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鄂温克族之桦树皮工艺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鄂温克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其传统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驯鹿部落鄂温克族的桦树皮手工艺更是成为传承至今的文化,其为狩猎民族的生活需求提供了方便,甚至衍变为了鄂温克族艺术中的璀璨珠宝。
  [关键词]驯鹿鄂温克族 桦树皮 材料特性 民族继承与创新
  一、 桦树皮之材料特点
  桦树皮,别名白桦,其中以东北,西北地区生长率最高。因其质地柔韧、易后期加工、防腐耐潮、携带方便等特点,深受鄂温克族人民的喜爱,被用来制备所需生活物品,并为美观于其上绘制雕刻各种花纹图案。鄂温克人生活在大小兴安岭深处,勤劳智慧的人们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于每年雨水充沛时来剥取桦树皮。首先,选取挺直又光滑的桦树,用工具在上下端各划开一圈口子,其次再在左右各竖划一刀,最后用双手将其顺刀口慢慢撕下,剥去整张的长方形桦树皮,待明年时,被剥去树皮的桦树又能生出新的桦皮,因此成为了鄂温克人无限又珍贵的财富。在古代,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先哲们很少以美为话题谈及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1],而只有体现了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2]。这些工艺无疑为传统的桦树皮工艺添加了丰富的色彩,这种工艺所传达的精神是美的象征。
  二、桦树皮工艺的分类
  从工艺品的审美历程来看,凡是产生年代久远的物品往往带有某种实用性[3]。据资料显示,桦树皮的种类有百余种,如桦树皮船、笔筒、首饰、桦树皮水壶、首饰盒、刀剑等……桦树皮作为一种工艺品制作材料,由其创造的实用作品又是少数民族美术的重要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美术,无论就民族性、造型性还是空间性等,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并通过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充分体现出来[4]。无论怎样的工艺品,其原材料的加工技艺大概有如下几个基本步骤:一是剥取树皮;二是用特定的锅将皮煮软;三是剪裁,并用特制的线鹿筋来缝合;四是用工具雕刻或剪裁出装饰图案。以下文字特从几个基本方面进行介绍:
  1.桦树皮船
  作为使鹿鄂温克族历史上伟大的一项发明创造,它既是猎民们进行狩猎生产必工具,也是日常生活中交通和运输的工具。制船的材料为纯天然的桦树皮。一般长约5米,宽不到1米,因船体独特的布梭形,两端由松木板做成两头翘起的骨架,使得浮力较大从而在行驶时让阻力减小来增加速度。其船底和船帮也由整张无缝的桦树皮制作而成。全船是用松木削成钉,用以加固各部位,这种船平时可乘坐二三人,用单桨滑行。桦树皮制作的船,船体较轻可轻松携带,所以成为了鄂温克族人民狩猎的好帮手,表现出了驯鹿鄂温克人智慧的头脑与娴熟的手工艺技术。
  2.桦树皮盒子
  器皿是鄂温克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桦树皮盒子更是由早先传承到如今的工艺。因其图案花纹各异,大小规格不同,样式琳琅满目。其制作材料主要为桦树皮,并以细小皮条进行材料的缝合。桦树皮硬度不一,在进行器皿制作时,也因此略受限制,不能有普通陶瓷丰富多彩的变化,其材料多呈容易制作得圆筒状。可充满智慧的使鹿鄂温克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美的追求,她们在样品的外观上自由发挥,刻画了丰富的图案和特定寓意的纹络,来使桦树皮盒子不仅实用且充满神秘的色彩。
  3.桦树皮围子
  类似于游牧民族蒙古族居住于蒙古包,在山上进行狩猎的鄂温克族便居住在了“撮罗子”中。“撮罗子”,是居住于东北进行狩猎活动和一部分游牧民族居住的房子。为了方便,房子的选址一般选在阳光照射率高且水草就近可取的平坦之处。“撮罗子”的盖造方法,先是用几根直径相似的枝杈,修剪成木杆,按序搭成上聚下开的基本构型,并用几十根左右木杆搭在骨架上,分散开后,捆绑固定。最后,为了遮风挡雨盖上桦树皮围子,这时,桦树皮就发挥作用了。每年雨水充沛时,鄂温克人便会去山林里挑选粗壮又光滑的桦树,待剥下桦树皮后捆卷于大锅里煮,直至桦树皮变得十分柔软,出锅进行裁缝。
  4.桦树皮装水壶
  桦树皮水壶是一件艺术品,这些艺术作品包含有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5],非审美功能更多体现在它的实用性。桦树皮水壶不仅携带方便,还可用作装饰品摆放于家中。由于猎民们经常进行狩猎,所以外出时水壶为必备物品用以维持体力。这时,桦树皮制作的水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桦树皮水壶,由塑料水壶、桦树皮、纯牛皮背带结合而成。塑料壶内胆绿色且环保,由高科技手段处理制作而成,其外部桦树皮防腐耐潮,不易破碎,质地柔软,且严格经过选料,剪裁,缝合等工序而做成。它的背带则是由纯牛皮二层皮裁剪而成。
  三、桦树皮雕刻花纹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6],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7]。北方狩猎民族的雕刻艺术丰富多彩,其中动物纹、云彩纹、植物纹多见于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中。鄂温克族与鄂伦春,赫哲族在桦树皮雕刻工艺上最大的区别,便是动物纹中的驯鹿纹,该图案表现了鄂温克族特有的原生态环境与饲养麋鹿的生活状况。
  1.动物纹
  动物纹在鄂温克族桦树皮装饰上占有着重大比重,因为鄂温克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山林里的动物。早先,动物更是山林中“神”的化身,寄托着鄂温克族对自然的敬畏。其中,驯鹿与猎民们的生活最为亲密,它不仅是最便捷的交通运输工具,更是人民的衣食来源,且被视为大自然对鄂温克族人民的馈赠。在鄂温克族人民中流传过这样一句话,“驯鹿全身都是宝”。其内脏与驯鹿角是是各种良药的主要成分,鹿奶不仅好喝,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艺术贵在创造性,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8],鄂温克人民便把对麋鹿的情感,、信仰、崇拜意识等融汇在桦树皮的装饰艺术里。除了驯鹿纹,还有其他象征希望美好与春天的动物纹,如蝴蝶纹、梅花鹿纹等。
