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诗性的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18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们通常对诗歌的语言、意象和情感进行分步骤地、孤立地翻译、分析和附会式归纳,导致把一朵朵美丽的花揉成了片片花瓣。众所周知,语言、意象和情感是诗歌的三个基本要素,但是,诗歌的主要要素还是它的情感,情感性是诗歌的基本特性,诗歌的语言和意象都是为抒发情感服务的。因此,古典诗歌的教学内容重点应定位于对诗歌情感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吸取人类丰富的文化营养”,“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既然古典诗歌的教学内容重点是接受诗歌情感的熏陶,就必须追寻“诗性的教学”,即教学尊重诗歌特质,尊重诗歌的情感性和情绪性。因为诗歌所蕴涵的情感和情绪具有“弥散性和非直言说性”,所以,最具有诗性的教学方式就是体会、感悟,而具体的体会和感悟的方法,靠教师根据诗歌的不同内容具体确定。有些诗歌语言隽永、深刻,通过品味语言,就可以体悟诗情;有些诗歌意象鲜明,必须透析意象才能把握诗情;有些诗歌内容丰富,诗情起伏跌宕,需要梳理意脉,理清诗情。笔者对这三种教学方法进行简单的阐释。
  第一,品味语言,体悟诗情。诗歌的语言是一种蕴藉的话语,蕴涵着深刻的意义,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品味语言运用的精妙,对诗歌中表现力强的词语仔细品味,才能体会诗情。例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读了王维的诗集后,对黛玉说:“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由此可见,“直”和“圆”这两个词,准确、妥帖地表现了塞外大漠的空旷、孤寂、壮观以及诗人的落寞情怀。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更上一层楼”的“更”字,含义极为丰富。它既指登楼动作的连续不断和永不停止,又比喻人生境界永远不断的向上提升,始终不渝。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全诗的思想情感也能理解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特别注重学生对诗歌词语的理解。她说:“诗歌教学应当从品味诗歌的语言入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诗歌所表现的深层含义。”在教杜甫的《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她把两首律诗放在一起,启发学生从诗中的忧与喜来领会语言文字的巨大表现力。她指出,杜甫写国破之愁,笔笔忧,句句愁,花鸟草木皆添愁;写收复失地之喜,一个“狂”字,感情横溢,思绪腾飞。在教学“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联时,她引导学生体会:四个地名,佐之以“从”、“穿”、“下”、“向”等介词与动词,就把归程的路线、飞越的神思、急切回归的心情、喜出望外的感情等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二,透析意象,把握诗情。意象是指内在的思想情感内涵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英国诗人艾略特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这些都会是表达特别情意的方式。如此一来,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事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便马上给唤引出来。”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天涯、断肠人”即是一组物象,在现实中它们分别属于植物、动物、建筑物和自然现象等,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是,它们在作品中被“剪辑”到一起后,就表现出了空旷、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和游子怀乡的情绪。又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包含有“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等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充满情感和诗意的景象。从“象”中看是景色,从“意”中看是“别情”。当“孤帆”变成“远影”消失在“碧空”中时,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含蓄的表现了出来。古典诗歌中,常常用一些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教师应给学生简单讲解。例如,“日暮”、“夕阳”、“秋天”、“流水”的意象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有关。“雨”的意象代表离情别绪;“月”的意象代表思乡怀人。学生掌握这些意象的代表意义后,有利于理解诗情。诗人通过选择意象寄予诗情,读者应该透析意象把握诗情。
  第三,梳理意脉,理清诗情。意脉,指思想感情的脉络和联系。著名学者傅庚生告诉解读欣赏诗文者,“首宜求其旨意,次必寻其脉络,然后乃可以探骊得珠也”。有些诗歌内容丰富,诗情起伏转换,解读这类诗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梳理其思想感情的脉络,清晰地把握诗歌的内在情感联系。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上阕前四句,词人融合神话,在问天问月中,既展现了一幅永恒美满的生活图景,又隐含着词人谪居一隅的现实处境。由此,形成了人与月的对比。在对比中呈现了词人的情感脉络:歆羡神往——恐寒止步——人间起舞。接下来三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承上启下,词人由“问天问月”到“人间起舞”,由“不满于人间”到“自适于人间”。词人思想转换的原因,关键在于“高处不胜寒”。下阕一、二句“转朱阁,低绮户”,侧重从动态写月,故而有“月有阴晴圆缺”的感慨。其后,在人月对比中,词人的情思呈现出来:怨月怀人——人月同理——对月慰勉。综观上下两阕,词人思考了两个问题:怎样看待人生的失意(上阕)?怎样看待亲人的别离(下阕)?而这两个问题,又可合二为一,即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人生?对此,作者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将忧伤弃置一旁,让欢乐陪伴自己;将真情永存心中,把祝福留给亲人。又如李白的《行路难》,这首拟古诗由四个抒情单元组成:心茫然,梦日边,行路难,济沧海。以悲歌起,以浩歌结,情感跌宕的反差显得巨大,诗歌意象的转换显得杂乱,诗歌的跳跃显得率意,简直是诗中的散文,它的意脉何在?教者首先要弄清李白赐金还乡的因由、背景和心态,从而弄清此诗抒发了诗人雄才失意的郁闷难平之气的旨意,理想被杀而终不甘心的心理矛盾冲突。理清情感脉络再读此诗,可以分明看到,李白那痛苦而不屈的灵魂在荆棘路途上向着理想之光的披发狂叫、带血疾奔,读者的心灵也会受到强烈地震撼。
