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__yo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主题学习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论述教师应采取丰富课型、注重“语用”训练的对策,使语文主题学习开展得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践
  
  
   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提出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的要求,语文主题学习体系因此应运而生。语文主题学习是围绕一个单元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学一篇带一篇或多篇,教学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真正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简单地理解,语文主题学习就是“1+X”课型。语文主题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措施,其实践获得一定的成效:促进学生大量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笔者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十年,现阶段也接触到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过程中,面对新教材、新教法、新問题,笔者产生了一些困惑,并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寻找解困之法。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主题学习的困惑
   (一)课型单调,学生积极性难持续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整堂课都是教师带领学生细嚼慢咽课文,并无多余的时间阅读课外读物,这样的课堂刻板、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文主题学习开展之后,课堂模式以“1+X”为主,即精读课例教学。“1”是指教材每单元课文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教师指导学生对其进行“精读”;“X”则指单元中其他文章或课外一些好文,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精读课学到的办法“依法自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完成单元主题课文的学习后,在课堂上阅读课外书读得非常认真。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实践久了,课堂安排形成固定模式,缺乏新意,学生难免会感到课型单调,从而再难激起其阅读的兴趣。那么,如何创新课型,为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温”?这是笔者的困惑之一。
   (二)语用知识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教学重点由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教学形态也从教师讲课转变为学生语文实践。语文主题学习是为解决学生阅读量问题而展开的,其最终目标需要落实到语言的运用上。当前语文课改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评价体系也不甚完善,部分教师为追求教学的阅读量,不注重学生是否真正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此外,学生在“1+X”单调的课型中,虽然课内的阅读量大幅度增加,但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没有机会或不懂得如何运用,缺乏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些都是阅读教学中“语用知识”没有真正落实的表现。
   那么,在固定的时间与空间内,教师该如何创新语文主题学教学,将“语用知识”真正落实呢?这是笔者的困惑之二。
   二、语文主题学习教学困惑的解决对策
   (一)丰富课型
   小学语文教材依照每单元一个主题进行编排,教师备课时,首先需要整合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罗列出内容的主次,做好教学模块设置,再设计出循序渐进的课型进行授课,这样学生接受知识才能由浅入深。通过不断地进行实践总结,在课型的创新上,笔者归纳出多种课型,包括导读课(预习达标课)、“1+X”教读课(精读悟法课)、“1+X”自读课(自主阅读课)、整组阅读课(拓展阅读课)、读写结合课、言语实践课、总结课(单元整理课)。例如笔者讲授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中华传统文化”就采用了多课型教学,整体教学设计见附表。
   首先通过导读课处理本单元主题课文的基础问题,如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等,对文章有大概了解后,再开展“1+X”教读课(精读悟法课)、整组阅读课(拓展阅读课),最后是总结性的单元整理课。这样的课型变化,教学目标清晰递变,一步步深入,学生学起来不费劲。总体而言,课型丰富了,教学模式不单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不断激发,主题学习便可持续推进,教学效果不断深化。
   (二)课内注重“语用”训练
   “语用”训练需要以课堂为依托,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落实。关于如何进行“语用”训练,笔者在参与全国第二届主题学习课堂大赛暨语文主题学习研讨会后,对主题学习有了新的理解,在实践中遇到的“语用”训练难题迎刃而解。备课时,每一个单元都提炼一个语用训练点,并在每节课中落实。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课《落花生》的精读悟法课为例,语用点是品读花生的品质——谦虚、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借花生的品质比喻做人的道理,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进而引导学生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紧接着链接主题丛书的文章《松树的风格》,引导学生通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借松树比喻那些“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人的用意。一节课下来,如果时间不充足,笔者主要采用一篇课内文章带一篇课外文章的办法;如果时间充足,笔者将给学生多拓展几篇同类型的文章。课内这样高密度的训练下,学生对“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已经掌握得很透彻。
   结束语:
   语文主题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让教师不再只教一本教材,让学生不再只学一本教材。如此,教师便能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
  
   参考文献:
   [1]吴晓慧.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235-236.
   [2]李慧娇.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56.
   [3]谢志威.语文原来可以这样教——参加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决赛展示活动有感[J].江西教育,2017(20):65.
   [4]柯琪琪.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环境下的单元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13-14.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如幽香淡雅的清茶,沁人心脾;如悦耳动听的歌声,醉人心扉。总之,语文中有最迷人的魅力。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巧用教学策略,将语文的魅力展现出来,使爱上语文,让小学语文课堂绽放魅力。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卡片教学;诗词鉴赏;直观情境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并仍旧在不断地更新,从字词到诗文,无处不透露着文化
期刊
摘 要:一直以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都是广大教师不懈努力追求的的目标,因为只有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才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足够的知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发挥出学科教学的魅力与作用。小学语文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对此,本文将从适当提问、直观教学和参与竞争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提高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之一,同时还能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可以让学生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学习。随着新课改的实行,课前预习已经成为了学习数学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在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下,不仅仅要求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课前预习中,引导学生高效预习,提高预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动手操作;答疑解惑  
期刊
摘 要:深刻理解计算算理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计算相关的内容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游刃有余。但当前,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受到负面影响。本文将简要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计算似乎是小学数学课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境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数学教学的开展是很重要的,可以引导学生充满兴趣地积极参与思考,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实现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了确保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习实际等多种情况,创设趣味化、生活化、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从根
期刊
摘 要:语感,指的是人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包括人们对语言、语音、语意等的感受,是人们掌握语文能力的基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语言学习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挖掘更多的语文学习潜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成了广大一线教师思考的难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文语感;有效培养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科目,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思考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从而推动数学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在这种教学需求下,微课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关注。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设计及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设计原则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等,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感到枯燥、吃力,数学成为了很多初中学生的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要求,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不断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有效地促进了初中数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立体的展示,改变了初中数学学习枯燥、困难的情况,而呈
期刊
摘 要:通过物理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训练,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和思维品质,促进他们理解知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关键字:思维习惯;教学中;培养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要重视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关注他们思维过程和行为方式,引导孩子们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主动思考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帮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