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与脱困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e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争议由来已久
  苏州市统考高二试卷阅读题,文学类阅读的选文是王亚的《清明》。有的学生可能是被题目难着了,“想知道原作者做题时是什么感受”,于是考后通过微博找原作者请教。作者王亚做了用自己文章命制的试题,对照答案,20分仅得6分,于是调侃道:“一切‘祸害’都非我的本意,向苏州全体高二学子致歉。”因为处在期末,多家媒体抓住这一敏感点对作家和命题单位采访,瞬间点燃语文测评话题。
  各方声音归结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吐槽与批评命题——连作者本人都答不好,可见命题的答案有多不合理;另一类是为命题辩解——考试赋分与鉴赏的规则不一样,文本解读不是由作者说了算的,文章作者本人拿不到高分也很正常。
  此类话题并非偶然,甚至是屡见不鲜。2017年浙江高考现代文阅读,选用了巩高峰的《一种美味》,随后一条草鱼刷爆了网络,原因是文章最后写道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试题让考生解读“一种美味”的意蕴以及结尾“诡异的光”的妙处。调侃此为“史上最难考题”之余,有人采访巩高峰,其回应称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解读,当时写这句话完全是为了搞笑,自己也不明白这个“诡异的光”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网络上出现“考生十年寒窗败给一条草鱼”的“笑话”。
  舆论热闹之后,自然就会有“冷反思”,甚至《人民日报》也转发相关讨论文字,为考题的设题和答案辩护,认为网友吐槽过度。主要观点是“作者做不了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题,可以理解”,并提供较有力的理论依据:作者的写作往往源于直觉或经验,是浑然天成的状态;文本诞生后,作者就只能隐退。结论是:作者写作时没想到的,读者在阅读时可以产生自己的理解,读者可以不受作者的制约,所以“浙江的草鱼”并不“诡异”。
  “正常”还是“诡异”?
  要考察其中的是与非,我们可以顺着以下的思路去分析。
  从文学解读及鉴赏的角度来说,命题人或读者读出作者没有意識到的内涵是完全可能而且允许的。一方面,我们承认“诗,乃至每一样其他的艺术,从来都只属于个人的问题,这一点确切无疑”,因此,我们确实无从知晓作者的真正意图,甚至作家所说的也不能算数,比如,海明威说《老人与海》并没有象征,很难让人相信。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体会作者意念发展的途径及其辛苦经营的功力”。前者强调的是作者意图的“难测”和读者的自由,后者强调的是对作者意图的“能测”和读者自由的有限性,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阅读的意义,缺一不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无法保证,就文章的意思而言,只有笔者的想法才最正确”。文本的价值往往就在于它能提供广阔的理解空间,阅读的感悟因人而异,是没必要也不可能起作者于地下(即使在世)而问之的,更不能以作者所想表达的(准确地说是他承认的)作为标准来限制我们能从文本中所获得的东西。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阅读结果具有多样性。
  这样的阐述可以为命题人提供“作者做不出答案”的“合理性”。对这样的理论,命题者、作者乃至考生都可以理解,但它是否就能为那条草鱼的“诡异的光”和王亚仅可得6分的情形洗白呢?我看未必,因为真正的纠结点不在这里。
  读者可以“读出”作家原来没意识到的内涵,怎么读作品也是读者的自由,但这自由不是命题人的自由,“读者”和“命题人”是两个概念,不得偷换和冒领。命题人以读者身份宣称自己可以读出作者没意识到的内涵,而学生又是真正的读者,凭什么让无数学生服从命题人这一个读者的答案?考生可不可以反问“我为何要读出与你答案一样的意蕴”?这将是一个宿命式悖论——以“读者意志”来命题和提供答案,却又违反了“读者意志”,永无解决之道。所谓“作家写完作品就退出了”这样貌似高深的话,属于文学鉴赏理论,却无法成为一次又一次的命题人、作者、考生间的纠葛的洗白剂。
  问题的实质
  如果耐心而冷静地去分析就会发现,争论围绕“作者的意图可不可以考”和“答案是否超出作者所想”而进行时,它是个表面化的甚至无意义的争论,是走偏的争论,不会有结果,只会时不时成为话题和槽点。
