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个王朝都有一个它赖以生存的制度。周代的制度是分封制,它的创立有着历史性的突破,夏商的诸侯与中央的关系基本只是名义上的臣服而无任何实际的作为,而到周朝时,诸侯们不仅要向王室纳贡,还要服从周王调兵,相比于夏商,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是一个进步。
分封制的存在得益于它的三大基础,这三大基础就像三个支柱一同支撑起了周朝的天下,它们分别是血缘、王室和周礼,而随着这三大支柱逐个地倒下,周朝也就进入了历史。
我认为这三大支柱互为因果,他们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恶性循环是导致西周灭亡的重要原因。而血缘支柱的倒下,拉开了周朝灭亡的序幕。
一、血缘的淡化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周武王对打下的殷商之地鞭长莫及,便将大部分土地分给功臣们,由此形成侯国,大多是同姓诸侯国,武王认为分封大量的同姓诸侯不仅可以保卫边疆,在王室危难时也可以拱卫王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们与周王早已经历了几代人,血已淡于水。所以,诸侯们再也不会因为情而主动帮助周王室了。进一步说,也就是诸侯们不会主动在周王室衰弱的情况下去遵守周礼了。而当时的王室依然强盛,各路诸侯因畏惧于王室,所以被迫臣服。在血缘关系淡化后,诸侯们根本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威胁他们利益的天子。这就是为何自幽王以后,东周无法振兴的一个重要原因。自此,周朝的大厦就只能依靠王室来苦苦支撑了。
二、王室的衰落
如果说血缘的淡化仅仅是因为时间的话,那么王室的衰弱就更为复杂了,这里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若将王室形象地比作一个柱子的话,那么武王就创建了柱子,成王、廉王让柱子更加厚实强壮,昭王南征失败让柱子产生了刻痕,国人暴动让裂痕加剧,“中兴之主”宣王仅仅是在表面粉刷了一层鲜红的油漆,使其表面光鲜亮丽,实则继续对这根柱子敲骨吸髓,幽王继续争伐,同时因喜爱褒姒而废了申后及太子,也因为他昏庸的统治引发了另一诸侯的反叛,因为有了犬戎的加持,因而轻松攻破了镐京。王室之柱彻底崩裂,平王即位后没把柱子补起来而是从废墟中随便找了3个碎片,雕了一个更小的柱子,抱着它往东跑去了。果然,小柱子支不起大天下,柱子又裂了,诸侯越来越不听话,桓王拿着柱子往郑庄公头上一砸,没想到,柱子竟然碎了,碎到补不起来了。从此,周王室开始了它的打酱油生涯,直到灭亡。
1、军力的瓦解
周王室的部队由西六师、东(殷)八师与精锐的三千虎贲军组成。虎贲为周王护卫,西六师在宗周部分,东八师在殷商旧地的成周部分。周初,为方便诸侯进贡,还在成周造了洛邑。
但是西六师在昭王南征和国人暴动的打击下消亡了,而新继位的宣王为了与戎人作战,只能调用原来威慑诸侯的东八师。宣王末年的几次大败让东八师元气大伤,所剩无几。
2、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衰退
宣王末年的大旱给予了王室在农业、经济上的重大打击。王位就这样跌跌撞撞地传到了幽王手里。幽王并未吸取教训、励精图治,而是成谜于美色。幽王十一年,因为幽王独爱褒姒,因此立她为皇后,也就废了申的女儿和原太子,引发申候强烈不满,他联合反周诸侯和西北的犬戎一齐杀了幽王,后来犬戎因为赖着不走而被晋、郑、申等诸侯国驱逐。代表申候的周平王即位。
東迁后的平王封秦国为诸侯国,许诺只要打败赶走戎人,收复的宗周故地就是秦国的了,这侧面反映了周朝已无地可封。为了给周王室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以前周室独大,平衡各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平王选择的路线是政治、经济、军事高度依靠诸侯的策略。好处是确实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坏处是郑国一众强国把持了朝政,渐渐有了跋扈之举,让周王不满。当时的周朝天子周桓王诏令天下诸侯随天子六军一同讨伐郑国,最终应招者仅有陈、蔡、卫几国而已,最终在繻葛之战中王师大败而走。王室的威望跌到了谷底,并失去了大量来自诸侯的朝贡,经济上更加拮据,使得军事力量无法再恢复,继续导致政治困局,进而又再次引发经济困境,从此进入恶性循环。周天子渐渐地对诸侯由依靠变为了依赖。