  2.云彩纹
  云彩纹,意即描绘蓝天白云的图案。亦为鄂温克族手工艺饰品绘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山林上空的蓝天与白云是最美丽的画面,便由此研制出美丽的图案用以表达心中对纯洁美好的向往。这种花纹,在鄂温克雕刻花纹图案中占了三分之一。   3.植物纹
  麋鹿的生活离不开苔藓,猎民生活所需动物的食源,也离不开山林中的一草一木。鄂温克人长期居于山林中,敬畏着大自然中的植物。他们从生态中获取灵感,感受到了花草树木的力量,便将其图案刻画在桦树皮装饰品上,逐渐形成了他们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植物纹大概分为树叶纹,花朵纹,枝叶幼芽纹等几种类型,示意爱恋与美好,希望等。这些纹络形式上变化有序,遵循一定的规则排布。
  四、鄂温克桦树皮文化的必要性
  对于艺术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9],驯鹿鄂温克人的桦树皮文化是古老的一种文化,它经过时代的变迁与外界科技技术生活的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并没有被取代渐失,而是得以保存,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究其根本,是有原因的。
  1.驯鹿离不开森林,不能以圈养的方式进行饲养,所以许多到山下生活的人必须重返森林。他们热爱着麋鹿,麋鹿热爱着山林。这样“封闭”式的生活让鄂温克人与外界沟通十分不便,不能及时换取所需的物质产品和接受新的文化,只能以传统的方式,用智慧的头脑向大自然探索。
  2.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其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10]。狩猎民族由于长期在森林中进行狩猎生活,更因陶制器皿有易碎,笨重的特点,对于狩猎民族十分不变,所以不能提供基本生活的需求。而桦树皮制作的皮具具有轻便,防水,防潮,不怕磕碰,不易破碎且经久耐用的特点,对狩猎民族的生活非常适应,因此倍受喜爱。
  结语
  由于桦树皮制品携带方便,防腐耐防水耐潮制作简易,便承载着古老文化与文明的意义。白桦树的树皮、树干、树枝,都对驯鹿鄂温克人的生产生活发挥着极大作用,是他们生产生活的主要依靠和主要的原料之一,也是他们创造桦树皮文化及桦树皮文明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其表现的原生态特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完全具备了狩猎民族的基本特色,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
  在当今社会,全球村的盛行,使古老的“封闭”部落受到了外界影响,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现状令人担忧。所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记忆与档案记载也是我们的义务,同时希望各民族的人民都能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丰富中华文化。
  鄂温克人于1965年结束了游猎生产,开始定居生活。几十年时间,便凭借国家与政府的援助与勤劳充满智慧的大脑,让经济生活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为让人惊喜的便是猎民们的思想转变。有的猎民开设了旅游景点,有的开设了民族特产商行,更有甚者,开启了肉干制品厂,创造了丰富的财富。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资源在逐渐遭到严重破坏,环境状况日趋恶劣,桦树资料越来越少,由于外界文化的冲击,桦树皮器皿也逐渐被瓷器等代替。这时,保护环境,重视桦树资源与拯救传统工艺便是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苏和平.构建学校传统艺术教育体系.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4);
  〔2〕苏和平.试论艺术教育的功能与效应.民族教育研究.北京,2005(6)。
  作者简介:安达(1994--), 女,硕士,少数民族艺术专业,中央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它包括戏曲、话剧、歌剧等,是最为普及的文艺活动形式。前苏联著名电影导演普多夫金说“无论在戏剧还是在电影中,演员工作的基础,总是在于创造完整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因此人物形象塑造与戏剧创作有着重要关系。  [关键词]剧本写作 人物形象 塑造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艺术的内涵就在于它来源于生活却又站在生活之上。人物是戏剧的灵魂,
期刊
[摘要]本文就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存在问题简单分析,对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几点思考,以期能够得出可循规律,进而推进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开展。  [关键词]农村基层 群众文化活动  开展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主体是人民群众,以娱乐为核心,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明与文化生活为主要目的群众文化活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下,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核心,这不仅活跃人民群众娱乐生活,而且还提高了人民群众文明素养。近
