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结果构式Rpastp制约的语义阐释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pp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句法——语义界面入手考察英汉结果构式的Rpastp制约,旨在借助词义分野和语义互动探究其语义缘由。研究发现:第一,过去分词承继了根词的语义结构,并对其进行凸显和侧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义结构:隐性[+事件]义和显性[+状态]义,两者在句法相关性和Rpastp制约强度上存在差异;第二,Rpastp制约是语义互动和竞争的结果,通常,过去分词的[+事件]义与结果补语的[+状态]义存在冲突,其[+状态]义惟有在认知外驱力压制下完全状态化并超越[+事件]义后方能与结果补语的[+状态]语义相容,形成合格句;第三,英汉结果构式中Rpastp制约强度因语法化差异而存在不同,汉语表现为强式,而英语表现为弱式。
  关键词:结果构式 Rpastp制约 承继 句法相关性 语义互动
  
  一、引言
  结果构式①是英汉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双表述句式,语义上指“某个实体实施特定行为引发其他实体或自身经历最终结果状态变化”,其典型句法结构是SVRO(汉语),如“他打碎了一个花瓶”或SVOR(英语),如“Tom cut the rope short.”。研究表明(如Green,1972;Randall,1983;Carrier&Randall,1992;Napoli,1992;Goldberg,1995;Boas,2003;Broccias,2008;罗思明,2009)通常英语结果构式的结果补语排斥过去分词(文中简称Rpastp制约)。如:
  (1)a.*She wiped the table cleaned.
   b.*He broke the door opened.
  这一现象似有语言类型学意义,汉语也存在类似的制约,但英汉语法化存在差异。类似表达,英语为综合式,汉语为“动作+结果”的分析式②③。如:
  (2)a.*她把桌子擦弄干净了。
   b.*他把门撞弄开了。
   c.* She wiped the table cleaned.
   d.*He broke the door opened.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少数英语学者试对其做出解释,如Carrier & Randall(1992)和Miyata(1998),但都未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汉语因无“过去分词”之说,故Rpastp制约一直无人问津。鉴于此,本文将从句法——语义界面入手考察英汉结果构式的Rpastp制约,旨在通过词义分野和语义互动探究其缘由。
  二、相关研究
  在深入分析Rpastp制约之前,有必要简单梳理一下前人的相关研究,以便展开下文。Green(1972)是最先发现Rpastp制约的学者之一,但可惜的是,她仅止步于简单描写。有关解释性工作直到10多年后才由Simpson(1983)、Carrier&Randall(1992)等人率先尝试。他们从过去分词和结果构式的语义互动关系出发提出了“体语义冲突”假说。该假说认为,英语结果构式Rpastp制约的根本原因是:过去分词的某种“体属性”(aspectual property)与结果补语的语义不相容(incompatible),因为这种体特征是指一种“完成状态”(completed state),如果过去分词作为结果补语出现,则意味着需要主谓词引发的最终结果状态早在动作执行前就业已存在,与结果构式的意义存在语义冲突(semantic clash)。④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事实上,某些过去分词并不像“体语义冲突”假说所预料的那样受制于Rpastp制约。这说明“体语义冲突”假说的限制过强,排斥了某些合法的语言事实,如Miyata(1998:226~227)提供了如下“Rpastp制约例外”证据:
  (3)a.He hammered the door closed.
   b.He kicked the door shut.
   c.He drank himself drunk.
   d.She worked herself fatigued.
   e.She ironed her skirt pleated.
   f.He walked himself confused.
  显然,“体语义冲突”假说无法充分解释上述语言事实。此外,还存在理论内部的矛盾,因为从逻辑上讲,过去分词的“完成状态”义与结果补语的“状态”义具有相容性,不应当存在“体语义冲突”,难怪Goldberg(1995:197)指出:Carrier&Randall(1992)的“体语义冲突令人难以捉摸(elusive)”。但遗憾的是,Goldberg(1995)只是轻描淡写地指出了Rpastp制约和“体语义冲突”假说的“难以捉摸”,自己并没有深入考究其缘由和得出任何有价值的结论。
  上述窘境迫使后来者继续向前探索,Miyata(1998)便是其中之一。Miyata(1998)将英语结果构式的Rpastp制约置于“致使结构”宏观系统中进行研究,在充分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词汇竞争”假说来解释Rpastp制约例外。作者发现,第一,英语结果构式与“make致使结构”都受Rpastp制约。如:
  (4)a.* She wiped the table cleaned.
   b.*He broke the door opened.
   c.* She made the table cleaned.
   d.*He made the door opened.
   e.She wiped the table clean.
   f.He broke the door open.
   g.She made the table clean.
   h.He made the door open.
