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障碍式”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因此,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求胜欲旺”的个性特征,在提出问题上巧设“障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加减法验算”一课时,利用“设置障碍”式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原本平淡乏味的“加减法验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了知识。接下来,笔者就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加以展示和探讨。
  片断一:设置“否定障碍”,导入验算的意义
  笔者利用课件动画,展示出小明跟妈妈到商场买运动服和运动鞋的主题画面(一套运动服135元,一双运动鞋48元,妈妈正准备付款,小明作思考状)。
  师:妈妈给小明提出一道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猜猜是什么?
  生: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共要多少元?
  师:谁能帮小明解决问题?
  这时,学生踊跃举手,积极发言,笔者请学生说出算式和竖式计算过程,板书如下:
  师:他的算式和计算对吗?
  生:对!
  师(认真检查后作否定状):算式对了,可计算错了!
  这一否定使学生产生了疑惑,纷纷发表看法:“老师,计算是对的啊。”“老师,我觉得是你错了”……
  师:我还是觉得他错了,你们有方法能证明他是对的吗?
  很多学生肯定地回答:有!(学习情绪开始高涨)
  师:那好,请各小组讨论验证的方法来说服我。
  学生们开始情绪高昂地找方法,有的热烈讨论,有的翻书查看,有的拿笔列式计算……很快,学生迫不急待地开始想要说服我:
  生1:我用48 135算出来的结果还是183啊,证明他是对的。
  生2:我们小组用183-48的结果是135啊,也证明他是对的。
  生3:我们用183—135的结果是48啊,也能证明他是对的。
  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证明他的计算是对的,你们真棒!你们说服老师了。其实,同学们刚才用的方法,就是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叫作“加法的验算”。
  随后,笔者指出了这节课的重点,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而且记忆更加深刻。
  反思一:利用好奇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课后笔者进行了及时的反思,笔者认为这节课教学成功的重点在于教师能够巧设问题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如果按照常规教学的导入方法来引入“验算”的概念,不仅难以很快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会到“验算”这个新知的重要性。笔者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征,先把他们认为肯定正确的答案否定掉,再让他们想办法说服老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寻找方法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思维,最后殊途同归,验证了结果,这是多么让人乐于接受又令人跃跃欲试的事情啊!这一“激将法”很自然地将学生们带进“如何检验加法结果是否正确?”的研究中,自然而然地导入了“验算”的概念和意义。当他们通过多种方法“说服”老师后,增加了自信心和自豪感,由此产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继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习新知的状态。事实证明,这种学习思维是活跃的、主动的、高效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训练思维,锻炼能力,收获新知。
  片断二:设置“肯定障碍”,凸显验算的作用
  在学生掌握了验算方法后,笔者出了一道叫“小老师”的巩固练习题:小华做了一道减法题并进行了验算,同学们谁先批改对了谁就是他的小老师。
  师(作认真检查状,没等学生回答)说:用356 57=403来验算,很好,对了!
  生1:老师,好象错了。(不太肯定)
  生2:老师,他算错了。(这一否定引发很多同学纷纷附和)
  师(再作检查状,并肯定地回答):没错啊,他的验算结果是403,证明没算错啊。
  (这时,很多学生发现问题了,争先恐后地要推翻笔者的结论)
  生3:老师,他左边计算时就错了!
  师:错在哪啊?我怎么看不出来?
  生4:个位向十位借位后,十位0向百位借位本来变成10,但要退一位变成9,9减5等于4,正确答案应该是346!(很多学生附和着)
  师(作恍然大悟状):哦,原来他错在这。同学们可真细心!你们是很棒的小老师!可为什么他验算了还是错呢?
  生1:因为他计算减法时忘了退位,用加法验算时又忘了进位。
  生2:因为他在计算和验算时都不够细心。
  生3:因为他验算时没有认真地计算,而是看着答案就抄上去。
  师:这样的验算能起到真正的检验作用吗?
  生(齐答):不能!
