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羡林先生的杰作《糖史》,已详实地叙述了糖在缔造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与糖这一重要物质文化媲美的当数盐。古代的洱海区域各族先民追逐着盐在大地上迁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文明。最终将部族和聚落布满滇西大地。如果我们将中国盐资源的位置分布作综合审视。就可以发现古人类在中国大地上的三条迁移路线:一条是嗜鱼的古人类沿中国东南沿海的迁徙路线:一条是喜杂食的古人类沿中国中部丘陵、岩洞移进的路线;还有一条是擅狩猎的古人类沿横断山北上的路线。在这三条路线上都能找到盐的分布。而我们所探讨的洱海区域盐井就是在这第三条路线的横断山纵谷区。这并不是一种偶然巧合,而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离不开盐的必然结果。答案就蕴含在人类自身的生命之中。
人类的文明是循着盐的味道而前行的。没有盐。人类将仍旧只能过原始狩猎的生活。从动物血液中获取盐分才得以生存下来。有盐的地方是人类最早成为族群定居,繁衍发展的地方。循着洁白的、咸咸的盐渍,人类最终获得了地理大发现,找到了家园。人离不开盐,这也许是人类起源于海洋的一个证据。盐是破解历史迷团的钥匙,许多纠缠不清的历史,一找到盐的产地就清晰了。伟大文明的产生,一定有食盐的方便供应这一重要条件。要理解远离大海,深居内陆横断山纵谷腹地的南诏国、大理国古文明的崛起,就不能忽略与历史共长的食盐。以苍山洱海为轴心,将大理地面上古代盐产地之间的古道连接起来。就不难发现一条古代大理文明发展的轨迹:云龙五大盐井——兰坪拉鸡盐井——剑川弥沙盐井——洱源乔后盐井——大理。每一条古盐道都会指向大理。所有的古代盐道在大理交汇之后。再向中原对接。向西藏延伸。向东南亚辐射。在古代作为经济命脉的盐和铁,成为南诏和大理的立国根基就不证自明了。
推动古代洱海区域各族先民向四方迁徙的动力还在于盐。原始白族先民居住的洱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盐井,其四周包括今天的整个滇西、滇西北、藏南、上缅甸等很大一片地域内的原始人群大都仰给于此。白族先民逐渐用自己驯养成功的牲畜运盐到那些缺乏食盐的地区兑换土产来供给本族人群的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洱海区域就有了发达的动物畜养业,驯养的动物有马、狗、牛、猪、鸡五种。距今约四千年的剑川海门口遗址有马骨出土。那些行盐的白族先民既是改变自己生活的人,也是引导其过剩人口向外流动的人,由此也往往成为了领导民族迁徙的带头羊。这些移民在流动过程中发现另有盐泉地点时,他们就会占领盐利,开展新的行盐活动。原始社会的交换物资主要是石器、食盐和农牧生产品。其中盐是受地理条件限制最大的,几乎成为主要交换媒介。随着白族先民寻盐、行盐的推进,族群的迁徙,横断山纵谷区上出现了最早的古道——滇西古盐道。
滇西古盐道,是洱海区域古代先民寻找盐泉的古道,也是旧时横断山区主要的交通要道。顾名思义。指的是用于人背畜驮,贩运盐巴的古道,它与横断山纵谷区盐井分布中心地带盐路山纵横相联,是洱海区域盐文化的发祥地。以盐路山和发源于盐路山的两条盐河沘江、濞水流域为核心,形成了滇西横断山区纵横交错的盐马古道网络。盐路山及沘江、濞水“两河流域”以西有滇缅盐马古道;北面有滇藏盐茶古道;向东延伸至大理连接“茶马古道”;向南延伸至保山连接“身毒道”。
从中外古文献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先秦时期中国西南与缅甸、印度和中亚已存在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交通线。从考古新资料进行分析的角度看,商周时代中国西南与印度的交通就已经明确存在。中国西南地区出土来源于印度地区的海贝在许多地方都有考古发现。剑川鳌峰山的3座早期墓葬中出土有海贝。其中M81出土海贝43枚,M155出土海贝1枚,M159出土海贝3枚。这3座早期墓葬的碳14年代为距今2000多年。约当春秋中期至战国初期。晋宁石寨山古墓群,有17座墓出土海贝,总数达149000枚。四川西昌、岷江上游茂县,云南大理、楚雄、禄丰、昆明、曲靖都有海贝出土。这些地区没有一地出产海贝,都是从印度地区引入的。将这些出土海贝的地点连接起来,正是中国西南与印度地区的古代交通线路——蜀身毒道。
“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这一曲传唱了两千多年的古老歌谣,唱的就是著名的“蜀身毒道”,史书又称“博南古道”。两汉时期尤其重视盐铁之利。“开不宾”为的就是开发蛮荒之地“西南夷”的盐利。唱着古歌的行人中有汉朝派来的中原开发者。也有受奴役的西南夷各部族人群,“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走在博南古道、兰津古道上,跨越汹涌险绝的澜沧江,是在为大汉朝廷背运食盐。东汉时,今缅甸北部、印度阿萨姆一带的部族就是经由博南古道向汉帝国进贡奇货珍宝的。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朝就在今永平县境设立了博南县,古道以此命名。《华阳国志》就有“博南县西山,高三十里,越之渡澜沧水,汉武帝通博南山道即此”的记载。据《史记·大宛传》记载,早在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西域各国夹击匈奴,从而打开通向西域的通道。到公元前122年,张骞从西域归来,说在大夏国时见到蜀布、邛竹杖。张骞所说的大夏,就是今天的阿富汗,身毒是今天的印度,都距我国中原有千万里之遥。那么,四川出产的东西是怎样贩运出去的呢?这些蜀布、邛竹杖,是蜀郡商人从“西南夷”地区运往身毒而转卖到大夏国的。不少学者认为,张骞在大夏看到的“蜀布”,其实就是蜀地生产的丝绸。杨雄《蜀都赋》说蜀地“黄润细布,一筒数金”,指的是蜀地丝绸以黄色的品质尤佳。印度考古所所长乔希(M·C·Joshi)曾指出古梵文文献中印度教大神都喜欢穿中国丝绸,湿婆神尤其喜欢黄色蚕茧的丝织品。从印度古文献来看。湿婆神的出现至少是在公元前500年以前。相当于中国的两周时期。那里中原尚不知九洲以外有印度的存在。而古蜀经由西南夷已与印度有了丝绸贸易交往。阿富汗喀布尔附近发掘的亚历山大城的一座堡垒内曾出土大量中国丝绸。据研究,这批丝绸是经南方丝绸之路,由蜀身毒道转运到中亚的蜀国丝绸。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先秦时期,“西南夷”商人就赶着马帮,驮着蜀郡一带出产的丝绸、蜀布、邛竹杖等物资,越过川西平原,攀越崎岖山道,途经西昌,渡过金沙江进入云南。并从永仁和元谋一带过姚安。穿大理。经永平,最后通过保山和腾冲等地出境,进入缅甸并抵达印度等南亚和西亚地区。博南古道全长约四千公里,连接中原和南亚各国。穿越永平县博南山的一段,是迄今所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六尺多宽的路面,全部用大石板铺砌而成。犹如一条抖擞开鳞鳞筋骨的巨龙,盘贯于丛山。“九曲十八盘”的起伏跌荡,悲怆而不失大气,令人叹为观止。这一段古道同时也是历史上云龙五井盐向保山和腾冲等地贩运的盐马古道。 这一古盐道与南诏时期的“安南通天竺道”西段重合。安南通天竺道是横贯今越南北部和滇东南、滇中、滇西和滇西徼外的要衢。《新唐书》载,从安南到羊苴咩城(大理城),须经以下诸驿:太平、峰州、南田、恩楼县、忠城州、多利州、朱贵州、丹棠州、古涌步、矣符馆、浮动山、天井山、汤泉州、禄索州、龙武州、党迟顿、八平城、洞澡水、南亭、曲江、通海镇、绛县、晋宁驿、拓东城、安宁城、云南城、白崖城、蒙舍城、龙尾城、太和城,遂至羊苴咩城。由羊苴咩城西行,可至天竺乃达大秦。其道的走向是:西行至永昌故郡,西渡怒江到诸葛亮城、乐城,入骠国境经万公到悉利城,又经突畋城至骠国,西度黑山,至东天竺迦摩波国。西北渡迦罗都河至奔那伐檀那国。西南至中天竺国东境桓河南岸羯朱咀罗国,又西至摩羯陀国。另一路自诸葛亮城经腾冲至弥城,西过山至丽水城、安西城,西渡弥诺江至大秦婆罗门国,西渡大岭至东天竺北界个没卢国。西南行可至中天竺国东北境奔那伐檀那国,与骠国往婆罗门国路合。
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成都人杨佐至大理国买马。他在云南驿(今大理州祥云县)见到驿前有里堠碑。上题“东至戎州。西至身毒国。东南至交趾,东北至成都,北至大雪山。南至海上。悉著其道里之祥,审询其里堠多有完葺者”“西至身毒国”。指大理经缅北部入印度的道路。《岭外代答》载:西方诸国“凡数百国,最著名者王舍城、天竺国、中印度”。“余闻自大理至王舍城,亦不过四十程”“北至大雪山”,指今丽江经滇西北入藏区的道路。《明史》说这条道路“为南诏咽喉,三十六番朝贡出入之路”。《元史·地理四》说“巨津州(今丽江巨甸),今州境实大理西北陬要害地”,另据《宋史·兵十二》载:“大理连西戎,故多马,虽互市于广南,其实尤西马也。”由此可知,北至大雪山道就是大理国与吐蕃贸易往来的重要途径。而且大理国与南宋交易的马匹,有一部分是来自滇西北地区的。
