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算分数连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之下,要求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要新颖,同时可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学习技能,全面培养学生思维。本文从灵活性、开放性以及操作性等方面阐述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特点,并以“分数连加”为主要教学内容,提出活动课的设计。
  关键词 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分数连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252-01
  一、小学數学活动课教学特点
  (一)活动形式灵活
  在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确保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灵活的变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重视教学活动的拓展,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学,还可通过生活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从而使活动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活动内容开放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为学生创造的学习活动应是开放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数学活动课中活动内容应体现出对学生实际需要以及课堂表现方面的开放性。因为数学课堂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传授学生掌握理论以及解答问题的本领,更重要的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发散思维,从而能够主动探索,发现更多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的意识。
  (三)活动操作性强
  在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课堂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体现出活动的可操作性,充分将课堂活动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方向正确引导,联系生活,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学习,将数学知识运用其中,以自己的实际体验,获得实践经验,在活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
  (一)为学生设计丰富的活动课堂形式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理较强,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分数的连加”为例,教师可设计以下几个活动步骤:第一,将关于数学的历史知识引入教学中来,具体可以是关于某位数学家的小故事。例如: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导致失去了去学校学习的机会。但是他仍然对学习有一颗火热的心,每天坚持自学,他的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偶然间他看到了这样一道分数连加的习题1/1×2 1/2×3 1/3×4 … 1/99×100,他经过仔细思考之后就将正确的结果计算出来了,大家知道他是怎么计算的吗?同过向学生介绍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积极的参加到课堂学习当中。
  第二,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通过具体题型让学生找出规律。教师可为学生展示出一组算式:1/6=1/2×3=1/2-1/3,1/12=1/3×4=1/3-1/4,1/20=1/4×5=1/4-1/5,让学生找出这组算式中的具体规律。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让学生对算式规律进行探讨,然后由一个学生代表整个小组阐述讨论结果,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过程可充分发挥学生思维。
  第三,由教师总结,当一个分数的分母能分解成两个数的乘积,同时分子是两个数的差,那么就可将这个分数拆分成两个数的分母为具体的分数单位之差的形式。著名的华罗庚就是应用这个规律将1/1×2 1/2×3 1/3×4 … 1/99×100拆成1-1/2 1/2-1/3 1/3-1/4 … 1/99-1/100,最终中间的各项分数全部消掉,只剩下1-1/100=99/100。从而向学生引出“拆项消除”的数学计算方法。
  (二)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方面,可以充分结合实践生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使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解“分数的连加”时,可为学生设置生活问题,一块菜地,1/2种白菜,1/4种,1/8种西红柿,1/16种胡萝卜,问种菜的面积一共是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这时,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1/2 1/4 1/8 1/16,但是这样的算式怎样计算呢?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不同加数之间的规律,发现后一个加数的分母是前一个加数分母的2倍,再将例题以图形的形式为学生画出来,发现结果是将这块地平均分成16份,种菜的面积占15份,进而总结出,这样类型的分数连加问题的结果等于第一个分数乘以2减去最后一个分数,即1/2 1/4 1/8 1/16=1/2×2-1/16=15/16。通过生活实践问题让学生找出分数加法和实践生活的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将数学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进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活动课的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分数的连加”为主要教学案例,在活动课的设计方面,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并通过练习实践生活,锻炼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殷英.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8(26):33-35.
  [2]史淑静.小学数学教学中积累学生活动经验的策略和方法阐述[J].中国高新区,2018(12):125.
其他文献
摘 要“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蘇杭……”孩子们随着音乐慢慢地唱着歌曲。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我们的家乡苏州吗?”“喜欢”。孩子们一致回答。“那你能说说我们家乡美在哪里,你为什么喜欢美丽的家乡呀?”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孩子能回答出来,这就是我第一次开展班级童谣特色《姑苏特产》的一个教学片段。  关键词 苏州;方言童谣;本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
摘 要 智育和德育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然而,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时候往往会顾此失彼,甚至会出现“两败俱伤”的尴尬局面,即德育和智育的效果都不如人意。毫无疑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该力争实现“两全其美”,即德育和智育的双赢。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两全其美”渗透德育的一些有效方法。  
摘 要 在教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设计数学问题的方式来展开数学知识教育。在教师设立的数学问题中,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时获得学习的启发,把数学的思维激发出来,当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之后,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一定会获得成功。在此,我将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采取设问促启发的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展开研究讨论。  关键词 激发思维;氛围;问题;获得  中图分类号:A,B01,O514.
摘 要 作为幼教人员,我们应该关注幼儿的生存安全,特别是幼儿安全教育和风险防范。风险无处无时不在,幼儿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差,如何能做到提高幼儿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  关键词 幼儿;安全教育;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616,X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9-0067-02  泰国当地时间2018年7月5日下午5时45分,两艘载有中国游客的游船在泰国普吉岛附近海域
摘 要 复习课练习不是旧知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教学的知识,特别是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加深沟通与理解。因此,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习题是上好复习课的关键。  关键词 期末复习;练习;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018-01  一、温“故”——重温原题,夯实基础
摘 要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自主愉悦,能反应幼儿的已有经验,并且不受场地、时间影响。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则是材料的支持者、游戏的观察者和游戏的参与者。在游戏结束教师通常会组织集体进行分享交流,其目的就是使幼儿在分享交流中得到共性的发展,使其成为一次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 分享;交流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051-0
摘 要 在进行情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能力,在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的同时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塑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并且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情境教学法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情景教学法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的。本文将探讨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G623.
摘 要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性思维品质与学科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是历年的高考试题,所以高考也就成为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最佳的展示平台。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结合2018年高考数学复习过程中一些具体的做法谈一谈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文献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观察和引导、教育,使幼儿逐渐积累良好的德育经验,养成良好的德育行为,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和谐发展。我们要注重在环境中
摘 要高三复习紧张而忙碌,各种考试层出不穷,就有了大量的试题资源,而反观学生,却还处于似懂非懂,懂而不会的阶段,如何利用这丰富的试题资源,让学生“既懂又会”?本文通过一道高三月考试题的讲评,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既解决了问题又揭示了本质,从根本上让学生由懂及会。  关键词懂而不会;挖掘;试题  中图分类号:S222.5 5,C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