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习知识的主渠道,小学数学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课程,其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开发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育的效率。基于此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着眼,提出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实践操作法,动手操作、探究学习;思维发散法,开拓思维、问题引导;生活链接法,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多样化等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优化
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它以传递知识或搬运信息为目的;学习过程则是在头脑中储备信息以备再现之用。我们目前的课堂仍呈现出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化接受性学习和机械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两个弊端:重教材,轻学生;重结论,轻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将课本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考核也是针对学生对教材知识掌握的多少,课本扮演着权威角色,“教书”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还存在着注重结论的正确与否,忽视学生对知识获取的过程和体验。教师对题目的解决总是试图走捷径:将最简洁的解题方式灌输给学生,剥夺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权利。这种看似针对性强且效率极高的课堂教学,对付考试极为有效。但是,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吗?符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理念吗?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吗?显然,这种课堂模式与新课程改格格不入,需要我们重新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和定位。
一、情感创设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关键
如进行“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大小形状有明显差异的三角形,让学生判断哪个三角形面积大。当然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当学生作出判断后,随之提出“哪个三角形内角之和大呢?”有的学生脱口而出:“那个大的三角形的内角之和较大”,有些学生说:“一样大”。可谁也说服不了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到底谁的判断对呢?学生都想知道。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法获得新知识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的关键
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让每个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把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每个面,弄清展开后的每个面,再让学生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它们分别是原长方体的哪个面,然后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最后,让学生根据长方体面积的特征独立推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经过操作、分析、思考,经历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深刻领会了公式的来龙去脉,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本领。
三、思维发散法——开拓思维、问题引导
思维发散法即通过不同问题各方向的发散,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拓,并对问题进行引导,以思维发散促进开拓思维及问题的解答。思维发散法在运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思维考察的问题数据不宜过多。第二是思维考察问题的难度不宜过难或过易。第三是给足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
四、生活链接法——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活链接法即结合生活的现实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联系实际中既利于学习的学以致用,也加强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数学问题本源于生活,数学问题的解决也要善于从生活实践中去解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笔者曾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教《应用题的练习》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把应用题拼组完整,二是读题,三是写出算式,四是说出解题思路。
六、教學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象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觉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以上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方式,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既与新课程标准的宗旨一致,也符合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规律,是可采取的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
[1]郭瑜.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6):107.
[2]邓灿芹.浅议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5):143-14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优化
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它以传递知识或搬运信息为目的;学习过程则是在头脑中储备信息以备再现之用。我们目前的课堂仍呈现出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化接受性学习和机械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两个弊端:重教材,轻学生;重结论,轻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将课本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考核也是针对学生对教材知识掌握的多少,课本扮演着权威角色,“教书”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还存在着注重结论的正确与否,忽视学生对知识获取的过程和体验。教师对题目的解决总是试图走捷径:将最简洁的解题方式灌输给学生,剥夺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权利。这种看似针对性强且效率极高的课堂教学,对付考试极为有效。但是,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吗?符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理念吗?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吗?显然,这种课堂模式与新课程改格格不入,需要我们重新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和定位。
一、情感创设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关键
如进行“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大小形状有明显差异的三角形,让学生判断哪个三角形面积大。当然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当学生作出判断后,随之提出“哪个三角形内角之和大呢?”有的学生脱口而出:“那个大的三角形的内角之和较大”,有些学生说:“一样大”。可谁也说服不了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到底谁的判断对呢?学生都想知道。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法获得新知识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的关键
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让每个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把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每个面,弄清展开后的每个面,再让学生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它们分别是原长方体的哪个面,然后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最后,让学生根据长方体面积的特征独立推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经过操作、分析、思考,经历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深刻领会了公式的来龙去脉,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本领。
三、思维发散法——开拓思维、问题引导
思维发散法即通过不同问题各方向的发散,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拓,并对问题进行引导,以思维发散促进开拓思维及问题的解答。思维发散法在运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思维考察的问题数据不宜过多。第二是思维考察问题的难度不宜过难或过易。第三是给足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
四、生活链接法——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活链接法即结合生活的现实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联系实际中既利于学习的学以致用,也加强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数学问题本源于生活,数学问题的解决也要善于从生活实践中去解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笔者曾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教《应用题的练习》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把应用题拼组完整,二是读题,三是写出算式,四是说出解题思路。
六、教學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象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觉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以上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方式,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既与新课程标准的宗旨一致,也符合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规律,是可采取的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
[1]郭瑜.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6):107.
[2]邓灿芹.浅议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