  第二,“have致使结构”不受Rpastp制约限制,因为其结果状态是由主语NP以外行为者引发的。如:
  (5)a.She had the table cleaned.
   b.He had the door opened.
  通过上述对比研究,Miyata(1998:227)得出如下结论:首先,Rpastp制约不只是英语结果构式的独特语义属性,而是某些致使结构的共同语义特征;其次,英语结果构式中“结果状态”只能由主语NP引发,必须受制于“直接变化制约”(Direct Change Constraint)⑤;最后,受词汇竞争制约,若某些过去分词没有对应的纯形容词并且符合语义相容原则,则可以进入结果构式。如例(3)中过去分词能够担当结果补语是因为英语中缺乏表示对应“结果状态”语义的纯形容词,而例(4)中a~d所表示的“结果状态”在英语中可以找到对应的纯形容词,受词汇竞争影响,无需采用过去分词,从而可见于Rpastp制约。
  Miyata(1998)的研究比前人有所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揭示了“体语义冲突”的不足,指出了Rpastp制约存在例外,并提出“词汇竞争”假说加以解释。第二,发现了“致使结构”中Rpastp制约的共性与个性,拓宽了研究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揭示语言本质和构式特性。但“词汇竞争”假说至少存在下列不足:第一,可能导致过度生成,无法有效阻止生成那些符合“词汇竞争”和“直接变化制约”的不合格句。如:
  (6)a.*John pushed the car started.
   b.*Marry pulled the flag raised.
   c.*约翰把车子推弄发动了。
   d.*玛莉把旗子拉弄升高了。
  例(6)中,“started”“raised”“弄发动”和“弄升起”都没有对应的形容词,符合“词汇竞争”假说,“车子被发动”和“旗子被升高”的状态变化分别是由行为“push”“pull”“推”和“拉”直接导致的结果,符合“直接变化制约”,但无法保证生成合格的结果构式。第二,在具体技术层面上,Miyata(1998)没有就Rpastp制约做出具体的描述,而是采用了一个模糊的说法:Rpastp制约是某些致使结构的共有语义属性,即描述的状态变化都是由主语NP以外行为者引发的。这的确可以区分“结果构式”“make致使结构”和“have致使结构”,但与某些语言事实存在冲突。如:
  (7)a.*She made the table cleaned.
   b.*She wiped the table cleaned.
   c.She had the table cleaned.
   d.She ironed her skirt pleated.
  例(7)a~c中,状态变化符合Miyata(1998)的描述:例(7)a~b不合格,是因为不符合“过去分词描写的状态变化是由主语NP以外行为者引发”;例(7)c合格,是因为“使桌子干净”者是主语“she”以外的实体。但例(7)d对此构成挑战,句中过去分词“pleated”描述的状态变化恰恰是由句子主语“she”直接引发的,例(3)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上述分析显示,Miyata(1998)的解释同前人一样,无法达到解释的充分性,因此,Rpastp制约在理论和技术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过去分词的语义结构
  认知语言学者(Langacker,1987、1990;Talmy,2000;Goldberg&Jackendoff,2004;沈家煊,2006;束定芳,2007)主张语义是概念或意象形成的过程,而意象与视角、选择、凸显、具体化程度密切相关,同时,意象的形成依靠基体(base)和侧重(profile)的互动。动词的语义是表达一个完整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运动的意象,如动词“go”的语义是描述一个射体随时间(t)从地标处离开的过程,其过去分词“gone”之语义则是以“go”的意象为基体凸显和侧重形成的独特结构,“go”的语义凸显横侧重,而“gone”的语义凸显竖侧重。⑥基于这种语义观,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第一,由于过去分词的语义与其根词的语义存在共同的基体,差别在于两者对基体的凸显和侧重不同,因此,过去分词的语义必然承继(inherit)了根词的某些语义结构,根词的语义应当隐性存在于过去分词的语义当中;第二,动词通常概念化过程,即某种事件,而过程往往蕴涵着结果(吕叔湘,1980),即某种状态,这些意义会在过去分词的语义结构中得到不同方式的实现,或隐或显,同时,凸显和侧重的不同将会导致过去分词的语义产生地位差异:某些语义优先于其他语义;第三,由于语义概念化存在连续体现象,因此,过去分词的语义存在“事件>状态”等级:处于语义两极的分别是概念化了的[+事件]义(简称为“典型事件义”)和概念化了[+状态]义(简称为“典型状态义”),其中“典型事件义”承继了根词语义结构的[+事件]属性⑦,这是基体共享的结果;“典型状态义”凸显和侧重了对应根词的语义结构中[+状态]义,这是凸显竖侧重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分词的概念化存在不对称性,使得其“事件>状态”语义等级存在事件倾向和状态指向⑧。为直观起见,现将过去分词的语义承继结构简单图示如下:
