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中道”浅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qiulong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与佛学中都使用了“中道”的概念,但其含义有同有异。随意地将它们等同起来,或者以这一家的含义套进另一家,都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不能准确了解思想。本文通过引证、解释各种资料,展现儒家与佛学里中道概念的异同和发展。
  【关键词】:儒家;佛学;中道
  在我国,“中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它最早出现在《论语·雍也》中:“力不足者,中道而废。”表示的是中途、半途的意思,随后又引申出道路的中央的意义。此后这两个意义作为中道一词最简单而基础的意义,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使用。但在更多的场合中,它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含义,即“中正之道”,也可以说是“中庸之道”。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们在翻译佛经时,使用了“中道”一词来表示佛教的核心教义。但在佛学里,不同时期的中道有不同的含义,这一点与儒家不同。在阿含经中,中道指八正道;在部派佛教而言,中道是远离断、常之二见;到了大乘中观派,以远离一切执着、分别而无所得者为中道。
  一、儒家中道简述
  在儒家领域里,中道就等于中庸。儒家的中道源起很早,具体的发源时间尚不能确定。在孔子与孟子自己看来,中道的思想是来自于先代的圣王们,即尧、舜、禹,然后一脉相承至于商汤、文王、武王、周公,再至于孔、孟。现存《尚书》中虽有《尧典》《皋陶谟》《禹贡》三篇记载三代之事,但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现存《尚书》大多篇目属于伪书,这三篇也不例外,并非三代文献。所以被孔孟推崇的尧舜等人都没有任何理论著作传世,说他们中的某一个创造了中道思想,尚无直接证据。依据史料记载,他们可能做了符合中道的事情,但理论与符合理论的行为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2008年,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上面记载了诸多流传至战国时期的古老文献。其中有一篇《保训》,据考证是周文王临终前留给继承人(即后来的周武王)的遗言。此篇的主要内容就是文王举出舜获得“中”之后受到尧的赞赏并继承君位的例子,来教导武王要恭敬执中。依据《保训》一篇,中道思想的起源至少可以前推至周文王时代,不可谓不古老。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现存的《论语》全文中,提到中庸的只有这一处。另有《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狷狂乎!”行者道也,中行即中道。孔子虽然没有详细解释何为中庸,但在他生活的年代,中与庸是有其固有意义的。文字学研究表明,在先秦时期,中即中正,即恰当,即有度;庸同用,“中庸”即“执中”、“用中”。
  《中庸》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并传授给了孟子。儒家的价值观是仁,中庸则是实现仁的方法。这一篇详细阐述了“中”的标准,具体说来,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等。总的来说,《中庸》告诉人们为人处世、行事举措时要遵循有度恰当的标准,这个标准是所有人共有的标准,它本身就不会对谁特别有利或不利。并且,无论遭遇什么险难、受到什么诱惑都不应当抛弃这样的标准。
  孟子被尊为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亚圣”,其思想大多源出孔子。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二人风格有异,但在中道思想上是相同的。孔子言中庸,孟子则称之为中道。《孟子·尽心上》:“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意思是说行中道是好的,但死守最中间不知权变的行为,等同于偏向一方。此后的荀子更是反复强调中道,既主执中又言权变:“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荀子·致士》)
  汉代以后的学者们都喜爱对先秦典籍作注作疏。《中庸章句》中记载程颐的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的意义没有变化,庸则被解释为不变。朱熹解释孔子的中庸为:“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平常不是平凡、常见之类的意义,同样是指不变,在各种时候都不背离中道。他再次重申了不偏不倚和不变的原则。这就是说,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坚持自己的道不改变。
  综上所述,中道是一个详细的、可操作的道德标准。历代的儒家学者对中道多有阐发,究其根本,都没有超出不偏不倚与坚守的范围。它不是教人一有情绪就发泄出来,不是彻底抛弃七情六欲,也不是死死站在发泄与摒弃的正中间,而是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它常常与节、度等词联系在一起,要求“中节”、“适度”。正中间合适的时候当然坚持,稍偏一些的道路合适的时候就不会也不应当死守正中。
  二、佛学中道简析
  在佛学典籍里,“中道”是由梵文词语madhyama^-pratipad翻译而来的,表示的是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佛学理论有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同的发展时期,“中道”指代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早期的佛教,中道含义较为简单,即修行的正确道路,在阿含经中具体指八正道,在部派佛教时期指远离斷、常二见。到了大乘佛教兴盛时期,中道被反复强调,在对诸多问题的理解、看法上都要持守中道,即不能执着一边,而是须将绝对对立的两边一起否认。
  几部阿含经是原始佛典的结集,交代了许多佛教的基础教义,其中修行的目的是获得涅槃解脱。八正道就是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途径,具体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种。简单说来,正见就是认可佛学的理论认为它们是正确的;正思惟就是不要有错误的观念;正语就是不要乱说话;正业就是不能杀生不能偷窃;正命就是生活所需的各种必须品应当求之有道;正精进即努力修行善法,修得不够好的要精进;正念是牢牢记得各种法所包含的内容不忘记;正定则是抛弃外道诸法,逐级进步,依次修成初禅、二禅、三禅乃至四禅。要修行有成,不是从八种里选一种,而是要同时具备八种。
