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触龙劝谏的成功就在于时、人、事、谋的“非常态”,其中非常之谋的成功,巧在攻心。教学中应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引导学生做细致入微的体察,并调动其情感体验与文中人物对话交流。
【关键词】非常态;情感体验;对话交流;课文赏析
谋臣策士的言辞是《战国策》中颇具艺术魅力的部分,而《触龙说赵太后》则是记录谋臣成功巧谏的上佳篇章之一。成就此文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于其人其事的“非常态”,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中老臣触龙正是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非常之时,主动请缨,以非常之谋,巧妙地说服非常之人赵太后,把即将到来的灾难化解于无形。鉴赏此文,这几个“非常”不可或缺。现展开如下:
非常之时。
假如没有非常背景的对照衬托,就不能显出触龙的大义与大智。文章第一段短短五十字,简练传神地展现了当时的方方面面:“赵太后新用事”,一个“新”字,可见赵国新旧交替,政局动荡。虽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支撑门面,但国势大不如前。“秦急攻之”,“急”则显出虎狼之秦的来势汹汹,彼时秦已连克三郡,赵国岌岌可危。“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一个“必”字可见齐国态度之强硬。本来战国时代,诸侯国结盟派王子或世子到别国作抵押已成国际惯例,齐国要求并非苛刻。而赵国内部赵太后君臣尚未磨合,彼此心意难通。一方面大臣站在国家立场上“强谏”,义正词严;一方面赵太后“必唾其面”,毫不讲理。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如何快刀斩乱麻?“触龙愿见太后”,“愿”者,希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见其丹心一片。
非常之人。
赵太后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威后。《战国策·齐策》的《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中,赵威后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认为它是先低贱而后尊贵,而赵威后的“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一番言论成了千古佳话。就是这样一位颇为开明的君主,却由于溺爱幼子,一时糊涂,甚至蛮不讲理。但她毕竟是有政治头脑的君主,这就使触龙游说成功成为可能。
非常之谋。
触龙此番劝谏,首要的是找准“症结”所在。赵太后此时处于两难的境地:作为一国之主,让幼子入质当是毁家纾难,义不容辞;作为一位母亲则不能眼睁睁地把孩子置于危险之地。最终对儿子的不舍主宰了她的情感,所以触龙此时不能以臣子的公事公办的态度来给赵太后作国情分析,或者直刺赵太后溺爱孩子,这样只会自取其辱。他得把自己定位在和赵太后同样的位置上,充分理解太后母爱柔肠的满腹委屈,进行朋友式的劝谏。
第一步,叩开对话之门。
赵太后原来把门关得死死的,似乎毫无回旋的余地,当触龙前去拜见太后的时候,太后“盛气而揖之”,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开门见山提及孩子,必然自暴来意,激化矛盾,于事无补。所以触龙一开始必须避开赵太后的锋芒,从太后的起居安康入手,努力创造一种和缓的气氛,然后不断地用感情的手指,去拨动太后心弦。这一番体贴关怀让赵太后稍感宽慰,毕竟还是跟随先帝多年的老臣,情感上拉近了,“太后之色少解”。于是,原先紧闭的对话之门,张开了一条缝,触龙得以从容推开对话之门,登堂入室。
第二步,引导对话接近问题的实质。
触龙采取了由己及人,由近到远,由浅入深的策略,逐步引导对话的话题,向实际的核心靠拢,而不使太后有所察觉。他先请求让自己小儿子到王宫充当卫士,似乎他的来意,不过是个人有求于太后,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触龙的用意一是解除太后的戒备心理,二是为下一个“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话题伏根,又能使太后触类旁通,意识到爱子之心,人皆有之,问题在于如何爱法。果然太后感兴趣地问道:“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这句话意味着此前一批大臣只知道从国家利益出发讲大道理,让太后舍子入质,却没人能理解母亲对幼子的特殊感情,现在总算遇到一个知音了!于是,就有了“甚于妇人”“妇人亦甚”等富有人情味的争辩,把原先森严的君臣距离,一下子缩短为老一辈人之间唠家常的关系,终于使得太后笑了起来。
第三步,转移话题,旁敲侧击。
触龙抓住时机,趁势转移话题,即“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借燕后作反衬,反说太后疼爱燕后胜过疼爱长安君。这种反激法立刻奏效,引发了太后的反驳,“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这正是触龙千回百转希望得到的一句话,他可顺势过渡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这一步里,触龙并未像其他的大臣一样去批评她溺爱孩子,而恰恰相反,是批评她爱得还不够,要像爱燕后那样才算长远。这一番分析完全站在赵太后的立场上,对她忍心与女儿离别的良苦用心有着充分的理解,说到了太后的心坎上,所以此时触龙的爱子观点,太后是乐意接受的。
