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爸爸的生日是阴历四月初六,公历五月一日。今年劳动节他正好来北京看我,我就在北京帮他过五十岁生日。我按照我的方式于零点零分,准时向他发出了祝福短信:“老爸,happy birthday。”晚上,在饭馆里请他吃饭,当然少不了吃生日蛋糕、吹蜡烛、许愿等仪式;而少了吃长寿面、磕头闹寿的传统方式。送走爸爸,我忽然有了一丝遗憾:我们往往记住了生日的公历时间,吃生日蛋糕,发祝福短信,我们越来越像西方人一样过生日,越来越怠慢抑或疏远了我们的民俗风尚。
现在流行的生日庆典方式源于希腊的一个传说,即在为希腊女神庆祝生日时,会在圣坛上摆上插有蜡烛的蛋糕,做生日的人许愿、吹蜡烛就会如愿以偿。而我们传统的生日庆典不是这样的。爸爸小时候过生日的时候,家里都会煮一碗面,再加两个荷包蛋,面很长,“寿星”要一口气吃完,不然据说还会折寿。
比较来看,前后两种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希冀愿望的满足。如果说现行的庆典方式继承了古希腊神话的唯美浪漫,那么传统的庆典方式则饱含了东方的含蓄睿智。
可是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多地倾向后来的这种模式呢?我想并不像很多人批判的那样———“崇洋媚外”,而是因为我们不够警惕,没有意识到一些传统习俗正在慢慢消失,更没有意识到这些习俗消失的后果。我们以为这些仪式只是一种行为层面上的东西,完全没有看到这些行为背后的民俗意义。具体来说,当我们刚接触一种不同于我们本民族的民俗时,会觉得奇怪或者出于好奇而去尝试一下,当越来越多的人去尝试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会成为主流行为,我们过去的那种行为模式就慢慢被忽视了,被遗忘了。于是这种新来的习俗就代替了我们传统的习俗。当然,从可能吸收到外来文明的精华这一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件坏事,但是如果我们彻底地丧失了自己的东西,那么就不得不称为在精神上被殖民被掠夺了。
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有数不清的民俗,显示了我们堂堂华夏文明,这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怎么能在我们这一代于无意识中丢失呢?当韩国把“端午节”申请走,又觊觎我们的“孔子”时,我们才知道愤愤不平,才想起“非文化遗产”的抢救活动。为什么不能提前敲响警钟呢?
可是,是不是真的一个警钟就够了呢?我看似乎不是那么简单,无意识的忽视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由于人们有意识的排斥———过多地看到我们这些民俗中的负性元素,———把它与“四旧”、“老迷信”联系起来,以至于全盘否定它们。吃“长寿面”习俗似乎是有点迷信,但是,我们的祖先当时的生活环境恶劣,人的寿命不长,对于死亡的恐惧可算是一种原始恐惧了,甚至到了现在,这种恐惧也并没有减退。弗洛伊德说人类都有一种生的本能。这种本能不仅会使我们绝境逢生,也会使我们恪守一种习俗,永不变更———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地愿意相信它,坚守它,每到过生日的时候就像进行一种宗教仪式一样去吃一碗面。现在我们看起来是很好笑,觉得吃碗面就长寿很不现实,我们除了笑,从未看到他们身上那种对“生”的追求。我们会为地震中坚持了七天的幸存者流泪喝彩,却对民俗的求生欲望而嗤之以鼻。我们人类对生命的固执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古人寄希望于长寿面或者是神灵,现在的我们更多是依靠健康的饮食,有益的锻炼,借助科学的手段改变基因组延长寿命,更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但是人类那种对死恐惧对生渴求的本能是一样的啊!
