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火眼金睛” 提高写字水平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写字是教学重点。大部分教师多关注“看”与“写”的过程,而忽视“比较”的环节。本文从“增强比较意识”“丰富比较内容”“活化比较标准”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掌握比较之法,让比较环节真正落实在写字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关键词:一年级 写字 比较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常按照“看、写、比”的步骤进行教学,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然而在平时的写字指导中,笔者发现教师往往把时间花在“看”和“写”上,“比较”成了课堂上的一个机动环节,如果时间充裕,就多“比较比较”。如果教学时间紧张,要么草草了事,要么直接省略。其实,让学生学会“比较”非常重要。因为汉字是一门艺术,艺术之美在于丰富的变化。只有通过比较,我们才能发现和掌握这种变化。
  那么,在一年级的写字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将“比较”法落到实处呢?
  一、增强比较意识
  任何一种技能的习得都有独特的方法。汉字的书写有极强的传承性,临摹是主要的学习方法。“看——写——比较”是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得出的较实用、较有效的方法。
  和范字进行“比较”,学生才知字写得是否正确,和字帖或伙伴进行“比较”,学生才知字写得是否端正和美观。只有学会了比较,学生才会知道进步的方向在哪里,“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二、丰富比较内容
  (一)比姿势
  良好的姿势是写好字的首要条件,而一年级孩子写字姿势千奇百怪,要帮助他们纠正不良习惯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坚持更难。
  1.写字前比,明要求
  提笔即是练字时。写字前,笔者让学生对照大屏幕上放大的双姿图比较自己的执笔姿势、坐姿是否和图上一样。
  2.写字时比,常提醒
  学生写字时,笔者拿着尺子不断巡视。遇到姿势不正确的孩子随时量一量,让他们自己比一比,看看是否做到“一拳、一尺、一寸”。
  一年级学生写字持久性不强,五六分钟后,很多孩子的双姿已经变形。笔者让学生背诵“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八字口诀比较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用儿歌“手腕前伸,一二指捏,三四指托,小指后藏,笔尖前斜,笔杆后躺”来比较执笔方法是否到位。
  3.写字后比,促提升
  在评价写字作业时,笔者不仅评价写字成绩,还评写字姿势。给姿势正确的学生作业加五角星,给不好的减五角星,并让学生每天都比一比:谁的五角星最多。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促进作用,让他们意识到,要想在写字上取得好成绩,光写好字还不够,得时时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
  (二)比字体
  字写得好不好,肯定是写字课最重要的比较内容。
  1.比较,感汉字之笔画美
  练好笔画是写好汉字的基础。汉字的笔画虽然多达二十几种,但最基本的笔画却只有点、横、竖、撇、捺、折、钩等几种。扎扎实实学好这些最基本的笔画,就能事半功倍地学好其他笔画,因为其他笔画是由基本笔画变形、组合而来的。
  (1)分步比较,写好笔画的难点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一般只能注意到笔画的主要特征,如笔画的方向、长短等,而对于起伏、粗细、转折、顿笔等细微的特征往往视而不见。
  在基本笔画的书写教学中,捺是教学难点。笔者利用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
  步骤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捺的样子和什么相似?(刀)边让学生观察,边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捺的写法:轻轻起笔,犹如刀柄。中间要陡,好似刀刃。平平收笔,就像刀尖。
  步骤二:学生观察比较这三部分的长短、斜度、粗细,得出结论。
  步骤三:教师拿出随机选取的三份最有代表性的作业,实物投影,让学生进行比较。
  步骤四:学生评价:第一个捺脚太长太平了,第三个捺太直了,像根木棍。第二个捺写得最好(见图)。
  横、撇、竖等笔画都可以分成“头、身、尾”三部分进行比较观察,使学生把握其形状特征,进而掌握运笔方法,如此,学生写出的笔画就不会生硬了。
  (2)归类比较,写好笔画的变形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许多变形,这丰富了汉字的笔画形态,避免了雷同重复,是汉字美的具体体现,也是汉字书写成为一门艺术的重要原因。
  例如,横有长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直横、上弧横、下弧横……竖有垂露竖、悬针竖、左弧竖、右弧竖……要使孩子们辨别这些同类笔画的异同,还是离不开观察比较。
  比如“撇”按方向可分为三类:平撇、斜撇、竖撇。不管哪一种撇,写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点。据统计,平撇通常写在字上方,例如“毛”“手”“千”;斜撇在左边,例如“人”“友”“在”;竖撇也在左边,例如“月”“肚”“册”。
