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族裔高校大学生快速适应非母语通用教学语言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来源 :教育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高等院校国际化趋势加快,多族裔共处一校情况越来越普遍,中外大学都存在大学生尽快适应非母语通用教学语言的问题。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国内类似高校应从建立非母语语言强化培训中心、建立健全族际多语言交际社团组织、列出少数民族学生通用教学语言培训服务专项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大学生;快速适应;非母语教学语言;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3-0029-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3.006
  多族裔高校,指的是拥有两个以上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族群)的大学。这样的大学一般采用一种通用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例如,在国内通常是使用汉语普通话,在美国通常用英语。这会给母语非通用教学语言的大学生带来学习的困难。这在国内外都是一个现实问题,国内此类高校对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需要探索一些对策加快解决的进程。语言适应(linguistic adaptability)是全球化时代国际交流必备的能力和必经的过程,必须引起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高度重视、参与,积极主动解决客观存在的困难。
  2017年8月3日至30日,受学校派遣,笔者参加了赴美国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以下简称“罗格斯大学”)以“高等教育管理”为主题的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由国家留学基金委统筹派遣,由罗格斯大学“中国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以罗格斯大学的教育管理为中心,重点考察了美国高校的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其中,美国多族裔高校大学生适应通用教学语言能力培养的做法,对国内类似高校特别是民族高等院校有不少有益的启示,值得认真总结、研究和借鉴。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一)罗格斯大学简介
  罗格斯大学成立于1776年,其最早的名字是“王后學院”,是美国成立的第八所大学。其性质属于全美领先的研究型公立大学,为美国大学联盟成员,是全美十大公立高校联盟成员。美国World and News Report 2016世界大学排名第60名;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2015世界大学排名第43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2015年排名第64名。罗格斯大学共有四个校区:即纽布伦瑞克校区、纽瓦克校区、坎登校区、生物医药与健康校区。下设33个学院,涵盖100个本科专业,有200多个研究生专业方向,200多个研究院所。有70多个图书馆(资料室)。它是全美规模最大和学生族裔最多样化的高校之一,注册学生总数70000多人,其中本科生占75%,研究生占25%。国际学生超过8000名,其中约40%来自中国,另外有拉美裔、亚裔、非洲裔、澳洲裔和非英语欧洲裔学生约60%。罗格斯大学是新泽西州规模最大、声誉最高的公立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跟许多政府机构、企业和非营利机构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它还是全世界16所隶属于联合国公共信息部的大学之一。
  (二)考察的形式
  这次学习考察以培训方式进行,用英语授课,课程开设以讲座、讨论、交流为主,辅之以考察、参观、访问等形式。培训配备了翻译,方便英语较差的学员。教学工作由其原任校长、现任副校长、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关院系负责人、知名教授等进行面授,该大学农场负责人、牧场负责人、管理机构负责人、研究机构负责人等组织参观学习。8月7日至8月25日全天学习(除双休日外),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开设一个讲座并进行讨论和交流。讲授内容包括美国高等教育情况介绍,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美国高等学校的性质、类型划分,美国高等学校的基本结构与管理体制;罗格斯大学的管理体制,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生管理与服务、科研管理、财务管理、教育与教学管理、图书馆建设、继续教育、在线教育等。
  组织实施方还利用双休天,组织考察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西点军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美国著名高校。同时参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印第安博物馆、航空航天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等。
  由于学习、考察全程都使用英语,对英语水平较差的学员来说,格外关注美国高校如何帮助国际大学生中英语较差学生提高英语水平,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学生的交流、阅读和写作能力,由此也学习到了一些有用的做法,获得不少有益的启迪。