  释迦牟尼在时,所有僧人都听从他的教导;他灭度后,僧人们在诸多问题的看法上产生分歧,而又不再有佛陀能为他们解答。因此,僧团依据看法不同,经历数次分裂,先后产生了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犊子部等二十(一说十八)个不同的派别,这就是部派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对中道的解说非常简短,主要见于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和《成实论》。《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而执断常乖于中道……非断非常契于中道。[1]”这就是说,在说一切有部这里,中道就是远离断见和常见。   断见与常见共称二见,时常对称并举,是两种相对立但都被佛学否定的看法。断见又称断灭论,即认为世界和我只在我活著的时候有意义,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常见即主张世界是常住不变的,人类之自我不灭,人类死后自我亦不消灭,且能再生而再以现状相续。举点简单的例子,认为没有轮回、没有因果报应,就属于断见;而灵魂不灭的看法则属于常见。依照佛学的理论,这二者都是错误的,中道即远离二见。佛学认为依现世所造的善恶之业,而于未来招受种种的苦乐果报。现世所做之事会形成种子潜藏在阿赖耶识中,将来条件具备时种子会现行,这个“将来”可能是这一世也可能是来世,就看因缘何时具备。因此,断见的人死即断灭、根本没有来世是不正确的。同时,有轮回与一般人认知的灵魂不灭是两回事。在佛学看来,轮回的是阿赖耶识及其中涵藏的种子,种子不等于记忆;万法皆因缘所生,这一世的这个人和下一世的这个人绝不能说是相同的人。部派佛教的教义纷繁复杂,但对中道的解说却异常简单,只有远离断常二见这一种。
  在史学家们看来,佛教是经历了释迦牟尼的原始教义、纷繁复杂的部派教义、龙树的大乘教义等几个发展阶段,大乘佛法的出现是较晚的。而在佛教内部,普遍观点是佛陀所说的就是大乘佛法,这是佛教的根本法,只是许多人智慧不足,无法准确理解,才有小乘等学说出现。有鉴于此,我将尤其重视中道的这一时期称为大乘的兴盛时代,暂时放弃探究它的源起。在大乘佛教教义里,中道被反复阐述,其含义在部派佛教的基础上大为深化。龙树《中论》卷一:“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2]”直接将中道抬到了第一的地位。大乘教义里的中道仍然保留了远离断常二见的含义,并增添了许多其他内容。如龙树所说,非生非灭、非一非异、非来非出,都成了中道所涵括的意义。不止于此,《大乘起信论》还说:“应知真如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无相、非非有无相、非一相、非异相、非一异相、非非一异相。[3]”类似这样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说法在佛学中非常普遍。
  在一般人看来,生灭、一异、有无等许多概念是绝对对立的,根本没有办法找到它们的中间道路,也没有可与之并列的第三种状态。而大乘的中道,特殊之处恰恰在于将二者同时否定。即使是这种绝对对立的概念,仍然不可以偏执于其中任意一边。去掉脑中根深蒂固的世俗观念,理解缘起性空,即是中道。《中论》卷四:“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4]”这样才有可能得到佛教所追寻的真如。
  三、儒佛中道辨析
  无论是儒家还是佛学,中道都是一个重要概念。二者皆以中道为名,意义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同时也有诸多容易混淆误解的细微差异。
  在相似方面,它们都要求不偏向任意一边。儒佛两家都一样地排斥极端,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儒家的中道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佛学原始教义的中道是人们修行以获得解脱的准则。
  差异方面,首先,儒家看重的是“度”,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度”,恰当地把握了最合适的程度当然最好,稍微偏了一点点也不是什么大事,不会被谴责。如同走在大路上,道路正中央最为合适的话,稍微偏左一点或者偏右一点也都是可行的。大乘佛学的中道则完全不适用这个比喻。佛学的中道没有“度”可言,它超脱于世俗对各种概念的理解认知。如果一定要类比的话,大约可以说,你走在大路上,觉得自己要么向前走要么向后走,不可能既向前又向后;而佛学的中道告诉你,路根本不是长这样的,其实根本没有前后两个方向,连道路都不一定存在。
  第二,数千年来,儒家的中道含义都没有多大的变化。佛学里,原始教义的中道是指示了修行的准则,大乘佛学的中道则强调非常非断、非一非异等等与世俗看法不同的理论,同时仍隐含着修行准则的意义——想要修行精进,就不可执着于世间诸法。
  注释:
  [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77。(CBETA, T27, no. 1545, p. 400, c2-3)
  [2]《中论》卷1〈观因缘品 1〉。(CBETA, T30, no. 1564, p. 1, b14-17)
  [3]《大乘起信论》卷1。(CBETA, T32, no. 1667, p. 584, c24-26)
  [4]《中论》卷4〈观四谛品 24〉。(CBETA, T30, no. 1564, p. 33, b11-12)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印)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M].《大正藏》第27册。
  [3](印)龙树.中论[M].《大正藏》第30册。
  [4](印)马鸣.大乘起信论[M].《大正藏》第32册。
  [5]杨朝明.孔子的“中道”哲学及其意义[J].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6]姚卫群.佛教的“中道”观念及其思想渊源[J].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7]徐克谦.论荀子的“中道”哲学[J].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摘要】: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中,斯大林指出:“在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和列宁之间隔着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独占统治的整个时代”[],“第二国际的基本工作是按照机会主义的路线进行的”。斯大林的这一观点,忽视了在第二国际时期,以拉法格、梅林等为代表的第二国际左派理论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捍卫。同样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对拉法格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上也存在着不足,他们虽然认识到了拉法格的理论缺
期刊
