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妙手拨清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ANYU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它借琴阐发一种哲理:琴、手指是弹奏出动听音乐的条件,两者相互依存,美妙琴声的出现,有待于两者巧妙结合。课堂上师生对话也类于此,教师的点评要能巧妙地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其与作品产生共鸣。既不能一味廉价表扬答而不评,也不能评而失当,更不能粗暴打断。要用积极的期望来唤醒学生积极的心态,要用明确的、热情的、思辨的、诗意的点评,让学生得到启发,反思不足,纠正错误,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信。
  一、用激励为课堂升温,让灵感恣意闪耀
  上课学生不开口,不主动积极思考回答,课堂就会沉闷如一潭死水。高明的教师善于掀起水面的波澜,让课堂“活”起来。卡耐基曾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捕捉课堂上的闪光点,哪怕只是学生的一个小小的灵感火花,也要真诚地鼓励、评价,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请听——
  “真是充满诗意的表达!如果说得慢一点就更好了,大家就更能领略其中的诗味。”
  “忘我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一种热烈的浪漫的牺牲精神!”
  “有哲理之美!”
  “真美啊!爱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这样热情的点评,会起到“皮格玛利翁效应”,让学生如沐春阳,给学生以信心,激励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去探究未知,更重要的是,这种诗化的点评会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无形中提升其语言素养。赞美一定要真诚、多角度,兼顾个体与全体,尤其是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更要降低问题的难度和心理期待,教师热情地鼓励,让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
  二、用解析为课堂纠偏,替思维正确导航
  学生因为认识、个性和理解能力的差异,课堂有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教师如视而不见,学生的错误不能纠正,当头一棒又会挫伤其积极性。怎样把握一个度?应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养成习惯。来听听《我愿意是急流》课堂实录。
  生:我想用比喻来定义爱。爱是一副望远镜,一戴上,所有的人都更近。
  师:比喻很新颖,但应该更柔美。
  生:爱是万物五彩缤纷的和谐。
  师:这句“五彩缤纷”特别好!但注意,爱情是炽烈而又专一的!
  这里,教师的点评是真挚的,纠偏是诚恳的,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长者姿态,而是一位忠实的倾听者,对捕捉到的发言作出反馈,准确地指出其优点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又明了地指出其认识的不足。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纠正了其认知的偏差,引导学生会想、会说、说对,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
  三、用拓展为课堂升格,引理解跃上层楼
  早在许多年前,人们对教师就有过“一桶水”的要求。确实,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得心应手、伸展自如,就必须有丰厚的积淀。请看下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实录。
  生:如果我们只看这个题目,不一定可以知道这是一首爱情诗。
  师:这可能是在翻译的时候,取了诗中第一句话作为题目。也许作者的原作是另外一种含义。比如你们马上要学到的《为了忘记的纪念》中有一首五言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原作是一首自由诗,翻译的时候,白莽就把它译成了格律诗。自由诗的诗句是这样的:自由和爱情,我都为之倾心,为了爱情,我宁可牺牲生命,为了自由,我宁可牺牲爱情。
  生:我觉得这首诗写出了一对年轻人恋爱、结合的过程,以及在夕阳中他们慢慢走向天国的过程。
  师:(笑)这也是一个解读的角度,但他们并不是一起走向天国的。裴多菲写下这首诗后一年多的时间就战死沙场了,他为自己的祖国捐躯沙场。他的尤丽娅,这首诗的抒情客体,在一年之后就改嫁了。
  这样的点评,旁征博引,把学生模糊的认知清晰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这两个点评,我们还可以看出教师有厚实的积淀,方能厚积薄发,方能有如鱼得水、酣畅淋漓的表达。多读、好读、善读,是每位语文教师知识储备的源头活水。
  何止于此?品诗歌,教师就应是情感细腻的诗人;教讲演,教师就应是慷慨激昂的演说家;赏山水,教师就应是倾心山水的导游;读童话,教师就应是一个童心未泯的老小孩……
  精彩的课堂点评,应恰似妙手拂清弦,轻拢慢捻抺复挑,微捺散带转双飞。这样,才能奏响激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体现语文魅力的珠玉之音。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要靠什么方法来获取知识,阅读就是一种好方法。通过阅读,增强感受力,用无限丰富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丰富多彩的外在世界。  一、 阅读体验能培养学生捕捉、收集习作材料的能力  新课改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要求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捕捉习作材料,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情感升华。  在阅读中,教师应注重引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品味,寻找感人的瞬间,于细微处体验真情。一篇好文章,能让
高三的语文复习,我主要安排两轮时间,第一轮复习侧重梳理和建构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它突出了一个“全”字,各考点全面铺开,无一遗漏。高三下学期,我们的复习进入第二轮的阶段。虽然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多数学生的复习效果较好,但每个学生对不同专题的掌握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在第二轮复习中,不但教师要了解学生整体上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脚踏实地地去弥补,为夺取高考的胜利打下
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像挤牙膏似的,一字一字的往外嘣,只是应付作文,更无从谈起写作的兴趣。一些老师仍是按照固有的作文指导模式要求学生作文,而不去关注学生的生活素材,不依据学生的教材资源来激发写作兴趣,甚至为了应付考试,特意要求学生去背诵和抄写作文,这些都是消极的作文教学模式,亟需创新作文思路,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一、抓写作契机,写身边的“生活”    《语
摘 要: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开展才能取得最好效果,对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通过1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指出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跑题 起哄 自由 真实 阅读  都说语文很重要,因为一生与之相连;都说语文无所谓,因为一生与己无碍。语文,到底有多大的分量,在很多时候,评价的体系里只有专家或学者的声音。其实真正有力量或有资格去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多年来,我们在教育理念上一直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探究中得到知识和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上受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式”的影响,教学中仍然存在“一言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究其原因是它始终把学生当作一个装知识的容器,忽视了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有需求的生命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被动中学习是毫无收获的。笔者认为
两个不同时代的诗人,因为相似的出身,相似的遭遇,写出了具有相似情感的诗篇。左思的《咏史》(其二)长于比兴,表达直白,是失意中忧愤的喷腔而出,更是压迫下不平的血泪控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抑扬顿挫,含蓄委婉,是逆境中痛苦的长吁短叹,更是落魄中无奈的忍气吞声。  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杰出的诗人。司马家族统治下的西晋是我国历史上比较黑暗的朝代之一。左思出身寒门,因为当时门阀氏族把持朝政,寒门庶族常常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孔雀东南飞》,关于刘兰芝被驱赶回家的起因一直以来有诸多观点,但教材等对刘兰芝及其婆婆焦母的人物评析、悲剧根源的理解已成定论,无论何种观点,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即褒扬刘兰芝,贬斥焦母。我以为自己才疏学浅,也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习惯不甚了解,未有充分研究,不敢妄加批评其他专家的看法,但我对关于《孔雀东南飞》的不少传统的观点不敢完全苟同。纵观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婆
反观传统的教学,不难发现,教师是整个教学流程的编剧、导演和主角,学生只是处于配角地位,积极而又无奈地配合着我们的教学。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调动,产生厌学的情绪。改变这种积弊深重的现状,恢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学生以学习的兴趣,语文阅读教学急切地呼唤着全新的教学结构和内容。  对话教学能还给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所谓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策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艺术,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艺术是“一种让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语文教师在语文讲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以文章的内容、表达形式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而定。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寻求一种能突破单一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深刻体会到,深入挖掘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特色,立足于高中语文教材文本特色的语文教学要能够常教常新,充满创新的活力。
小说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开始探索新的小说教学方法,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不利于提高高中小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如何进行高中小说教学呢?下面,我以《项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结合留白进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