元代滇西地区有一条中庆经大理过金齿(今德宏、保山地区)道。这条道路在至元七年设驿,是云南较早置建的驿道之一。由中庆至腾冲经安宁、禄丰、楚雄、下关、漾濞、永平、保山等地,共置12驿站,大致沿袭了汉身毒道的南段。从腾冲南下,可经天部马(今瑞丽)、骠甸(今陇川县)、阿郭地(今盈江县)三道达江头城(今缅甸杰沙)。由缅甸北部向西可达今印度,《马可波罗行纪》说今大理、开远等地产良马,“多售之印度人,而为一种极盛之贸易”。这些道路至明代仍可大部分通行。“由临洮南入,渡丽江石门关,南经大理入滇”,在永昌以南的道路,明朝置有蒲缥、小保场、老姚关、龙川江、腾冲、南甸、甸头、罗卜思庄、雷弄、古刺、蛮莫等驿。清代的昆明经楚雄、大理、保山到腾冲的迤西大道,沿途设置军站和堡共40余所,并不断维修和扩建,成为横贯东西的交通要道。
滇西自古与外界有民间商道通行。这与滇西地区丰富的盐井资源。以及洱海区域古代先民凭借盐利行盐有极大的关系。在盐井资源较为集中的沘江、濞水两河流域及盐路山盐文化中心区域的横断山纵谷区。更加呈现纵横交错的盐马古道网络。
云龙盐马古道
盐井开发。历来为云龙主要的经济命脉。在云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云龙东抵漾濞江,西抵潞江(怒江),后阻澜沧江,前带沘江。崇山复岭之中,幅员最广,号称岩群。郡志曰‘崇山聳镇,沧水横流,卤湧利源’。”云龙境内的盐矿都生成于三叠纪的紫红色盐层中,盐层遇水,则溶解为卤水。云龙的盐矿都是天然流出的地下卤泉,故称盐井。云龙盐井最早开发的年代,有史料可查的记载始于汉代。据《新纂云南通志》记载:“汉代云南二井,即安宁井,云龙井”。而对“云龙井”则又注为“诺邓,天耳井”。唐代《蛮书》记载,在南诏时“剑川有细诺邓井”。唐时,云龙属剑川节度地,而“细诺邓井”即今之诺邓井。到了明初,云龙境内盐井相继开发,共计有“金泉,天耳,石门,诺邓,山井,大井,师井,顺荡”等八处盐井,称为“云龙八井”。在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72年),明朝政府在云南境内设立了四处盐课提举司。其中即有“五井提举司”,即现今的宝丰镇:到了清朝。改盐课提举司为“盐课大使司”。在云龙曾设立了四处盐课大使司来管理盐政;到了民国,改盐课大使司为“盐井场务署”。
云龙县丛山层叠,澜沧江、沘江流经于内,境内高山林立,谷箐交错,泉水潺潺,江河拥有量达数十条,溪流数以千计。历代云龙各族先民费尽心力,将以阻断行人的横断山纵谷区变为四通八达的盐马古道通途。由于对盐利的依重,在白族先民行盐迁徙开拓出来的古盐道基础上,各个朝代出于设置盐官。施行盐政的需要。也曾动用民间劳役对盐马古道进行复修和扩建。
“全滇皆山也。云郡滇西鄙,山徒涧逼,路皆盘旋鸟道。值积雨,淖没及膝,行者艰之。斗阁之下,沘水经焉。缘江行数武,而至砥柱桥。其问顽石当路矗立,高低欹斜,睛明犹多坎坷。夏秋江涨,隔塞者恒数日,此虽山谷小郡乎,然公事徵发,不可愆期也。五井额盐,尤关民食也。甲戍秋杪,募剑川石工,筑堤四十人。相地势之起仗。高四五尺不等。以江水不可没为准。日督工于侧,取水涯积石以树墙,凿石桥畔,以覆其上。其当路而欹斜者,掩于下以资镶垫,高出其上者,削之使平。事不劳而功倍,至使也。”清代王氵符《沘江路记》中的这段史实,所记述的就是沘江沿岸今宝丰盐井与诺邓盐井、石门盐井间盐马古道的复修扩建情况。
清代雍正年间,官府对连通云龙五井至浪穹(今洱源)乔后盐井问的盐马古道进行整修。这次整修,在民间盐马古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从云龙州府(雒马)——雒马邮亭——太平哨——石门盐井——大井——天井——关坪——云浪分疆——浪穹州(今洱源县)乔后盐井共约80余公里的盐马古道。洱源乔后盐井民间习惯行盐线路大都选择这条盐马古道。将乔后盐经云龙行销保山腾冲。“此道乃运盐由云龙达永昌之捷径,较由西里与漾濞两道近二三站路。往返则合五六站。便利商人,莫此为甚。且沿途有村落,无缺物遭险之虞。又能于河水陡涨之秋。渡济西山一带。营业寒苦之人,功德无量。如西里,漾濞两道,则苦于沿途村落寥寥。运盐人马,常露宿于郊野,时有危险之忧。” 其中,“云浪分疆”的路段,指明代滇省改土归流中的历史事件。明初,裁凤羽县,并归浪穹,成立邓川州、浪穹县,隶属大理府。明朝万历十四年(公元1620年),添设云龙知州,西罗坪迤西的六里地及十二关、箭杆场、上五井,顺荡井、师井五巡检司割归云龙州管辖。两州县以西罗坪山分水岭为界,史称“云浪分疆”。这段盐马古道是云龙五井至乔后盐井沿伸到大理的主要路途。其中,洱源境内较为艰险的当数罗坪山段。“罗坪山,发脉于雪山,底于安南,长凡数千余里,为云南著名之大山。由乔出洱,必经此山。七十里崎岖险道,山高而厚,顶宽面坦。四时常冷,兼有黑风一般,偶然发现,人能之辄死。平时经过此山顶,十五里之坦道,只觉阴风惨惨,毛骨竦然。遇大风拂面而来,行人倒退,不能前行。若遇冬春降雪,忽积数丈,非常凛冽,阻于行人,常有冻毙人畜之类。”罗坪山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却又是乔后盐井行盐的必经之地。“此山顶上。原为驮运乔后井盐之大路,然在此数十里之程途中,又无人不认其为险恶极……某年有驮盐马一群,行经是处,突遇怪风吹至,竟将一群驮马及三五个马哥头卷至数里外,大半受伤焉。”于是,人们不惜血本在山中沿古道设置了保障交通的哨房。“然运盐行旅,必经此道,另无他路可行……以盐务筹款,设四哨房于山巅。过东为洱河界,田中哨、外哨;西面为剑界,日里哨,龙潭哨,每哨距离五里、十里不等。每一哨房,设哨兵二人。冬春之际,常备糖姜滚水,以为行旅施路遭冻冷之救济,暇时则探樵,侦探匪情,此设哨房之来由也。”“在此一段过程当中。官方则筑有避风所一连,可容纳人马至百,又有一哨房,此俱用大石块砌成,上护以泥,式如土库房。”直到现在,西罗坪山“云浪分疆”一带的盐马古道仍保留了很长一段完好石板大道,当地民间俗称为“官马大道”。
云龙五井通往保山、腾冲、缅甸的盐马古道,主要经石门盐井——宝丰盐井——大栗树——功果,然后分为两条支路:其一为功果——瓦窑——保山——腾冲——缅甸;另一条支路为功果——金和——翻越漕涧山梁——漕涧——六库——片马——缅甸。清代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于1862年在云龙境内澜沧江上修建了飞龙桥后。盐马古道路线改由石门盐井——天池——海仓——飞龙桥——旧州——西箐——翻越漕涧山梁——漕涧——澡塘——孙竹——董三湾——怒江栗柴坝渡口——蛮宽——蛮因——灰坡山梁——斋公房——翻越高黎贡山——腾冲。其中,从石门盐井到漕涧一百多里盐马古道全部铺为宽约2米的石块路面。在旧州西箐还设有马家店盐马驿站。从云龙到腾冲的盐马古道,云龙至保山段有三个停靠站,保山至腾冲有四站,共七站。每站行程60里。一单程420里,行走七天。卸货,购返程货返回云龙约十八九天。
这条盐马古道上人背马驮,熙来攘往。在这条盐马古道上,云龙民间将行盐至腾越土司管辖地带称之为“走夷方”,意为到蛮荒的蛮人居住地行走。将到了密支那进入缅甸境内称之为“上洋脚”。那是缅甸属英国殖民地的时代,云龙的背盐人以为那里就是英国,带回的货也叫作“英国货”。
盐路山盐马古道
盐路山,位于马登镇西面的云岭山脉,是剑川县上兰坝、马登坝与兰坪县金顶坝的分界山。历来为滇西北各族人民到拉井贩运食盐的必经大山,因而被当地人称为“盐路山”。主峰雪邦山海拔4290米。以盐路山为分水岭,西面山脚的兰坪境内有小盐井,东面山脚的马登坝有顺川盐井。云龙县境内盐路山脉南段诸峰分别被称为“小盐井山”、“帝释山”、“满崇山”,据《光绪云龙州志》载:“(盐路山脉)一支走沘江以东,漾濞江以西,由丽江(今剑川县与兰坪县交界地)盐路山入境,沿大朗河(今云龙县长新乡境)东南行为小盐井山。小盐井山,旧《云南通志》沘江注云:在云龙州北界,小盐井水出其下,西注入沘江……帝释山,在州治东北一百五十里十二关。又经大波浪村东上江嘴,西又南满崇山,在州治东北五十里,为众山之主,卤脉出焉,居人常侦其云气聚散占阴晴。”这一区域是滇西各大盐源集中的山脉。盐路山西侧溪流汇入沘江。由北向南纵贯兰坪坝,流经云龙县顺荡盐井、师井、诺邓井、石门井、宝丰井,于云龙境内的功果桥汇入澜沧江。“沘江,在州治署前,源出丽江县(今剑川县)西南老君山(应为盐路山),经顺荡井,又名顺江。过关里、诺里、上里,纳诸溪涧水,至州治,又纳小雒马河水。南流,受东、北二水至干海子。西折南流入澜沧江,统计流源五百里。两岸之田资以灌溉,灶民伐木于山作柴薪,冬春之交顺流放下,至井界搬运岸上煎办成取给焉。”盐路山东侧溪流汇入白石江,由北向南纵贯上兰坝、马登坝。流经剑川弥沙盐井、洱源乔后盐井、漾濞三厂局盐井。这一段河流称黑漶江,于临沧云县境汇入澜沧江。
盐路山盐马古道以马登坝和上兰坝为中心。由东向西的线路走向为:兰州土司署衙(马登)西城门——马登赵家马店——马登罗家马店——中元村——塔登村——盐路山东坡岩沟——松明树——盐路山东坡小干箐——盐路山东坡大干箐——盐路山丫口救命房——盐路山西坡暖窝地——盐路山西坡涌泉塘——兰坪县金顶镇;由南向北的线路走向为;马登——河西——维西——德钦——西藏;由北向南的线路走向为:马登——弥沙井——乔后井——漾濞——永平——杉阳——保山——腾冲。又有一条经云龙五井到腾越的盐马古道,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对此有明确记载,“遇一僧,即(剑川)石宝山之主僧也。欲留余观钟山,且言‘从此西四十里,过蕨食坪,即通杨村(现羊岑村)、兰州,由兰州出五盐井(云龙五井),径从云龙州抵永昌甚便。’”;由西向东的线路走向为:马登——羊岑——石宝山——沙溪——洱源——邓川——大理。