第四步,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当太后接受了爱子须“为之计深远”的观点后,触龙步步紧逼,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入手,分析赵国及其他诸侯国“继者”绝嗣的原因,就在于其子孙“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而且不容太后插话,单刀直入地指出太后只知一味溺爱长安君是错误的,长安君必须质齐以有功于国。一句“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如重锤击鼓,振聋发聩,再加上触龙的话题始终都是顺着太后爱子、为长安君本身利益着想这一心态出发的,此时太后当幡然醒悟。非常之谋,巧于攻心。
创新设计
触龙劝谏得以喜剧收场,当首推他之善于体察人心,而这丰富的内心世界掩藏在人物的言语表情中,所以破译原文字里行间隐含的心理奥秘,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思维延伸能力都大有裨益。教学中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要求他们揣摩赵太后的心理,与之对话交流,并在交流中理性地感受触龙的大智大勇。
一、感受赵太后其人,推想激起学习兴趣。
首先花较少的时间解决学生自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字词,个别难字词可留到分析课文时再深入探究。
然后通过介绍赵太后其人让学生思维脱离枯燥的文言字词解释,并为下一步假想人物心理铺垫。介绍时由《战国策》中记载的赵太后的一句名言“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未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让学生体验到赵太后不是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平庸女人,而是一位有胆有识的非常之人。但她却在赵国的生死存亡关头,不愿履行当时结盟的惯例,说出“有复言令长安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这样蛮不讲理的话来,最终却又心悦诚服地让长安君入质于齐,以救赵于水火。这其中赵太后一定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
接着要求学生对她的心理活动进行推想,将学生引入一种与课文人物对话的情境。设问:那么在答应让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的那个晚上,赵太后会想些什么?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赵太后的心理作出合理的推想。通过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某种情感体验:自己求学在外,母亲在家尚且牵肠挂肚,更何况最疼爱的幼子远离自己,生死未卜?不忍其离去却又不得不将其推入险境,母亲的心在煎熬!这个相同的情感体验一下拉近了学生和课文的距离,激起其探究的兴趣。
二、揣摩赵太后心理,体会触龙劝谏之妙。
文章通过对话和少量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使得文中潜台词丰富的细节不胜枚举。揣摩人物心理时,可以抓一些简练传神的细节作为切入口,进而走进人物。
细节1:“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为何深明大义的非常之人赵太后在群臣面前如此蛮不讲理?而又为何于触龙如此投缘?因为有了上一步的推想做心理铺垫,所以此处学生较容易体味太后当时的情感:她是一国之主,同时也是一位母亲,一个女人,角色的不同使她必须直面理智和情感的冲突。在这艰难抉择的时刻,它需要一种理解与支持,然而大臣“强谏”,错就错在一个“强”字上,它使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此句中赵太后的情感非常激烈,满腹的气愤与委屈:“明知长安君是我最疼爱的幼子,还要逼我把他送入虎狼之地,无人可体谅我的艰难,夫丧子幼,又加上内忧外患,我已是心力交瘁。”
该句设问:赵太后为何蛮不讲理?她说这句话时在想些什么?
细节2:“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
太后的盛怒,群臣知晓,触龙自然也知道,但他还是“愿见太后”,可见其丹心一片。学生在体验的碰撞中体悟到,面对触龙的造访,太后心中可能在想:“真不识相,我正烦着呢,一个也不想见;他一定也是来说服我让长安君作人质的。但他毕竟是老臣,见还是要见的。”太后在心情极差的情况下,自然对触龙的造访没有多大兴趣,“盛气而揖之”自然可以理解,但触龙的“入而徐趋”的老且病的姿态多多少少也会让太后感念其忠心。
该句设问:“愿”字可见触龙何种心理?“入而徐趋”是什么姿态?“盛气而揖之”的细节里蕴藏着太后怎样的心理活动?
细节3:“太后之色少解。”
触龙对赵太后的反应早有预见,他是有备而来——从生活琐事入手。太后面对这些关心,特别是受到群臣围攻之后,感到怀疑,在怀疑之余,又心存感激:“还好,触龙不向我提让长安君作人质的事,毕竟他是个老臣,能体谅我,虽然我现在没心思理会这些事,但他毕竟是在关心我,我又何必老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
该句设问:何以一番闲聊会使太后怒气稍平?