  图1:过去分词的语义承继结构
  
  图示说明:第一,上方大圆代表动词的语义结构,其中“横线”和粗体的“事件(过程)”表示动词的语义凸显横侧重,内圆表示动词之语义内在隐性蕴涵状态(结果),但不凸显和侧重;第二,下方大圆表示过去分词的语义结构,其内粗体小圆、“竖线”和状态(结果)表示过去分词的语义凸显竖侧重,符号A和B分别表示过去分词之语义极的两个端点(典型事件义和典型状态义),A和B的位置距离表明过去分词的语义等级存在隐性事件倾向和显性状态指向;第三,两个大圆间的连线及其偏左位置表示根词和过去分词的语义结构之间存在承继关系,且过去分词的隐性语义偏重于事件(过程)。
  总之,过去分词及其根词在语义上的承继关系促使了过去分词的语义出现了隐性语义和显性语义的分野:隐性语义承继自其根词的事件(过程),但未得到凸显和侧重,具有[+事件]倾向;而显性语义承继其根词隐性蕴涵的状态(结果),但得到凸显和侧重,具有[+状态]指向。这一语义分野正是英汉结果构式中Rpastp制约产生的语义缘由,下文将对其具体分析。
  四、Rpastp制约的语义阐释
  过去分词的语义分野为合理解释结果构式中Rpastp制约问题提供了条件。但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还必需说明一点:词义的功能分野。许多句法—词汇语义界面理论认为谓词(尤其是动词)的意义包含两个部分:句法相关意义和词语区别意义,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前者确定谓词的自然语义类和事件类型,表征事件结构,预示谓词的句法行为,后者将一词区别于他词,与句法行为无关(Pinker,1989;Levin&Hovav,1995;Levin&Hovav,2005;梁锦祥,2006;罗思明、徐海、王文斌,2007;熊学亮,2009)。两者虽名称多样,但本质大抵相同,如结构意义和独特意义(Hovav&Levin,1998)或语义结构和语义内容(Grimshaw,1993)。因此,句法-语义界面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寻求谓词的哪些语义与句法相关?具体层面上是,哪些语义与哪种句法结构相关?根据这种观点,解决Rpastp制约问题就是要回答过去分词与结果补语的句法语义相关性问题。
  结果构式的语义指“某个实体实施特定行为引发其他实体或自身经历最终结果状态变化”,其语义结构可以表征为:X CAUSE Y TO BECOME Z。(Goldberg,1995)该语义结构要求可融入Z的语言成分必是表达[+状态]的静止义,而不能是表示[+事件]的动态义。那么,为什么表示“完成状态”的过去分词与结果构式存在“体语义冲突” 呢?这是因为Simpson(1983)、Carrier&Randall(1992)等人没有深入探究过去分词与结果构式之间的“句法相关意义”。在典型状况下,作为过去分词“内趋力”的隐性[+事件]义才是“句法相关意义”,而其显性[+状态]义惟有在语言使用者的“外驱力”压制下超越隐性[+事件]义后方能成为“句法相关意义”⑨:通常,过去分词的[+事件]义与结果构式补语的[+状态]义存在“语义冲突”,两者无法达到语义相容,如例(1);惟有在语言使用者的“外驱力”压制下,过去分词的[+状态]义完全状态化并超越其[+事件]义后方能与结果补语达到语义相容,形成合格句,出现Rpastp制约例外,如例(3)。必须明确的是,由于英汉语的语法化差异,过去分词在英语中采用综合式表达,而汉语的对应形式采用“动作+结果”的分析式表达,“动作+结果”与结果补语的[+状态]义相冲突,否则违反“禁止双重融合”原则(Randall,2010:23)和超越“一因一果认知倾向原则”⑨⑩,故汉语缺乏Rpastp制约例外。为直观起见,现将上述过去分词与结果补语的句法语义融合过程图示如下:
  图2:过去分词与结果补语的句法语义融合
  
  图示说明第一行表示作为输入项的过去分词之句法相关语义结构:隐性事件义和显性状态义,两者融合构成输入项的整体意义。其中通常“隐性事件义”比“显性状态义”具有更显著的句法相关性。第二行表示结果构式的句法语义:致使事件意义和结果状态意义,两者融合构成过滤项的整体意义。第三行表示过去分词的句法相关语义与结果构式的句法语义的输出结果:合格与不合格,两者语义相容,则输出项合格;两者语义不相容,则输出项不合格。英汉结果构式中Rpastp制约主要体现在曲线连接部分。此外,小方框内粗斜体字表典型状态,曲线表非典型状态;“+”表语义融合;因致使事件义非本文重点,故从略。
  上述分析显示:借助“词义分野”“句法相关语义”以及语义融合不仅可以合理地解释结果构式中Rpastp制约,同时也回答了Simpson(1983)、Carrier & Randall(1992)等人的“体语义冲突”以及Miyata(1998)指出的“Rpastp制约例外”问题。至此,还有一个问题尚未分析:Miyata(1998)的“词汇竞争”假说。我们认为,“词汇竞争”假说本质上是语义问题:纯形容词与过去分词的语义差异是导致词汇在形态和语音上竞争的根本原因,因为形容词比过去分词具有更高的状态化程度和绝对的[+状态]义,而过去分词的[+状态]义是相对的,是[+事件]义蕴涵成分在认知凸显和侧重后产生的结果。纯形容词与过去分词的语义差异通过对比便十分明了,如例(8):例(8)a~b隐含“门从关到开”的事件过程,而例(8)c~d无此义,仅表“门是开的”状态,为了在语言上辨别这种语义差异,满足有效的语言交际需要,英语诉求于形态和语音差异,从而出现“词汇竞争”。
  (8)a.The door is opened.
   b.门(被)弄开了。
   c.The door is open.
   d.门是开的。
