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务工者家庭教育需求

来源 :民族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s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与经济的悖论源于贫困地区人才逆向流动的现实,然而从国家第一个连片开发的武陵山片区外出务工者的调研表明,务工是短期、直接、表面收益,教育是长期、间接、根本收益;优先发展教育甚至是教育第一发展是贫困地区根本改变落后状态的必然选择,现在是,将来也是。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导致理论上出现教育与经济的悖论可能的原因是过分注重短期效益、直接效益、表面效益。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务工者教育需求;贫困;协作供给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4-0090-07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有两种,其一是教育与经济的正向作用,即教育与经济互相促进;其二是教育与经济的反向作用,即教育与经济互相阻碍。之所以出现教育与经济的悖论,主要源于贫困地区人才逆向流动的现实,即越是经济贫困地区,如果教育越发展,则该地区将越贫困。[1]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国第一个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区——武陵山片区——似乎应该淡化教育发展,应该重新审视一直提倡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但长期在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领导或者一般工作人员经常提到一句震撼的话:“培养一个大学生,脱贫一户人家”。
  理论与现实究竟是怎样的脱节?理论有误还是现实有偏?教育的脱贫效果难道真的如此明显?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难倒真的如此强烈?
  为此,笔者以湖南古丈县为例,针对三类不同的家庭(大学生家庭、务工者家庭、务农者家庭)开展了系列教育需求问卷调查,以从需求的角度审视武陵山片区教育协作机制建设及制度供给。本文为针对外出务工者家庭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选择理由
  样本选择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基于如下理由:
  1.古丈县民族地区特征明显
  古丈县位于武陵山片区的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全县总人口14.27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了总人口的85.4%。民族教育特征明显。
  2.古丈县贫困特征典型
  由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虽历经各级领导奋力拼搏,人民艰苦奋斗,古丈县仍是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小县。
  说它是小县,是相对于1297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而言,人口不到15万。人口少,那么人均数据应该比较高,但相反,不但经济总量小,人均数据也小。
  就经济总量而言,2011年古丈县地区生产总值12.9亿元,在全省123个县市区中,仅占全省经济总量的0.07%,占全州经济总量的3.6%;财政收入1.18亿元,仅占全省总额的0.05%,占全州总额的2.8%(本文未注明出处的古丈数据均来源于古丈县统计局编.古丈统计年鉴(2011).2012-08,下同)。
  就人均收入而言,按国家2011年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新脱贫标准计算,该县仍有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2.85万户10.1万人,占全县总户数的65.97%,占全县总人口的70.78%,贫困发生率70.78%。不与全省相比,只在湘西州内八个县市比较,从2005年以来,每年的农村住户年人平纯收入都处于最后一位。2009年以前几乎全县农民都是处于现在国家划定的贫困线2300元以下。
