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探微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u_al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看不到它的形,但可以感受到它的美。音乐靠音符、节拍、旋律等元素来展现美。音乐欣赏教学是重要的音乐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欣赏、分析音乐作品,带领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笔者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摸索出一些教学策略,现结合《瑶族舞曲》一课,谈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 在意境中发现美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欣赏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笔者采用意境导入的方法,通过创设唯美意境,给予学生视听享受,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将学生引入课堂。
  为了创设唯美的欣赏意境,笔者借助多媒体,给音乐配上优美的画面,将音乐与图像结合,化无形为有形,提升音乐的感染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瑶族舞曲》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在教学这首乐曲时,笔者搜集了一组有关瑶族歌舞的图片,并根据歌曲的引子部分,制作了一个教学课件,这给学生制造了一场视听盛宴,学生边欣赏图片边聆听音乐,在优美的意境中了解瑶族的风土人情。
  二、 在活动中体验美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获得情感的陶冶。音乐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重要载体,学生只有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知、体验,才能得到美的熏陶,形成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教师要给学生搭建音乐实践的舞台,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经历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去感受美、表现美。
  欣赏体验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水平。例如,在欣赏《瑶族舞曲》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时,笔者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感受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笔者先引导学生聆听乐曲,边听乐曲边感受鼓点的节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鼓点节奏在音乐韵律中的作用,笔者让学生亲手敲击鼓,一边敲击一边跟随琴声哼唱。在欣赏《瑶族舞曲》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律动,让身体随着音乐的旋律起伏而欢快地摇摆。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音乐体验,使他们对主题旋律和乐曲的层次变化有充分的认识。
  三、 在创造中升华美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具有创造性的教育价值。音乐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创造精神的重要载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发挥音乐的创造性作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開展创造性活动是音乐欣赏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音乐创造性活动,通过各种创造性活动,让音乐绽放出迷人的魅力。在创造性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创造。民族管弦乐赋予《瑶族舞曲》独特的魅力,乐曲中有笛子、笙、高胡等乐器,乐器演奏是该乐曲的一大特色,于是笔者结合乐曲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模仿乐器演奏的环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模仿各种乐器演奏,有的学生模仿吹笛子,有的学生模仿吹笙,课堂精彩纷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创造。
  四、 在合作中共享美
  美美与共是音乐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还要学会合作共享,将自己创造的美与他人创造的美有机融合,从个体美走向共同美。美美与共倡导的是一种合作理念,主张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创造和享受音乐之美。
  在教学《瑶族舞曲》这一乐曲时,学生在反复聆听与多种表现中,对乐曲的旋律、结构及乐曲中使用到的乐器等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教学的最后阶段,笔者组织学生回顾乐曲,再次完整欣赏乐曲,笔者带领学生一边聆听一边合作表演,敲击长鼓,吹奏笙笛,跳瑶族舞,共同体验瑶寨人欢欣鼓舞的场面。在合作演绎中,一幅美美与共的画面形成,音乐的审美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意识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小学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一、小学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概述  主体性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教师了解学生
问题意识是指人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探究欲望的心理,这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究,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的形式来进行。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形成性评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充满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下面,笔者将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形成性评
期刊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也应与时俱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应不断创新。鉴于此,本文将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互联网+”时代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以及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究。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信息技术不仅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发挥着重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英语学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小学阶段,小学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初中和高中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单元整合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学习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口语能力、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很重要。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单一讲述式”教学方式已逐渐向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转变,生活化的教学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目前我国正大力提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但是仍然存在一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既要体现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又要体现人文性;既要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一般来说,教师若想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可以采用项目学习这种方式。项目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参与项目的生成、展示与评价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以项目导入,培养关联
期刊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均有极大的帮助。一定的词汇量是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然而很多学生很难牢记单词,对单词学习有恐惧心理,导致英语学习情况不理想。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分析了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并阐述了词汇教学的一些策略。  一、 思维导图的内涵及优势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呈现发散性思维的学习工具,
绘本故事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符合儿童的思维习惯,能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非常适合英语初学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英语绘本,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让他们的语音更加纯正,发音更加标准。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深化学生的交流与表达,深挖故事的支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发挥绘本阅读教学的最大价值。在本文中,笔者从欣赏体验、角色演
期刊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倡导课堂改革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在智慧课堂中培养充满智慧的学生。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当是带着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现方法策略、获得数学思想的课堂,教师要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催生集体的智慧。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优化探究形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试错三个方面出发,带领学生从知识的探究走向智慧的孕育。  一、优化探究形式  数学课堂的教学不是简单地带领学生运用既有的知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