  整个分析显示,若将Miyata(1998)“词汇竞争”假说纳入语义分析至少有如下优势:结果构式的相关问题可以在语义框架内得到统一的解释,达到理论内部的一致性和简洁性。
  五、结语
  本文从句法——语义界面考察了英汉结果构式的Rpastp制约问题,旨在借助词义分野和语义互动探究其缘由。研究发现,过去分词与其根词之间的语义承继(semantic inheritage)和不同凸显与侧重导致了过去分词的语义分野:隐性[+事件]义和显性[+状态]义,两者在句法相关性和Rpastp制约可见度上存在差异,前者远胜于后者,形成一个句法语义相关性等级:事件>状态。通常,过去分词的隐性[+事件]义与结果补语的[+状态]义存在冲突,两者不能相容,惟有当[+状态]义完全状态化并超越[+事件]义后方能与结果补语的语义相容,出现Rpastp制约例外,形成合格的结果构式。同时,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化存在差异,汉语不许可Rpastp制约例外。总之,结果构式中Rpastp制约是语言义互动和竞争的结果,同时存在语言共性和个性,在英汉结果构式上表现为:一方面,典型状态是都存在Rpastp制约;另一方面,Rpastp制约强度存在差异,在英语中表现为弱式,容许例外,在汉语中表现为强式,不容许例外。同时,本研究显示,结果构式中Rpastp制约问题可以在语义框架内得到统一合理的解释。
  (本文为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YGH09001]阶段成果之一。)
  
  注 释:
  ①汉语界常称其为动结式,相关研究始于黎锦熙(1924),该术语出
  自吕叔湘(1980),英语此类研究初见于Jespersen(1909~1949)。为行文方便,本文采取目前常用术语:结果构式(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②关于相关术语的含义与说明,敬请参见许余龙(2002:127~130)。
  ③例句中对应于英语过去分词的汉语表达采用“弄+结果”形式出
  于如下考虑:因为汉语表示“动作+结果”中“动作”义在语境不明确的情况下,无法具体化,而“弄”的语义恰恰较为“模糊”,与其大致对应。
  ④Carrier&Randall(1992:184)指出某些形态上类似于过去分词
  的派生形容词(如ragged,three-legged和wicked)可以进入英语结果构式。
  ⑤直接变化制约(简称DDC):结果构式描述的状态变化必须由动
  词描述的行为直接引发,同时结果谓词描述的结果状态必须从行为自然推导得出。(Miyata 1998:223)
  ⑥基于语义和形态继承关系,本文把过去分词的对应动词称作“根
  词”,如go是gone的根词。
  ⑦承继指两个语言实体之间存在某种属性传递关系,广泛用于句法
  研究,如Goldberg(1995)在讨论及物性结果构式和不及物性结果构式的句法-语义关系时采用了这一概念,另如Davis(2001)、罗思明(2009)。
  ⑧由于本文关注的是结果构式中补语的句法—语义界面问题,因此
  本文不考虑过去分词的词语区别意义,如“broken”的“破碎”义与“gone”的“离开”义,仅讨论其“句法相关意义”,如“broken”与“gone”的共有“结果”义。
  ⑨关于“语言内趋力”和“认知外驱力”的句法—语义界面作用,
  敬请参见王文斌、罗思明、刘晓林、于善志(2009:193~201)。
  ⑩禁止双重融合原则:融合最多只能一次适用于概念成分(笔者
  注:概念成分即语义成分)。(Randall,2010:23)
  
  参考文献:
  [1]Boas,H.A Constructional Approach to Resultatives[M].
  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2003.
  [2]Broccias,C.Towards a history of English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The case of adjective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J].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008,(12).
  [3]Carrier,J.& J.Randall.The argument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of resultatives[J].Linguistic Inquiry,1992,(23).
  [4]Davis,A.R.Linking by Types in the Hierarchical Lexicon[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5]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6]Goldberg,A.& R.Jackendoff.The English resultative as a
  family of construction[J].Language,2004,(80).
