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一半意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ini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意不用力”这几个字道尽了养生太极之奥妙,使人终生受用。但是如何用意,这里暗藏着许多玄机。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研习,提出“拳打一半意”的观点,供中老年习拳者参考。
  “用意”,从根本上讲是大脑神经活动,故先应将“意”分为两半,一半为无意,一半为有意。“无意”指大脑处于休眠状态,“有意”则用于运拳。陈式太极拳名师陈小旺先生总结自己多年练拳、教拳经验时,曾指出大脑一半休息、一半打拳,我认为这就是一半无意、一半有意的最好注解。
  有人会问:拳打全心全意,一心一意,百分之百用意岂不更好?回答是否定的。这里须明确全部用意或者说百分之百用意有什么弊端。
  弊端之一:用全意极易造成着意障碍,走进“过”与“不及”之误区。初练太极拳切忌着意而形成固执意识,继而导致动作僵拙。孔子提出“四勿”——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要“拳打一半意”。
  弊端之二:用全意不能持久。弦绷得太紧必易断,用意太过必导致散乱。老子“物极必反”的思想对此是最好的概括。
  弊端之三:用全意不利于放松身体,从肌肉,到骨,到筋,到五脏六腑,到奇经八脉,都不易于放松,这已被训练实践所证明。
  与用全意相反,用一半意则可较好地避免上述弊端。习拳者在似有意又似无意中运拳,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肢体,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以至每个毛孔都松开,正因为大脑有一半休息,即使运拳时间较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度过。
  那么,“一半意”究竟用些什么?
  笔者认为,初始阶段,用意在套路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及过渡转换性与周身轻灵性四个方面。
  而到了提高阶段,动作已趋向自动化,用意则在手心、脚心、胸前、体周的大小气球上,及动作的循经合脉两方面。
  以简式搂膝拗步为例。右手实,手心小气球贯于右耳旁,左手虚应左膝旁,右脚重心如踏棉花包,左脚尖虚点于右脚边,然后右手心拢小气球内旋贯于耳,再外旋从胸口前经过,同时左脚斜向迈出,脚跟着地,左手心气球搂膝外旋,右手无名指暗合左脚大趾,内气的流走方向与经络运行方向配合,由右向左,手心、脚心的小气球在这一流程中有收放、聚散、开合与进退,习拳者必能体味其中意趣。
  深化阶段时,习拳者已不太在意意识对于经路、脉络、气路、血路、肢体动作的指挥与导引,一切动作都在自然而然的驱动下缓缓行进,脚之踢、蹬、分,手之推、按、捋,都已几乎不知。习拳者的总体感觉是轻飘飘,柔缓缓,松活活,不知一副身躯为何物。正如诗人杜甫描绘的境界,“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拳架如同一个影子、一张纸、一根游丝,飘来浮去,如处此境虽说是“一半意”,实则已无一半意,或许1/3、1/4、1/8或更少,相对1/2、2/3、3/4、7/8的意干什么去了?去休眠去了。如此,老子描述的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寂然寥然、寥然寂然、如梦如幻等境界就不约而至,而拳家们所体悟的“风摆杨柳”、“风动荷叶”、“风动湖光浮日月,水摇竹影钓乾坤”也会不期而至。
  有道是:拳打一半意,另有新天地。入此至佳境,必解味中稀。
其他文献
年少时一只眼睛失明的他曾闭门修炼太极擒拿、散手近十年,颇得大师及各路名家真传。成年后为生活所迫忙于生计,从不将一身功夫示人,直至老年双目失明后,他才一朝出手惊世人,其三百多招擒拿、散手技法震惊拳坛,引得各地拳师惊叹之余纷纷拜在其门下。  半生修炼不出门,一朝出手惊天人。他,就是陈家沟昔日“摔跤王”,大半生隐于世的太极奇人贺国英。    历经艰辛 闭门十年得真传    贺国英1953年出生于太极拳发
期刊
2008年2月15日凌晨3时39分,武术名家刘玉华永远离开了她奋斗五十余载的武术舞台,享年92岁。刘玉华的一生正如追悼会上那副挽联:“双刀似雪雪伴春净,一生如玉玉随香归。”刘玉华终其一生为武术默默耕耘,用自己的辛勤劳作在武术界播撒希望之种,培养了众多武林奇才。虽然武术生涯一波三折、坎坎坷坷,但是刘玉华从没有放弃对武术的热爱。她说:“不管怎样,我是离不开武术的。”刘玉华已经去世一年了,今本刊特以此文
期刊
