化因材施教,为特色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因材施教是一种得到了广泛认可的教育理念,既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的个体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及学生群体的特点,施以不同的培养方式,使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条件和方式充分发展,以取得最佳的教育和教学的效果。
5.构建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进一步推动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优势,使之成为创新教育取之不竭的优质资源和环境。
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综合过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的系统工程。在高校的培养阶段,贯彻启发式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而良好的制度和创新文化环境是保证人才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段远源,张文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清华大学2009-02-11
[2]田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光明日报 2007-10-24
[3]乔万敏,邢亮.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鲁东大学 2010-10
作者简介:刘义,女,1985年10月16日出生,山东省单县人,助理讲师。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 高校教育 ; 发展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35-02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和更新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有一些共同点,即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但是又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明确提出了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概念,而国外只有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等外延较窄的概念。其二,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关注不够;国外则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三,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差异很大,有的受领导人讲话或政府文件的影响较大,有的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较大,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缺乏支持其概念的理论基础。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多是把当代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的产物。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创新型人才?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具有创新思想”或“具有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因此,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如果把这种教育称为接受式教育;那么创新教育则是由接受教育发展来的,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由于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加重视以下几种教育模式:
1.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创新教育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
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出发选择和设计教育,使学生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信息和教育科研成果并及时充实到教育内容中去,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巧妙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气和探索精神,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
2.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
课内和课外是学校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课内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外教育通过课外活动开展,侧重于理论的应用和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是对课内教育的强化和补充。实施创新教育,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的原则,既可克服只重视课内教育,忽视课外教育的不良倾向;又可消除创新教育就是加强课外教育的片面认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从大学的功能演变来看,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是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的一个开放性、扩散性的平台。大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其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大学的教育应是开放性的,坚持校内与校外结合不仅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而且其营造的创新教育社会氛围,有利于把创新教育从校内教育的实践引向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实践。
3.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分注重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直觉和洞察力出发,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要坚持按“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的原则设计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精心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二、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各高校要不断优化培养过程,完善培养环节,大力推进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更好更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造就符合时代需要的各方面的领军人物。
1.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应探索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按照“加强通识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基础教育分层次、专业教育分模块、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适应”的要求,形成以通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为主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学校按一级学科招生,并在一级学科中设计若干专业模块,提供给学生在二、三年级时选择,以这种模式招收的学生,入学后一至两年内,在一级学科范围内进行基础课的学习,然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模块,进入相应专业学习。由于有共同的学科基础,学生在一级学科内的基础学习可以获得更为宽广的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再选择专业模块,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完成其个体素质的塑造,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宽口径招生和培养模式的着眼点也在于学生日后的就业。如今的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学生入学时的热门专业,很可能到他四年后毕业时已变成冷门了,将专业选择的时间推后一至两年,可以使学生所学的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更加贴近一些,在一定程度避免一些“冷门”专业在就业上的难度。可实施1+3、2+2、3+1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实现不同专业类别、不同年级跨学科专业的复合,进一步拓宽培养具有交叉学科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的途徑。 2.加强创新教育实践和教学质量监控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创新型教师为前提,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注意激励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要通过典型引路,鼓励创新,活化教法,引导创新,分析比较,启发创新。还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長。
加强创新教育,教学是关键。必须坚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之有效地服务于创新教育这个核心;要加强对监督反馈信息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学反馈信息在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注意各种激励手段的综合运用,对在创新教育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师生给予多种形式的肯定和鼓励。
3.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推进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性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要大力开展讨论式、研究式、参与式教学,在全校范围逐渐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氛围。通过新生研讨课、专题研讨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学科竞赛、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等环节,突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团队,使学生在本科培养的全过程循序渐进地经历创新实践过程。
4.强化因材施教,为特色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因材施教是一种得到了广泛认可的教育理念,既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的个体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及学生群体的特点,施以不同的培养方式,使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条件和方式充分发展,以取得最佳的教育和教学的效果。
5.构建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进一步推动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优势,使之成为创新教育取之不竭的优质资源和环境。
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综合过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的系统工程。在高校的培养阶段,贯彻启发式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而良好的制度和创新文化环境是保证人才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段远源,张文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清华大学2009-02-11
[2]田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光明日报 2007-10-24
[3]乔万敏,邢亮.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鲁东大学 2010-10
作者简介:刘义,女,1985年10月16日出生,山东省单县人,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