【摘要】:高职美术教育近年来备受关注和重视,在这种新形势下的,既要满足现代化市场对人才的整体需求,又要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是通过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创新美术教学活动,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对象的兴趣特点,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不同的视角会展现出不同事物的美。目前,我们看到的高职美术学科的课程内容不仅仅是传统的美术创作或者技法训练,而是更多地去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生活中
期刊
【摘要】:论述了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围绕“以人为本”做好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工作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以人为本”;期刊;管理;服务  期刊是提供情报信息的源泉,是传递信息知识的一种重要文献,它具有内容新、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利用价值高等特点。能及时反映科技、教育、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是一种被利用最多、信息价值最高,历来深受读者欢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对棒棒军进行描述,并阐述每个阶段与重庆的城市变迁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棒棒军这三十多年的兴衰,其实反映的正是重庆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从而为重庆城市变迁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棒棒军;生命周期;城市变迁  (一)引言  棒棒军这一称呼源自重庆,指的是在街头、码头、车站等地方经常出现的一群依靠体力劳动为生的特殊群体。他们主要为别人提供一些小型货物的搬运服务。对于这
期刊
当前,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循环经济理论已经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并成为我们追求的实践目标。循环经济理论触及到了如何认识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循环关系,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剖析循环经济的哲学思想,首先应该认清循环与发展的哲学关系。有的人将“循环”误解为机械的重复和停滞,认为循环和发展是无关联的甚至背道而驰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和排斥循环现象,破坏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循环关系。实践结果证明,这种认识具有很
期刊
现如今的中国面临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机遇和挑战:所谓机遇,即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和发展道路是因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挑战就是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故意破坏。  “和平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完美结合。这里所说的“和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内和平,就是国家内部的安定、有序;二是指国际和平,就是国家、地区之间不发生冲突、战争,至少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中国
期刊
【摘要】:现如今,旅游的发展仍然处于一种迅速、广泛的状态。而在旅游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随着人们需求的转变,导游的重要性得到了体现。导游在旅游活动中,处于一个既非游客,又非东道主的中间位置,他们除了自身的文化,还会接触到游客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并且在旅游过程中还要在这三者中进行协调。可以说,导游对待各文化的态度,是各文化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能否得到正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导游;游
期刊
【摘要】:以小说《人生》的爱情故事为例,来探讨爱情是否会因环境的因素而改变。小说《人生》自发表一来,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关注,其中主人公的爱情是关注重点之一。现有普遍研究认为,《人生》中主人公的爱情是悲剧的。尝试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框架下,指出《人生》中环境(需求)对爱情的影响,并对其原因加以分析。本文指出合理协调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保障爱情不随环境而改变,真正的爱情不应该因环境的变化而变质。过分地追
期刊
【摘要】:补服制度是明清两代官方用以标示和区别官员身份等级的制度,补服是运用织、绣、缂丝等工艺制作的精美图案工艺品,在补服制度的明文指引之下,各地各时期的工匠艺人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图案造型,尤其明代文官补服图案造型多样、异彩纷呈,笔者在观摩大量明代文官补服图案的基础上试分析总结其构图艺术特点,即擅于巧妙配合禽鸟数量进行构图、重视辅助元素在构图中的应用等。  【关键词】:明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的许多单位管理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其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成分的复杂多变、管理形式的千差万别、日益突出的矛盾问题等各方面,而采用以往的管理模式在优化管理流程与提高管理效能上已经很难有所起色,因此要意识到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能够符合新形势下管理机构职能建设的新型管理模式是提高管理机构正规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精确型;发散型;科学型;制度型  管理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