马登镇西线的盐马古道必经高入云天的盐路山脉,路途异常艰险。翻越盐路山古道共约60里,需一整天的时间。马登坝的人们在盐路山松明树一带设有歇脚平台,道边摆有小吃摊点。供马帮及背盐人歇脚饮马,补给体力。沿着陡峭的盐路山古道上至垭口,海拔上升到3800米左右。山风狂烈。气候寒冷。如果遇上阴雨天气,便是一雨成冬,飞雪连天,步履艰难。常有马帮或背盐人在这里丧命。旧时马登地区曾流传有一首民谣描绘背盐人的艰辛生活:“上山背朝天。背盐在云端。苦死庄稼汉,何日见青天。”也正是这艰险的盐路山。催生了凝聚人间温情的特有建筑——“救命房”。盐路山垭口救命房的墙面全用块石砌成。上盖瓦顶。牢固而避风,是极有善心的人们自发捐修的简易避难房屋。房屋的横梁上挂有行人自觉捐献的打火石、火草、腊油、米面等取暖工具和食物,墙脚堆放着行人不断消耗后又自觉补充回来的柴火。如果马帮和背盐人遇上雨雪天不得前行,都可以在“救命房”得到救助。翻越盐路山垭口。盐马古道便沿着西坡直下至兰坪县境。到暖窝地,山势呈一凹陷的聚宝盆状,气候稍转暖和。马帮或背盐人常在这里歇脚。再下至涌泉塘,马帮常在这一带给马匹喂饮红糖水,给马匹补充体能。 盐路山盐马古道处于盐井集中分布区域的北部,这里的古道南北纵横,东西联贯。唐南诏时此地称“可赕”,白语意即“里边的坝子”。宋大理国时属兰溪郡,元属兰州,为义兵千户。据《元史·地理志》载:“兰州在兰沧水之东……唐为庐鹿蛮部,至段氏时,置兰溪郡,隶大理。蒙古宪宗四年(公元1254)内附,隶茶罕章管民官;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改兰州。”明洪武十七年授兰州土知州。至清康熙年间改土归流后仍由罗氏世袭。所管辖地东至剑川栗树坪三十里。南至云龙州瓦窑沟界三百五十里,西至当众场浪僳江(恩梅开江)界三百八十里。百至通甸界一百八十里。
罗克首任兰州知州后,曾三次搬迁司署衙门地址。起初把官邸设于雪邦山(盐路山)下马登镇的建基村,继而迁到马登镇的马邑坪,后来发现马登镇白石江西岸有个新宅村,坐落在一个椭圆形的土堡上,村子两侧各有一个土堡隆起,又有两条发源于盐路山的溪流由西向东从村边流过,酷似一顶官轿的两只抬杆,被当地人称为二龙夺宝之地。高官起轿之台,于是三迁衙址于新宅村。土知州司署衙门旧址位于现马登镇镇府驻地。据传,兰州土知州司署衙门分为正堂、二堂、三堂及头门层。正堂为土知州办公处;二堂为属官办公处;三堂为警卫值班房及司署仪仗、司鼓、司炮处。司署内设三班、六房,即:属官班、新兵班、巡按班;书房、总管房、差房、库房、茶房、门房。衙门四周为土司亲族属官住宅大院。四周有土墙。南北两边的土墙外以两条溪流作护城河,土城四面都设有城门和碉楼。
相传。马登的得名就与盐马古道有着密切的关系。马登是盐路山盐马古道上水草丰美的高原坝子,为马帮聚集休整的绝好地点。随着古兰州司署衙门土城的日渐式微。这一带坝子的背盐人聚合及盐运马帮集聚的主体功能逐渐显现,久而久之就被人们以马登命名。登,在白族语中为“平地”的意思,马登,即马帮适宜集聚的平地之意。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马登镇较大的马店仍有四家,土城内赵重兴马店一家,土城外有赵大生马店、谢俊清马店和罗氏马店三家。这四家马店都呈典型白族民居式四合院建筑。赵重兴马店建筑装饰尤为气派,格子门及花窗木雕工艺精湛,字画和陈设非常雅致。据80多岁的赵重兴马店后裔赵志伦老人介绍。当年中共地下组织七支队曾将赵家马店作为办公地点,解放后曾有一段时期,还将其作为小学校舍。至今,西城门外赵大生家马店的门楼及主体建筑仍存,而马房及客房大都倾颓。其后花园的遗址格局仍清晰可辨。一株古桂树仍金花满枝。香气扑鼻。
马登镇地处盐马古道交汇的咽喉之地,西连兰坪、云龙达上缅甸,北通藏区,东接大理。以马登镇为中心,自古商旅云集,各民族交融,形成了盐马古道枢纽上独具特色的商贸和文化集镇。旧时,马登土司城内店铺林立,马登坝子的各个村寨古戏台、本主庙、云鹤寺等民间宗教文化建筑齐全。如今,上兰、马登一带村落的寺宇重新得到修复,每年的本主节和各宗教节日。大部分村寨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和宗教活动。新宅村80多岁高龄的李烈勋老人传承了宗教祭祀用品制作手艺。他所扎制的纸马、纸龙活灵活现。他家中还留存有一整套十分珍贵的宗教科仪表文印刷雕板。位于马登坝子东山脚的兴华村。是一个以泥塑工艺传统扬名四方的白族村寨。村中有一座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问的“觉民庵”。在文革期间被毁,唯有庙中五人合抱的古银杏树幸存。村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自发组织重修觉民庵,寺庙中的大雄宝殿佛像。大黑天神本主塑像及道教神像工艺精巧。都出自兴华村当地白族民间泥塑工艺师之手。徐寿庭及其长子徐正兴。二子徐正国都是村中屈指可数的泥塑工艺师,徐家成为当地有名的民间泥塑工艺世家。
旧时,不仅有白族马帮过往上兰、马登一带,还有许多藏族马帮、纳西族马帮和回族马帮在马登镇住店交易。赵志伦老人介绍,直至解放前还有很多藏族马帮驮盐来到马登镇。其中有一支藏族马帮与当地白族马帮之间因马匹走失而引发械斗,纠纷中一藏族马锅头致死后被安葬在马登。据赵重兴马店后裔赵宝昌回忆。赵宝昌正处少年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藏区缺盐时节仍沿着传统的盐马古道线路到兰坪拉鸡井驮盐。藏族马帮在马登住店时,赵宝昌及小伙伴们曾割草卖与藏族马帮,还受雇藏族马帮放马来赚取零花钱。位于盐路山古道边先生邑村的本主庙内至今塑有“白洁圣妃阿利帝姆”、“雪邦景帝”本主神像和“马王”神像。白洁圣妃是南诏时期邓赕诏主夫人,容貌端美。机智刚烈,帮助丈夫治理国家,深受白族人民的崇敬,许多白族地区都以白洁圣妃为本主。佛教传入白族地区后,白洁圣妃同时也成了佛教神阿利帝姆。而“雪邦景帝”则为地域性的原始宗教神,即从盐路山脉最高峰雪邦山神演化为本主。至今,先生邑村的白族人仍遵从在祭祀“马王”时,只供奉羊肉、鸡肉,而切不可献祭猪肉,马王的身分又是回教。显然,是盐马古道上长期的交融让这个白族村寨烙上了多元宗教和民族文化记印。
沙溪盐马古道
剑川沙溪。地形为山中峡长形小盆地。古代为滇西鱼米之乡。南诏时期四渎之一的黑漶江从沙溪坝子由北向南穿过。两岸多柳,水流平缓,田野平畴,村落沿江散布。坝子西面即为蜚声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宝山石窟。由于历史上的茶马互市及藏区对茶叶的大量需求。昔日的古道发展成为以盐为主。兼及茶叶交易的滇藏茶马古道,拓展了商旅的繁荣景象。
沙溪鳌峰山遗址出土有类似于齐家文化“安佛拉式”的双耳陶罐及解肢葬、夫妇合葬的葬俗,“两地文化如此相似。当与氐羌族南迁的历史事件有关……从地理位置分析,滇西循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往北,即可到达三江源头——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这条横断山脉的峡谷正是我国古代西北、西南地区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据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氐羌族群的先民就从甘青地区向西南地区迁徙。”2008年,在对剑川海门口遗址再次发掘中,有碳化麦种出土。历史上,对盐泉、盐湖资源最早发现利用,对麦子驯顺最早的都是古羌人。再次证实了滇西一带白族先民有古氐羌族源成分。沙溪西有拉鸡井、云龙五井、弥沙井,南有乔后井,盐马古道以沙溪为集散地,这一区域内的盐马古道系统自古非常发达。位于这一盐马古道网络中枢地区沙溪寺登街为之繁盛一时,成为盐马古道上的中心集市。后世所称的“滇藏茶马古道”亦在这里交汇。经滇西的食盐、马匹,思茅、普洱及云南各地的茶叶、砂糖等大宗货品经此运往藏区。地处滇西北边陲,面积仅有二十多平方公里的高原河谷小盆地沙溪四周古道上,到如今竟能遗留了东、南、西三处古道关隘,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 沙溪东关为哨坪关。哨坪关设在罗坪山脉向北延伸的山体中部,今哨坪村地界,越岭向西为沙溪,翻山往东则进入洱源县境。这个地方历来常年设有哨防,后来渐渐有人垦荒落居因而发展成为一个村落。村落因哨得名,所以称哨坪关,又称沙溪东关。
沙溪西关为马坪关。马坪关设在老君山南段尾部,即今沙溪至弥沙盐井驿道越岭垭口处。因过往马帮大都在此打野歇脚。常有人将累死的马匹剥皮晾晒,因而民间俗称马皮关。后改名马坪关。从沙溪出发,沿着盐马古道向西走15公里。便可到达马坪关。整个马坪关现在人户只有38户,总人口210人。马坪关村子所处的海拔是2800米。村寨分东西两个小片,村寨中间有一条深谷。溪谷上架着一座东西走向的风雨廊桥。这廊桥是古代盐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旧时守关人就是在廊桥上设卡收盐税。村子四面高山环抱。明代沙溪江尾段氏派驻马坪关守关人员都是段氏家族的族人,当时还给马坪关守关人发晌的待遇。直到现在,马坪关村民大部分都姓段。只有少数的几家姓刘,而刘姓是在清朝时期从鹤庆府派来守关的人。随着历史的变迁,盐井开发式微。现代交通干道的改变。盐马古道随之失落遗弃。马坪关便成了交通闭塞的山乡,所以古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丛山之中小小的马坪关,庙宇戏台等古文化遗迹却一应俱全。有一座本主庙,一座古戏台,一座魁星阁,一座智慧庵,一座命名为“文风桥”的古廊桥。马坪关本主庙里塑着老佛景帝与其夫人的泥像。老佛景帝本主右侧塑着土地和山神的神像:左侧塑有“痘儿哥”神像(地方防疫神)。村中还有一些古代守关瞭望土木楼的残墙断壁。直到现在,马坪关人年年都唱戏。本主庙与戏台相连成一个大院。前门楼为戏台,后院为本主庙,呈坐东朝西坐落在村子东边的山坡上。村中现在还保存着一些古戏服和脸谱剧本。流传下来的剧本有《黑反白》(洪敬德与薛仁贵传说)、《围鱼口》(穆桂英传说)等的手抄本。流传在马坪关的古歌里有几种特殊形式。有《放羊调》、《守关歌》和《赌博歌》。其曲调和歌词都比较哀怨。《赌博歌》的歌词尤为突出,其结构上分一更、二更,直至五更。内容以赌博的守关人妻子口气,唱的都是丈夫你为何整夜不归。让人好自伤心的歌词。充分反映了守关人枯燥乏味的守关生活。
