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战车,欲驶向何方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yaya13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4月4日,为对付来自华沙条约组织(由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威胁,美、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下简称“北约”)。50年来,北约这个军事集团就好比一辆整装待发的战车,随时准备出击。然而,在科索沃危机爆发之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北约这辆战车始终未能真正驶向战场。为何北约在世界和平呼声日益高涨,世界局势趋向缓和的情况下,还要将这辆本应“报废”的战车驶向战场呢。纵观北约50年来军事战略的演变,我们不难发现,北约战车由被动“待击”转向主动“出击”,是有其深刻背景的,其军事战略经历了几次重大调整。具体来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力量悬殊、消极防御(1949~1967年)
  
  北约创建初期,西欧各成员国军队的数量和实力都十分有限,西欧国家军队和美驻西德部队总共只有14个师,而华沙条约组织共有210个师,两者实力十分悬殊。在这种情况下,北约在成立初期便确定了“前沿防御”的消极防御战略思想。即在联邦德国的东部边境地区建立坚固的陆上前沿防御阵地网,以便顶住华约最初的进攻;在挪威海以北至巴伦支海海域建立海上前沿防护区,以拦截前苏联北方舰队南下,为美英等战略增援部队的到来赢得时间。
  
  第二阶段:力量均衡、积极防御(1967~1989年)
  
  为争取战略主导权,北约及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特别是两大集团的“首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耗资巨大的军备竞赛。在竞赛中,北约军事集团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军备竞赛中悄然赶上。双方除在战略核武器方面势均力敌外,北约在常规兵器,特别是高技术兵器方面还具有一定优势,但总的来说两大集团的军事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有鉴于此,北约的军事战略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除1967年采纳了美国提出的“灵活反应战略”外。1984年又采用了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罗杰斯提出的“纵深打击”战略。其基本思想是:以北约常规武器的技术优势,抵消华约常规兵力的数量优势,把战场由北约国家领土推向华约国家境内,力争以常规力量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些战略思想的提出和实行,标志着北约由消极防御转向积极防御。
  
  第三阶段:华约解散、填补真空(1989~1997年)
  
  1989年,随着华约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一直为对抗前苏联和华约而制定的军事战略突然失去了防御对象,北约作为对立的一方,其存在价值也自然受到了质疑,北约组织中有不少成员国也一度把北约视为冷战后无关紧要的产物。为此,为了寻求继续存在的理论依据,摆脱“身份危机”,同时,也为了填补华约解散后东欧出现的真空,北约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战略,于1991年以带有主动进攻性的“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了过去“前沿防御”等防御性战略。“应付危机”战略主要是明确了北约今后的任务是:预防冲突、处理危机,其任务范围基本限于欧洲地区。
  
  第四阶段:北约扩大、欲霸全球(1997~迄今)
  
