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忙什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Y6805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人似乎在无意中,形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路上或者在其他场所,每遇熟人或好友时,开口便道:"你最近在忙些啥呢?"对方也总是顺口回应:"也没什么,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事。"
  其实,在这看似极其平常的一问一答中,包含着许多不平常的信息:每个人都很忙,为生计,为事业。很多时候,事后回想起来,我们却常常连自己在忙些什么,为什么而忙,都感到茫茫然。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很忙,為此而心生感慨:咋每天的事就那么多呢?常常是,今天的事还没有忙完,明天需要忙的事,又提上了日程,列入了计划。
  我们每天都在忙什么?
  这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又是每个人必须直面的问题。
  不论是私事,还是公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是我们为之忙碌的内容。我闲暇时,会伫立在十字街头,留意身边每个脚步匆匆的过客:有的人边走路,边打电话;有的人只顾埋头前行,全然不顾其它;有的人边走,边和同伴聊天……
  如织的车流,阻挡不了每个人匆匆的脚步;每个人匆匆的脚步,踩踏出忙碌的节奏。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忙什么,为什么而忙。只不过是,很多时候,好多时日,都在为一件事而忙,每天只是忙了某件事的一个环节,或是忙完了其中的一个程序。就这样,回应对方的提问时,便不由地会说:"也没什么,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事。"
  是乱七八糟的事吗?非也。绝大多数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提前做好了规划:先到哪一站停留,后到哪一站旅行。规划图一旦列出,脚下的步履注定匆匆又匆匆。因为人生旅途,由不得自己,看完了远方的山,还想看看近处的水。路上的风景,诱惑着我们,也召唤着我们,脚步哪能慢得下来?
  每当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躺在床上,正想舒展一下筋骨,猛然间又想起了今天尚未完成之事:于是乎,赶紧列上明日忙碌之内容,生怕遗忘或者遗漏。
  次日晨起,在小区里路遇熟人或朋友,依然是无需考虑的那句话:"你最近在忙些啥呢?"
其他文献
偷,是个不好的字眼,什么偷鸡摸狗,偷天换日,小偷小摸,偷汉子,偷东西,一言以蔽之:“偷者,天下之盗也”。就连小偷的代言人鼓上蚤时迁,翻江鼠蒋平,也长得贼眉鼠眼,猥琐不堪。但偷还有另外两层意思,即悄悄的,无声无息的,低调静谧的,人不知鬼不觉地做事情,如勾践的十年教训,十年生聚,刘邦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再就是正常渠道如果不畅的话,就需要用点别的非常规办法,也叫偷,如匡衡凿壁偷光,杨露禅陈家沟偷拳。咱
有一则故事说,一位上了年纪的犹太富商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安排后事,说我年纪大了,想把家业分给你们,但我要考考你们,看誰更有经商天赋。考试的办法是这样的:老人给三个儿子各10美元本钱,让他们用这笔钱买一种东西,条件是要用买回的东西把一间空屋子装满。谁装得最满,谁继承家业。老大买回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只占了一半空间,老二买回一车马草,占了大半间,老三花了25美分买回一根蜡烛。天黑后,他把父亲和两位兄长请
初秋,是最适合审美的季节。气温不冷不热,木叶将凋未凋,早桂的香气,总在似有若无之间,天地之间有着仿佛春日一般的烂漫,却又有一种凛冽爽朗在潜滋暗长。其实,单纯的事物总不是那么美,就如太过饱和的红色或者黄色就显得俗气一样,事物里有一些别样的滋味羼入,才值得细细地分辨与品味,如果这种别样的滋味又處于那种“临界的状态”,则更是微妙之极的。人生的许多况味也就在对这种微妙的品味里慢慢地浮现出来。这是秋的好处,
祖父和父亲都是极其喜爱声音的人,在没有电视的年代里收音机是他们的最爱,有了电视,他们最爱的仍旧不是“看”而是“听”。有时,他们在床上或是沙发上闭着眼歪了许久,一动也不动,你会以为他们睡着了,可是只要把开着的“声音”关掉,他们就会立刻发出抗议。但那么多年,他们却从不曾听戏。我的听戏不知始于何时,先是广播里听,后是电视里看。因为并不是行家,只能很“用力”地去听那些与普通话有着太多差异的唱念之词,所以最
记忆的底片中,总有许多天生丽质、清纯自然的景观积存,似陈年佳酿般不期然地散发着幽幽醇香。如九寨沟融五光十色于一湖的五花海,其色泽之绚美,变幻之神奇,堪为天地惊叹;匡庐之上的淙淙飞瀑,飒飒松涛,关关鸟语,唧唧虫鸣,鬼使神差似的牵动着冥冥性灵。还有自然界一年四季循环往复的莺飞草长,花开叶落,江南塞北绵延不绝的青山隐隐,绿水迢迢,其温馨浓郁、细腻而温婉的情境总是让人“相看两不厌”“竟夕起相思”。人类源于
这个题目有点绕,桃源不是桃花源吗?前者指桃源县,后者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现实中的桃花源,就在湖南常德桃源县腹地。古往今来,无论是功成名就的还是穷困潦倒的,春风得意的还是失魂落魄的,无不向往世外桃源。1600多年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却依然祈望能有一个世外桃源。于是便写就了《桃花源记》。这一下不得了,天下人梦中的世外桃源,竟有了具体的写照。于是,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谁突然吟诗?那诗如黄河的咆哮,那滚滚黄河水把我冲进了一个漩涡,仿佛一条时空的隧道,让我来到了你的时代。我揉揉双眼,眼前的你一身白衣,手捧酒器,仰天高歌。你自号青莲居士,莲那样高洁纯净,是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何尝不是你的写照。不过你又超脱于莲,高洁的身姿透着你的不羁,纯洁的心灵透着你的豪放,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从淤泥中冲出的是你的傲骨,流传于世间的
宋代历史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段特别的记忆。随着不同时期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的不同,人们对宋代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1279年南宋灭亡以后,元世祖忽必烈诏令修辽、金、宋史。但忽必烈之后,历经数朝却迟迟未能成书,主要原因是为以辽、金为正统还是以宋朝为正统争论不休。直到元顺帝时丞相脱脱裁定“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才使修纂得以顺利进行。元朝对宋的盖棺之论主要有两点,一是对程朱理学高度肯定,这与元统治者将朱
说到曹操,褒者,谓其宽容大度、惜才爱才,大凡举其尽烧“通绍书”、赦免张绣、重用陈琳等;贬者,谓其褊狭奸诈、嫉贤妒能,举其杀孔融、诛许攸、残害杨修等劣迹。二者观点相左、冰炭不容,却都有根有据、言之凿凿。孰是孰非,莫衷一是。然而,依我看,在汉末那样的乱世,人才尤其难得,凡有志于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的,不管是英雄还是奸雄,哪一个不是尽量放低身段,争夺天下英才。刘备“三顾茅庐”,如是;曹操“唯才是举”,亦是
“积贫积弱”的北宋年间,宋仁宗算是口碑不错的皇帝。这位皇帝在位时一心休養生息,北宋的经济文明建设红红火火,谁知却撞上了一件窝囊事:被西夏暴打。  为什么常规禁军兵力近百万,且正处于经济繁荣时代的北宋,会被貌似实力欠佳的西夏打成这样呢?  安西榆林窟中保存的西夏壁画中有“锻冶图”,画中两个铁匠手持铁锤在铁砧上锤炼,另有一人推拉双木肩风箱。而这种风箱利用双木扇可以推拉互用,将风连续吹入炼炉,可以使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