马坪关至弥沙盐井总共30里古道。翻过马坪关寨子西边的一道垭口(当地的地名叫山门槛)。盐马古道便都是缓缓的下坡道了。途中穿越一片深黑无边的原始森林。盐马古道沿着森林中一条溪流而下。林中有许多湿地,古道通过林中湿地的地方,都用整排的原木铺道,以防路陷。古道上有的地段的原木层层相叠。《康熙剑川州志》里对这段盐马古道有这样的记载:“以木为栈。道宽六尺”。近弥沙井的东面山坡上,古道变得越来越陡。从弥沙井东面山上下到河底的弥沙镇。要经过一段坡度很大的“五里坡”古道。很明显地,这是在陡坡上全用人工开凿而成的古道。此段古道又被弥沙井人称为“三颗石”。相传古时五里坡坡道陡直,路面常被马帮踩踏出来的石块拥堵而不便通行。过路的人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人拣拾三块石头堆放在古道两旁。久而久之,古道的两边就形成了两道边墙。走过“五里坡”,就如通过一段古长城一般,路面却变成了一条深沟。
沙溪南关为大树关。大树关设在沙溪沿黑漶江河谷至乔后盐井古道中部的大树村(今属洱源县)。
兰坪盐马古道
兰坪盐马古道位于今怒江州兰坪县境。兰坪四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县和云龙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以及本州的福贡县和泸水县毗邻接壤。境内有九处盐井,即,拉鸡井、温井、上井、期井、兴井、老母井、下井、小盐井、温庄井等,其中,尤以拉鸡井出名。而怒江州“边四县”(即泸水、福贡、贡山三县及原碧江县)及其以西的缅甸北部地区没有盐矿,食用盐都是从兰坪及内地运入。人们食用的盐是由人背马驮从盐马古道上运来的。这一带的村落中都有背盐和赶驮盐马队的古老传统。
怒江境内的盐马古道有许分支岔道,有滇藏古道、六库保山古道、贡山六库古道。但修筑最早、使用率最高的是碧江营盘古道。碧江营盘古道起始于兰坪县营盘镇,过盐路山,翻越碧罗雪山到达怒江州原碧江县的知子罗镇,全长120公里,往返行程3至4天。该古道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60年)曾经复修,初时只能由人步行,1912年改建为人马驿道,并在碧罗雪山两麓搭有“救命房”,以方便过往行人和客商。是当时怒江州通往内地的咽喉。这条古道,因需翻越盐路山、碧罗雪山,跨越澜沧江和无数条溪流泉瀑及原始森林、瘴疠之乡。地理位置非常险要。行人和马队有时不得不汗流浃背地攀爬峦峰高耸、鸟难飞越、兽怕攀援的陡峭山道:有时得穿越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和瘴气横生的江畔、河谷和箐沟;更多时间则行走在极其艰险、令人颤栗的栈道上。这些栈道,有修筑在山路险阻之处的,也有修筑在咆哮的河流溪涧上空的。甚而也有修筑在陡壁悬坡之上的;它们或架木为桥,或凿岩为道,有的依山势傍筑,有的半山架飞桥等。
生活在这一带的人们对盐马古道“谈路色变”,却又眉飞色舞。不论背运或驮运盐巴,还是驻足盐马古道。他们都惧怕古道的艰辛和漫漫行程。当地有句调侃话为“去兰坪背盐巴”,指的就是死亡,且指死得特别难看。但人们对盐马古道是向往的,盐是人们必食的调味品,也是人的精气神;因而,为盐付出的。往往有高额回报。旧时的一斤盐可换一只大母鸡,可见盐价之高。赶马人和背夫在运来兰坪及内地的盐巴、茶叶、布匹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同时,运去了“边四县”的兽皮、贝母、松茸、虫草、黄连、雪茶等土特产。盐马古道不仅沟通了怒江州“边四县”与兰坪及内地的交往。也促使怒江州“边四县”的集市贸易较早开发。当时著名的贡山“赶药会”,碧江、泸水、福贡的“街市”就是由盐马古道孕育而成的。盐马古道,也是民族文化的摇篮。眷恋故土、思念家乡亲人和恋人,甚而旅途寂寞难耐时人们都会放开歌喉大声吟唱。并产生奇妙的联想,不论傈僳“摆时”,或是白族那马人的“开言”、怒族的“哦得得”等等。盐马古道孕育了《赶马调》、《思念曲》、《相会歌》等著名叙事诗,承载和传播及光大着怒江各民族的文化。 结语
从人类社会出现族群定居和分工的时候起。人们便以自己剩余的劳动产品换取必需品。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提供交换中介的盐马古道应运而生了。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族群用人力背负或以马帮从甲地到乙地进行食盐运输和销售,从而实现了甲乙两地之间的“互通有无”。正是在两地漫长的空间距离里。在马帮铁蹄的行进和人类不屈不挠的探索与跋涉中,这条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道路——滇西盐马古道出现了。纵观整个历史。滇西盐马古道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渠道”还是“文明文化传播的古道”、“民族迁徒的走廊”以及“佛教东渐之路”。
滇西盐马古道源于横断山纵谷带白族聚居的“两河流域”地区,这里的盐井数千年产销历史促成了“滇西盐马古道”的形成,它对滇西、滇藏接合部、滇缅及东南亚的地域经济与地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贯穿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文化线路。它因盐而兴,成为推动经济、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滇西盐马古道因其路途艰险。逐渐被人们遗忘。也正由于此,滇西盐马古道上为我们保留了一批完整、鲜为外界所知的以传统民居聚落为代表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滇西盐马古道”是横断山纵谷区澜沧江支流沘江、濞水两河流域不同民族间、跨境地区间文化发展、文化交融和民族认同的轴心。由于地质变化的原因,在滇西横断山纵谷区聚集着大量地表盐泉、盐井。考古发现显示,正是由于盐的存在,这里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这里自古就是滇西井盐的重要产区。西汉在这一地区设置郡县时就有大约在今云龙、兰坪地区的“比苏县”。唐代樊绰《蛮书》有“剑川有细诺邓井”的记载。民国年问还有云龙五井、乔后、兰坪拉鸡井几个盐矿生产。这一地区的盐井开采历史记载从不间断,它们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时间链。充分展示了白族地区井盐发现与开发历史的恒古与持久。
“滇西盐马古道”同时又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时空纽带。“滇西盐马古道”具有延续历史长、跨度范围广、文化影响力大等特点。横断山纵谷区沘江、濞江“两河流域”的井盐曾北运滇藏接合部,东行大理、昆明,南销腾越,西至滇缅跨境地区,范围覆盖中国西南边境大部分地区和东南亚部分国家。从人类发展史来看,盐道的形成和畅通比“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更为古老和重要。因为茶与丝绸都是人类为追求更高层次享受的珍奇物质,而盐则是人类为维持自身能量和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这条“滇西盐马古道”与民族学家和人类学者关注的“藏彝走廊”在横断山纵谷区形成了重合,这是一条深厚的民族文化沉积带。许多在其它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的古代文明事象,在这里尚有遗迹可寻。这条由滇西“两河流域”盐文化铺就的盐马古道。在历史长河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传承了文明,交融了以白族为主体,包括汉、彝、藏、纳西、回、傣、阿昌、傈僳、普米等众多民族文化。勾勒了这一区域各民族的族群认同与区界。今天,在滇西盐马古道上分布着以白族为主的不同民族聚居带,盐井地及盐马古道上的村落、集镇、驿站关隘中蕴含着浓郁的本土文化特征和物质非物质文化遗存。由于盐马古道跨越历史时间长久,沿途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其文化特征具有异中存同、同中存异的特点,成为中原文化、佛教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主要载体。
