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下的政府推进创新驱动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科技发展日益迅猛,产学研协同创新逐渐成为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方式之一。产学研协同创新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拥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各主体共同努力,本研究通过解决人才培养缺乏机制保障等问题,构建利益平衡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与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多部门、多机构的协同参与,达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0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指出,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16年11月27日,在杭州隆重召开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汇集国内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科技中介等科技创新相关领域的众多精英,共商“协同创新、转化成果、绿色发展、开放共享”大计,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指出,这次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浙江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和构建产学研协同下的政府推进创新驱动人才培养机制至关重要,这对推进浙江创新驱动和创新人才发展意义重大。
  1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政府推动创新驱动人才培养
  1.1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研究
  目前,在国内外的文献中,“协同创新”己经多次被提及,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己经成为现在一种研究趋势。陈劲(2015)专门对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认为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它的核心是知识增值,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唐文献、李莉敏和管瑞良(2013)指出以科研人员的设计思路与技术创新的有效融合才能称作合理的协同创新。而协同创新也是一种不断优化技术和改进新产品的过程。何郁冰(2016)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念体现了系统的思想,与技术创新模式从封闭走向开发的转变息息相关,它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了丰富深化,反映了当前科技改革发展的崭新趋势。
  国外代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Veronica Serrano(2011)、Duin(2013)和Dubberly(2013)等人把协同创新分成不同维度来分析,把协同创新定义为一个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过程。James C.Hayton(2014)通過以资源依赖理论、市场力理论和战略行为理论等理论为依据,提出多个假设,最后证明企业面临的竞争力、技术机会和对协同创新产品的需求都会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促进因素。
  1.2创新驱动人才保障理论研究
  纵览我国学者对创新驱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驱动的概念与要素(张来武,2011,2013,2014;方健雯、朱学新、张斌,2014;杨燕、高山行,2013;万钢,2015;冯之浚,2013,2014),创新驱动的动力与机制 (程郁、陈雪,2013;夏天,2010;2009;梁运文、劳可夫,2010;朱桂龙、钟自然,2014;胡钰,2015) 以及对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较为系统的研究 (辜胜阻,2013;洪银兴,2013) 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用好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十三五”时期,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是最为核心的要素,创新人才是第一推动力,特别是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准与关键。作为十八大最新的人才驱动战略,创新驱动发展下的人才保障是在政府政策框架下实现的,因此国内学者对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保障理论研究都是基于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创新驱动发展对人才需求角度来阐述人才保障的重要性。
  1.3政府推动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研究
  陈勇星(2012)等在《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对策研究》一文中,根据“江苏十二五规划”的基本精神,系统地设计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方案,论述江苏创新驱动战略在任务创新、理论创新、组织创新、手段创新和政策创新等五个方面的战略举措。陈勇星(2013)等在《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路径研究》一文中,通过分析创新模式阶段,探讨了江苏省三大区域自主创新路径的选择策略;通过运用各种实际数据和资料,分析了江苏省关于创新的八种可供选择的驱动路径。马克(2015)《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一文中,以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为基础,阐释了创新驱动发展和“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依靠”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转换过程和新型路径下的“三个关键、四个突破”,最后从创新驱动发展角度提出了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迈克尔.波特首次将创新驱动作为一国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予以系统地研究,认为只有创新驱动才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有效战略途径。该研究立足于创新驱动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解析对实施和研究创新驱动战略的价值。
  2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产学研协同问题
  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由于缺乏良好的培养机制,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产学研各方更在乎获利,产学研合作流于形式,合作难以长期持续等问题。
  (1)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缺少政府及企业的参与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倡导产学研合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了要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但是在正式文件当中,推动产学研协同的主要目的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并不是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内容。   (2)政府在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地位不明确
  目前在协同创新方面,政府已经有了倾斜性政策和投入,例如建立大学科技园、校企联合委员会等协同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主要着眼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并未重点关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政府应深刻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和职能定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对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宏观指导的作用,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多种政策,形成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环境和支持平台,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内在协同动力,来引导和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协同培养。