“脱打八法”脱法精妙,打法凌厉,实战性很强,故历代先师从不轻易授人。今笔者根据师承及多年体悟,将其整理成文,以飨同道。不妥之处,敬望行家斧正。    一、狮子搬桩    劈面抓发稳准狠。佛顶摸珠虎坐窝。  顺势进步贴身靠。狮子搬桩往前拱。  1,在实战时,我见机右脚迅速向前迈进一步,以右虚步靠近对方;同时,右手迅速向下拍打对方头顶部,并顺势五指成爪,抓拽住对方的头发,沉肩坠肘,右臂回收,且利用右转
期刊
《少林与太极》自1984年创刊至今,走过了24个风雨春秋,即将迎来第25个青春年华。25年,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成长为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25年,《少林与太极》也嬗变成为武苑中的嘉树秀木。阳刚威猛习少林,儒雅舒缓练太极;雄威拳脚走天下,健体修性养人生。一册《少林与太极》,老少皆友,各取所需,各得所乐。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独辟蹊径,自成一格”——是《少林与太极》不变的办刊宗旨。  在即将跨入2
期刊
凡练习武事之人,除各种拳法之外,必兼练一二种功夫以辅其不足。盖以拳法为临敌时动作之法则,而功夫则为制敌取胜之根本。若练就功夫而不谙拳法,应敌时虽不免为人所乘,其吃亏尚小;若单知拳法而不习功夫,则动作虽灵敏,要不足以制人,结果必大吃其亏。故有“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谚。此功夫之不可不练也。  功夫之种类,亦繁复众多,不胜枚举,然就大体区分之,则不出乎两种,即外功与内功是也。外功则专练刚劲,如打马
期刊
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以及精气神、筋骨肉,共成其一身者也。腑脏之外有筋骨,筋骨之外有肌肉,肌肉之外有血脉。至于主浑元一身内外上下之动机者,则又气为之也。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天地万物,亦均莫不有气机。吾人之死也,俗谓咽气,盖气息一断乃告灭亡,是气之为用大矣哉。是故练功习技者,必须炼气。盖吾人当由极难极乱处做去,俾脚跟立定不动不摇,即其余未有不迎刃而解者。夫能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
期刊
掤法 太极拳推手基本八法之一,指手臂撑圆外掤的技法。两人搭手时,?摇掤法用以承接住对方劲力,感知其劲力方向、大小及其变化。对方攻进时,我掤住后引,然后将其力化至侧方,即“掤化”,或者由掤法将对手发出。不论在哪种情况下运用掤法,都须使臂掤圆,保持肘关节的角度不小于90°,大臂要离开腋,小臂与胸部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掤化和内掤转捋时,掤住对方后引不能引成肘关节夹角小于90°或臂贴住腋肋,否则肘就
期刊
2008年8月8日晚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南登封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的学员演出的《自然》节目动如潮水,静若磐石,2008人整齐划一的太极拳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被誉为开幕式表演中“最有震撼力的节目”和“最能展现中国民族文化的节目”。开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说,当初选择一个民办武校担此重任导演组还有些担心,现在看来塔沟人有骨气、有志气,他们的表演非常成功。  表演场上,2000余名孩子身着白色
期刊
由中国少北拳全国指导委员会(筹)主办,辽宁省武术协会少北拳研究会、吉林省武术协会少北拳研究会,以及辽宁省锦州市、葫芦岛市、朝阳市少北拳研究会,河北秦皇岛市、承德市少北拳研究会,吉林省白城市、双辽市少北拳研究会,山东省聊城市少北拳研究会等协办的2008首届少北武术节于2008年10月1日在少北拳的诞生地——辽宁省锦州市隆重开幕。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少北宗师张荣时先生、中国少北拳全国指导委员会(筹)主
期刊
太极推手训练的步骤必须符合武术徒手技击运动的规律,遵循从练到用、从程式化推手到非程式化推手、从定步推手到活步推手的阶次,从易到难进行系统化的训练,遵循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在初练推手阶段以程式化推手为宜,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有一定基础后再转向、提高到非程式化随机应变的“自由推”,也就是散推。  程式化定步单推手训练是太极推手的基础,是学习太极推手的必要阶段,练习时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攻防路线、按预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