编辑手记: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小小的盐粒同时又是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角色。本文作者从盐、盐井以及运盐的商道说开。分别讲述了在滇西文明发展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四条“盐道”:云龙盐马古道、盐路山盐马古道、沙溪盐马古道和兰坪盐马古道。通过对这四条“盐道”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古代滇西文明发展的一条脉络。
人类的文明是循着盐的味道而前行的。没有盐。人类将仍旧只能过原始狩猎的生活。从动物血液中获取盐分才得以生存下来。有盐的地方是人类最早成为族群定居,繁衍发展的地方。循着洁白的、咸咸的盐渍,人类最终获得了地理大发现,找到了家园。人离不开盐,这也许是人类起源于海洋的一个证据。盐是破解历史迷团的钥匙,许多纠缠不清的历史,一找到盐的产地就清晰了。伟大文明的产生,一定有食盐的方便供应这一重要条件。要理解远离大海,深居内陆横断山纵谷腹地的南诏国、大理国古文明的崛起,就不能忽略与历史共长的食盐。以苍山洱海为轴心,将大理地面上古代盐产地之间的古道连接起来。就不难发现一条古代大理文明发展的轨迹:云龙五大盐井——兰坪拉鸡盐井——剑川弥沙盐井——洱源乔后盐井——大理。每一条古盐道都会指向大理。所有的古代盐道在大理交汇之后。再向中原对接。向西藏延伸。向东南亚辐射。在古代作为经济命脉的盐和铁,成为南诏和大理的立国根基就不证自明了。
推动古代洱海区域各族先民向四方迁徙的动力还在于盐。原始白族先民居住的洱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盐井,其四周包括今天的整个滇西、滇西北、藏南、上缅甸等很大一片地域内的原始人群大都仰给于此。白族先民逐渐用自己驯养成功的牲畜运盐到那些缺乏食盐的地区兑换土产来供给本族人群的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洱海区域就有了发达的动物畜养业,驯养的动物有马、狗、牛、猪、鸡五种。距今约四千年的剑川海门口遗址有马骨出土。那些行盐的白族先民既是改变自己生活的人,也是引导其过剩人口向外流动的人,由此也往往成为了领导民族迁徙的带头羊。这些移民在流动过程中发现另有盐泉地点时,他们就会占领盐利,开展新的行盐活动。原始社会的交换物资主要是石器、食盐和农牧生产品。其中盐是受地理条件限制最大的,几乎成为主要交换媒介。随着白族先民寻盐、行盐的推进,族群的迁徙,横断山纵谷区上出现了最早的古道——滇西古盐道。
滇西古盐道,是洱海区域古代先民寻找盐泉的古道,也是旧时横断山区主要的交通要道。顾名思义。指的是用于人背畜驮,贩运盐巴的古道,它与横断山纵谷区盐井分布中心地带盐路山纵横相联,是洱海区域盐文化的发祥地。以盐路山和发源于盐路山的两条盐河沘江、濞水流域为核心,形成了滇西横断山区纵横交错的盐马古道网络。盐路山及沘江、濞水“两河流域”以西有滇缅盐马古道;北面有滇藏盐茶古道;向东延伸至大理连接“茶马古道”;向南延伸至保山连接“身毒道”。
从中外古文献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先秦时期中国西南与缅甸、印度和中亚已存在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交通线。从考古新资料进行分析的角度看,商周时代中国西南与印度的交通就已经明确存在。中国西南地区出土来源于印度地区的海贝在许多地方都有考古发现。剑川鳌峰山的3座早期墓葬中出土有海贝。其中M81出土海贝43枚,M155出土海贝1枚,M159出土海贝3枚。这3座早期墓葬的碳14年代为距今2000多年。约当春秋中期至战国初期。晋宁石寨山古墓群,有17座墓出土海贝,总数达149000枚。四川西昌、岷江上游茂县,云南大理、楚雄、禄丰、昆明、曲靖都有海贝出土。这些地区没有一地出产海贝,都是从印度地区引入的。将这些出土海贝的地点连接起来,正是中国西南与印度地区的古代交通线路——蜀身毒道。
“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这一曲传唱了两千多年的古老歌谣,唱的就是著名的“蜀身毒道”,史书又称“博南古道”。两汉时期尤其重视盐铁之利。“开不宾”为的就是开发蛮荒之地“西南夷”的盐利。唱着古歌的行人中有汉朝派来的中原开发者。也有受奴役的西南夷各部族人群,“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走在博南古道、兰津古道上,跨越汹涌险绝的澜沧江,是在为大汉朝廷背运食盐。东汉时,今缅甸北部、印度阿萨姆一带的部族就是经由博南古道向汉帝国进贡奇货珍宝的。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朝就在今永平县境设立了博南县,古道以此命名。《华阳国志》就有“博南县西山,高三十里,越之渡澜沧水,汉武帝通博南山道即此”的记载。据《史记·大宛传》记载,早在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西域各国夹击匈奴,从而打开通向西域的通道。到公元前122年,张骞从西域归来,说在大夏国时见到蜀布、邛竹杖。张骞所说的大夏,就是今天的阿富汗,身毒是今天的印度,都距我国中原有千万里之遥。那么,四川出产的东西是怎样贩运出去的呢?这些蜀布、邛竹杖,是蜀郡商人从“西南夷”地区运往身毒而转卖到大夏国的。不少学者认为,张骞在大夏看到的“蜀布”,其实就是蜀地生产的丝绸。杨雄《蜀都赋》说蜀地“黄润细布,一筒数金”,指的是蜀地丝绸以黄色的品质尤佳。印度考古所所长乔希(M·C·Joshi)曾指出古梵文文献中印度教大神都喜欢穿中国丝绸,湿婆神尤其喜欢黄色蚕茧的丝织品。从印度古文献来看。湿婆神的出现至少是在公元前500年以前。相当于中国的两周时期。那里中原尚不知九洲以外有印度的存在。而古蜀经由西南夷已与印度有了丝绸贸易交往。阿富汗喀布尔附近发掘的亚历山大城的一座堡垒内曾出土大量中国丝绸。据研究,这批丝绸是经南方丝绸之路,由蜀身毒道转运到中亚的蜀国丝绸。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先秦时期,“西南夷”商人就赶着马帮,驮着蜀郡一带出产的丝绸、蜀布、邛竹杖等物资,越过川西平原,攀越崎岖山道,途经西昌,渡过金沙江进入云南。并从永仁和元谋一带过姚安。穿大理。经永平,最后通过保山和腾冲等地出境,进入缅甸并抵达印度等南亚和西亚地区。博南古道全长约四千公里,连接中原和南亚各国。穿越永平县博南山的一段,是迄今所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六尺多宽的路面,全部用大石板铺砌而成。犹如一条抖擞开鳞鳞筋骨的巨龙,盘贯于丛山。“九曲十八盘”的起伏跌荡,悲怆而不失大气,令人叹为观止。这一段古道同时也是历史上云龙五井盐向保山和腾冲等地贩运的盐马古道。 这一古盐道与南诏时期的“安南通天竺道”西段重合。安南通天竺道是横贯今越南北部和滇东南、滇中、滇西和滇西徼外的要衢。《新唐书》载,从安南到羊苴咩城(大理城),须经以下诸驿:太平、峰州、南田、恩楼县、忠城州、多利州、朱贵州、丹棠州、古涌步、矣符馆、浮动山、天井山、汤泉州、禄索州、龙武州、党迟顿、八平城、洞澡水、南亭、曲江、通海镇、绛县、晋宁驿、拓东城、安宁城、云南城、白崖城、蒙舍城、龙尾城、太和城,遂至羊苴咩城。由羊苴咩城西行,可至天竺乃达大秦。其道的走向是:西行至永昌故郡,西渡怒江到诸葛亮城、乐城,入骠国境经万公到悉利城,又经突畋城至骠国,西度黑山,至东天竺迦摩波国。西北渡迦罗都河至奔那伐檀那国。西南至中天竺国东境桓河南岸羯朱咀罗国,又西至摩羯陀国。另一路自诸葛亮城经腾冲至弥城,西过山至丽水城、安西城,西渡弥诺江至大秦婆罗门国,西渡大岭至东天竺北界个没卢国。西南行可至中天竺国东北境奔那伐檀那国,与骠国往婆罗门国路合。
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成都人杨佐至大理国买马。他在云南驿(今大理州祥云县)见到驿前有里堠碑。上题“东至戎州。西至身毒国。东南至交趾,东北至成都,北至大雪山。南至海上。悉著其道里之祥,审询其里堠多有完葺者”“西至身毒国”。指大理经缅北部入印度的道路。《岭外代答》载:西方诸国“凡数百国,最著名者王舍城、天竺国、中印度”。“余闻自大理至王舍城,亦不过四十程”“北至大雪山”,指今丽江经滇西北入藏区的道路。《明史》说这条道路“为南诏咽喉,三十六番朝贡出入之路”。《元史·地理四》说“巨津州(今丽江巨甸),今州境实大理西北陬要害地”,另据《宋史·兵十二》载:“大理连西戎,故多马,虽互市于广南,其实尤西马也。”由此可知,北至大雪山道就是大理国与吐蕃贸易往来的重要途径。而且大理国与南宋交易的马匹,有一部分是来自滇西北地区的。
元代滇西地区有一条中庆经大理过金齿(今德宏、保山地区)道。这条道路在至元七年设驿,是云南较早置建的驿道之一。由中庆至腾冲经安宁、禄丰、楚雄、下关、漾濞、永平、保山等地,共置12驿站,大致沿袭了汉身毒道的南段。从腾冲南下,可经天部马(今瑞丽)、骠甸(今陇川县)、阿郭地(今盈江县)三道达江头城(今缅甸杰沙)。由缅甸北部向西可达今印度,《马可波罗行纪》说今大理、开远等地产良马,“多售之印度人,而为一种极盛之贸易”。这些道路至明代仍可大部分通行。“由临洮南入,渡丽江石门关,南经大理入滇”,在永昌以南的道路,明朝置有蒲缥、小保场、老姚关、龙川江、腾冲、南甸、甸头、罗卜思庄、雷弄、古刺、蛮莫等驿。清代的昆明经楚雄、大理、保山到腾冲的迤西大道,沿途设置军站和堡共40余所,并不断维修和扩建,成为横贯东西的交通要道。