  二、美国多族裔高校培养国际大学生适应通用教学语言能力的方式方法分析
  罗格斯大学的通用教学语言是英语。由于国际学生超过了在校学生总数的10%以上,学校非常重视母语非英语的国际大学生的通用教学语言适应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让学生尽快适应,尽早用英语进行交流、阅读和写作。
  学生宿舍的选择。罗格斯大学新入校的学生,住宿比较自由。由于学校学生宿舍的租金往往比校外高,一般情况下学生都可以选择在校外租赁宿舍。在校住宿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选择志趣相投的室友,学校有关部门也可以根据一些有实际问题如语言交际能力等困难的学生的要求调剂住宿。这其中就包括英语水平较差者,可以提出选择与英语能力较好者共同居住,以利于提高适应能力。在校外合租住房的时候,主动找英语水平好的同学、校友合租,也是合理的选择。
  加入相关的学生社团。罗格斯大学的学生社团有700多个,其中就有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社团,这类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交流自由多样,对提高国际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同乡联谊。这是同一母语、同一国家或地区的学生之间的联谊活动,一般不设固定的时间、地点与活动内容,亲情、同乡情谊浓厚,互相帮助真情浓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励志情结共同鼓舞着大家,从中也能提高英语水平。   族际交往。这里指的是母语非英语民族(族群)与母语是英语民族(族群)之间的学生之间,加强以语言适应为目的的交往,通过会话检验自己的英语是否符合规范,有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这种族际交往提供的有益的参照,可以尽快、尽多地修正母语非英语学生的语言规范,减少错误,让语言学习时常得到校正。
  公众活动与演讲。这是在公开的场合训练胆量,通过练胆帮助学生快速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在更多的人与更广大的空间中检验如何正确、大胆地使用英语。
  管理部门的培训服务。罗格斯大学学生管理部门,专门开设有帮助母语非英语国际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服务项目,集体培训和一对一的服务项目都有,大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对国际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课堂教学问答练习。美国高校授课时,课堂提问与答疑计入学分,课堂气氛活跃,母语非英语的国际学生即使很不熟练,也可以大胆提问和答疑,不必担心老师和学生听不懂。课堂训练的机会多,形式丰富,是值得十分珍惜的交流时间。
  口语翻译实习实践。罗格斯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在实习和实践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在对外合作、协作项目中经常安排国际学生参加来自祖国的人员的接待翻译,在母语与英语的交替翻译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次学习考察中,有1名翻译是中国华南农业大学四年级交流学生,1名翻译是该校在读的中国硕士研究生。
  书面翻译与资料译解。这是专业老师、教授在授课或课题研究时交给本科生、研究生的任务,其中就包括对学生英语汉语翻译能力的训练。另外,跟随导师给外国学员上课、搞讲座时,导师也会带上其祖国在本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一起参加,让学生参与一些简单的资料编写与翻译。这对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帮助。
  论文写作。这是教授、老师在授课时要求学生写小论文,或者指导研究生写作研究论文、学位论文时,通过实际的实用训练检验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步骤,往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收益也最大。
  自学勤练。主要的方式是跟着手机及其他学习机器上下载的有关资料,随时随地改变语言使用的习惯,直接使用英语进行阅读、写作与交流,培养英语使用习惯。同时,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历史等,深化对语言的文化内涵的掌握,提高使用英语的精准程度。
  三、国内类似高校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和睦共处于祖国大家庭中。我国高校中多个民族同在一所大学学习的情况比比皆是,只存在着数量上的区别。相对而言,民族高等院校和处于民族自治地方的高等院校,多民族共处一校的情况更为集中一些,多民族学生的数量也要多一些。
  我国高等院校实行的是汉语普通话教学。笔者曾经到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昌学院、楚雄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学习、考察,多民族、多语言在学习里边使用的情况较为普遍。但是,我国通用的教学语言是汉语普通话,除非是民汉双语专业的学生,一般都不用少数民族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当中,汉语水平差的学生要快速适应课堂教学,尽快跟上学习进度,顺利完成学业,汉语普通话水平的快速提高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普通话有水平偏低的问题。从考察的情况来看,国内高校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适应非母语汉语普通话水平的工作极其薄弱,许多高校包括民族高等院校几乎没有,这是一个需要及时弥补的缺项。问题不解决,无法全面解释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和适应能力偏弱的现象,影响平等发展的进程。