  城镇居民方面,八县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古丈多半也是最后一位,有两年稍微超过永顺县。
  应该说,民族特征越典型、贫困特征越典型的地区,民族教育越落后,越有助于了解民众对教育的真实需求。
  二、样本基本设计
  本文调查的对象是有外出务工者的家庭,主要指家里没有大学生,但有外出务工者的家庭。
  外出务工者及其家庭之所以选择外出务工而不是继续接受教育,应该有这样的设想:其一,虽然中国家庭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但民族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要想尽快脱贫,外出务工是最快途径。因此,家庭在外出务工方面是起促进作用的。其二,外出务工者本人务工的状况与教育呈反向关系,即不热爱教育或者说读书无用导致外出务工,外出务工收益应该远远大于教育带来的好处。第三,外出务工者对家庭的经济作用应该很明显,带动家庭脱贫致富或者外迁的趋势也应该明显,那么对教育的看法应该进一步弱化。第四,由于比较效益的驱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肯定是外出务工者的首选,那么外出务工者受到的各方面影响肯定比较强烈,回家乡创业的想法应该比较淡漠,或者即使回家乡创业,都不会对优先发展教育持赞同的态度。
  基于这样的判断,调查问卷设计应该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调查对象情况、外出务工者情况、外出务工者与家庭、外出务工者与社会。
  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我们认为经济条件的不同可以反映出对教育的不同看法,因此我们选取了全县经济条件好、中、差3个层次的5个乡镇的20个村进行调研。
  从回收的问卷来看,共100份,全部有效。每份问卷都是当场填写,检查确认后回收。
  从调查者的家庭情况看来,与预想的差不多,分布均匀,基本反映了希望调查的数据。具体情况是:
  1.民族成分:基本涵盖了辖区的主要民族,土家族多于苗族,占80.4%,苗族占13.3%,其他族占6.3%。
  2.性别:几乎男女各半,男稍多占60%左右,女占40%左右。
  3.学历:被调查者学历为高中及以下占绝对数,占59%;中专21.5%,专科以上为19.5%。
  4.家庭人口:多半是5人左右,占90%左右。家庭构成多数为父母两人、夫妻两人、小孩1-2个(非公务员少数民族夫妻允许生育两胎)。
  5.工作性质:农民的比例占93%以上,极少数是事业单位职工。
  6.家庭收入来源:由于是外出务工者家庭,外出务工收入占到了41%,仅次于务农收入56.4%。
  三、样本统计分析   根据上述基本判断,我们从如下方面进行数据分析:
  (一)从外出务工者基本情况看务工和教育的关系
  1. 外出务工者的年龄和数量
  调查表明,外出务工者年龄偏低数量偏多。一般在21-30岁占63%,20岁以内占84%,31-40岁的占136%,40岁以上的还有15%。从务工者的年龄看,应该处于初中和高中阶段。一个家庭外出务工者在2个的占多数,为54.5%,有3个的还占9%左右。整个村寨外出务工者数量选择在30-40个的最多,比例为42%,其次为20-30个。我们所调查的村寨大约在100人左右,就是说外出打工者一般在40%以上。
  2.外出务工者的教育状况 外出务工者教育程度很低,以初中居多占59%,其次是高中16%。这与上文调查的务工者年龄相符,初中毕业大概为16-18岁,高中毕业大概为18-21岁。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里初中辍学率很高,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率还稍微低些。那么外出务工的原因是什么呢?
  3.外出务工原因
  外出务工原因
  原因 比例
  没考上大学,本地没有合适工作 66.15%
  读大学花费太大 29.23%
  大学所学知识无用 1.54%
  大学生就业难 3.08%
  调查表明,务工原因选择比例最高的不是“知识无用”项(大学所学知识无用的比例仅占1.54%),也不是“就业难”,而是“没考上大学,本地没有合适工作”(66.15%),以及“读大学花费太大”(29.23%)。也就是说考上大学还是目标,只是由于学习成绩差和上学成本高等原因才不得不放弃继续接受教育。
  那么,放弃一般意义上的学校义务教育而选择务工,是否又经过了务工技能培训呢?调查表明,外出打工前未经任何培训的比例很高占82.6%,经过州级技校培训的占14.5%,经过其他培训的占29%。我们在调查中得知古丈县级技校生源缺乏,几乎停办。
  也就是说,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直接选择外出务工了,那么务工情况如何呢?