滇西自古与外界有民间商道通行。这与滇西地区丰富的盐井资源。以及洱海区域古代先民凭借盐利行盐有极大的关系。在盐井资源较为集中的沘江、濞水两河流域及盐路山盐文化中心区域的横断山纵谷区。更加呈现纵横交错的盐马古道网络。
云龙盐马古道
盐井开发。历来为云龙主要的经济命脉。在云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云龙东抵漾濞江,西抵潞江(怒江),后阻澜沧江,前带沘江。崇山复岭之中,幅员最广,号称岩群。郡志曰‘崇山聳镇,沧水横流,卤湧利源’。”云龙境内的盐矿都生成于三叠纪的紫红色盐层中,盐层遇水,则溶解为卤水。云龙的盐矿都是天然流出的地下卤泉,故称盐井。云龙盐井最早开发的年代,有史料可查的记载始于汉代。据《新纂云南通志》记载:“汉代云南二井,即安宁井,云龙井”。而对“云龙井”则又注为“诺邓,天耳井”。唐代《蛮书》记载,在南诏时“剑川有细诺邓井”。唐时,云龙属剑川节度地,而“细诺邓井”即今之诺邓井。到了明初,云龙境内盐井相继开发,共计有“金泉,天耳,石门,诺邓,山井,大井,师井,顺荡”等八处盐井,称为“云龙八井”。在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72年),明朝政府在云南境内设立了四处盐课提举司。其中即有“五井提举司”,即现今的宝丰镇:到了清朝。改盐课提举司为“盐课大使司”。在云龙曾设立了四处盐课大使司来管理盐政;到了民国,改盐课大使司为“盐井场务署”。
云龙县丛山层叠,澜沧江、沘江流经于内,境内高山林立,谷箐交错,泉水潺潺,江河拥有量达数十条,溪流数以千计。历代云龙各族先民费尽心力,将以阻断行人的横断山纵谷区变为四通八达的盐马古道通途。由于对盐利的依重,在白族先民行盐迁徙开拓出来的古盐道基础上,各个朝代出于设置盐官。施行盐政的需要。也曾动用民间劳役对盐马古道进行复修和扩建。
“全滇皆山也。云郡滇西鄙,山徒涧逼,路皆盘旋鸟道。值积雨,淖没及膝,行者艰之。斗阁之下,沘水经焉。缘江行数武,而至砥柱桥。其问顽石当路矗立,高低欹斜,睛明犹多坎坷。夏秋江涨,隔塞者恒数日,此虽山谷小郡乎,然公事徵发,不可愆期也。五井额盐,尤关民食也。甲戍秋杪,募剑川石工,筑堤四十人。相地势之起仗。高四五尺不等。以江水不可没为准。日督工于侧,取水涯积石以树墙,凿石桥畔,以覆其上。其当路而欹斜者,掩于下以资镶垫,高出其上者,削之使平。事不劳而功倍,至使也。”清代王氵符《沘江路记》中的这段史实,所记述的就是沘江沿岸今宝丰盐井与诺邓盐井、石门盐井间盐马古道的复修扩建情况。
清代雍正年间,官府对连通云龙五井至浪穹(今洱源)乔后盐井问的盐马古道进行整修。这次整修,在民间盐马古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从云龙州府(雒马)——雒马邮亭——太平哨——石门盐井——大井——天井——关坪——云浪分疆——浪穹州(今洱源县)乔后盐井共约80余公里的盐马古道。洱源乔后盐井民间习惯行盐线路大都选择这条盐马古道。将乔后盐经云龙行销保山腾冲。“此道乃运盐由云龙达永昌之捷径,较由西里与漾濞两道近二三站路。往返则合五六站。便利商人,莫此为甚。且沿途有村落,无缺物遭险之虞。又能于河水陡涨之秋。渡济西山一带。营业寒苦之人,功德无量。如西里,漾濞两道,则苦于沿途村落寥寥。运盐人马,常露宿于郊野,时有危险之忧。” 其中,“云浪分疆”的路段,指明代滇省改土归流中的历史事件。明初,裁凤羽县,并归浪穹,成立邓川州、浪穹县,隶属大理府。明朝万历十四年(公元1620年),添设云龙知州,西罗坪迤西的六里地及十二关、箭杆场、上五井,顺荡井、师井五巡检司割归云龙州管辖。两州县以西罗坪山分水岭为界,史称“云浪分疆”。这段盐马古道是云龙五井至乔后盐井沿伸到大理的主要路途。其中,洱源境内较为艰险的当数罗坪山段。“罗坪山,发脉于雪山,底于安南,长凡数千余里,为云南著名之大山。由乔出洱,必经此山。七十里崎岖险道,山高而厚,顶宽面坦。四时常冷,兼有黑风一般,偶然发现,人能之辄死。平时经过此山顶,十五里之坦道,只觉阴风惨惨,毛骨竦然。遇大风拂面而来,行人倒退,不能前行。若遇冬春降雪,忽积数丈,非常凛冽,阻于行人,常有冻毙人畜之类。”罗坪山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却又是乔后盐井行盐的必经之地。“此山顶上。原为驮运乔后井盐之大路,然在此数十里之程途中,又无人不认其为险恶极……某年有驮盐马一群,行经是处,突遇怪风吹至,竟将一群驮马及三五个马哥头卷至数里外,大半受伤焉。”于是,人们不惜血本在山中沿古道设置了保障交通的哨房。“然运盐行旅,必经此道,另无他路可行……以盐务筹款,设四哨房于山巅。过东为洱河界,田中哨、外哨;西面为剑界,日里哨,龙潭哨,每哨距离五里、十里不等。每一哨房,设哨兵二人。冬春之际,常备糖姜滚水,以为行旅施路遭冻冷之救济,暇时则探樵,侦探匪情,此设哨房之来由也。”“在此一段过程当中。官方则筑有避风所一连,可容纳人马至百,又有一哨房,此俱用大石块砌成,上护以泥,式如土库房。”直到现在,西罗坪山“云浪分疆”一带的盐马古道仍保留了很长一段完好石板大道,当地民间俗称为“官马大道”。
云龙五井通往保山、腾冲、缅甸的盐马古道,主要经石门盐井——宝丰盐井——大栗树——功果,然后分为两条支路:其一为功果——瓦窑——保山——腾冲——缅甸;另一条支路为功果——金和——翻越漕涧山梁——漕涧——六库——片马——缅甸。清代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于1862年在云龙境内澜沧江上修建了飞龙桥后。盐马古道路线改由石门盐井——天池——海仓——飞龙桥——旧州——西箐——翻越漕涧山梁——漕涧——澡塘——孙竹——董三湾——怒江栗柴坝渡口——蛮宽——蛮因——灰坡山梁——斋公房——翻越高黎贡山——腾冲。其中,从石门盐井到漕涧一百多里盐马古道全部铺为宽约2米的石块路面。在旧州西箐还设有马家店盐马驿站。从云龙到腾冲的盐马古道,云龙至保山段有三个停靠站,保山至腾冲有四站,共七站。每站行程60里。一单程420里,行走七天。卸货,购返程货返回云龙约十八九天。
这条盐马古道上人背马驮,熙来攘往。在这条盐马古道上,云龙民间将行盐至腾越土司管辖地带称之为“走夷方”,意为到蛮荒的蛮人居住地行走。将到了密支那进入缅甸境内称之为“上洋脚”。那是缅甸属英国殖民地的时代,云龙的背盐人以为那里就是英国,带回的货也叫作“英国货”。
盐路山盐马古道
盐路山,位于马登镇西面的云岭山脉,是剑川县上兰坝、马登坝与兰坪县金顶坝的分界山。历来为滇西北各族人民到拉井贩运食盐的必经大山,因而被当地人称为“盐路山”。主峰雪邦山海拔4290米。以盐路山为分水岭,西面山脚的兰坪境内有小盐井,东面山脚的马登坝有顺川盐井。云龙县境内盐路山脉南段诸峰分别被称为“小盐井山”、“帝释山”、“满崇山”,据《光绪云龙州志》载:“(盐路山脉)一支走沘江以东,漾濞江以西,由丽江(今剑川县与兰坪县交界地)盐路山入境,沿大朗河(今云龙县长新乡境)东南行为小盐井山。小盐井山,旧《云南通志》沘江注云:在云龙州北界,小盐井水出其下,西注入沘江……帝释山,在州治东北一百五十里十二关。又经大波浪村东上江嘴,西又南满崇山,在州治东北五十里,为众山之主,卤脉出焉,居人常侦其云气聚散占阴晴。”这一区域是滇西各大盐源集中的山脉。盐路山西侧溪流汇入沘江。由北向南纵贯兰坪坝,流经云龙县顺荡盐井、师井、诺邓井、石门井、宝丰井,于云龙境内的功果桥汇入澜沧江。“沘江,在州治署前,源出丽江县(今剑川县)西南老君山(应为盐路山),经顺荡井,又名顺江。过关里、诺里、上里,纳诸溪涧水,至州治,又纳小雒马河水。南流,受东、北二水至干海子。西折南流入澜沧江,统计流源五百里。两岸之田资以灌溉,灶民伐木于山作柴薪,冬春之交顺流放下,至井界搬运岸上煎办成取给焉。”盐路山东侧溪流汇入白石江,由北向南纵贯上兰坝、马登坝。流经剑川弥沙盐井、洱源乔后盐井、漾濞三厂局盐井。这一段河流称黑漶江,于临沧云县境汇入澜沧江。
盐路山盐马古道以马登坝和上兰坝为中心。由东向西的线路走向为:兰州土司署衙(马登)西城门——马登赵家马店——马登罗家马店——中元村——塔登村——盐路山东坡岩沟——松明树——盐路山东坡小干箐——盐路山东坡大干箐——盐路山丫口救命房——盐路山西坡暖窝地——盐路山西坡涌泉塘——兰坪县金顶镇;由南向北的线路走向为;马登——河西——维西——德钦——西藏;由北向南的线路走向为:马登——弥沙井——乔后井——漾濞——永平——杉阳——保山——腾冲。又有一条经云龙五井到腾越的盐马古道,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对此有明确记载,“遇一僧,即(剑川)石宝山之主僧也。欲留余观钟山,且言‘从此西四十里,过蕨食坪,即通杨村(现羊岑村)、兰州,由兰州出五盐井(云龙五井),径从云龙州抵永昌甚便。’”;由西向东的线路走向为:马登——羊岑——石宝山——沙溪——洱源——邓川——大理。