  师:那同学们在验算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明白了验算的重要性,即验算是计算中很重要的一环,它为前面的计算把关;更明白了在计算时要细心、用心、专心。
  反思二:利用好胜心,促进逆向思维,挖掘学生的主动思维潜能
  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验算的方法后,按常规教学的思路给学生出一些加减法的验算练习固然必要,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到验算的重要性,却只把验算作为一种形式,很多时候即使进行了验算,但还是不能发现错误。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让学生领悟到“验算时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照抄答案,要认真地去重新计算”。依据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这一特点,笔者在练习中设置了“肯定障碍”,把学生认为错的答案判断为正确的,并用跟学生比赛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仔细地检查,从而发现其中的错误,并通过思考“验算了为什么还会错?”这个问题,逆向思考“验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学生的怀疑、检查、判断、争辩、归纳、发现等思考环节,既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验算的重要性,又能挖掘学生的主动思维潜能。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特征去设计“障碍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跟学生比比赛、斗斗气、唱唱反调,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开发区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徐晓卿)
其他文献
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在一起研讨学校文化和教师专业的问题。有一点先做一下说明,“丰悦于心,慧通于世”是郭锋校长提出来的理念,我也非常赞同,所以我就按学校的要求题写了这几个字。今天来到学校,听了校长的介绍,我对樱花园实验学校有了很形象的、很好的印象。确实,学校这几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特别是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校文化。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一个是学校文化,一个是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主题是学
王笑梅,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心理中心科研员,北京市德育学科骨干教师。  《中国教师》:生涯规划在国外从19世纪末就开始了,而我国开展得比较晚,也不成熟。具体到海淀区,是从什么时候、基于何种考虑开始推行高中生涯规划的呢?  王笑梅:从全国来说,民国时期开始就已经有生涯指导了,但那个时候主要是侧重于对职业的指导,后来是间断性的。20世纪90年代国家也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生涯指导,但当时侧重于农村
编者按:  成立于2009年,办学仅有两年多时间的深圳市南湾学校,在教学质量突飞猛进的同时,以其家长义工和国学特色这两道亮丽风景在深圳市享有美誉。享誉深圳的南湾“家长义工制”有着怎样的源起和发展?面对建校之初的种种困难,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校长李化春和他的团队打赢了那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学校发展进入平稳期后,年轻的学校又是如何挖掘自身的国学渊源,将国学底蕴融入办学思想与日常教学?本期《校长论坛》将
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儿子和孙女也走上了教育岗位。儿子已经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在我们县的一所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孙女也于2013年成功应聘特岗教师,在县的一所中学担任英语教师。我希望他们能真正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口述者:李南生,男,汉族,1940年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人,毕业于剑阁初级师范学校,小学高级教师。1959年开始担任乡村小学教师,先后在1所中心校和4所村小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现读书和以往不同。以往读书或是纠结于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或是沉溺于人物情感的百转千回,而作为读者的我,只是我,故事外的看故事的我。而今已近不惑,捧卷再读,却总在不经意间,在书中的故事里,遇见自己。  龙应台在作品中写出自己生命历程中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二是目送渐渐老去的父亲的背景,表达出面
“翱翔计划”的开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突破传统意义上被动、依赖的学习模式,逐渐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科学家的带领下走上属于自己的科学之路。  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人们普遍具有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而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也是
市场经济、互联网 、信息爆炸……生活在这一现代化、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反而日趋强烈。人们关注到在中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国人的内涵修养、综合素质如何跟上国力的发展,踏出国门的中国人怎样才能充满自信,跻身国际舞台?必须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要有强大的中国灵魂来支撑。这个“魂”,植根于我们的成长过程,需要日积月累的积淀,基础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在办
《中国教师》:林教授您好!作为一位在美国大学工作的华裔教授,您如何看待今日大学教育的国际化?  林静:美国大学从许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机会,如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各学校都自行设立国际交流项目等。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应该注重国际化的双边效益问题。例如,美国将本土学生通过各种项目送到北师大来交流、学习,对于美国学生而言,他们无疑能从中获得发展。对于北师大这类接收机构而言,应该更注意应用这批“资源
具有70多年办学历史的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在最近20多年的发展中,获得了诸多全国性及北京市的奖项,跃身成为北京市名校,在国内基础教育界享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史家教育集团的“和谐教育”理念与优质的课程体系成为“史家名片”,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前来参观、研讨。史家教育集团成立了“北京市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不仅向学区内的11所学校开放,而且向整个东城区敞开了大门,搭建起“区域共享的优质
随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师班的同学们参观完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以后,总想写点什么。一来这是在中国大陆最早的一所台湾学校,并且在我们东莞;二来参观完这所学校,与众多的大陆学校相比,还真的有点不一样,那种说不出的教育感觉这几天一直在萦绕着我,难以释怀。  2015年12月22日,一个阳光不算太充裕的日子,我们走进了这所学校。走进校园的感觉不算太好,或许来得太早,校方的接待人员还没有来到学校门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