  (3)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
  从政府层面看,政府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但是,我国政府在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还缺乏配套的制度性文件和法律性文件,通过多主体协同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质量保障体系尚未建立。从高校层面看,虽然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但是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得到有效推进和深化,培养人才的调节机制尚显不足;从产研层面看,他们参与到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积极性也不高。由于缺少具体的制度优惠和相应的考核指标,产研机构也难以真正投入到人才培养上来。
  (4)产学研各主体的追求目标与实现方式不同
  从追求目标上看,企业注重的是经济效益,追求利益最大化;高校注重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科研机构则是注重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从实现方式上看,学校要遵循知识和学科的逻辑体系,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形成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课程设置往往划分过细、综合程度较低。而企业生产通常是要制造出大量标准化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重复性。生产实践环境也不是按照某一专业或学科领域划分,往往融合了多个专业或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3 构建产学研协同下的政府推进创新驱动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各主体共同努力。每个主体都具有自身的人才培养条件和优势,但又不具有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借助其他主体的支持,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评价与反馈等多个环节建立多机构、多部门的协同参与,建立协同培养机制,达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如图1所示。
  3.1建立利益平衡机制
  产学研协同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是独立的实体,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比如大学和科研机构追求“科研业绩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这种“最大化”价值观的分歧影响着各方对合作利益的评判。在合作过程中,只有各方协同获得的收益大于单独活动的收益,才能为各方所接受。以企业为例,它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很难有热情真正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因而,即便是与高校具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也常常会表现出被动的姿态,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产学研协同就只能停留在初级层面,很难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促使企业愿意接纳并指导大学生的实训和实习活动,加强产学研开展深层次的协同。同时,对影响产学研的资源投入要素、贡献度、风险因素以及创新能力等的重要性进行打分,来确定一个额外收益分配比例的综合系数作为产学研各方收益分配的依据。
  3.2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政府主导在高校校园内建立信息交互平台。通过该平台,企业向高校发布技术需求信息,高校向企业发布最新科技成果,实现资源共享与产学研融合。通过高校信息交互平台,校企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就不仅仅局限于点对点的简单方式,而可以形成复杂的网络形式。既可以是单一企业与几个高校的联合,由该企业提出技术需求,多个高校分别承担部分工作,或组成联盟共同承担全部工作;也可以是多个需求相同的企业与某一高校或多个高校组成联盟形式,展开信息交流与合作。这种广泛的网状交流模式能够使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信息的高效传播,如图2所示。
  通过建立高校信息交互平台,将会促进企业和高校间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技能,提高创新能力。高校可以帮助企业搜寻所需技术,吸引企业加盟。企业也可以获得多种解决方案,通过速配模式,可以寻找到能力匹配的研究者来提供服务。各种学术研究成果使企业能快速了解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的新方向,为企业提供有前途的应用研究新领域。对学生而言,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企业的需求信息。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到企业发布的技术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这种方式灵活、自由,易于学生参与。因此,高校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一个人才成长平台。
  3.3建立人才培養机制
  建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至关重要。高校应当不断更新产学研协同教育的模式和理念,摒弃只把企业作为实习场所的固有思维,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项目。在产学研协同模式下,学校与企业之间不只是人才输出与人才接收的关系,更多是双方的合作共赢相互依存关系。高校应积极做好学校方面的职责,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办学道路,不断更新实践办学理念,满足社会与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产学研协同极大提高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使学生毕业时获得该专业方向的基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企业能够直接获得当前迅速可用的人才和今后的储备人才,省去诸多培训培养环节。
  3.4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目前,产学研项目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但在高等院校中还不能得到与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平等的地位,普遍存在“重理轻工”现象。政府应加强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分类指导,从评价体系上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将指导思想从“以出成果为目的”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上来,坚决纠正只重视纵向课题轻视横向课题;只重视论文数量,忽视实际创新贡献;忽视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忽视人才培养的倾向。
  针对企业与高校之间人才流动率低的现象,政府需要建立产学研人才联盟数据库,完善人才认证与人才流动机制,推动学术界与产业界智力要素的对接;企业需要加强人才的薪酬与绩效管理,逐步提升技术入股的比例;高校需要制定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完善有关流动人员个人权益、成果归属、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生活待遇的政策,使科技人员无后顾之忧。
  4 结语
  创新驱动是我国当前的一项发展战略,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创新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创新步伐的逐渐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于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日趋重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要拥有大批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依托于创新驱动和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研究机构、用人单位、人才自身等各个主体有效合作、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Dubberly H.Toward a model of innovation[J].Interactions 15,2013,(1):28-34.