  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说指出,只有学生的体会与文本的意蕴契合时,学生的阅读才能达到最佳境界。因此,教学古典诗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面向诗歌意象本身、语言本身和情感本身,在对语言、意象、情感的探触与体验中,引发学生的情感、情绪与诗歌情感、情绪的共鸣,从而得到气质、趣味、情操的熏陶。
  学习古典诗歌的过程,是一种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体验快乐、幸福、痛苦和悲伤等各种生命情绪的过程,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歌的情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幸福的空间,让学生的成长充满人文的阳光。
  
  参考文献:
  ①王纪人主编:《文艺学与语文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②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③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④相萌萌:《于漪老师的诗歌教学艺术》,《聊城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接受主体,文本作为接受客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使得文本主体与接受主体进行对话与交流,使一维的文字成为具有立体层次性的多维元素。这种主体相互融合的多维,需要利用诵读不断深化,在情感的交融中获得。在这种情势下,教师进行诵读教学时务必要把握课堂阅读教学规律。  一、诵读与课堂教学规律  (一)整体性的诵读教学  文本的组成具有整体性,而这种文本主体性就体现在这种整体性中,
《中小学文学课程导论》我通读了数遍,有些章节反复读了七八遍,做了许多圈画,愈读愈觉内心震动,不忍释卷,深觉其视角之宏阔、用功之精深。诚如陶本一先生在序中所说,(像这样)“从课程论视角对语文科文学教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目前还不多见”。此书的问世对于改进目前“变异”的文学教学具有很大的价值。  一、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将文学阅读与文章阅读混为一谈,导致两者模糊不清的“类文学”阅读教学,值得我们正视和反思 
对李维鼎先生提出的“言意转换”理论,李海林先生认为“应该说是很深刻的”,可他又提出:“直接把言语过程看作是一个言-意转化的过程,至少是不完整的”,因为“在由‘言’而‘意’和由‘意’而‘言’的过程中,夹着一个内部言语过程”。言-意和意-言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中间性、过渡性的中介物,这种转化才有可能”,这个“中介物”就是指“内部言语”。如果无视这个中介物,“直接把言语过程理解为从思想到语言、从语言到思
教学目标  1.了解白描手法及其特点;  2.学习并掌握白描写意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白描手法的几点技巧;  2.在学习与训练中形成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以画入境”  出示对比图片:左侧一幅为白底黑墨线勾勒的长河落日图,线条清晰,色彩纯净;右边为水墨渲染画成的长河落日图,浓墨重彩,以色块的深浓浅淡来表现长河与落日的质感。让学生说出两种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白描、渲染),了解白描
如果把“经典”简单的理解为能被处于不同时空的大多数所认同的品质,那么,不同时空的大多数语文教科书共有的课文就可称为是经典课文。对它们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应该能为解决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标准问题提供启发。20世纪前期的语文教科书具有编者多为大家名宿和种类异彩纷呈的特点,分析总结这一时期经典课文的特征应该更利于教科书选文标准问题的解答。  20世纪前期的经典课文是通过对容纳20世纪前期107套457册190
《芦花荡》是被誉为“诗人型和音乐型的小说家”孙犁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这篇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使残酷的战争变得极富诗情画意 。武汉大学林焕标、卢斯飞说:“它们(景物描写)绝不是几颗游离的珍珠,而是作品内在气质的结晶体。”所以从这篇课文中学习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为此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话题导入  《芦花荡》是“荷花淀”派代表孙犁的小说,和他的另一篇小说《白洋淀》一样,全篇都洋溢
总想探求到《散步》最真的主题思想,故每教一遍,总要与学生们对“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一揭旨语细品一遍。结果发现:每品一遍,其中“整个世界”的外延扩大一次。于是,本人对《散步》主题思想的解读经历了从“中年使命说”到“民族传统说”,又到“人类品格说”,最后到“生命特质说”的演变过程。  一、“中年使命说”  起初,我与学生们把探求的目光仅
虽然说教师的“教”要服从学生的“学”,但是学生学什么,却不能完全是由学生说了算的。这是由于课堂学习和课堂活动的不同所决定的。语文学习,意味着学生要接触新知识,要具备较难具备的能力;而语文活动,则是学生依靠既有知识和能力的自我训练行为,其中带有一定的自我娱乐色彩。如果将语文学习简单等同于语文活动,那么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权利便在无形中被剥夺。如此情形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时间权、兴趣权等所谓的权利即
毋庸置疑,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是存在问题的。而且这些问题由来已久,却一直未得到及时解决。高中语文教师很重视议论文教学,也无一例外要教学生议论文该怎么写,而且也知道议论文写作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可是就是没有真正可以依据的合适的范本和可以模仿的课堂。并且,议论文写作教学越是深入推进,我们越感到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粗疏,我们的内心就越是迷惘。  确实,当我们仔细回顾自己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我们会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教学是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写作主题,学会谋篇布局,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方式。如何有效开展作文点评教学,使学生真正从中受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结合笔者的一堂作文教学公开课来粗略地做些分析。  2016年4月常州市九年级语文调研试题中有一道命题作文,命题颇具诗意与人文情怀。其题如下:  揣着梦想上路,可以踏出一路风光;揣着自信上路,无路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