自此,周朝大厦的又一个支柱倒了下来。只剩下了一个孤零零的周礼和其代表的宗法制度在做最后的努力了。
三、周礼的崩坏
如果说王室是这个国家的的大脑,那么周公创造的周礼就是这个国家的心脏。其中的宗法制度,上到天子,下到奴隶,君臣、父子之间的永不改变的社会阶级是社会稳定,乃至周王室统治的重要基础。
周礼和宗法制度由于没有了王室的强力支持也开始加速崩坏。一些诸侯不再把土地封给卿大夫作为采邑,而是直接委派官员管理。取消世袭制加强了诸侯对地方的管理,也深深地动摇了宗法制的基础,由于繻葛之战的惨败给王室留下了沉重的心理阴影,所以衰微的周王已无力也无胆征讨了。后来各大诸侯国大力推行土地私有化,废除井田制,再后来,晋国设立六卿来掌管国家大局,自此,各国已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全面进行了深化改革,后来各国纷纷称王,周礼名存实亡了。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周室倒了这个地步已是不爱自己的王朝,不敬自己的制度了,周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周朝带着近800年的历史和它的分封制度,一同走进了历史。
四、总结
周代分封制崩溃的原因是血缘、王室和周礼这三大支柱的倒塌。而这三大支柱的顶梁柱,就是王室,而王室根本不可能不衰落的。
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的,都有缺点,进而一定会产生社会矛盾。分封制度与我国历代王朝的灭亡的命运一样,是由无数个偶然加在一起的必然,它的诞生就注定了它的终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个王朝都有一个它赖以生存的制度。周代的制度是分封制,它的创立有着历史性的突破,夏商的诸侯与中央的关系基本只是名义上的臣服而无任何实际的作为,而到周朝时,诸侯们不仅要向王室纳贡,还要服从周王调兵,相比于夏商,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是一个进步。
分封制的存在得益于它的三大基础,这三大基础就像三个支柱一同支撑起了周朝的天下,它们分别是血缘、王室和周礼,而随着这三大支柱逐个地倒下,周朝也就进入了历史。
我认为这三大支柱互为因果,他们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恶性循环是导致西周灭亡的重要原因。而血缘支柱的倒下,拉开了周朝灭亡的序幕。
一、血缘的淡化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周武王对打下的殷商之地鞭长莫及,便将大部分土地分给功臣们,由此形成侯国,大多是同姓诸侯国,武王认为分封大量的同姓诸侯不仅可以保卫边疆,在王室危难时也可以拱卫王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们与周王早已经历了几代人,血已淡于水。所以,诸侯们再也不会因为情而主动帮助周王室了。进一步说,也就是诸侯们不会主动在周王室衰弱的情况下去遵守周礼了。而当时的王室依然强盛,各路诸侯因畏惧于王室,所以被迫臣服。在血缘关系淡化后,诸侯们根本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威胁他们利益的天子。这就是为何自幽王以后,东周无法振兴的一个重要原因。自此,周朝的大厦就只能依靠王室来苦苦支撑了。
二、王室的衰落