  4.外出务工地点和工作
  务工地点 比例 从事工作 比例
  本地县乡 10.77% 建筑业 11.11%
  东部地区 33.85% 进工厂 73.02%
  南部地区 49.23% 养殖业 0.00%
  北方地区 6.15% 临时工 15.87%
  发达地区一定是务工者的首选,比如南部和东部地区,分别占务工者选择比例的第一和第二位,这个是不用调查就能得出的结论,关键是务工者在这些地区从事的工作。
  调查表明,务工者工作依次为当“工人”(进工厂比例最高,为73.02%)、干“临时工”(15.87%)和从事“建筑业”(11.11%)。
  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低,不需要长时间的专门培训,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报酬低。调查表明,他们的收入集中在2000-3000元之间,还有很大比例为2000元以内,4000元以上的比例仅占5%。这样的工资水平,与户籍地比较还是很高的。户籍地一般家庭年总收入在10000元左右,农民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到3000元不等,也就是一个月务工收入相当于一年在家务农收入。但是在南部和东部这样的发达地区,却算是最底层了。东部的浙江省2011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731元,年薪最高的行业为金融业,达130000元。[2] (二)从外出务工者的家庭情况看务工与教育的关系
  外出务工者的家庭包括自己与父母姊妹的家庭情况和自己组建的家庭两个方面。
  1.外出务工者对家庭的贡献
  (1)外出务工收入:尽管外出务工者月收入并不高,但其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却较大,依次为2/3左右50%,1/3左右占30%,1/2占20%。调查还表明,为节约差旅费,外出务工者回家时间很少,一般春节回家最多,78%;一年以上回家一次,占20%;父母生日回家的更少,为2%。 (2)外出务工者对家庭的观念作用
  务工带来的正面作用较大(带来了发达地区的致富信息、文化意识)占53%,暂时无作用占36%。“正面作用”可能源于长时间务工的反馈,“暂时无作用”也许表示短时间务工的限制。
  (3)外出务工者对家庭的脱贫致富作用
  脱贫致富作用不是很明显,从高到低的比例依次为“作用很大”(35%)、 “暂时无作用”(30%)、“ 作用一般”(25%)、“说不清楚”(10%) 除了与上一问题具有相同的原因外,“作用很大”和“暂时无作用”比例相近还表明务工不具有长期效应,因为尽管务工的比较效益很大,然而除去日益增大的务工成本(路途花费、老人小孩生活费以及话费等开支),对家庭的短期作用相对明显,但长久脱贫致富作用还是欠缺。
  2.外出务工者自己组建的家庭 外出务工者的定居地绝大部分还是本地为主,包括本乡、本县、本省,定居在外地还太艰难。可能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在务工地还是很低的收入水平无法达到拥有定居的象征——房产;文化方面,很难融入发达地区的城市文明;观念方面,故土难留、“谁不说俺家乡好”的观念阻碍了定居务工地的思想形成……于是务工者的对象,不管外出务工者成家与否,其对象或择偶标准多半都是本县人,外县人的比例很低,其定居地也多半是在本县(乡镇)。
  上述两方面表明,外出务工的确能明显促进家庭经济好转,但由于从事低水平、低技术的工作,收入尽管比原籍地高,但在务工地还是处于最低层次,其组建的家庭也只好在原籍地,而这一切的原因显然与获得的教育水平高低有关。低学历、低水平一般对应低收入、低待遇、低生活,尤其对未来影响很大。
  (三)从外出务工者与社会的关系看务工与教育的关系
  我们设计的问卷主要从“务工者对未来的打算”分析务工者与社会的关系。务工者对务工地的建设促进作用无疑是积极的,那么未来是否愿意回县创业促进本地发展,以及本地如何吸引务工者返乡?   1.对外出务工者回县创业的看法
  调查表明,倾向于“应该回县创业,促进地方发展”的比例(59%)最高,“尽量留在外地,成家立业”的比例(22%)次之。前者反映出,乡情、亲情在务工者心目中的巨大回拉作用,后者表明务工地的各种脱贫致富机会还是远远大于原籍地,因此务工者很犹豫(选择“无所谓”的比例还有1029%)。
  外出务工者对未来的期望
  未来期望 比例
  应该回县创业,促进地方发展 58.82%
  尽量留在外地,成家立业 22.06%
  无所谓 10.29%
  尽量留在外地,带动家庭外迁 8.82%
  2.如何吸引外出务工者回县就业或创业
  调查表明,务工者最希望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按比例高低依次是:创业可申请一定数量贷款、自主创办企业给予研发经费支持、到民企就业社保年限合并计算、取消内部考试公开选聘外出务工者。
  外出务工者创业希望
  选项 比例
  创业可申请一定数量贷款 42.71%
  自主创办企业给予研发经费支持 31.25%
  到民企就业社保年限合并计算 16.67%
  取消内部考试公开选聘外出务工者 9.38%
  如果把社会淬炼也看成是教育的一部分,那么这些经过发达地区淬炼的务工者将是原籍地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从务工者高比例回乡创业的愿望分析,务工输出地很有必要采取措施积极吸引他们返乡创业。
  (四)从务工者对教育直接的看法分析务工与教育的关系
  1.对教育事业的看法