细节4:“太后笑曰”
当触龙绕弯子和太后聊家常,向太后托付儿子时,就更让太后感到意外了:“我放不下长安君,因为我是女人、母亲,他是一个大男人,居然要和我比谁更疼爱儿子,真是笑话。看朝堂上那些大臣在劝我时个个振振有词,他们哪里懂得儿子对母亲来说意味着什么。这触龙倒跟我相似,看在这一点,我怎能不答应他的要求?”
该句设问:“笑”意味着什么?太后此时怎样想?
细节5:“太后曰‘然’。”“太后曰:‘诺’。”
此处正是触龙在对比中巧妙地点明来意的关键处,而太后的回答尤其简单,所以此处可重敲,比较人物的内心活动。
前一句可见太后陷入了一种回忆,以及对触龙深解其意的欣慰;后一句有一种豁然开朗后的自责与爽快。人物的心灵独白为:触龙说的也有道理,我不希望我的女儿燕后回来,是希望她能不被废,不被灭,哪里是我心肠硬。不提醒不知道,天下那么多诸侯中,能保住荣华富贵的有几个?只顾让孩子眼前过得舒适些,一旦形势有变,他没有一点抗拒灾难的资本,凭什么在赵国立足呢?我能护他一时,能护得了一世吗?让他对赵国有点贡献,为他以后在赵国立足积累些资本,这才是真正替他考虑。我怎么被母子亲情迷了眼,鼠目寸光呢?不让他到虎狼之国看似爱他,实则在把他往绝路上推!幸亏这些劝谏的大臣哪!
该句设问:“然”与“诺”同义吗?它们各隐藏了太后怎样的心理活动?
三、推想延伸,练笔总结
触龙的成功,正是在揣摩透了赵太后的心理的基础上获得的,赵太后对触龙进谏的接受始于情感的接受,而学生对课文人物的认识也是始于情感体验上的沟通交流,所以不妨在课堂结尾再让学生来一次推想:赵太后给儿子送行前会对他说些什么?要求学生写一个100字左右的小片段当堂交流。这样既可使这种情感交流贯穿始终,又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挣扎在字词的枯燥理解与识记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遏制。在此文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立足于学生的体验,使其零距离感受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尝试中发现,这种思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人物形象有更深的了解,而且对文言字词的准确理解也大有裨益。
文言文教学也要让心灵擦出火花!
【关键词】非常态;情感体验;对话交流;课文赏析
谋臣策士的言辞是《战国策》中颇具艺术魅力的部分,而《触龙说赵太后》则是记录谋臣成功巧谏的上佳篇章之一。成就此文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于其人其事的“非常态”,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中老臣触龙正是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非常之时,主动请缨,以非常之谋,巧妙地说服非常之人赵太后,把即将到来的灾难化解于无形。鉴赏此文,这几个“非常”不可或缺。现展开如下:
非常之时。
假如没有非常背景的对照衬托,就不能显出触龙的大义与大智。文章第一段短短五十字,简练传神地展现了当时的方方面面:“赵太后新用事”,一个“新”字,可见赵国新旧交替,政局动荡。虽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支撑门面,但国势大不如前。“秦急攻之”,“急”则显出虎狼之秦的来势汹汹,彼时秦已连克三郡,赵国岌岌可危。“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一个“必”字可见齐国态度之强硬。本来战国时代,诸侯国结盟派王子或世子到别国作抵押已成国际惯例,齐国要求并非苛刻。而赵国内部赵太后君臣尚未磨合,彼此心意难通。一方面大臣站在国家立场上“强谏”,义正词严;一方面赵太后“必唾其面”,毫不讲理。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如何快刀斩乱麻?“触龙愿见太后”,“愿”者,希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见其丹心一片。
非常之人。
赵太后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威后。《战国策·齐策》的《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中,赵威后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认为它是先低贱而后尊贵,而赵威后的“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一番言论成了千古佳话。就是这样一位颇为开明的君主,却由于溺爱幼子,一时糊涂,甚至蛮不讲理。但她毕竟是有政治头脑的君主,这就使触龙游说成功成为可能。
非常之谋。
触龙此番劝谏,首要的是找准“症结”所在。赵太后此时处于两难的境地:作为一国之主,让幼子入质当是毁家纾难,义不容辞;作为一位母亲则不能眼睁睁地把孩子置于危险之地。最终对儿子的不舍主宰了她的情感,所以触龙此时不能以臣子的公事公办的态度来给赵太后作国情分析,或者直刺赵太后溺爱孩子,这样只会自取其辱。他得把自己定位在和赵太后同样的位置上,充分理解太后母爱柔肠的满腹委屈,进行朋友式的劝谏。
第一步,叩开对话之门。
赵太后原来把门关得死死的,似乎毫无回旋的余地,当触龙前去拜见太后的时候,太后“盛气而揖之”,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开门见山提及孩子,必然自暴来意,激化矛盾,于事无补。所以触龙一开始必须避开赵太后的锋芒,从太后的起居安康入手,努力创造一种和缓的气氛,然后不断地用感情的手指,去拨动太后心弦。这一番体贴关怀让赵太后稍感宽慰,毕竟还是跟随先帝多年的老臣,情感上拉近了,“太后之色少解”。于是,原先紧闭的对话之门,张开了一条缝,触龙得以从容推开对话之门,登堂入室。
第二步,引导对话接近问题的实质。