  其实,根源还是考查内容和命题形态。这些遭到吐槽的命题,本质上是(鉴赏)知识的考查,如“这样写有何作用”“此处用了什么手法,效果如何”“这句话有何含意,有何意蕴”等。从考查内容来看,作为文章写作结果的这类“表现”,让学生来揣摩的意义本就值得怀疑——既不能有力地证明写得好,更不能成为学生写作的借鉴。从命题形态来看,它本身就在做“猜测作者想法”的事,而“作者的本意很难准确知晓”和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就注定了命题超出作者所想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说这不可避免,是指如此命题必然带来纠结,并不是说它合理,意即它是“常有”的事,却不能说是“正常”的事。
  语文考试考查什么,肯定不是考知识那么简单,即使知识也有考查的必要性,也应该是考查对学生有用的知识。遭到吐槽的命题包含的“知识背景”,其实是研究者、鉴赏者对作品评价时所调用的文章学、修辞学知识。如某段、某句、某手法、某表达,有何含义,有何作用,效果如何,从写作学的角度来说,这些元素可以驱动作者反复斟酌修改文本,以期准确表达;但反过来,让读者揣摩这些,以此体会作者的用心,并不恰当,因为读者已无从考察文本的变化轨迹,读者看到的是一个最终的成品。在实际阅读当中,有谁(排除文章修辞知识的研究者)是这样阅读的呢?所以这类命题的问题在于,它不指向和引领真正的阅读,让读者去揣摩这些内容实属无聊无效之阅读行为,对学生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来说,是考了一些无用的东西。
  更令人难堪的是,当这类命题成型,伴随固定格式的答案出现时,“聪明”的语文老师就开始“建模”,阅读测评就渐渐沦为机械“套装”,比如,写某句、段的作用,无外乎为下文作铺垫、照应了前文、呼应了题目等,这种假阅读、假鉴赏败坏了语文阅读。
  多年来的阅读命题,一直在所谓的文学鉴赏知识里让学生走迷宫,这作用、那意蕴,此手法、彼效果……这类题目把语文教学带偏了,早就应该变革。可是,掌控着命题话语的所谓专家学者,有着长年累月聚集的文章鉴赏知识、研究知识,唯独缺少对“学语文是为了什么”“语文应该考什么”“读了有何用”等课程意义的把握,于是导致作家调侃“祸害”与“致歉”就不可避免了。面对争议,再搬出所谓的“作家写完作品就退出了”等创作理论来为命题辩护,就有点借着学术名义而蛮不讲理了。   在我们弄清了“诡异”式命题的实质之后,再来找破解之道,并非难事。
  破解之道——素养测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评价建议”里反复强调,语文课程评价要重点考查学生“基于社会情境的阅读表达与交流”,并在高考命题建议中明确指出,未来的考试题目要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的任务”,“设计具有代表性价值的语文实践活动,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多样化、综合性和整体性表现”,“测评依托学科内容,但不以学科内容为中心”。按照新课标的精神,下面两个途径可破解僵局。
  其一,如果还要那样设题,应尽量淡化对考生答案是否提供了命题人拟好的思考方向的考核,而应重点考查学生为自己观点或视角所提供的依据、分析和论证的逻辑,哪怕其观点或视角看起来不合原文本或命题人的“意图”,但考生能自圆其说、自成逻辑就行。这条途径其实是评价与赋分方式的改变,比较好理解,就不举例说明了。
  其二,抛弃这种文本鉴赏知识(作用、效果、意蕴、含意等)作为底子的考查方式,而走向情境性理解与语文实践运用,并测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018年到2019年第一学期末南京高二语文试卷,显现出语文素养测评的多样化和整体性。该试卷的第6大题是28分的阅读专题,在提供了《华夏美学》的节选文字后,给了下面的任务:
  班级准备编辑一期以“生与死的抉择”为主题的屈原专刊,有以下任务需要完成。
  14.屈骚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知识分子,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三位,写一组排比句,作为专刊卷首语中的开头。
  司马迁、嵇康、柳宗元、文天祥、谭嗣同
  15.结合本文论述所涉及的内容和角度,为此专刊设置四个板块,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板块名称。
  16.专刊设计讨论中,有同学联系到了儒道的生死观。作者认為,屈原选择“死亡”的原因与儒家所谓“杀身以成仁”和道家所谓“一死生,齐彭殇”分别有什么不同?