马登镇西线的盐马古道必经高入云天的盐路山脉,路途异常艰险。翻越盐路山古道共约60里,需一整天的时间。马登坝的人们在盐路山松明树一带设有歇脚平台,道边摆有小吃摊点。供马帮及背盐人歇脚饮马,补给体力。沿着陡峭的盐路山古道上至垭口,海拔上升到3800米左右。山风狂烈。气候寒冷。如果遇上阴雨天气,便是一雨成冬,飞雪连天,步履艰难。常有马帮或背盐人在这里丧命。旧时马登地区曾流传有一首民谣描绘背盐人的艰辛生活:“上山背朝天。背盐在云端。苦死庄稼汉,何日见青天。”也正是这艰险的盐路山。催生了凝聚人间温情的特有建筑——“救命房”。盐路山垭口救命房的墙面全用块石砌成。上盖瓦顶。牢固而避风,是极有善心的人们自发捐修的简易避难房屋。房屋的横梁上挂有行人自觉捐献的打火石、火草、腊油、米面等取暖工具和食物,墙脚堆放着行人不断消耗后又自觉补充回来的柴火。如果马帮和背盐人遇上雨雪天不得前行,都可以在“救命房”得到救助。翻越盐路山垭口。盐马古道便沿着西坡直下至兰坪县境。到暖窝地,山势呈一凹陷的聚宝盆状,气候稍转暖和。马帮或背盐人常在这里歇脚。再下至涌泉塘,马帮常在这一带给马匹喂饮红糖水,给马匹补充体能。 盐路山盐马古道处于盐井集中分布区域的北部,这里的古道南北纵横,东西联贯。唐南诏时此地称“可赕”,白语意即“里边的坝子”。宋大理国时属兰溪郡,元属兰州,为义兵千户。据《元史·地理志》载:“兰州在兰沧水之东……唐为庐鹿蛮部,至段氏时,置兰溪郡,隶大理。蒙古宪宗四年(公元1254)内附,隶茶罕章管民官;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改兰州。”明洪武十七年授兰州土知州。至清康熙年间改土归流后仍由罗氏世袭。所管辖地东至剑川栗树坪三十里。南至云龙州瓦窑沟界三百五十里,西至当众场浪僳江(恩梅开江)界三百八十里。百至通甸界一百八十里。
罗克首任兰州知州后,曾三次搬迁司署衙门地址。起初把官邸设于雪邦山(盐路山)下马登镇的建基村,继而迁到马登镇的马邑坪,后来发现马登镇白石江西岸有个新宅村,坐落在一个椭圆形的土堡上,村子两侧各有一个土堡隆起,又有两条发源于盐路山的溪流由西向东从村边流过,酷似一顶官轿的两只抬杆,被当地人称为二龙夺宝之地。高官起轿之台,于是三迁衙址于新宅村。土知州司署衙门旧址位于现马登镇镇府驻地。据传,兰州土知州司署衙门分为正堂、二堂、三堂及头门层。正堂为土知州办公处;二堂为属官办公处;三堂为警卫值班房及司署仪仗、司鼓、司炮处。司署内设三班、六房,即:属官班、新兵班、巡按班;书房、总管房、差房、库房、茶房、门房。衙门四周为土司亲族属官住宅大院。四周有土墙。南北两边的土墙外以两条溪流作护城河,土城四面都设有城门和碉楼。
相传。马登的得名就与盐马古道有着密切的关系。马登是盐路山盐马古道上水草丰美的高原坝子,为马帮聚集休整的绝好地点。随着古兰州司署衙门土城的日渐式微。这一带坝子的背盐人聚合及盐运马帮集聚的主体功能逐渐显现,久而久之就被人们以马登命名。登,在白族语中为“平地”的意思,马登,即马帮适宜集聚的平地之意。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马登镇较大的马店仍有四家,土城内赵重兴马店一家,土城外有赵大生马店、谢俊清马店和罗氏马店三家。这四家马店都呈典型白族民居式四合院建筑。赵重兴马店建筑装饰尤为气派,格子门及花窗木雕工艺精湛,字画和陈设非常雅致。据80多岁的赵重兴马店后裔赵志伦老人介绍。当年中共地下组织七支队曾将赵家马店作为办公地点,解放后曾有一段时期,还将其作为小学校舍。至今,西城门外赵大生家马店的门楼及主体建筑仍存,而马房及客房大都倾颓。其后花园的遗址格局仍清晰可辨。一株古桂树仍金花满枝。香气扑鼻。
马登镇地处盐马古道交汇的咽喉之地,西连兰坪、云龙达上缅甸,北通藏区,东接大理。以马登镇为中心,自古商旅云集,各民族交融,形成了盐马古道枢纽上独具特色的商贸和文化集镇。旧时,马登土司城内店铺林立,马登坝子的各个村寨古戏台、本主庙、云鹤寺等民间宗教文化建筑齐全。如今,上兰、马登一带村落的寺宇重新得到修复,每年的本主节和各宗教节日。大部分村寨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和宗教活动。新宅村80多岁高龄的李烈勋老人传承了宗教祭祀用品制作手艺。他所扎制的纸马、纸龙活灵活现。他家中还留存有一整套十分珍贵的宗教科仪表文印刷雕板。位于马登坝子东山脚的兴华村。是一个以泥塑工艺传统扬名四方的白族村寨。村中有一座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问的“觉民庵”。在文革期间被毁,唯有庙中五人合抱的古银杏树幸存。村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自发组织重修觉民庵,寺庙中的大雄宝殿佛像。大黑天神本主塑像及道教神像工艺精巧。都出自兴华村当地白族民间泥塑工艺师之手。徐寿庭及其长子徐正兴。二子徐正国都是村中屈指可数的泥塑工艺师,徐家成为当地有名的民间泥塑工艺世家。
旧时,不仅有白族马帮过往上兰、马登一带,还有许多藏族马帮、纳西族马帮和回族马帮在马登镇住店交易。赵志伦老人介绍,直至解放前还有很多藏族马帮驮盐来到马登镇。其中有一支藏族马帮与当地白族马帮之间因马匹走失而引发械斗,纠纷中一藏族马锅头致死后被安葬在马登。据赵重兴马店后裔赵宝昌回忆。赵宝昌正处少年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藏区缺盐时节仍沿着传统的盐马古道线路到兰坪拉鸡井驮盐。藏族马帮在马登住店时,赵宝昌及小伙伴们曾割草卖与藏族马帮,还受雇藏族马帮放马来赚取零花钱。位于盐路山古道边先生邑村的本主庙内至今塑有“白洁圣妃阿利帝姆”、“雪邦景帝”本主神像和“马王”神像。白洁圣妃是南诏时期邓赕诏主夫人,容貌端美。机智刚烈,帮助丈夫治理国家,深受白族人民的崇敬,许多白族地区都以白洁圣妃为本主。佛教传入白族地区后,白洁圣妃同时也成了佛教神阿利帝姆。而“雪邦景帝”则为地域性的原始宗教神,即从盐路山脉最高峰雪邦山神演化为本主。至今,先生邑村的白族人仍遵从在祭祀“马王”时,只供奉羊肉、鸡肉,而切不可献祭猪肉,马王的身分又是回教。显然,是盐马古道上长期的交融让这个白族村寨烙上了多元宗教和民族文化记印。
沙溪盐马古道
剑川沙溪。地形为山中峡长形小盆地。古代为滇西鱼米之乡。南诏时期四渎之一的黑漶江从沙溪坝子由北向南穿过。两岸多柳,水流平缓,田野平畴,村落沿江散布。坝子西面即为蜚声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宝山石窟。由于历史上的茶马互市及藏区对茶叶的大量需求。昔日的古道发展成为以盐为主。兼及茶叶交易的滇藏茶马古道,拓展了商旅的繁荣景象。
沙溪鳌峰山遗址出土有类似于齐家文化“安佛拉式”的双耳陶罐及解肢葬、夫妇合葬的葬俗,“两地文化如此相似。当与氐羌族南迁的历史事件有关……从地理位置分析,滇西循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往北,即可到达三江源头——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这条横断山脉的峡谷正是我国古代西北、西南地区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据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氐羌族群的先民就从甘青地区向西南地区迁徙。”2008年,在对剑川海门口遗址再次发掘中,有碳化麦种出土。历史上,对盐泉、盐湖资源最早发现利用,对麦子驯顺最早的都是古羌人。再次证实了滇西一带白族先民有古氐羌族源成分。沙溪西有拉鸡井、云龙五井、弥沙井,南有乔后井,盐马古道以沙溪为集散地,这一区域内的盐马古道系统自古非常发达。位于这一盐马古道网络中枢地区沙溪寺登街为之繁盛一时,成为盐马古道上的中心集市。后世所称的“滇藏茶马古道”亦在这里交汇。经滇西的食盐、马匹,思茅、普洱及云南各地的茶叶、砂糖等大宗货品经此运往藏区。地处滇西北边陲,面积仅有二十多平方公里的高原河谷小盆地沙溪四周古道上,到如今竟能遗留了东、南、西三处古道关隘,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 沙溪东关为哨坪关。哨坪关设在罗坪山脉向北延伸的山体中部,今哨坪村地界,越岭向西为沙溪,翻山往东则进入洱源县境。这个地方历来常年设有哨防,后来渐渐有人垦荒落居因而发展成为一个村落。村落因哨得名,所以称哨坪关,又称沙溪东关。
沙溪西关为马坪关。马坪关设在老君山南段尾部,即今沙溪至弥沙盐井驿道越岭垭口处。因过往马帮大都在此打野歇脚。常有人将累死的马匹剥皮晾晒,因而民间俗称马皮关。后改名马坪关。从沙溪出发,沿着盐马古道向西走15公里。便可到达马坪关。整个马坪关现在人户只有38户,总人口210人。马坪关村子所处的海拔是2800米。村寨分东西两个小片,村寨中间有一条深谷。溪谷上架着一座东西走向的风雨廊桥。这廊桥是古代盐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旧时守关人就是在廊桥上设卡收盐税。村子四面高山环抱。明代沙溪江尾段氏派驻马坪关守关人员都是段氏家族的族人,当时还给马坪关守关人发晌的待遇。直到现在,马坪关村民大部分都姓段。只有少数的几家姓刘,而刘姓是在清朝时期从鹤庆府派来守关的人。随着历史的变迁,盐井开发式微。现代交通干道的改变。盐马古道随之失落遗弃。马坪关便成了交通闭塞的山乡,所以古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丛山之中小小的马坪关,庙宇戏台等古文化遗迹却一应俱全。有一座本主庙,一座古戏台,一座魁星阁,一座智慧庵,一座命名为“文风桥”的古廊桥。马坪关本主庙里塑着老佛景帝与其夫人的泥像。老佛景帝本主右侧塑着土地和山神的神像:左侧塑有“痘儿哥”神像(地方防疫神)。村中还有一些古代守关瞭望土木楼的残墙断壁。直到现在,马坪关人年年都唱戏。本主庙与戏台相连成一个大院。前门楼为戏台,后院为本主庙,呈坐东朝西坐落在村子东边的山坡上。村中现在还保存着一些古戏服和脸谱剧本。流传下来的剧本有《黑反白》(洪敬德与薛仁贵传说)、《围鱼口》(穆桂英传说)等的手抄本。流传在马坪关的古歌里有几种特殊形式。有《放羊调》、《守关歌》和《赌博歌》。其曲调和歌词都比较哀怨。《赌博歌》的歌词尤为突出,其结构上分一更、二更,直至五更。内容以赌博的守关人妻子口气,唱的都是丈夫你为何整夜不归。让人好自伤心的歌词。充分反映了守关人枯燥乏味的守关生活。