  双语基础及其转化很不牢固。对民族高等院校的考察中,发现许多大学生其实都有接受双语学习的经历,而且多是一类模式的双语教学,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进入初中、高中后不再有双语课程,汉语普通话的水平全靠自己学习,其水平还是普遍较低。同时,接受汉语普通话水平较差、经常夹杂着方言上课的少数老师的授课,又增加了新的难度。可见双语教学的成果里面,汉语普通话基础还不很牢固,需要进入大学之后再加强、再提高。
  四、启示与解决问题的对策探讨
  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两国大学发展的历史长与短差别大,美国高校已经有300多年发展史,中国大学最长的历史仅有110多年,因此各自形成不同的大学文化。基于这些情况,中国与美国对多族裔高校大学生快速适应通用教学语言的能力培养不可能完全相同。
  但是,同样作为大学实体的存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的大学功能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异。在人才培养方面,同类型的大学在解决多族裔大学生快速适应通用教学语言的难题是相同的。因此,前面考察所提到的美国罗格斯大学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大部分对国内同类型高校是适用的,是值得认真分析、借鉴和学习的。
  同时,鉴于国内类似高校在这个方面比较薄弱甚至有的大学基本没有开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建立非母语语言强化培训中心。国内高校学生最多的已经达到7万多人,与罗格斯大学的情况相似,少的也有数千人,一般都有会有各民族的学生在同一所大学学习。对于只熟悉母语不熟悉普通话的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大学,应该建立非母语汉语普通话强化培训中心,组织专门力量让这些学生快速学习好汉语普通话,特别是师范院校、以及选择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较多的学校,学校更有必要建立这样的中心。
  二是建立健全族际多语言交际社团组织。引导和组织建立、健全以汉语普通话、少数民族学生母语和英语(或其他外语)为主的多语言交际社团,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交际加速他们的汉语普通话的学习适应过程,并且强化母语传承与英语(其他外语)学习。
  三是列出少数民族学生通用教学语言培训服務专项。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高校还可以在预算中列出通用教学语言服务专项,通过聘请熟悉该民族语言与普通话的校外教师,对他们开展专项培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节约本校人力成本。同时,要在少数民族预科阶段强化汉语普通话的教学。
  四是引导学生勤学苦练。特别要帮助他们在交际中密集、反复、高强度学习,快速提高适应与使用能力。鼓励学生借助有声语音设备和词典的帮助,自行强化学习。
  五是树立语言财富观念与语言安全意识。这一点也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学校领导层、管理层和语言教师中,首先要树立语言财富观念与语言安全意识,激发教师积极主动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在保留母语的同时,尽早学会、熟练使用通用教学语言,熟练自如地在母语和通用教学语言之间进行转换、译解。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把母语作为宝贵的文化财产保护和传承下去。
  五、结 语
  高等院校国际化趋势加快,国内大学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多族裔共处一校情况越来越普遍,中外大学都存在非母语大学生尽快适应通用教学语言的问题。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国内类似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少数民族母语学生的多少,可以全面地、创新地借鉴、学习,也可以选择地、综合地学习、借鉴,在保持本土特色、快速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非母语汉语普通话水平的同时,加快国内高等院校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刘正光.言语适应理论研究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1(2).
  [2] 赵晨.A Study of the Participation in TESOL Class——非母语英语教学课堂参与度调查与分析(英语)[J].海外英语,2013(7).
  [3] 罗迪江,兰晶.语言适应论的方法论特征及其意义[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4] 申慧淑.城市朝鲜族语言适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5] 严庆,陈云凤.城市及其多族裔同生共处[J].民族论坛,2014(9).
  [6] 梁春莲.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学习中的文化适应[J].黑龙江教育学学报,2009(7).
  [7] 吴金花.克拉申理论在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语言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3(S1).