  随着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北约经过几年的酝酿和争论,于1997年在马德里会议决定重新设计北约战略构想。这个新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扩大”。这种扩大,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北约组织成员国扩大。这个“扩大”已在逐步实施,1997年12月18日北约正式接纳了波、捷、匈三国入盟。到目前为止,北约已由当初的12个成员国扩大到19个,而且这种“扩大”还将继续下去。第二层意思是北约战略宗旨的扩大。在冷战期间,北约的宗旨是在大西洋联盟范围内实行集体防御战略,冷战结束初期,北约的宗旨是主动出击,积极填补华约解散后的真空,而在北约新战略构想中,“防御”与“自卫”已被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说成是“僵化的观念”。为此,美国极力主张建立北约之外的军事干预职能,并表示北约可以不经过联合国授权而独自采取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北约最近首次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就科索沃危机悍然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而且在国际社会的一片谴责声中并未有所收敛,反而在不断地增派兵力扩大打击范围,着意使军事行动升级,这实际上是北约在制订新战略过程中转换职能的一次试验,也是北约欲构建其成员国未来联合行动的模式。这样,北约的宗旨就从其原定责任区进行防御变成了可以在世界任何地区“保障”其成员国的利益,即从“大西洋化”转向“全球化”,从“防御性”转向“进攻性”、“扩张性”,使其军事战略来了一个180°大转变。
  北约面向21世纪的新战略,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政治信号,它很可能对正在形成的国际新秩序产生强烈的冲击,并动摇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为中心的整个国际关系体系。同时,它还可能促使一些国家之间为了自身安全缔结军事联盟,从而诞生新的“华约集团”,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为此,人们不禁要问:北约是要和平,还是要战争?北约这部战车究竟想驶向何方。它除了给人类带来灾难以外还能有什么?人们只要静下心来想一下,就不难找出正确的答案。
  (特约编辑/潘星星)
其他文献
故事灯谜 王永修    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与周恩来总理一次共同视察湖南。当乘车来到湘江桔子洲头时,毛主席故地重游,看到江面上风帆如画,百舸争流,当年风华正茂与同学们纵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又呈现眼前,思绪万千,他老人家突发奇想,要与总理对对子:“恩来,我出个上联你来对:‘桔子洲,舟旁洲,舟行洲不行’。”毛主席把穿梭在江面上的行舟与纹丝不动的江洲运用谐音又组合成了一副上联,形成了一幅动静相兼的画图。  周
期刊
今年初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了记者桑德拉·苏加瓦拉的一篇文章,题为《美国人依赖股票》。文章报道了一份关于美国家庭投资格局的调查报告,并由此分析了美国人投资股市的情况。  这份通过调查4842个家庭而撰写的报告,是由美国投资公司研究所和证券业联合会发表的。前者是共同基金业的代表,后者是一个由金融服务公司组成的行业组织。其调查的准确率颇高,误差一般仅为正负2%。  调查报告显示,股票市场已经成为美国人
期刊
近几年,社会各行业在收入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其克俭收入差距也在扩大,一部分中、高收入的个人和家庭已基本或已达到富裕水平。在这部分个人和家庭中,投资意向日益增强,投资行为日趋活跃,已有相当数量的个人和家庭涉足不同的投资领域。  前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三次下调利率,股市一波三折,使一些投资者把目光逐渐转向了房地产方面。据对一些大中城市的统计,近年来个人购买商品房者有10%—20%是用于投资收益为目的。因
期刊
近年来,英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然而,银行的储蓄存款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出现持续下降,现今储蓄额只有90年代初的48.6%。于是在英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人们收入颇丰,但手头普遍拮据。  据有关部门调查,50%以上的英国人存款不足200英镑,约有25%的人从不存钱。这对人均年收入2万英镑的英国人来说,简直使人难以相信。究其原因,一是投资形式多样化。“储蓄吃利息”被认为是最无经
期刊
1998年初,某粮店与个体运输户陈某达成协议,由陈某负责将该粮店从粮食局购买的粮食从粮库运至粮店。某粮店到粮食局开好票,并将票据第四联运输单交陈某按数运输,陈某持运输单到粮库逐车按包数签字领取大米,运到粮店后,再由粮店按收到的包数、重量、日期在运输单上签收。同年5月粮店盘点,发现少了大米20包,便从陈某处要来所有的运输单,连同粮店每天的日记帐一起拿到粮库与出库记录核对,发现同年3月21日,陈某从粮
期刊
电脑的普及与发展,对各行各业都是一种新的挑战与机遇,对谜界亦然。电脑在灯谜中的运用,必将推动灯谜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一、“灯谜软件”的开发利用,将使谜人长缨在手。为灯谜创作、猜射、理论研究等带来极大的便利。  1、谜材软件:将使谜人在创作、猜射时能快速地检索资料,节约大量的宝贵时间。如“《全唐诗》检索软件”,具有作者、诗题、关键字词、诗句等多种检索功能,检索《全唐诗》可谓得心应手。例如
期刊
在未来战场上,将会出现一种神奇的“哑巴”式武器,它能悄无声息地潜入敌军阵地,所到之处扫荡一切生灵,这就是人们谈之色变、被军事家誉为“无声杀手”的次声波武器。  1986年4月,在法国巴赛附近田间劳动的30多人,同时都莫名其妙地死亡了,医生验尸时发现这些人都是因脑血管严重破裂而亡的。这件事在法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因为几十人不可能同时死于一个死因。后经调查得知,原来是法国国防部次声波实验所在距此地约6
期刊
一位旅游者走近车站附近的出租汽车站。  “请问,坐车到‘旅行者’饭店需要多少车费?”他问一名出租汽车司机。  “1卢布。”司机回答说。  “运送提包要多少钱?”  “行李我们是免费的。”  “那好,请您将我的提包运送到饭店,而我自己步行去那里。”    生日礼物    细菌学家有一天深情地对自己的妻子说:  “亲爱的,我为你准备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生日礼物。”  “真是太好了!是什么礼物呢?”  “我
期刊
在一般的情形之下,猜常言谜的难度较大,因为大多数谜题如有疑义时可以找有关谜材作参考,而常言谜一般范围浩如烟海,谜材即便是拥有许多资料书也解决不了问题。  在猜射常言谜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文义谜本来就是最忌注释直解,常言谜却最容易陷入这个误区,谜底成为谜面的近义解释,如“天下谁人不只君”猜“名扬四海”,谜面谜底意思相同,属“直解谜”。  2、常言谜借鉴遥对格谜髓,即字义近而词义远,谜底
期刊
有“原子物理学之父”称号的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和夫人玛格丽特,每次来帕沙迪纳,准要到我家看看。我跟玻尔家有多年交往,在哥廷根,我就认识他的哥哥、数学家哈罗德。1911年,我跟玻尔在英国初次会面,正是那年,他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原子结构新理论。  玻尔是个身材高大、态度和蔼的人,他在各种社交场合都能怡然自得。有件趣事,至今我一想起来还感到忍俊不禁。他在星期日家宴上出了一个洋相,让我看出了他也是那种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