如果说血缘的淡化仅仅是因为时间的话,那么王室的衰弱就更为复杂了,这里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若将王室形象地比作一个柱子的话,那么武王就创建了柱子,成王、廉王让柱子更加厚实强壮,昭王南征失败让柱子产生了刻痕,国人暴动让裂痕加剧,“中兴之主”宣王仅仅是在表面粉刷了一层鲜红的油漆,使其表面光鲜亮丽,实则继续对这根柱子敲骨吸髓,幽王继续争伐,同时因喜爱褒姒而废了申后及太子,也因为他昏庸的统治引发了另一诸侯的反叛,因为有了犬戎的加持,因而轻松攻破了镐京。王室之柱彻底崩裂,平王即位后没把柱子补起来而是从废墟中随便找了3个碎片,雕了一个更小的柱子,抱着它往东跑去了。果然,小柱子支不起大天下,柱子又裂了,诸侯越来越不听话,桓王拿着柱子往郑庄公头上一砸,没想到,柱子竟然碎了,碎到补不起来了。从此,周王室开始了它的打酱油生涯,直到灭亡。
1、军力的瓦解
周王室的部队由西六师、东(殷)八师与精锐的三千虎贲军组成。虎贲为周王护卫,西六师在宗周部分,东八师在殷商旧地的成周部分。周初,为方便诸侯进贡,还在成周造了洛邑。
但是西六师在昭王南征和国人暴动的打击下消亡了,而新继位的宣王为了与戎人作战,只能调用原来威慑诸侯的东八师。宣王末年的几次大败让东八师元气大伤,所剩无几。
2、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衰退
宣王末年的大旱给予了王室在农业、经济上的重大打击。王位就这样跌跌撞撞地传到了幽王手里。幽王并未吸取教训、励精图治,而是成谜于美色。幽王十一年,因为幽王独爱褒姒,因此立她为皇后,也就废了申的女儿和原太子,引发申候强烈不满,他联合反周诸侯和西北的犬戎一齐杀了幽王,后来犬戎因为赖着不走而被晋、郑、申等诸侯国驱逐。代表申候的周平王即位。
東迁后的平王封秦国为诸侯国,许诺只要打败赶走戎人,收复的宗周故地就是秦国的了,这侧面反映了周朝已无地可封。为了给周王室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以前周室独大,平衡各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平王选择的路线是政治、经济、军事高度依靠诸侯的策略。好处是确实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坏处是郑国一众强国把持了朝政,渐渐有了跋扈之举,让周王不满。当时的周朝天子周桓王诏令天下诸侯随天子六军一同讨伐郑国,最终应招者仅有陈、蔡、卫几国而已,最终在繻葛之战中王师大败而走。王室的威望跌到了谷底,并失去了大量来自诸侯的朝贡,经济上更加拮据,使得军事力量无法再恢复,继续导致政治困局,进而又再次引发经济困境,从此进入恶性循环。周天子渐渐地对诸侯由依靠变为了依赖。
自此,周朝大厦的又一个支柱倒了下来。只剩下了一个孤零零的周礼和其代表的宗法制度在做最后的努力了。
三、周礼的崩坏
如果说王室是这个国家的的大脑,那么周公创造的周礼就是这个国家的心脏。其中的宗法制度,上到天子,下到奴隶,君臣、父子之间的永不改变的社会阶级是社会稳定,乃至周王室统治的重要基础。
周礼和宗法制度由于没有了王室的强力支持也开始加速崩坏。一些诸侯不再把土地封给卿大夫作为采邑,而是直接委派官员管理。取消世袭制加强了诸侯对地方的管理,也深深地动摇了宗法制的基础,由于繻葛之战的惨败给王室留下了沉重的心理阴影,所以衰微的周王已无力也无胆征讨了。后来各大诸侯国大力推行土地私有化,废除井田制,再后来,晋国设立六卿来掌管国家大局,自此,各国已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全面进行了深化改革,后来各国纷纷称王,周礼名存实亡了。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周室倒了这个地步已是不爱自己的王朝,不敬自己的制度了,周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周朝带着近800年的历史和它的分封制度,一同走进了历史。
四、总结
周代分封制崩溃的原因是血缘、王室和周礼这三大支柱的倒塌。而这三大支柱的顶梁柱,就是王室,而王室根本不可能不衰落的。
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的,都有缺点,进而一定会产生社会矛盾。分封制度与我国历代王朝的灭亡的命运一样,是由无数个偶然加在一起的必然,它的诞生就注定了它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