马坪关至弥沙盐井总共30里古道。翻过马坪关寨子西边的一道垭口(当地的地名叫山门槛)。盐马古道便都是缓缓的下坡道了。途中穿越一片深黑无边的原始森林。盐马古道沿着森林中一条溪流而下。林中有许多湿地,古道通过林中湿地的地方,都用整排的原木铺道,以防路陷。古道上有的地段的原木层层相叠。《康熙剑川州志》里对这段盐马古道有这样的记载:“以木为栈。道宽六尺”。近弥沙井的东面山坡上,古道变得越来越陡。从弥沙井东面山上下到河底的弥沙镇。要经过一段坡度很大的“五里坡”古道。很明显地,这是在陡坡上全用人工开凿而成的古道。此段古道又被弥沙井人称为“三颗石”。相传古时五里坡坡道陡直,路面常被马帮踩踏出来的石块拥堵而不便通行。过路的人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人拣拾三块石头堆放在古道两旁。久而久之,古道的两边就形成了两道边墙。走过“五里坡”,就如通过一段古长城一般,路面却变成了一条深沟。
沙溪南关为大树关。大树关设在沙溪沿黑漶江河谷至乔后盐井古道中部的大树村(今属洱源县)。
兰坪盐马古道
兰坪盐马古道位于今怒江州兰坪县境。兰坪四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县和云龙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以及本州的福贡县和泸水县毗邻接壤。境内有九处盐井,即,拉鸡井、温井、上井、期井、兴井、老母井、下井、小盐井、温庄井等,其中,尤以拉鸡井出名。而怒江州“边四县”(即泸水、福贡、贡山三县及原碧江县)及其以西的缅甸北部地区没有盐矿,食用盐都是从兰坪及内地运入。人们食用的盐是由人背马驮从盐马古道上运来的。这一带的村落中都有背盐和赶驮盐马队的古老传统。
怒江境内的盐马古道有许分支岔道,有滇藏古道、六库保山古道、贡山六库古道。但修筑最早、使用率最高的是碧江营盘古道。碧江营盘古道起始于兰坪县营盘镇,过盐路山,翻越碧罗雪山到达怒江州原碧江县的知子罗镇,全长120公里,往返行程3至4天。该古道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60年)曾经复修,初时只能由人步行,1912年改建为人马驿道,并在碧罗雪山两麓搭有“救命房”,以方便过往行人和客商。是当时怒江州通往内地的咽喉。这条古道,因需翻越盐路山、碧罗雪山,跨越澜沧江和无数条溪流泉瀑及原始森林、瘴疠之乡。地理位置非常险要。行人和马队有时不得不汗流浃背地攀爬峦峰高耸、鸟难飞越、兽怕攀援的陡峭山道:有时得穿越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和瘴气横生的江畔、河谷和箐沟;更多时间则行走在极其艰险、令人颤栗的栈道上。这些栈道,有修筑在山路险阻之处的,也有修筑在咆哮的河流溪涧上空的。甚而也有修筑在陡壁悬坡之上的;它们或架木为桥,或凿岩为道,有的依山势傍筑,有的半山架飞桥等。
生活在这一带的人们对盐马古道“谈路色变”,却又眉飞色舞。不论背运或驮运盐巴,还是驻足盐马古道。他们都惧怕古道的艰辛和漫漫行程。当地有句调侃话为“去兰坪背盐巴”,指的就是死亡,且指死得特别难看。但人们对盐马古道是向往的,盐是人们必食的调味品,也是人的精气神;因而,为盐付出的。往往有高额回报。旧时的一斤盐可换一只大母鸡,可见盐价之高。赶马人和背夫在运来兰坪及内地的盐巴、茶叶、布匹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同时,运去了“边四县”的兽皮、贝母、松茸、虫草、黄连、雪茶等土特产。盐马古道不仅沟通了怒江州“边四县”与兰坪及内地的交往。也促使怒江州“边四县”的集市贸易较早开发。当时著名的贡山“赶药会”,碧江、泸水、福贡的“街市”就是由盐马古道孕育而成的。盐马古道,也是民族文化的摇篮。眷恋故土、思念家乡亲人和恋人,甚而旅途寂寞难耐时人们都会放开歌喉大声吟唱。并产生奇妙的联想,不论傈僳“摆时”,或是白族那马人的“开言”、怒族的“哦得得”等等。盐马古道孕育了《赶马调》、《思念曲》、《相会歌》等著名叙事诗,承载和传播及光大着怒江各民族的文化。 结语
从人类社会出现族群定居和分工的时候起。人们便以自己剩余的劳动产品换取必需品。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提供交换中介的盐马古道应运而生了。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族群用人力背负或以马帮从甲地到乙地进行食盐运输和销售,从而实现了甲乙两地之间的“互通有无”。正是在两地漫长的空间距离里。在马帮铁蹄的行进和人类不屈不挠的探索与跋涉中,这条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道路——滇西盐马古道出现了。纵观整个历史。滇西盐马古道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渠道”还是“文明文化传播的古道”、“民族迁徒的走廊”以及“佛教东渐之路”。
滇西盐马古道源于横断山纵谷带白族聚居的“两河流域”地区,这里的盐井数千年产销历史促成了“滇西盐马古道”的形成,它对滇西、滇藏接合部、滇缅及东南亚的地域经济与地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贯穿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文化线路。它因盐而兴,成为推动经济、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滇西盐马古道因其路途艰险。逐渐被人们遗忘。也正由于此,滇西盐马古道上为我们保留了一批完整、鲜为外界所知的以传统民居聚落为代表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滇西盐马古道”是横断山纵谷区澜沧江支流沘江、濞水两河流域不同民族间、跨境地区间文化发展、文化交融和民族认同的轴心。由于地质变化的原因,在滇西横断山纵谷区聚集着大量地表盐泉、盐井。考古发现显示,正是由于盐的存在,这里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这里自古就是滇西井盐的重要产区。西汉在这一地区设置郡县时就有大约在今云龙、兰坪地区的“比苏县”。唐代樊绰《蛮书》有“剑川有细诺邓井”的记载。民国年问还有云龙五井、乔后、兰坪拉鸡井几个盐矿生产。这一地区的盐井开采历史记载从不间断,它们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时间链。充分展示了白族地区井盐发现与开发历史的恒古与持久。
“滇西盐马古道”同时又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时空纽带。“滇西盐马古道”具有延续历史长、跨度范围广、文化影响力大等特点。横断山纵谷区沘江、濞江“两河流域”的井盐曾北运滇藏接合部,东行大理、昆明,南销腾越,西至滇缅跨境地区,范围覆盖中国西南边境大部分地区和东南亚部分国家。从人类发展史来看,盐道的形成和畅通比“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更为古老和重要。因为茶与丝绸都是人类为追求更高层次享受的珍奇物质,而盐则是人类为维持自身能量和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这条“滇西盐马古道”与民族学家和人类学者关注的“藏彝走廊”在横断山纵谷区形成了重合,这是一条深厚的民族文化沉积带。许多在其它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的古代文明事象,在这里尚有遗迹可寻。这条由滇西“两河流域”盐文化铺就的盐马古道。在历史长河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传承了文明,交融了以白族为主体,包括汉、彝、藏、纳西、回、傣、阿昌、傈僳、普米等众多民族文化。勾勒了这一区域各民族的族群认同与区界。今天,在滇西盐马古道上分布着以白族为主的不同民族聚居带,盐井地及盐马古道上的村落、集镇、驿站关隘中蕴含着浓郁的本土文化特征和物质非物质文化遗存。由于盐马古道跨越历史时间长久,沿途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其文化特征具有异中存同、同中存异的特点,成为中原文化、佛教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主要载体。
编辑手记: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小小的盐粒同时又是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角色。本文作者从盐、盐井以及运盐的商道说开。分别讲述了在滇西文明发展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四条“盐道”:云龙盐马古道、盐路山盐马古道、沙溪盐马古道和兰坪盐马古道。通过对这四条“盐道”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古代滇西文明发展的一条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