触龙采取了由己及人,由近到远,由浅入深的策略,逐步引导对话的话题,向实际的核心靠拢,而不使太后有所察觉。他先请求让自己小儿子到王宫充当卫士,似乎他的来意,不过是个人有求于太后,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触龙的用意一是解除太后的戒备心理,二是为下一个“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话题伏根,又能使太后触类旁通,意识到爱子之心,人皆有之,问题在于如何爱法。果然太后感兴趣地问道:“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这句话意味着此前一批大臣只知道从国家利益出发讲大道理,让太后舍子入质,却没人能理解母亲对幼子的特殊感情,现在总算遇到一个知音了!于是,就有了“甚于妇人”“妇人亦甚”等富有人情味的争辩,把原先森严的君臣距离,一下子缩短为老一辈人之间唠家常的关系,终于使得太后笑了起来。
第三步,转移话题,旁敲侧击。
触龙抓住时机,趁势转移话题,即“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借燕后作反衬,反说太后疼爱燕后胜过疼爱长安君。这种反激法立刻奏效,引发了太后的反驳,“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这正是触龙千回百转希望得到的一句话,他可顺势过渡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这一步里,触龙并未像其他的大臣一样去批评她溺爱孩子,而恰恰相反,是批评她爱得还不够,要像爱燕后那样才算长远。这一番分析完全站在赵太后的立场上,对她忍心与女儿离别的良苦用心有着充分的理解,说到了太后的心坎上,所以此时触龙的爱子观点,太后是乐意接受的。
第四步,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当太后接受了爱子须“为之计深远”的观点后,触龙步步紧逼,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入手,分析赵国及其他诸侯国“继者”绝嗣的原因,就在于其子孙“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而且不容太后插话,单刀直入地指出太后只知一味溺爱长安君是错误的,长安君必须质齐以有功于国。一句“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如重锤击鼓,振聋发聩,再加上触龙的话题始终都是顺着太后爱子、为长安君本身利益着想这一心态出发的,此时太后当幡然醒悟。非常之谋,巧于攻心。
创新设计
触龙劝谏得以喜剧收场,当首推他之善于体察人心,而这丰富的内心世界掩藏在人物的言语表情中,所以破译原文字里行间隐含的心理奥秘,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思维延伸能力都大有裨益。教学中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要求他们揣摩赵太后的心理,与之对话交流,并在交流中理性地感受触龙的大智大勇。
一、感受赵太后其人,推想激起学习兴趣。
首先花较少的时间解决学生自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字词,个别难字词可留到分析课文时再深入探究。
然后通过介绍赵太后其人让学生思维脱离枯燥的文言字词解释,并为下一步假想人物心理铺垫。介绍时由《战国策》中记载的赵太后的一句名言“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未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让学生体验到赵太后不是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平庸女人,而是一位有胆有识的非常之人。但她却在赵国的生死存亡关头,不愿履行当时结盟的惯例,说出“有复言令长安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这样蛮不讲理的话来,最终却又心悦诚服地让长安君入质于齐,以救赵于水火。这其中赵太后一定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
接着要求学生对她的心理活动进行推想,将学生引入一种与课文人物对话的情境。设问:那么在答应让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的那个晚上,赵太后会想些什么?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赵太后的心理作出合理的推想。通过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某种情感体验:自己求学在外,母亲在家尚且牵肠挂肚,更何况最疼爱的幼子远离自己,生死未卜?不忍其离去却又不得不将其推入险境,母亲的心在煎熬!这个相同的情感体验一下拉近了学生和课文的距离,激起其探究的兴趣。
二、揣摩赵太后心理,体会触龙劝谏之妙。
文章通过对话和少量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使得文中潜台词丰富的细节不胜枚举。揣摩人物心理时,可以抓一些简练传神的细节作为切入口,进而走进人物。
细节1:“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为何深明大义的非常之人赵太后在群臣面前如此蛮不讲理?而又为何于触龙如此投缘?因为有了上一步的推想做心理铺垫,所以此处学生较容易体味太后当时的情感:她是一国之主,同时也是一位母亲,一个女人,角色的不同使她必须直面理智和情感的冲突。在这艰难抉择的时刻,它需要一种理解与支持,然而大臣“强谏”,错就错在一个“强”字上,它使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此句中赵太后的情感非常激烈,满腹的气愤与委屈:“明知长安君是我最疼爱的幼子,还要逼我把他送入虎狼之地,无人可体谅我的艰难,夫丧子幼,又加上内忧外患,我已是心力交瘁。”
该句设问:赵太后为何蛮不讲理?她说这句话时在想些什么?