  (责任编辑 蒲应秋)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近年来混合学习引起了国内外研究的高度关注。系统地探究我国混合学习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混合学习以及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混合学习领域核心期刊上近十年的论文从时空分布、核心期刊、作者、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对混合学习深层次基本理论的探究和实践应用研究依然是研究热点,但是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有待
期刊
当代中国“教育焦虑”的最深层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的指数级发展正急剧拉高“教育投资”的风险。在正在到来的“后人类状况”下,教育面临两种前景:走向自身终结,抑或走向终身教育。后者并非僅仅指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实践,而且意味着教育实践的激进更新:(1)后人类主义的“行动者-网络框架”,取代进步主义与表征主义的“线性框架”;(2)包含人类与非人类在内的所有行动者彼此触动的“内行动”,取代成人对孩子的单向规训与
期刊
学科核心素养系以学科理解或思维为核心的学科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它在本质上是学科知识观的根本转型:由事实本位走向理解取向。选择少而重要的学科核心观念,让它们彼此间建立有机联系,使课程结构由“学科事实覆盖型”转化为“学科观念理解型”,让学科核心观念植根于真实问题情境,学生由此可以跨越不同年龄或年级持续探究并发展学科理解,这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第一要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学
期刊
摘要:针对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美学教学过于哲学化的倾向,任课教师联合学校艺术学院国画专业设计了以“中国山水画艺术”为主题的跨专业研讨会,帮助美学专业研究生通过具体的研究训练,在跨专业的研讨中突破艺术的感性经验与理论思辩之间的壁垒,培养和加强学生对美学专业的专业理解及专业自信。  关键词:美学;教学;跨专业;研讨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2
期刊
摘要:“可塑性”在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中有着重要的教育内涵与意义,他将其视为论证教育学科独立性、建构普通教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德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底特利希·本纳在自身建构的教育思想和行动逻辑体系及结构框架内,对赫尔巴特“可塑性”的概念做出了符合当代教育学发展的再解释和延伸。本文基于本纳《普通教育学:教育思想和行动基本结构的系统的和问题史的引论》一书,阐述了他对“可塑性”概念内涵的基本解释,并分析了他对
期刊
基于出版物出口、电视节目出口、国外文艺演出、版权输出、来华旅游、来华留学和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数据,对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变化进行了定量考察,结果表明:以不同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标所衡量的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化”演变特点。整体而言,2009年以来,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呈现不断提高和扩大态勢,但文化国际影响地域范围较为集中的局面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期刊
教育公平具有历史性,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其表现形式和治理方式各不相同。新时期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已表现为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盼与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且发展不均衡之间的矛盾。教育主要矛盾的转变,需要树立以“人”为核心评估域的新教育公平理念,超越以经济发展或政治权利等为评估要素的传统教育公平观。新教育公平倡导新的教育发展观,关注以育人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秉承新的教育正义观,注重对人的尊严的承认
期刊
在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全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进以课程教学理念更新和课程教学策略革新为核心的“课堂革命”,成为实现本科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本科生教學质量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事务。《外国教育史》课程的教学价值主要包括:提升学生对有关人类教育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开阔学生的教育视野和培养他们敏锐的教育洞察能力,促进教师群体及个体的职业发展。那些旨在再现人类教育历史进程的“历史性联系”理念、旨在展示人类教育
期刊
京師大学堂在1898年筹划时就非常重视科学课程的设置,但其真正实施科学教育是在1902年之后。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变革主要体现在科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选聘上。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变革历程集中透射出中西文化强烈冲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大学堂科学教育的变革得益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科学要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实现了并立与融合,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开始动摇传统治学方式的根基,近代早期的本土
期刊
摘要:《贵州书院史》以贵州书院与地方文化变迁为历史视阈,深入研究了贵州书院文化的发展和流变,深刻揭示了贵州书院历史变迁的动因、贵州书院时空分布及基本特征、贵州书院的讲学风采、贵州书院在近代中国的嬗变、书院文化对贵州社会历史发展和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贵州书院史和贵州教育史的研究奠定了相当的基础,是区域书院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关键词:《贵州书院史》;教育史;书院  中图分类号:F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