  17.有同学建议专刊中配一些关于屈原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下面是陈洪绶的《屈子行吟图》,请展开想象,合理描述这幅图的画面内容,字数100左右。
  18.专刊编写中,有同学提供了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的观点。鲁迅认为,屈原之沉江,虽传为壮烈,但“孤伟自死,社会依然”,毕竟未能动摇旧制度之任何根基。怎样辩证看待鲁迅的观点?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如何评价这样的试题?
  从命题形态上看,这个测试全在真实的任务中完成,它让学生感觉不到是在考试,而是在真实地生活,把阅读知识的考查转变成了情境中的理解和实践。其价值在于,转变了考生对考试的认识——考试不是无用的一种游戏,而是具有生活感受的真实生活,它也必将引导语文教学走向现实生活。
  从素养指向上看,这个测试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查。由屈骚精神而延伸到历朝历代的文人名士,让学生沿着屈骚精神向更遥远的时空联想,是对文学积累的唤醒;考查了真正的情境化阅读素养,而不是机械的阅读知识。比如完成第15题必经三个过程:文本内容的梳理概括,设置栏目的要求思考,形成最终结果的语言转换。这种素养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才真正有帮助。另外,考试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体现了高中新课标里所说的学评一体化和一致性。
  从任务的整体关联来看,这个测试(任务)本身具有严谨的逻辑层次。从内容梳理归纳、观点对比、对人物精神形象的凝练,再到个人的感受认知,既是考试,也是完成一篇完整的、富有逻辑关联的文章,其本身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是那些零割碎敲的命题所无法相比的。
  让考试紧扣生活,设置有效情境和任务,在考试中走向“学习”,面向“学而有用”,这正是高中新课标指出的方向。这样的考试怎会再有那道让多方纠结的“诡异的光”呢?
  如果说以上考题偏向于实用性阅读,文学性阅读能否也这样命题呢?自然可以。如一道新课标素养测评样题,提供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设置了这样几个测评任务:
  1.默写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词,与上述两首诗组成一组阅读材料。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你选择这首诗词的理由。
  2.结合这几位诗(词)人的人生经历与创作主张,选择一个角度评析这几首诗词。
  3.下面两则材料是对示例作品的评点。你对这些观点有什么看法?任选一则阐述你的理由。
  (1)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杜诗:“写雨切夜易,切春难。”“‘喜’意都从罅缝里进透。”
  (2)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二句:“遂成为西湖定评。”
  4.不同的人阅读诗歌的感受不同,但鉴赏水平有高下之别。结合下面的材料,给一名初一的学生写一封信,向他介绍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合宜的方法。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
  这道题采用任务组合型考查方式,选文、设题都尽量体现“在具体情境和任务中的学习表现”;在文本选用中,既尊重与依据文本本身属性,展开相应任务设计,也从生活出发,以核心素养为圆心,打破文本边界,较多地采用跨文本测评。尽量避免静态的学科内容知识的考查,而是通过学生在应对较复杂现实情境,参与相应探究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如分析、理解、整合、推断、评价、运用),来测评其学科核心素养,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类活动往往糅合于一体。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测查虽然会涉及原作者意图的推测和分析,但绝不会引起原作者的“不满”,因为它考查的是学生的推理、评估、论证素养,而不是以学科内容(鉴赏知识或文本本身)为中心。
其他文献
此起彼伏的“汉语热”为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开辟了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对外汉语中的“对外”意味着国际化、全球化,仅凭中国汉语师资力量是难以满足教育需求的,这就迫切地需要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模式。语言教学中最大的障碍无疑是语音,一种语言的语音既包含了物理声音的音色、音调、音长等要素,也包含了本族语言使用者独特的心理、思维、情感表达范式,能否化解语音障碍,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成
文学作品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白足整体,但是这种和谐统一并不是编程式的排列,也可能是在反常的艺术表达中形成辩证的和谐统一。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根据情感、主旨的表达需要,往往采用背离常规的陌生化表达方式,形成文本的特殊的“吁请”结构,引起读者的审美期待,诱导读者发现文本的言外之意,这就是所谓“反常合道”。简要地说,“反常”,就是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用“陌生化”的表达方式给读者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合道”,