细节2:“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
太后的盛怒,群臣知晓,触龙自然也知道,但他还是“愿见太后”,可见其丹心一片。学生在体验的碰撞中体悟到,面对触龙的造访,太后心中可能在想:“真不识相,我正烦着呢,一个也不想见;他一定也是来说服我让长安君作人质的。但他毕竟是老臣,见还是要见的。”太后在心情极差的情况下,自然对触龙的造访没有多大兴趣,“盛气而揖之”自然可以理解,但触龙的“入而徐趋”的老且病的姿态多多少少也会让太后感念其忠心。
该句设问:“愿”字可见触龙何种心理?“入而徐趋”是什么姿态?“盛气而揖之”的细节里蕴藏着太后怎样的心理活动?
细节3:“太后之色少解。”
触龙对赵太后的反应早有预见,他是有备而来——从生活琐事入手。太后面对这些关心,特别是受到群臣围攻之后,感到怀疑,在怀疑之余,又心存感激:“还好,触龙不向我提让长安君作人质的事,毕竟他是个老臣,能体谅我,虽然我现在没心思理会这些事,但他毕竟是在关心我,我又何必老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
该句设问:何以一番闲聊会使太后怒气稍平?
细节4:“太后笑曰”
当触龙绕弯子和太后聊家常,向太后托付儿子时,就更让太后感到意外了:“我放不下长安君,因为我是女人、母亲,他是一个大男人,居然要和我比谁更疼爱儿子,真是笑话。看朝堂上那些大臣在劝我时个个振振有词,他们哪里懂得儿子对母亲来说意味着什么。这触龙倒跟我相似,看在这一点,我怎能不答应他的要求?”
该句设问:“笑”意味着什么?太后此时怎样想?
细节5:“太后曰‘然’。”“太后曰:‘诺’。”
此处正是触龙在对比中巧妙地点明来意的关键处,而太后的回答尤其简单,所以此处可重敲,比较人物的内心活动。
前一句可见太后陷入了一种回忆,以及对触龙深解其意的欣慰;后一句有一种豁然开朗后的自责与爽快。人物的心灵独白为:触龙说的也有道理,我不希望我的女儿燕后回来,是希望她能不被废,不被灭,哪里是我心肠硬。不提醒不知道,天下那么多诸侯中,能保住荣华富贵的有几个?只顾让孩子眼前过得舒适些,一旦形势有变,他没有一点抗拒灾难的资本,凭什么在赵国立足呢?我能护他一时,能护得了一世吗?让他对赵国有点贡献,为他以后在赵国立足积累些资本,这才是真正替他考虑。我怎么被母子亲情迷了眼,鼠目寸光呢?不让他到虎狼之国看似爱他,实则在把他往绝路上推!幸亏这些劝谏的大臣哪!
该句设问:“然”与“诺”同义吗?它们各隐藏了太后怎样的心理活动?
三、推想延伸,练笔总结
触龙的成功,正是在揣摩透了赵太后的心理的基础上获得的,赵太后对触龙进谏的接受始于情感的接受,而学生对课文人物的认识也是始于情感体验上的沟通交流,所以不妨在课堂结尾再让学生来一次推想:赵太后给儿子送行前会对他说些什么?要求学生写一个100字左右的小片段当堂交流。这样既可使这种情感交流贯穿始终,又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挣扎在字词的枯燥理解与识记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遏制。在此文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立足于学生的体验,使其零距离感受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尝试中发现,这种思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人物形象有更深的了解,而且对文言字词的准确理解也大有裨益。
文言文教学也要让心灵擦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