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织女庙前(外二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pe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有一片空地等我涉足
  你有几蓬青草,等我弯下身子
  为它们浇水,或是清理出一条小径
  你有一爿瓦屋
  檐下的蛛网是新挂上去的
  清风和月色一点点筛进屋里
  而七月就要到来,银河
  就要清晰明亮地横亘在我们之间
  而我已感到疲倦,我想无限靠近你
  梅雨季
  雨季给了她足不出户的理由
  许多热衷过的事物,她都失去了兴致
  图画本上残留的小小污渍
  已生出淡淡的霉斑
  她索性推开本子和笔,趁雨的间隙
  走到一片湖水边
  晚风推动回忆,微波似的
  在脚下恋恋不去
  似乎感受到一阵凉意,她穿上外套
  拉好拉链,像缝合起一个伤口
  盛夏
  蝉鸣穿透浓荫,树开始挂果
  离别迫近。铜钱草的一片叶子有些黄了
  茎是萎顿的,续再多的水扶不起它
  你走之后,黄昏来得快了些
  用足够的黑暗,掩住回忆中的阴影部分
  開始落雨,打在梦里有不安的回响
  屋檐一直醒着,悬垂的水滴与沙漏相似
  滴下来便是消失,有人低头寻找
  有人毅然转身。盛夏的门訇然闭合
其他文献
2018年初,受圆明园遗址保护基金会委托,北京交通大学圆明园研究院启动了六个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圆明园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野负责“圆明园文创基因图谱研究”设计项目。从项目成立之初我就加入了该课题组。对于当时大四的我而言,“能参与圆明园设计,不管是干啥吧,我都有点骄傲”,这样的话我跟同学、家人都说了个遍。  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儿  “圆明园文创基因图谱”,听起来好像有些厉害,事实上也真厉害。  “基因”是生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一直在乡下教书。最大的爱好和最多的乐趣就是写诗。  到了1980年代,有一张对开报纸,虽然它远在天边,却又宛若近在眼前,如同圣殿,让我对它心仪神往,朝思暮想,常常熬更打夜,写诗,抄诗,向它投奔。  它,就是《诗歌报》。  在我的印象中,《诗歌报》办得格外精彩。一是它的朝气,代表着中国现代诗歌多元发展的方向。二是它的胸襟,包容了中国现代诗歌最重要的各个诗群和流派。三是它的
梅里美说,一个人说起自己时,便会得意忘形。我说起自己时是不安的,写创作谈,谈论自己的诗歌,无疑是尴尬和犯难的,不知道从哪里起笔,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诗歌自身难以定义,作为一个写诗人,他的内心更多时候是疑惑、困顿和空茫。  我写诗较早,初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后来诸多原由,后来因故中断写作,一断就是十数年。几年前重又回来写诗,结识了一些朋友,也得到他们的激励。诗是什么样的概念,本质,属性,她该是什么
每周末的早上八点多,我妈妈的例行“查岗”电话会如时到来,虽然偶尔会因为睡懒觉接不到。  燕归巢——亲情就在身边,不管走多远  “吃过了吗?”  “刚吃过了,你和我爸呢?”  “我和你爸也刚刚吃了,你爸爸出去锻炼了,我准备去买菜。你最近学习怎么样?”  “你一个人在外,要照顾好身体,有什么就跟爸妈说……”  这段对话似乎已经成为了我和妈妈之间的一种“默契”,我听了一句就知道下一句要说什么。  而“吃
没有比一盆烧得正起劲的炉火更敞亮的胸膛  風呼啦啦地响,火苗伸长脖子  看一个个出走的人赶往温暖的道场  我们都是鬼魂,游走高楼间做着白日梦  呼朋唤友,说着违心的话  我们已习以为常,拍着胸脯  将难以办到的事情说得轻描淡写  我们就这样承诺、纠结、失信于人  面对一盆火  脸红  屋宇  浩荡的人群随着飞逝的流星划过时空  屋宇还在,梅花安静开放  我不得而知  环绕城墙的水流是怎样一种心态 
世上的一切,都是在未完成的状态当中,逐渐消解和增长。摆在每个诗人面前的真正的严峻现实是:如何在庞大无序但又万象陈列的诗歌丛林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向上的路径,以及如何在坚守与冒险的双翼之间,积攒最优良的“材料”与“黏结剂”,于绝顶或峰峦……至少无人处,建立自己的诗歌之塔。  诗歌绝对不是直接来源于现实物象乃至普通的情感和意緒的产物,至少小是用客观存在的“砖头”和“泥土”等“现场”和“现象”当中的“
50°的醉  年知天命,开始减去  突兀的枝叶,接纳每一阵清风。  日常浸润的晨光、阳光与星光  于我皆是大福报。  这个年岁,我已自觉,见光  见光中的万物,而忽视阴影。  乐山,乐水,乐其间的酿造  釜中沸腾的水,趋于平复。  那些在时光中不断筛留的事物  我日益欢喜  起居饮食,也不同往昔,  正接近精致的利己主义。  年轻时善饮的低度香醪  已基本遠离。  隔三差五的欢聚与告别  只中意5
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  不久前,我父母从国内来荷兰看我。一个周末,我开车带着爸妈去荷兰南部海钓,回程路上眩晕症犯了,恶心呕吐说不出话,只得把车交给我爸来开。幸好爸爸临行前在国内办理了驾照翻译件的公证,在荷兰短期驾驶是完全合法的。但由于我爸不熟悉荷兰的交通规则,每次按照导航拐弯前总要犹豫下,这样反常的行为很快被警察叔叔发现,我们的车被拦下了。  两个人高马大的交警示意驾驶座上的老爸把车窗打开,我坐在后
本刊長期以来坚持精品办刊,力推有影响有特质的诗人诗作,精心策划编辑“头条”“隧道”等重点栏目,受到诗坛广泛关注。两年来,获第七届鲁奖提名的10位诗人有8位在本刊刊出作品,5位获奖诗人中有4位的获奖作品在本刊首发。最近中国诗歌学会策划编写的《2018年度中国诗歌报告》中,著名评论家耿占春、高春林以专节评析了本刊“头条”栏目诗人诗作。特予选发,以飨读者。  在一首小诗里,特朗斯特罗姆写道:“词而不是语
天空湛蓝,所有的门  都向我敞开  在这里,可以坐井观天  四月的风  无法吹进这亿年经流的井底  流淌着远古的诗意  双河溶洞,这亚洲第一的长洞  让时间静止,心动过缓  洞中,有时光的叹息隐隐约约  仰望天空  却不愿走出这一段黑暗  那潺潺的水流声  在叙说着一个个历史的远古传说  除了神秘,我无法想到更加合适的词语  黑色、幽静、旷达、深远  突然有一团团温暖向我袭来  有诗歌的意象不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