  我们设计的问题是:“如果有同样一笔扶贫款,可用于交通设施、产业项目和外出务工者教育改善,您认为哪个应该优先考虑?”。调查结果是:教育改善占51%,产业项目占29%,交通设施占20%。教育改善远远超过其余两项,教育的强烈要求得到充分反映。
  选项 比例
  教育事业 51%
  产业项目 29%
  交通设施 20%
  应该说务工家庭及务工者对教育的需求不是很强烈,他们之所以务工就是感觉读书没有脱贫致富效果明显,而且产业项目和交通设施的改善对于当地脱贫致富效果应该很明显,但调查结果却反映出人民对教育的巨大期待。在他们心目中,教育才是长远的脱贫致富门路。
  2.对教育改善的要求
  就教育改善而言,调查表明实用技术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有81.4%的比例认为现有教育应该增加实用的技能课程以及民族文化课程等。这些实用的技能课程主要应该针对农民(53%),其次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8%),此外还有19%的比例认为应该“在小学、初中、高中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就如何提高技能培训,外出务工者多数(68%)认为:未进入高一级学校者,由政府免费培训,其次有17%的比例认为“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就远程教育而言,其在时间、费用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但其效果一般,应该改进(74%)。
  就文化站而言,其在发挥经济动力方面作用很大,但实施效果不明显,67%的比例认为其“作用较小,应该改进”。
  就高中教育而言,他们提出良好建议:增加教育投入;改进教学设施;引进优质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严抓学生管理、塑造优良学风。
  四、基本结论及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统计,结合我们最初的判断,如下差异可以得出:
  其一,我们原先判断家庭在外出务工方面是起促进作用的,但调查表明外出务工是无奈的选择,是因为“没考上大学,本地又没有合适的工作”。也就是说,主动外出务工动因并不明显,尽管读书花费大也是促使外出务工的重要原因,但读书很有用的价值观念依然是贫困地区老百姓最大的心愿。
  其二,外出务工收入的确能够带来明显的直接收益,这与我们原先判断吻合,但这是收益的纵向比较,横向比较还是很低,可以说非常低,而其原因是务工者只能从事低技术工作,对于高技术工作的无能为力表明要接受更高级的教育包括接受进一步的职业技能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其三,外出务工者对家庭的经济作用与原先的设想并不很切合,作用明显与否与务工的时间长短相关,但相关度并不很大,也就是说务工时间长并不一定就能获得好的经济收益;同时,务工者对家庭的脱贫致富或者外迁的促进作用也并不显性,实际交谈中也获得了务工者善保自身有余而接济家庭不足的信息,但要带动家庭外迁的能力还需要更长久地淬炼。如此,这两个方面反映出务工的短期收益强于长期收益,要想持久地获得长期效益,接受更好的教育还是必然的选择。
  第四,外出务工者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受到的各方面影响的确很大,尤其是富裕的物质影响,然而调查表明其回家乡创业的想法却仍然强烈,甚至很强烈。可能的原因是务工成本逐渐增大而收益逐渐减少,对家乡的眷念以及对父母和(夫)妻小的思念不断增加,尤其是如果成家后小孩的教育困扰。调研实际交谈中同样反映出务工者对家乡就业岗位提升的强烈期望,期待着家乡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在这些期待中,却出乎意料地赞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胜过优先发展产业项目和改善交通设施,并提出了很多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建议。
  由此得出两点结论:
  其一,务工是短期、直接、表面收益,教育是长期、间接、根本收益。
  其二,优先发展教育甚至是教育第一发展是贫困地区根本改变落后状态的必然选择,现在是,将来也是。
  这两点结论就本文最初提及的贫困地区教育与经济悖论理论不符,理论与现实不符,我们不能说现实错了,只能在理论上找原因。理论上之所以会出现教育与经济的悖论即反向作用,主要源于贫困地区人才逆向流动的现实,即越是经济贫困地区,如果教育越发展,则该地区将越贫困。前文述及的老百姓认为教育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的这种看法肯定是源于现实的反复验证,尽管教育是间接的收益,但一定是长期的根本的收益。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沿着这种思路设想下去。   我们政府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老百姓脱贫致富,而老百姓认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就是教育,那政府就没有理由不发展教育。那就发展教育。但是,政府这最初的教育投入从哪里来呢?