我曾有机会赴美研修,在拜访一些美国英语教学专家、中小学教师时,我把中国关于语文教学的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来,询问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比如“人文论”“工具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这些我们讨论得很热烈的话题。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对这些话题兴趣不大,甚至颇为奇怪我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当我问“那英语教学到底要干什么”时,一位语言学教授用一句颇为简明扼要的话作答:“按照
随着统编本语文教材的使用,“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回顾我国百余年语文教育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从1897年的《蒙学课本》到今天的统编本,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一直走的是文选型路线,其主体是一篇篇供学生阅读、学习的文章;与此同时,语文课程知识建设此起彼伏,先后有“文法知识”“语法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文体知识”“写作知识”“读写知识”等,唯独没有过独立的“阅读知识”。曾经有过的“读写知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自2017年秋季在全国投入使用以来,因其超前的编写理念、课程思想和选文思路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耳目一新的惊喜。同时,统编教材崭新的编排体例和单元整体教学思想,特别是“活动·探究”单元的首次出现,让习惯于照本宣科的教师一时无所适从,变得束手无策。如何正确理解统编教材编者意图,突破“活动·探究”单元实施困境,已经成为制约广大一线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中亟待破解的问题。笔者以项目式学习理念,对“
书名:汉语言文字应用基础知识  作者:唐生周 瞿继勇 瞿建慧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ISBN:9787564361211  定价:44元  汉语言文字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用的语言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掌握语文知识,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和文学素养。汉语言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是一种功能性更强的学科,特别是文字的准确应用,对于学生日常
最近,笔者有幸随县教研室的几位同志到某校进行课堂教学调研,其间听了近10节作文课。发现不少作文课仍走着传统教学的“老路子”。对学生束缚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个性化作文大相径庭。  下面,本人结合听课中的一节典型课例,谈谈对作文教学的粗浅认识,以求为众同仁抛砖引玉。    一、“小村庄”——禁锢学生心灵的牢笼  问题案例:(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  师:
这段时间在准备《水》的公开课。过去执教时,主要抓住“雨天狂欢”和“勺水冲凉”两个画面,让学生体会水给人带来的真切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对比这两个画面,感受它们一个是从“动作”来写“乐”,一个是从“感受”来写“乐”,学习不一样的表达方法。当时,这个教学设计得到不少老师的肯定,我也不免有些沾沾自喜。再次解读文本时,我却发现过去的设计是一厢情愿的,看似独到的见解,实际上是以教师的理解左右学生的理解,并没有做
有幸观看了北京市北京小学特级教师吉春亚的四年级作文教学《魔术表演》,我感觉学生在吉老师的引导下作文是无比快乐的,又是特别有长进的。可以说:快乐,伴着学生与习作一同成长。    片段一:快乐起点,让学生明确魔术规则  师:孩子们喜欢玩魔术吗?  生:喜欢!  师:今天的课我就带大家玩魔术,好吗?  生:好!  师:玩魔术前,我有三点规则要大家记住,好好听,记住了就拍拍耳朵。(1)我这儿四个纸杯,分别
【关键词】博士教师 中学任教 情况分析  20年前,博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学,在当时属于新鲜事,有些人认为是“大材小用”。20年后,博士进入中学已是正常现象。有些区域,有些中学,博士数量很多,既有本土博士,又有海归博士,还有博士后。本文试就博士进入中学从教的情况,做简要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博士學历教师分布情况  笔者对北京、上海、深圳、福州、济南、泰安、衡水七地部分中学进行了粗略调查,得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