  [7]Green,G.Some observation on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instrumental verbs[A].In P.M.Peranteu(ed.).Papers from the Eighth Regional Meeting,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C].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2.
  [8]Grimshaw,J.Semantic Structure and Semantic Content[M].
  New Brunswick:Ms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3.
  [9]Hovav,M.& B.Levin.Building verb meaning[A].In M.Utt&W.
  Geuder(eds.).The Projection of Arguments[C].Stanford: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98.
  [10]Jespersen,O.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M].London:Allen & Unwin,1909~1949.
  [11]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da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2]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Linguistic
  Description[M].Stanford:Stand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3]Levin,B.& M.Rappaport Hovav.Unaccusativity: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5.
  [14]Levin,B.& M.Rappaport Hovav.Argument Realiza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15]Miyata,A.Restriction against deverbal ed adjectives
  in resultatives[J].Tsukuda English Studies,1998,(17).
  [16]Napoli,D.Second resultative predicates in Italian[J].
  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2,(28).
  [17]Pinker,S.Learnability and Cognition:The Acquisition
  of Argument Structure[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9.
  [18]Randall,J.A lexical approach to causatives[J].Journal
  of Linguistic Research,1983,(2).
  [19]Randall,J.Linking:The Geometry of Argument Structure[M].
  New York:Springer,2010.
  [20]Simpson,J.Resultatives[A].In B.Levin,M.Rappaport &
  A.Zaenen(eds.).Papers in Lexical-functional Grammar[C].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Club,1983.
  [21]Talmy,L.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2]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23]梁锦祥.PUT道“放”——汉英动词词汇化对比一例[J].华南师
  范大学学报,2006,(4).
  [24]罗思明,徐海,王文斌.当代词汇化研究综合考察[J].现代外
  语,2007,(4).
  [25]罗思明.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
  学博士论文,2009.
  [26]罗思明,黄凤鸰.界化与单一界化限制[J].外语教学,2010,
  (3).
  [2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8]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9]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0]王文斌,罗思明,刘晓林,于善志.英汉作格动词语义、句法
  及其界面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
  [31]熊学亮.增效构式与非增效构式——从Goldberg的两个定义说
  起[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5).
