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诗情 觅诗味 育诗心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读诗使人灵秀”,九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诗歌学习有整整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当然要抓住这一契机,以《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现代诗阅读的评价要求为立足点,从学生立场出发组织课堂,调整课堂,带领学生来一场诗歌的文学之旅。下面谈谈笔者曾经做过的一些尝试。
  一、 以读养诗情
  此处所说的“读”,应该是诵读。课堂上,笔者主张学生在第一遍读准全诗(不读错音、不漏字、不添字)后,根据自己对诗的初步理解,用铅笔描缓急、分节奏、注重音、标升降调。有些学生开始很随意,也毫无章法,可是随着课堂的深入,他们会不断修改。如《雨说》一诗,部分学生对诗第七节的朗读节奏的把握就经历过一番变化。初读时,学生的朗读节奏基本是“三分式”:“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三分朗读法并非不行,句子并未被读破。可是当学生领悟到“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这一副标题的意义时,有同学便对原来的朗读节奏提出了质疑,认为“二分法”更好:“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提出质疑的同学认为“三分法”朗读过于严肃,带有较浓的长者说教味;而“二分法” 节奏轻快,更能表现“雨”把自己当做是与孩子们平等的知己,更加符合“蹲下身子与孩子们交谈”的姿态。
  反复训练后,学生渐渐摸索到现代诗朗读的一些技巧,如意象及其修饰语,读重音的感觉比读轻音好;一般的问句读升调比读降调好,因为一种谦和或引领就从上扬的音调中演绎出来。如《雨说》中:“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为什么”“走”及“拍子”声调上扬,不仅符合对孩子问话的口吻,亲切温和,而且可以让人联想到“雨”微笑着招手想引领孩子们漫步的美妙意境。但是《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朗读却不能遵循问句声调上扬的原则,只有将“为什么”和“泪水”读至重至沉的降调才能表达诗人艾青爱之深、痛之切的情感。若将它读成轻飘飘的上扬升调,全诗的基调就完全被打破了。而且,不同学生有时会因为理解不同而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法。
  学生读中有悟,悟了再读,反复实践,收获颇丰。很多同学养成了拿到一首诗就愿意开口读的习惯,部分学生还能相互交流自己对诗的节奏、气韵的把握。从课堂起步时的初读到教学结束时的诵读,学生以读促进对诗的理解,又随着理解的深入而更好地诵读。
  书声琅琅的现代诗课堂上,学生的诗情是可以得到滋养的,读拉近了他们和现代诗的距离。
  二、 以品觅诗味
  对于初学者来说,诗歌的味道主要在情感和语言上。“从领悟意象入,从寻找差异出”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1.从领悟意象入,理解诗人情感
  “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我们无法直接触摸诗人心中的感觉,但是诗作中的意象给我们搭建了一座通向诗人内心的桥梁。我们可以借助意象,加上我们的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试着去揣摩诗人内心的感觉。
  《星星变奏曲》中,学生初读时很快就会发现主体意象是“星星”,诗中还有它的同类意象“蜜蜂”“萤火虫”“睡莲”等,有对比意象“夜”“冰雪”“僵硬的土地”等,一类代表光明美好,一类代表黑暗寒冷,作者是想表达对光明的向往。孩子们的解读无疑是正确的,但也是粗浅的、模式化的,未能真正贴近诗人的内心。我们的课堂若止步于此,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们讲的是学生本来就懂的。将现代诗阅读引向纵深化还需要老师的适时介入。就在学生自认为已经完全读懂了这首诗时,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学生从诗作中找出“星星”这一主体意象出现背景的诗句。学生很快找到了两节诗的首行“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明白了黑暗笼罩下的星光才显得尤为珍贵。于是课堂上对这行诗的朗读重音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但一致的看法是这个假设句是诗人对当时的黑暗现实强有力的否定。当我再引导学生将两节诗的顺序置换时,课堂上的思考更深入了,最后的结论是:向往美好是人之常态,了解现实的残酷却又不失坚定才更显可贵,所以诗人将“星星”的对比意象放在了第二节,又在诗末幻化出了“金黄的星星”,表明自己愿为追求光明而奉献的决心。至此为止,孩子们越来越贴近诗人的内心,再简单让他们了解一下“朦胧诗”出现的背景,那么“理解诗人情感”这一教学目标也可以算是达成了。
  现代诗学习中,不能只是对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行模式化解读,意象的组合、变化、递进中,都有诗人情感的暗流在涌动。课堂存在的意义应该是学生的需要,所以从学生立场出发,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是那些他们应该学会眼下却没有掌握的知识或方法。
  2.从寻找差异出,学习诗歌的语言智慧
  余光中的《乡愁》历来被认为是他同类主题的诗歌中最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可九年级学生的心弦不见得能被拨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经典意象在初读时并未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也许和他们的年龄心智有关,和他们的生活阅历有关。我尝试着用《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流沙河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揣摩余光中创作这首诗时的思维历程,在揣摩过程中,让学生动笔,选择其中一个片段,将诗散文化,如填补少年等待家信的留白等。学生在创作后发现,散文的抒情更直接,更容易,而诗歌传达情感的方式要隐忍得多。当他们将意象及修饰语重读时,发现了诗人故意将意象缩小,“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形容性叠词以及“一枚”“一方”“一湾”这几个数量词,其实都是诗人故意为之,特意将意象缩至极小,来与乡愁的深浓形成强烈的反差,而且诗中意象之小与现实中物象之大的差別是越来越明显。学生再读时,被那些看似容易克服实则无法解决的难题给震撼了,特别是读到诗的第三节“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教室里的氛围是一种让人揪心的宁静。
  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去解读。
  现代诗借助“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象和极具差异性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解读空白,而这种留白,应该是诗歌创作者对读者参与诗歌的一份嘉奖。若我们能够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孩子们身上或多或少会被熏染上一点诗味吧。
  三、以写育诗心
  在教材中,“研讨与练习”部分常有要求学生仿写的练习,如《星星变奏曲》中: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企盼。《蝈蝈与蛐蛐》及《夜》后的第三题也有写几行小诗的要求。“写”不仅有助于刺激学生去主动观察,发现美好,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渐渐把学过的别人比较高明的处理语言文字的能力内化成自己的。除了教材中的小练笔,诗歌单元结束后,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举办“诵读自己的诗”这样的诗歌朗诵活动,特别是九年级下册现代诗的学习基本是在春暖花开之际,这时让学生读诗、写诗、会诗,真是一件比较美妙的事。
