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教辅错误“三”出 农村学生精彩十分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mi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也是可以互相学习的。在一节课中,农村校普通学生能发现权威教辅存在的三处错误或值得商榷的问题,发人深思:我们尽可引导并鼓励学生不唯师、不唯书,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而我们的教学确也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教子一样:不是包办,而是指导、鼓励,让他们自己寻找成功的经验。
  
  二、背景和问题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经常成为追寻“标准答案”的过程。教师高高在上,把课本、教参、练习册原封不动地搬来,强行灌输,导致学生消极接受、索取,而非积极主动发现、建构甚至创造,从而束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时至今日,新课改理念渐入人心,但教师怀疑学生能力,不敢放手教学的情况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那么,农村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开展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能否做到呢?这节课出现的突如其来的精彩挥去了我丝丝缕缕的顾虑。
  
  三、问题的解决
  
  “同学们,2005年是二战胜利60周年,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故事。”我讲的是一位飞行员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到德军本土侦察的故事,“当他终于完成任务接受盟军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童年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
  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莫顿·亨特。”有几个学生抢着说。
  “对,他就是莫顿·亨特,那么他小时候到底经历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听完朗读录音后简单复述。”
  按下录音机播放键后我挂上小黑板。小黑板列出的是《特级教师教案优化设计》(也是《教师教学用书》)中的问题,其中有:3、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这些孩子中有名字的是哪两个?4、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听完录音,忽有个学生高举起手说道:“老师,录音中有念错的字。”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第一单元的朗读录音我都听过,也发现《童趣》中“项为(wèi)之强(jiāng)”的“为”、“强”及《〈论语〉十则》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第三个“知”分别错念成“wéi”、“qiáng”、“zhī”了。可这篇我没发现啊。
  “那请林娇同学给大家说说。你可以坐着。”我喜欢叫学生的名字(课本中夹张“学生座位示意图”),也允许学生坐着回答问题。
  “‘落在最后’的‘落’应念‘là’,后面‘落脚点’才念‘luò’。”学生一脸严肃地说。
  我记起了旧教材《老山界》中的确提到“落”字有四个读音,学生说得多好啊。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同时告诉大家:“要有怀疑精神,不迷信名家名人。刚才朗读者是著名的播音员,是要给老师作示范的,结果反倒是林娇同学给他纠正发音哟。”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没想到下一步教学中又冒出个问题。
  “爬悬崖的六个孩子中有名字的不止两个,是三个!”蔡清林高声叫道。
  “哪三个?请清林给大家说说看。”我笑着鼓励。
  “杰利、内德,还有个叫莫顿·亨特。”清林回答,“作者是莫顿·亨特。”
  “也对啊!”我拍案叫绝。本文是记叙文,“我”不就是作者自己吗。我真的佩服学生。借机,我让他说说小说与一般记叙文的不同,之后也给了这位同学一番美言。
  讲解第四个问题,我准备亮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学插图“爬悬崖”。图片上一穿蓝衣红裤的小孩趴在离崖顶三分之一处——又不对啊,书本上明明写着“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于是我说道:“在讨论第四个问题之前,我想请我们班黑板报的‘美术总编’帮老师把作者爬悬崖遇险的示意图画出来。好,有请丽丽同学!”我做了个“请”的动作。
  丽丽很快地画好了悬崖,在画“我”时,稍犹豫了一会儿,后在离崖顶三分之二处画了个小孩。于是我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学插图挂出让学生结合书本内容进行比较。课堂上掀起了小高潮。很快地,大家又发现教学插图的不对之处。
  “还是我们班的小画家画得好啊!”我不忘总结一句。
  接下的时间里,同学们信心大增,小组讨论热烈,代表发言积极。下课时大家笑容灿烂。
  