  [32]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黄凤鸰 罗思明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 31521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借助加州大学汉语语料库和FLOB语料库,在语义场和类联接理论视角下,对汉英“玩”的句法搭配模式进行了英汉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汉语中的“玩”主要有两种搭配模式:“玩+NP”和“玩+结果状语”,其中“玩+NP”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得到凸显,而英语中的“play”则主要有6种用法,分别为play光杆,play…role/part,play+NP,play with+NP,play+Adv以及pl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汉越词为突破口,探讨了汉语和越南语在语音、语调上的对应规律。  关键词:汉语 越南语 语音 语调 关联性    作为一种拼音文字,越南语可能是世界上标记符号最多的语言,除了对固有的拉丁字母在形式上有所修改外,还在元音字母上把声调加以标记,使初学者感觉单字多变,容易混淆,甚至造成拼写错误。  越南语虽是表音文字,但受汉语的影响却是非常明显的。汉语对越南语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词汇上,越南语中
期刊
摘 要:发声是播音主持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理论与实践不结合、气息与声音脱节、刻意追求声音共鸣等问题。在姚喜双老师的课上,他用两“松”两“紧”来解决学生在发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关键词:发声 气息 下巴 松 紧    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发声的掌握尤为重要。不管是广播媒体还是电视媒体,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听”,也就是“有声语言”。在新兴的网络媒体中,“有
期刊
摘 要:本文综述了沈家煊先生近十年的相关研究,简单介绍了沈家煊先生运用认知语言学原理进行研究的相关论文,重点阐述了语言的主观性及汉语语法教学方面的论文。“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即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主观性 汉语语法教学    一、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不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而是跟生成语言学一样代表一种解释语言现象的路向(ap
期刊
摘 要: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人类思维方式。空间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最基本的认知。本文比较了英汉词语“天/sky”的空间隐喻,发现英汉语言中关于“天/sky”的三维空间隐喻和二维空间隐喻多于一维空间隐喻,并且分析了该现象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 天/sky 空间隐喻 比较    一、引言    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是一种十分普遍的人类思维方式。虽然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隐
期刊
摘 要:漫画中的象声词使用频繁,种类繁多,是漫画情节的需要与象声词的特点共同决定的。漫画中的象声词具有两种修辞效果:其一,通过补充声音,增强画面的形象性,借以弥补纸质媒介的局限性。其二,推动情节的发展,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象声词 漫画 《加菲猫》 修辞    漫画是以图像为主、以文字为辅的平面无声的作品,每个画面之间藉由框格之间的扣连产生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漫画已经形成了
期刊
摘 要: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几”和“多少”可以互换使用的句子,这容易给他们带来误解,认为“几”和“多少”在意义和使用上是一样的。本文立足于语料库研究方法,针对汉语二语习得,对表示疑问的“几”和“多少”作简要分析,力图找到其中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几 多少 表疑问 数量 动量    一、前言  关于“多少”和“几”在表疑问时用法上的异同,王力先生曾在《中国语法理论》里指出:“古代
期刊
摘 要:《走进汉语》是短期培训系列教材之一,《读写本》和《听说本》配套使用。教材的话题选择和顺序安排精当,内容丰富,语言点简洁明了,与课文配合自然,版面设计新颖,人性化的目录设计也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和学习者的使用。  关键词:短期教材 《走进汉语》 教材编写    一、引言    在世界掀起“汉语热”的大环境下,每年来华进行短期汉语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朱志平等(2008)对1998年到2008年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拉康的“他者”理论出发,通过“我是一个他者”和“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来分析意识语言中认知性隐喻和体验性隐喻产生的心理原因,揭示隐喻是无意识的结构,这种无意识结构在意识语言中产生了大量的能指游戏,即隐喻。  关键词:隐喻 拉康 他者 无意识 能指    一、引言    随着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其奠基之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把隐喻定义为“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期刊
黄树先教授致力于汉藏语研究,而以文章名世。与同行学者比,其不少文章似在“雕虫”,多实证。凡喜读其文者,多因其论从史出。中国传统语文学素重实用。然而重实用则有时难免望文生训,结果越是难通之处越多歧解,所以古书中语词歧解者颇多。黄树先教授的文章发奥赜而辨疑议,解决了不少聚讼纷纭的问题,很值得读。  众所周知,我们至今没有自己的语言观与方法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思想方法原非土生土长,用于汉语研究多方枘圆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