  通過归类比较,把握了“撇”的变化规律,就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地写好含有“撇”的这一大族群的汉字。同理,掌握了其他基本笔画的变形也有类似的效果, 这样才能使书写变得美观。
  2.比较,感汉字之结构美
  间架结构是汉字写得是否美观最重要的评价因素。所谓间架结构,即字的各要素的大小和笔画的结构规律。我们可以按照以下三个原则进行比较。
  (1)比中显平衡
  重心平稳,平衡协调,给人以一种安定的美感,平稳均衡是对任何一种书体的共同要求,对楷书的要求最高。
  一年级孩子会接触很多相同笔画之间距离基本相当的字。当一个字中,出现很多横或很多竖时,要注意横与横、竖与竖之间方向要一致,距离要均等。
  例如指导“正”和“回”字的书写,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正”字的三笔横,“回”字的四条竖,虽然长短不同,但是,距离基本相同。   如圖,这两个学生的书写没有遵循这一原则,破坏了平衡,失去了美感。
  (2)比中现迎让
  写字和做人是一样的道理,做人讲究谦让,写字需要迎让。“迎让”,顾名思义,就是指笔画或增大,或缩小,有迎有让,有收有放,字就协调美观了。
  例如笔者在指导“玩”字的书写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这个左右结构的字应写得左窄右宽,左边的“王”要写得瘦瘦长长,最后一笔横变成提。右边“元”可以写得舒展一些,长撇可以穿插到左边“王”字的下面。这样,遵循“左收右放”的规律,整个字协调美观。反其道而行之,如图,字就不美观了。
  (3)比中见松紧
  汉字的组成,分独体字和合体字。不管独体字和合体字,都应遵循上紧下松,左紧右松这条松紧原则。只不过有的在结构中反映比较明显,有的略隐蔽。通过比较,可以使松紧结构凸显出来。
  ①上紧下松
  人体上半身结构复杂紧凑,下半身简单修长,这上紧下松的结构对于我们的审美具有强大的影响。汉字也具有“上紧下松”这个结构规律。许多孩子按照均衡的原则把“十”写得像“+”,就是没有把握“上紧下松”的结构规律。对此,我们也可以通过丑与美的对比(如图),使学生认识到汉字的上半部分应该写得紧凑些,下半部分应该写得宽松些(拉长笔画或加大笔画之间的距离),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美观。
  ②内紧外松
  汉字还有一个重要的结构特征是内紧外松,中线要紧致,就像女子纤细挺拔,男子俊毅伟岸。如果大腹便便,就没有美感。例如“亮”字,学生经常把中间的“口”写得又大又方(如图),整个字看起来很臃肿。在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按照“内严外宽”的规律,中间的“口”必须写得像少女的柳腰一样窄,这样整个字看起来才隽秀美观。
  3.比较,感汉字之布局美
  字的间架结构摆好了,还需学会在格子里合理安排字的布局,这也是非常关键的。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空白的美。通过比较间距来决定字的大小、高度、左右位置是否合理。
  (1)画一画,比高低
  有些一年级学生写字观察力和持续性不够,字写着写着就往田字格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跑,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画辅助线的方式来比较。
  教师可用虚线分别画出范字和习字的上下部分的位置,让学生自己比较一下(如图)。这么明显的不同,学生肯定看得清清楚楚。并且可以在指出习字的不足时,用上一些形象而有趣的语言,化解学生重写的尴尬与无奈。如“这几个字都跑到二楼去了!”或“这几个字不想长高了吗?”听了这话,学生一般会愉快地把字擦掉重写一次。
  (2)遮一遮,比正偏
  学生写字时不仅高低位置把握不好,左右位置也常常会失控,写着写着就偏到一边去了。我们可以用“画竖中线”的方法,让学生自行比较字在格子中的正偏,也可以用手指或铅笔把字的一边遮起来,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字是否写正。如图所示的“行”字就写偏了,偏到左半格去了。
  当然,平时教师不仅自己要用好这些方法,还要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运用。这样,学生写完字,就能自己比较,自己欣赏,自己修正了。
  三、活化比较标准
  1.与同学比——横向比较找差距
  一年级学生好胜心强,喜欢挑战。笔者常常让学生比一比赛一赛,比比谁得的“★”多,赛赛谁的作品获了奖,让学生在比中知己知彼,找到差距。
  2.与自己比——纵向比较知进步
  笔者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个“书法档案袋”,把每天的写字作业按顺序收藏在“档案袋”里。隔一段时间翻阅一下自己的作业,或让学生把“档案袋”带回家和父母一起欣赏,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综上所述,“比较法”可以提高一年级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欣赏水平,以至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实现了“不教之教”,大大地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2]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3.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介紹  剪纸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们的国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团花剪纸,它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团花剪纸是在学习浙江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剪纹样》《剪纸人物》《剪纸中的故事》后的课程拓展。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几节剪纸课的学习,已经学会如何设计剪纸纹样,剪刻能力也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学习团花剪纸,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让