其实就是拟投入到百姓产业发展的资金,也就是说,同样一笔资金只是变换了投资方向,当然如果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是更好。政府将变换了投资方向,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结果会怎样呢?百姓的教育投入转为政府买单,那么百姓就节省了对子女教育的支出,这笔资金可以来干什么呢?一般会增加对家庭产业的投入而不是享受,这样反而会促进政府期望的经济发展。同时,培养出的大学生或者职校生对家庭的经济支持作用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大,间接增大了家庭对产业的投入。如果其直接在当地工作,显然会做出比文化水平低者更好的贡献。抑或其不在本地工作,但其形成的影响力以及人脉关系,亦会无形地反哺本地经济发展(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古丈籍歌唱家宋祖英对家乡的贡献)。贫困地区人口将随着外流人口增多而逐渐减少,观念随着贫富地区人口流动不断改变,地区经济将逐渐发展,而经济发展会反过来促进人口不断减少,人口质量不断提高(实践证明,实行计划生育的意想不到的方式是促进经济发展。比如上海、北京这样经济不断发展地区,人口反而不断减少)。贫困地区人口越来越少,人均资源越来越多,其生态将会越来越好,到时以生态旅游、生态地产、生态饮食等等的生态产业不断发展,生态文化将发展成新的文化形态,反过来促进所谓的发达地区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整个国家越来越生态,越来越发达,国家自然越富裕和强盛……
  这是一种空想还是有实践验证?其实早在《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就得到印证,报告显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3]同时,优先快速发展教育,必将刺激文教用品市场繁荣及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投资,从而直接促进教具学具、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零售、印刷、信息技术及社会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十年来抚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基建投资年均增长高达18.24%,拉动全市GDP增长大约为5.83%”。[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缪尔达尔、库兹涅茨、诺斯·森等,也都论证了文化教育对经济的巨大作用,他们认为:引发或推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元的,文化因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5]。其实经济的背后都需要一种人文精神的支撑,而人文精神就需要教育去提升,可见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与区域经济发展是成正比的。
  这样,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理论上的教育与经济的悖论不会出现。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悖论的呢?我们的社会注重短期效益、直接效益、表面效益可能是主要原因。实际上,教育优先发展一直是政府的主要主张,但困于资金以及制度约束,教育优先发展的主张更多的体现在口号中,实在的投入以及教育改革都远远滞后于能直接带来物质生活水平的经济建设。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发展教育其实就是发展经济,是从根本上发展经济,也就是科学发展经济。那么,为何要注重短期效益、直接效益、表面效益?其根源又是什么?与政绩观有关?与GDP追求有关?与考核制度有关?抑或都有关?在武陵山片区新的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关键时期,这是个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鑫.教育让贫困地区更加贫困?[N].中华工商时报.2005-07-22
  [2]广西电视台.平均工资东部最高,同区域内金融业工资最高[DB/OL].2012-10-26 http://news.gxtv.cn/201210/news_31777221.html.
  [3]王鸿,刘汉利.改革农村教育: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J].发展,2004,(1).
  [4]顾胜和.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抚州教育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
  [5]佚名.试论人文社会学科对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因的探索——兼谈经济文化学的建设问题[DB/OL].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9665103.1/.