  [2]唐文献,李莉敏,管瑞良.知识驱动协同创新的产品开发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2013(6):57-61.
  [3]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科学学研究[J],2016(02):165-174.
  [4]陈劲与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科学学研究[J],2015(02):161-164.
  作者简介:刘娇,女,1986年7月出生,汉族,江苏张家港人,现任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教研室教师,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
  研究项目:2017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产学研协同下的政府推进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7038)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电子当中集成电路的运用占比已经达到了1/4,然而分析集成电路存在不足的工具便是对其还是测试,合理的测试技术可以高效降低集成电路的非成品率。本文就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运用进行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集成电路;测试技术;运用  1 引言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的电子元件。在电路的集成过程中所运用的是具备相应工艺水平的微型零部件,涵盖电容、电阻、晶体管以及电感等,均经过电路进行连接,加工成半导体晶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收入人群不断扩大,2011年个税起征点提高后,已有7年未变动。强化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本文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为研究对象,分析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辖区内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也存在着很多漏洞,通过纳税筹划,可以节省不少税收成本。本文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征管措施及成效,并提出了相应
期刊
摘要: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检修工作非常重要,其是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能够减少一次设备故障的发生率,确保一次设备的稳定运行。此外,在日常的工作中,还应该对变电站一次设备进行试验,通过运用科学的试验方法,提高一次设备运行的质量,确保一次设备运行状态的稳定,以实现良好的运行效果,促进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于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
期刊
摘要:内燃机车在铁路运输中占有重要位置,切实加强设备和部件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检修工作做不好,活塞以及相关的套环就会加剧磨损,这会严重降低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机车的燃烧效率,从而造成大量的资源消耗,既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运输,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维护、保养不到位给机车造成严重危害的论述,阐明了内燃机车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加强内燃机车重要部位、装置的维护与保养工
期刊
摘要:企业总会计师的职责定位需要在企业制度的框架基础上进行:对于企业而言,总会计师不单单是公司经理层的核心高管人员,也是公司执行总裁的左膀右臂。总会计师往往会参与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具体的执行,辅助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全面高效的经营管理。不仅如此,总会计师是公司董事会当中一些重大战略决策的参与者。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总会计师应该对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进行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并对整体财务活动进行
期刊
摘要:车床刀具的使用寿命主要受磨损程度影响。刀具磨损后会使得加工表面质量下降,增加刀具材料的消耗。可以说影响刀具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就是磨损,同时也是造成生产效率低、加工质量差和加工成本上漲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习和实践操作中,由于使用者对刀具性能及使用方法掌握不好,刀具的损耗报废较多,使成本增加。为此,笔者对如何减少刀具磨损,延长刀具使用寿命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刀具磨损;常规处理;深冷处理;
期刊
摘要:企业基层工会是企业员工自发组织的一个群众组织,也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组织,对国家政权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基层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条件优势,履行自身职能,从而开展细致的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对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的见解。  关键词: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创新  引言  工会是党政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作为代表职工利
期刊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但与此同时,存在的诸多弊端也开始日益凸显。相关从业人员高度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问题,明确其应用的重要性,研究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使会计基础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策略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越来越重要,高度重视
期刊
摘要:2002年税务领域首次尝试行了政约谈制度,在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效果之后,行政的各个领域都开始引入尝试这项制度,但至今为止我国法律规范中却一直没有明文明确行政约谈的法律性质,这使得学术界一直对相关概念处于争论状态无法得出统一结论。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试图从过程性行政行为的角度出发来对行政约谈行为进行剖析,以期对行政约谈制度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行政约谈;行政行为;行政指导行为;行政过程性事实
期刊
摘要:主动网络,是数字化信息传输的代表形式,它具有关联性、创新性、以及多元化等特征。基于此,本文结合主动网络的相关理论,着重对主动安全网络保护结构要点进行分析,以达到充分发挥新结构优势,提高虚拟信息传输安全性的目的。  关键词:主动网络;安全保护;结构规划  引言:  虚拟平台传输,是当代社会信息交流、存储的主要渠道,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创新条件。但随着虚拟交通渠道的逐步开发,信息传输安全问题,逐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