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性课文教什么,怎么教?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awxsecd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明性课文都是通过事例来阐明观点,它不像记叙文那样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不像写景文那样有优美生动的意境画面,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缺乏情趣,不少学生对这类课文的阅读兴致不高。教学中,如何根据说明性课文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科学指导学习方法。下面以苏教版四上《说勤奋》一课为例,谈谈说明性课文的教学。
  一、 关注语言文字,在品析中内化积累
  说明性的课文在表达上比较凝练、简洁,文中值得品味的词语很多。《说勤奋》一文中的“终于”一词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描写司马光勤奋读书、写作的事例中;一次是在描写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扣住“终于”一词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细读品味。先看司马光的故事,抓住“躲在”“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警枕”“19年时间”等词语,感悟司马光编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勤奋,这样学生对“终于”一词也就有了形象化的感悟。再读童第周勤奋成才故事,扣住“终于”一词,让学生想象:童第周“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等场景,进而引出“毫不气馁”“急起直追”,让学生透过“终于”一词,去感受童第周的成才是来之不易的。之后,让学生与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做一次感性的对话,设身处地来感悟“勤奋”二字的内涵。这样,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 关注表达方式,在阅读中掌握方法
  1. 关注首尾,感知文本结构的严谨。说明性课文作者的立场观点十分清楚。课文围绕着“勤奋”,开头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同时,采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成功来自勤奋,并通过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课文结尾不仅进一步强调了勤奋的意义、勤奋的价值,更向读者发出了号召:“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表明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通过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文中作者的观点,体会隐藏在其中的思想感情,了解首尾呼应的方法,理清课文的思路。
  2. 研读事例,领略说理方法的精妙。这篇课文重点不是写一个人如何勤奋,而是借用勤奋成才的事例来说明要成才必须勤奋的道理。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研读这两个事例对说明观点所起的作用。在教学中,可采用比较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把童第周和司马光作对比,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异同,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不同在于,一个是天资聪颖,一个是基础较差;相同点在于两人都非常勤奋,最终都取得成功。学生通过朗读,了解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显现出不凡的天资,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编成了名传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的道理。我们既要正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也要正确理解文本的表达方式,学习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布局谋篇的方法。
  三、 关注文章留白,在拓展中深化运用
  1. 引用句式,填补空白。《说勤奋》一文在讲完童第周事例后,作者又写上了这样两句话:“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由此可见”指的是由这个事例可以看见,作者引出的是一个道理,这样写的目的是借榜样来说理。课上让学生模仿在第一个事例(司马光)的后面,用上“由此可见”,写上一句话,引出一个道理。学生通过这样的句式练习,明白了这样借榜样说理的方式更让人心服口服。
  2. 穿插反例,深化理解。文中的两个例证都是正面的。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穿插一个反例——《伤仲永》,让学生先说说这个故事,然后在故事后面也用“由此可见”这一句式,写上从这一故事中懂得的道理。通过这一练习,学生明白像仲永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后天不勤奋,终究成为普通人。这样,学生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观点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信服。
  3. 引入“生活”,延伸对话。阅读课文,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对“勤奋”的理解。例如:我们现在不要“圆木警枕”,但是我们需要 。勤奋一时很容易,难的是勤奋一生,我们应该 。这种引入生活的延伸性对话,能让学生对“勤奋”有更深刻的体验。
其他文献
一、 师本对话——走进文本,全面考虑  师本对话,是课堂阅读对话的前提,也是教师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教师只有自己先走进文本,理清思路,才能预测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多样性,才能促使课堂对话有效。  笔者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前,读到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
一、 从“物用”角度感悟物有其用  寓言《一路花香》一课,言语浅显,抓住物的拟人化,让好罐和破罐成为文本角色,尤其是弱者形象——破罐,共鸣着儿童弱势的内心。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一个期盼全面发展、样样俱好的成人主宰时代,儿童总有这样那样的“成人不如意”。破罐的出现,自然成了代言人,道出了儿童内心的惭愧与自卑:“……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想向你道歉’。”“但
一、 “咬”准文眼悟中心  苏教版小语二上第6单元每篇课文中都有一两个体现人物品质的中心词。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词语来展开。比如《梅兰芳学艺》一课,可抓住“勤学苦练”这个词,通过“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这一问题,抓住重点段进行教学。又如,扣住《大禹治水》中的“伟大”一词,通过探究为什么大禹是个“伟大英雄”,来引导学生联系环境之恶劣、工程之浩大、禹付出的努力来体味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博大胸怀。 
语文教学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感悟、品味和运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精神,学习课文写法。“咬文嚼字”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更多地应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紧扣中心词,运用看图观察、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想象练说、感情朗读等多种途径,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下面,以《梅兰芳学艺》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设计。  一、 看剧照视屏,走近梅兰芳  1. (出示梅兰芳剧照)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何须惆怅不相逢  贾岛是以“推敲”著名的苦吟诗人。可是,《寻隐者不遇》一诗,乍一看,明白如话,全无半点推敲的痕迹。其实,推敲不一定在词句上,整个构思也可以推敲。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一共写了几个人?隐者、寻者、童子。那么,谁又是主角呢?从题目上来看,好像是隐者。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诗中的这
它是宇宙中的“大块头”,体积是地球的100多万倍;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很多行星、流星、彗星都得围着它转;它“岁数”很大,目前已經在宇宙中生活了几十亿年;它“呵护”着地球生长,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光和热;它偶尔也会“闹脾气”,利用耀斑、黑子等“搞破坏”。它,就是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疑问的太阳。为了揭开太阳的神秘面纱,科学家们发射过很多太阳观测卫星和太阳探测器。最近,又有一个太阳探测器带着人们的期望奔向了太阳
期刊
从阅读能力的发展看,精读是基础,没有精读的积淀,泛读和浏览能力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从教学过程的推进看,精读教学是前提,没有扎实的精读教学,泛读和浏览教学就不能顺利展开。在行为层面上,精读表现为字斟句酌,反复咀嚼;在心理层面上,精读表现为开放想象,深度思考。据此,用“咬文嚼字”和“品词析句”来概括精读的要义,还是很合适的。本文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同仁们探讨“咬、嚼、品、析”问题,祈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