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美学视野中的现代美学困境

来源 :中文自学指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vQ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美学在当下语境中的危机很大程度上也是现代性之危机的一个表征。要认识这一危机的根源,就必须回复到美学诞生时的具体语境之中。现代美学是启蒙思想摆脱中世纪基督教意识形态运动的组成部分,但这种运动的附带结果是导致神性的失落,进而导致美学与理性主义缠夹不清。对康德美学的误读和误认,使得现代美学总是在康德的体系中摇摆,无论是审美主义还是反审美主义都是这一误解的结果。因而,若要对现代美学的困境有充分认识,回到现代美学这一命题提出的思想背景,引入神学美学的视野是必要的。
其他文献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以其优美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儿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美的属性。作为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与美术活动二者的共性,以“文”导入,以“文
<正> 从二十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开始,现代汉语便是中国新文化的语言主体,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力量和欠缺都与之有因果关系。在二十世纪已经成为历史的今天,人们发现中国文化在
自从人文主义者但丁首先对教会发起冲击后,反宗教传统就在西方文学中延续下来。而发展到19世纪后,这一传统更是成为了文学的一种时代特征。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一半以上都
在关于晚清以降中国思想史的叙述中,“启蒙”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从晚清“开民智,新民德”,五四”掀起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随后展开为以鲁迅为代表新文学精英的文学救国,科学
<正> 短信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正越来越受青睐,尤其是年轻人多为短信迷,他们被称为“拇指族”。目前,短信有文字、图片、音乐三种方式,文字短信无疑是其中最发达的一块,那
<正> 高小康在其发表于《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的文章《“失语症”与文化研究问题》中,提出应该重新思考“失语症”的内涵问题。他认为当代文化研究中存在着一个错误认识,
好的作品需要好的读者,那些原创性的理论与批评,更需要持续而认真的读者反应与回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理念与架构提出近二十年以来,中国现当文学学科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一) 说起“世情”就无法回避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一段论述:“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之‘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泰之事,
<正> 剧本是剧作家创作的供演员舞台搬演之用的底本。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183;词曲部》中开篇直切剧本体制,强调以“结构”为第一的观点。李渔所谓“结构
<正> 李:请您谈谈《扎根》的写作初衷和缘由,通过这部小说您想要表达什么? 韩:写《扎根》是对我自己少年经验的一种兴奋,一种愿望。我8岁即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直到17岁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