期刊
[摘要]在弘扬的传统文化中,群文期刊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对群文期刊编辑人员的素质有着一定要求,本文就此分析期刊阅读对民众的影响。  [关键词]群文期刊 传统文化 编辑素质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必用之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浓酒淡茶皆为我中华之文化;上至唐尧虞舜、秦皇汉武,下至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都有传承至今的灿烂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始终立足于对人整体生命的改造、塑造上,将向好的精
期刊
树皮,让人联想到它的沧桑、粗糙感。  这里展示的树皮工艺会颠覆你原有的印象,惊讶它的自然原始之美!  在我国的东北部生长着大片的桦树。皮白的为香桦,皮苍者为黑桦。据说,清代的流人(注:古代中原被流放到关外的犯人),对于桦树情有独钟,因为它丰富了流人的生活,寄托了流人的理想,当然也繁荣了流人文化和黑龙江地方文化。  桦树皮坚韧,剥之可长达数尺。在清代以前桦皮的功用主要是用来盖房,盖窝堡,做庐舍、庐帐
期刊
广州黄埔区的文冲村,入村即见,巷道狭窄错综、纵横交错,四个池塘虽隔似连,外人进来难辨方向。这种村落布局,首先是风水格局设置之需要。交错繁复的狭巷、串珠般水域、古朴建筑,汇成复杂又有条理之结构,形成呈现风水之理的绝佳环境。它让文冲子孙开枝散叶繁衍成广州近郊的大族。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迷宫般的巷道,让外敌入村后迷失方向。  文冲村开村八百多年。文冲陆氏始祖泰泉公原居南雄珠玑巷,南宋末年金兵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之在文化层面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些都带动了群众文化的良好、持续发展。在社区活动中广场舞这一文化形式已经被更多的人喜爱和接受,而广场舞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现如今,该形式已经被广大人民看做是群众文化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我们也明显的看到,广场舞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在文化塑造、社会和谐发展发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不过在广场舞蹈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噪音和场地
期刊
[摘 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过程中,涉及到普查申报、传承、挖掘、开发、利用和建档等各项工作环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本文就高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谈一点经验。  [关键词]高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经验  高州市是广东文化之乡,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位于广东省粤西,地理环境特殊,扼粤桂六县、市之要冲,历代为州、府、郡、县治所。高州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在打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开展图书馆流动服务的成功经验,对当前如何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图书馆流动服务这个课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经验,启迪思维,论述提高流动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流动服务 地方特点 资源共享  近几年来,我国图书馆的流动服务工作蓬勃发展。所谓流动服务,主要是利用某些运输工具(如汽车、船只等),以远离市区、固定场所图书馆的企业、乡
期刊
[摘要]合唱活动的组织及排练对提高合唱的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重视对合唱活动在组织排练的工作。本文主要针对群众性合唱组织的原则与排练展开了探讨,对群众合唱队的组织原则和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系统分析了群众合唱的排练,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组织 原则 排练  群众性合唱是集体的歌唱艺术,是当今较为活跃、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音乐活动,是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和培养审美能
期刊
[摘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舞蹈艺术是一项受到广泛认同和参与性极强的活动形式,在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它是以群众为主体,群众自愿参加的一项的活动,通过舞蹈活动可让群众掌握和学习丰富的舞蹈语汇,并运用多彩的艺术手段去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群众自身的思想感情,从而满足群众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活动的需要,最终达到群众自我娱乐的目的。本文先简单分析广场舞蹈的特征、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主要论述广场舞蹈在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