期刊
轻云遮日,夏风拂面。7月30日,书画艺术水平等级考试(2021)台州考区工作研讨会在椒江成功举办。大会重点解读和讲解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政策、考级系统的使用,分享了当下考级市场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并为台州新一批的指定报考单位进行了授牌。  本次会议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台州考区办公室主办,“易术在线”承办;《中国篆刻·书画教育》杂志总监、浙江复兴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尹可磊,社会艺术水
期刊
摘 要: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美、表达美,转型期孩子的写生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策略:首先,寻艺感:选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对象;其次,摆艺感:框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构图。再次,承艺感:找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载体;最后,创艺感:控准转型期孩子主观写生的创作。在写生的过程中自觉地去关注、观察、分析物象,感受主观性写生在绘画中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转型期 主观性教学  学生成长的绘画阶段大致可以
期刊
曹安琪  大家好,我叫曹安琪。我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次参加学校市级比赛且成绩优越。我积极向上,热爱绘画,有上进心,勤于学习,能不断进步,喜欢挑战高难度,且已通过艺术水平等级考试美术七级,一直坚持努力提升自身的绘画水平与综合素质。我是一个很有时间观念的人,能积极认真做好每件事,不怕辛苦不怕累,更不怕挫折,待人真誠,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希望能在绘画
期刊
《字说古今》是萧山区河上镇大桥中心小学的校本课程,课程针对三四、五六年级开课,以汉字主线,结合古代字体演变的文化脉络和现代生活的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文化素养与自发性兴趣爱好。《字说古今》课程不只是习字课,而是秉承跨学科、本地化和实用性的方向,借由汉字这一交叉学科的文化介质,贯通美术、书法、语文、历史等基础学科,融合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设计,古为今用,让学生从基本的线条、基础的象形为起点,取
期刊
郑 炜 1965年出生于北京,父母为著名雕塑家郑于鹤、沈吉伉俪。自幼随舅公李可染先生学习水墨画。1985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装潢设计专业。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可染画院副院长、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潦草不可恕  郑炜出生在文革前一年,1971年李可染从湖北丹江口干校下放 后调回北京,为北京
期刊
释文:平生爱所南先生及陈古白画兰竹,既又见大涤子画石,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構成石势,然后以兰竹弥缝其间。虽学出两家,而笔墨则一气也。  ——郑板桥《题画兰竹石》
期刊
缘起  2021年5月松阳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大比武,主题为“跨学科美术学习”,全县13位教师参赛其中有6位教师选择浙美版五年级下册《设计<西游记>人物》这课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用不同表现形式进行《西游记》人物的造型设计。  众多教师之所以选择本课教材有学生们所熟悉的《西游记》古典文学、连环画、影视作品、特征分明的人物形象等因素,素材可选择性大、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表现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倡导多种新的学习方式,其中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体验学习;《美术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新课标同样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和材料。可见,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感受、体验,并利用美术工具、材料在尝试创作中获得自信,得到乐趣,拓展思维,提升能力。本案例从美术学科本体及新课程理念出发,依据初二学生的美术学习发
期刊
鐘浩瑜 《你好外星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