其他文献
[摘要]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们认为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区位、人才、政策、智力等方面的优势,建议通过调动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及民间力量等路径来实现在羌区学校教育中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北川羌族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5)05-0068-06  羌族是
期刊
[摘要]文章以CNKI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以1991-2014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藏文古籍文献”为主题的载文信息为检索内容,通过检测得知1991-2014年以“藏文古籍文献”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共有45篇文章。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丰富全面,涉及面广;二是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三是研究领域的多种化;四是研究形式多样化。笔者根据研究内容所涉及藏文的古籍文献保护与抢救研究、古籍文
期刊
(School of Marxism,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201,China)  JOURNAL OF ETHNOLOGY,VOL.6,NO.6,49-54,2015 (CN51-1731/C,in Chinese)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15.06.08   Abstract:
期刊
[摘要]新奥尔良市在2005年所遭受的卡特琳娜和丽塔飓风和水灾袭击,为美国数十年来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这两次飓风也唤醒了学者对灾难研究的注意力。灾难不仅冲击了社会结构,造成了不同群体聚合或边缘化,也作为一种显示器,昭示在灾难过程中最为脆弱的是穷人群体。人类学家不仅要研究灾难的影响与结果,也应该联合起来,参与救灾活动,直接为受害群体提供援助。  [关键词]苏珊娜M霍夫曼;灾难人类学;社会结构;灾难
期刊
[摘要]中越边境地区的中越边民间的跨国界通婚现象古已有之,但有确切数据统计的案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越陆地边界划定才进一步登记系统化和数据趋于准确化。不过,由于跨境民族婚姻涉外人员的流动性与隐蔽性特点,又使得中越边境地区的统计数据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大约数据可以掌握,但具体数据难以把握。这种特点在与越南有70余公里边境线的云南省富宁县沿边地区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富宁县与越南直接接壤的乡镇有田蓬
期刊
[摘要]2007年在云南大理召开了“跨越边界与范式”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上的讨论与发言由彭文斌主编成《人类学的西南田野与文本实践:海内外学者访谈录》,2009年在民族出版社出版。如今回首并评论,就具有历史研究的意义。访谈的重点涉及什么是“西南”、当前研究与既有研究的关系、将来的走向;西南研究中的若干旨趣比如人类学与其他学科比如历史学的关系、本土经验与世界性理论的关系、对流动的探讨等。各家相当自由的
期刊
魏启君博士的新作《十七世纪前中期汉语词汇研究——以顺治朝内阁大库档案为例》(后简称《研究》),以满族入关后的内阁大库档案为对象,史料详尽,考据精当。作为官府正式公文,顺治朝档案记述了当时地方治安方面发生的大量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万象,真实可靠。在涉及社会下层俚俗人物的陈述禀白的内容中,往往直录了大量的方俗口语,在社会历史和语言研究方面具有弥足珍贵的文献价值。[1]为推进满民族研究亦有很强的借鉴意
期刊
[摘要]藏传佛教思想对藏族婚俗有着很大的影响。甘孜县藏族的婚礼程序中随处可见藏传佛教的影子,从说婚到完婚,礼物中不可缺少的哈达;祭坛时藏传佛教的“三白”牛奶、酥油、酸奶;认为结亲之日若大雪纷飞是幸福美满的吉兆;新娘到门口象征性地喝一口牛奶;用系有白羊毛的松树枝蘸着掺有牛奶的水向上中下弹三次祭祀诸神等,这一切都表示新婚夫妇幸福甜美、万事顺愿、喜庆有余。这些婚俗文化反映了当地纯朴的民风民情,并以其独有
期刊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610041,Sichuan,China)  JOURNAL OF ETHNOLOGY,VOL.6,NO.6,88-94,2015 (CN51-1731/C,in Chinese)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15.06.14   Abstract:  This pa
期刊
[摘要]《容美纪游》是一本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的游记作品,记录了作者顾彩在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前往湖北西部、今土家族分布区的容美土司地旅行五个多月的经历。顾彩心中的容美,既是野蛮地,又是桃花源,同时还是一个仙居地。顾彩对容美土司的三重印象,正是他应对自身所处时代的产物,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顾彩的容美之旅,反映出以顾彩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士人的一种山川观念。此类山川观念,实际是中国儒家士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