  以诵读滋养诗情,以品味寻觅诗味,以仿写培育诗心,读、品、写不可分开进行,三者应该是融会贯通的,而且课堂上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课堂的流动必须是学生思维的流动与延伸,在这个流动过程中,力争将课程目标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莱辛在《拉奥孔》中指出:“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能和艺术争胜,还可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化美为媚。媚就是在动态中的美。”“它是一种稍纵即逝而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它是飘来忽去的。因为我们回忆一种动态,比起回忆一种单纯的形状或颜色,一般要容易得多,也生动得多,所以在这一点上,媚比起美来,所产生的效果更强烈。”莱辛的说法,让人不禁想起白居易《长恨歌》中“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社会迈向“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当今,各级党委、政府为抓好教育的发展,加強了教育管理的力度,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也呈现了提升态势。然而,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教育教学发展仍显现出不平衡性,笔者发现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存在许许多多的让人困惑的问题。我也曾经苦苦思索过,做过很多的努力,尝试作一些改变。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社会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半壁江山,而当下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其中的问题总是剪不断理还乱:首先,教材让写作边缘化。现今语文教材多以文本主题为单元结构,每个单元除了“阅读”,就是“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写作”和“综合性学习”单列在本单元之后,写作成了阅读的添头,仅是“阅读”“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之主题或话题的延伸。其次,教师让写作变得随意化。作文教学存在训练随意化、指导简单化、
[摘 要: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背景之下,核心素养理念的出现就证明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已经抛弃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在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上合理利用情境教学资源,对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质量极为关键。因此,教师就应该利用教学情境,发掘信息技术课堂之上所包含的情景资源,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情景教学资源;应用策略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中的人物。老王和杨绛先生的关系既简单又非同一般。简单体现在两人之间只是一些看似不足挂齿的你来我往,非同一般则表现在老王去世后,文坛上大名鼎鼎的杨绛先生会专门为其写上一篇令人读来感慨万千、唏嘘不已的散文来。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进一步研读一下这篇作品,看看他们二人之间这种简单而又非同一般的关系。  老王,我们只知其姓王。名谁?不知。大概杨绛先生也不知道吧。我们还知老王虽年
语文是一种美,是一种与生活同步的美、与文化同行的美。“经典”是指这些流传广远、存续持久,在思想上具有超越性,在内容上具有深度与广度,在语言上具有审美艺术的重要作品。与此同时,“经典”也是学生感受语文之美的载体。“诵读”是一种能表现语气、语调、韵律节奏的读法,就是叶圣陶所说的“美读”,包括朗读、吟诵、背诵、默读等。琅琅成韵地诵读通过对文本的眼观、口诵、心惟、耳听、熟读精思成诵,达到“送之不辍,其境愈
当下,初中生写作成了大难题,提到写作文,学生便会一筹莫展。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怎样在语文阅读课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讲道:“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一半根据对于语言文字的认识,一半也要靠虚心模仿前人的范作。”模仿不仅是中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经常采用的策略,它是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把阅读材料当作写作范文,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习文章结构、立意、语言
[摘 要:人类的一切文明都起源于思考。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源源不断的动力。新课改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了问题意识的重要作用,问题意识培养至此走进了小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三部分,其中阅读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是提升小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关键。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能让小学生带着问题走进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阅读学习质量。本文以理论与实践
一直以来,古诗文教学重“言”还是重“文”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两者往往不能兼顾,更多的教师从实用主义出发,为了追求“高分”,过于重视注释翻译,轻视文本。如此的教学方式,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只能得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致使学生以为文言文就是机械背诵,因而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对于文本一定要深挖,让每个学生对于文本都能展示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再让这些观点在课堂中产生碰撞,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发
要学生学好语文,就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的课上得深入浅出,饶有情趣,学生自然会感兴趣,而这种兴趣可形成最佳的心境,使学生的内驱力得到理想的发挥,促使他们精神集中,思维活跃,言谈活泼。有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这样往往能达到甚至超越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