过生日吃长寿面等习俗已经渐行渐远了,其中的原因是我们犯了“文化中心主义”的大忌。我们接受了外来的文明,接受了先进的知识,于是以为我们现在文明了,生日就应该这样吃蛋糕、发短信。文化中心主义不仅是本民族对外民族的,也可以是民族内现在对过去的———我们只允许一种既定的行为方式存在,于是在普遍接受一种民俗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放弃了另一种民俗。其实,接受另一种民俗并不妨碍我们保留原有的民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兼容并蓄,我们才能拥有多元化的文明,才有生命力。
其实对我个人而言,过生日吃什么怎么过并无讲究,只要开心就可以了,开心是长寿最好的良药。但是对于整个民族,我还是认为不要忘记我国传统民俗,华夏文明要传承,请扼住民俗消失的势头。
愿吃“长寿面”等中国优秀的传统民俗发扬光大。
编辑尹伏仓yyffcc2000@163.com
现在流行的生日庆典方式源于希腊的一个传说,即在为希腊女神庆祝生日时,会在圣坛上摆上插有蜡烛的蛋糕,做生日的人许愿、吹蜡烛就会如愿以偿。而我们传统的生日庆典不是这样的。爸爸小时候过生日的时候,家里都会煮一碗面,再加两个荷包蛋,面很长,“寿星”要一口气吃完,不然据说还会折寿。
比较来看,前后两种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希冀愿望的满足。如果说现行的庆典方式继承了古希腊神话的唯美浪漫,那么传统的庆典方式则饱含了东方的含蓄睿智。
可是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多地倾向后来的这种模式呢?我想并不像很多人批判的那样———“崇洋媚外”,而是因为我们不够警惕,没有意识到一些传统习俗正在慢慢消失,更没有意识到这些习俗消失的后果。我们以为这些仪式只是一种行为层面上的东西,完全没有看到这些行为背后的民俗意义。具体来说,当我们刚接触一种不同于我们本民族的民俗时,会觉得奇怪或者出于好奇而去尝试一下,当越来越多的人去尝试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会成为主流行为,我们过去的那种行为模式就慢慢被忽视了,被遗忘了。于是这种新来的习俗就代替了我们传统的习俗。当然,从可能吸收到外来文明的精华这一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件坏事,但是如果我们彻底地丧失了自己的东西,那么就不得不称为在精神上被殖民被掠夺了。
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有数不清的民俗,显示了我们堂堂华夏文明,这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怎么能在我们这一代于无意识中丢失呢?当韩国把“端午节”申请走,又觊觎我们的“孔子”时,我们才知道愤愤不平,才想起“非文化遗产”的抢救活动。为什么不能提前敲响警钟呢?
可是,是不是真的一个警钟就够了呢?我看似乎不是那么简单,无意识的忽视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由于人们有意识的排斥———过多地看到我们这些民俗中的负性元素,———把它与“四旧”、“老迷信”联系起来,以至于全盘否定它们。吃“长寿面”习俗似乎是有点迷信,但是,我们的祖先当时的生活环境恶劣,人的寿命不长,对于死亡的恐惧可算是一种原始恐惧了,甚至到了现在,这种恐惧也并没有减退。弗洛伊德说人类都有一种生的本能。这种本能不仅会使我们绝境逢生,也会使我们恪守一种习俗,永不变更———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地愿意相信它,坚守它,每到过生日的时候就像进行一种宗教仪式一样去吃一碗面。现在我们看起来是很好笑,觉得吃碗面就长寿很不现实,我们除了笑,从未看到他们身上那种对“生”的追求。我们会为地震中坚持了七天的幸存者流泪喝彩,却对民俗的求生欲望而嗤之以鼻。我们人类对生命的固执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古人寄希望于长寿面或者是神灵,现在的我们更多是依靠健康的饮食,有益的锻炼,借助科学的手段改变基因组延长寿命,更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但是人类那种对死恐惧对生渴求的本能是一样的啊!
过生日吃长寿面等习俗已经渐行渐远了,其中的原因是我们犯了“文化中心主义”的大忌。我们接受了外来的文明,接受了先进的知识,于是以为我们现在文明了,生日就应该这样吃蛋糕、发短信。文化中心主义不仅是本民族对外民族的,也可以是民族内现在对过去的———我们只允许一种既定的行为方式存在,于是在普遍接受一种民俗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放弃了另一种民俗。其实,接受另一种民俗并不妨碍我们保留原有的民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兼容并蓄,我们才能拥有多元化的文明,才有生命力。
其实对我个人而言,过生日吃什么怎么过并无讲究,只要开心就可以了,开心是长寿最好的良药。但是对于整个民族,我还是认为不要忘记我国传统民俗,华夏文明要传承,请扼住民俗消失的势头。
愿吃“长寿面”等中国优秀的传统民俗发扬光大。
编辑尹伏仓yyffcc2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