  四、反思
  
  1.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得教学容量大、效率高,学生借助软件可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丰富积累,提高素养。不少农村校尚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也应充分利用好既有设备,如挂图、录音机、投影仪甚至小黑板,作为缺乏多媒体的必要补充。若本节课省却了这些在有些人眼里觉得是“古董”而不屑一用的教具,三个问题可能就不成其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问题。况且道具的适当使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则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本节课是新生刚入学不久上的,科任老师能亲切地叫出新生名字,易让学生觉出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分量。而允许学生坐着回答问题也有利于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对于他们有创意的表达,教师予以充分的肯定,使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
  3.特级教师唐江澎说:“教师的角色,就是方向的引导者,探究的合作者,情感的激发者,方法的指引者。”教师不应总是先入为主,让学生被动接受答案。农村学生都能在一节课中找出权威教辅(著名播音员的录音带、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学插图、《特级教师教案优化设计》)的三处错误,我们干吗不敢大胆放手呢?新一代学生视野开阔,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只要我们掌握敲击“燧石”的正确方法,学生创造力的火花就会不断地迸发出来。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西厝中学)
其他文献
今年是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03周年,3月14日在杭州岳庙举行了祭扫岳飞墓系列活动(见钱江晚报2006年3月14日人文2版),广大青少年喜欢听《岳飞传》的故事,敬慕民族英雄岳飞,爱读他的诗篇:    满 江 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在语言方面显现出了文情并茂的新态势,语义的表达对修辞方法的借重成为语言创新的重要表现。其中对古诗文的引用因其能够在增强文采的同时,大大丰富文章的表现力,体现出深厚的语文修养而成为师生关注的热点,《欣赏数字中的语文》、《风雨中,请侧耳倾听》、《花让我陶醉》等考场作文就是此方面的典范。  有意识地加强古诗文在写作中的应用训练,既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又可以加强对古诗
期刊
“凤头、猪肚、豹尾”是元曲作家乔梦符提出的有关写作的六字真言,陶宗仪把它解释为“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南村辍耕录》)。语文公开课的导入就好比“凤头”,它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部分,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众多的公开课执教者都希望把语文课上得“圆满完美”些,为此,教师们不惜时间和精力地设计亮点、制作课件、安排试讲等等。其实语文公开课要想上好必须先备好课(包括研
期刊
从1997年开始在江西、山西、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使用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从去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套新教材除了教材本身的设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配套出版了《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必修)(以下简称《读本》)。《读本》的出版大大拓宽了我们的教学空间,并配合了高考模式的改革,必将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充分认识《读
期刊
语文学科新的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更加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这本来是使文学回归文学本身、回归人性本身的科学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张扬学生的思想自由、解放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由于固守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习惯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对文学阅读作教条式、填塞式的解读,以致于他们认为:提倡人文性、实践人文性会与考试相背离,会使学生学无所获,会直接影响考试成绩;更有甚者
期刊
二三十年代的印度支那,湄公河的一条渡船上,一个中国男青年和一个法国白人少女相遇了。少女穿着破旧、寒酸,但举止随意自然,也透露着某种早熟的性感,她从当地人、穷人坐的大客车上走到甲板上;男青年衣着体面,温文尔雅,衔着一支英国香烟,从一辆黑色的豪华轿车里走出……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获龚古尔文学奖并风靡全球的小说《情人》的片段。玛格丽特·杜拉斯,无疑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具个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她经
期刊
《前赤壁赋》侧重“写志”,意旨显豁;《后赤壁赋》侧重“体物”,意蕴隐晦。为此,解读者往往避难就易,对苏轼《赤壁赋》思想的解读,大多停留在前赋上;少有人去为后赋作郑笺,难得的笺注不是语焉不详,就是以前赋注后赋,不得要旨。笔者试图作一次解读上的冒险,联系作者身世遭际,着眼前后两赋的内在关联,探察作者隐藏赋文背后的思想脉动,或许能自圆其说吧!  前赋的思想轨迹是清楚的,是主说服客的过程。赋中的吹洞箫之客
期刊
景物描写有许多讲究,要抓住特点,要描绘色彩,要动静结合,要写出感情。任何好的景物描写都是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升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宏壮也”。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即包含了上述诸特点,地坛中的景物有着强烈的史氏色彩,而当此之时,史铁生的内心也正经历着是活着还是自杀的严峻考验,最终在与地坛的对话中史铁生终于能够凤凰更生
期刊
徐志摩曾经说过,他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在这里笔者并不是要先验地套用这句话来理解《再别康桥》,只是在重读《再别康桥》后确实感到两者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在1922年8月徐志摩离英返国前夕曾作《康桥再会吧》,从题目上来看“再会吧”,“再别”似乎都是作别,但“再会吧”正如诗本身所写的“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我含笑归来/再见吧,我爱的康桥!”①强调的是再见到,再回来,而
期刊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一文中共用了21个“也”字,这些“也”字像21粒珍珠贯穿全篇,使文章意脉前后沟通,一唱三叹地抒发了醉翁内心的复杂情怀。仔细探究这些“也”字,发现其蕴含着以下表达功能。    一、铺陈渲染,自得其乐    “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或肯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通常与“者”连用,构成“……者……也”句式,来表示判断。文中用了许多“……者……也”句式,呈现出结构上的反复和感情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