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一种表达的艺术,更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的体现,必须具有个人的见解。好的文章正是因为涂抹了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了与众不同、感人至深的力量。现在中学生的习作多数存在缺乏个性的毛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作文千篇一律、难以出彩。实际上很多学生具备较高的表达能力,只要选用最佳材料、注重个性化语言、真情表达,就完全有可能写出有新意、个性飞扬的文章。
关键词:新概念 写作 个性化 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能力的培养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作文是一种表达的艺术,更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的体现,必须具有个人的见解。好的文章正是因为涂抹了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了与众不同、感人至深的力量。
一、中学生作文个性缺失的表现
第一,内容上空洞无物。
许多学生囿于生活经历、经验积累不多,往往无法根据题意广泛联想,去回顾和选取平时生活中的材料,因而不知道写什么,最终只能是无病呻吟、空洞无物。
第二,情感上虚情假意。
由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因而缺乏自我的感受与思考,作文往往是为文造情,没有坦诚的真我。
第三,形式上华而不实。
许多学生的作文深陷老师设计的模式中,毫无新意;也有些充斥着太多寻章摘句的铺陈和矫揉造作的华丽语句,缺乏发自内心的声音和朴实自然的句子。
二、个性化作文的写作策略
1.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感受
所谓感受,通常指接触外界而得到的认识、体会、感悟。个性化作文就是要感他人之所未感,言他人之所未言。
第一,撷取家庭生活的浪花。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来到了家庭、来到了世界,家庭生活是每一个人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每一个家庭就是一本厚重的书,每一个成员都是这部书中的主人,每个人每天都在以自己的角色来书写着永远也写不完的情节。
第二,辑录学校生活的点滴。校园是学生长期生活的场所,这里有辛勤园丁对幼苗的细心呵护,有莘莘学子对理想的孜孜追求,有同窗好友相互间的心心相印;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这些为学生体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第三,关注社会生活的热点。社会生活是我们写作中取之不尽的财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世间百态,社会万象,应有尽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借助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把社会生活“搬”进校园、“请”进教室,别再让学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致于憋在生活的真空里了。要让他们将家事、国事、天下事融入笔端,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作文洋溢着时代特色,而且能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识别美丑、甄别善恶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所谓个性化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独特反映。文章要有新意,选材要新,立意要新,手法要新,语言要新。一句话,个性化思维显得犹为重要,它是发展个性的核心。在作文训练设计中,教师应把如何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放在设计的首位,注重启发思路、传授方法。
(1)培养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是衡量个性化思维能力高底的标尺,也是检测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具体化”,是指通过启发思路、传授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想象、如何联想,用这样的训练方式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2)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指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这种思维带有很强的创造性,培养这种思维能力十分有利于个性发展。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通过具体指导,激活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个性。
3.开辟个性化作文发展的广阔空间
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所决定的。如果我们真的承认个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个性,愿意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就要在作文教学设计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可以改变命题模式,放开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灵感,开拓学生独特的角度、独特的理解,使文章内容显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可以改变批改模式,放开话语权,采取师生共改的方法,让学生“当家作主”;还可以改变讲评形式,放开评价权,变教师“婆婆”式的说教或“权威”者的指点为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使学生在一种相互信赖、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心智的启迪和潜能的激发。
好的文章是心灵之泉的自然流淌,而每一颗心灵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世界,所以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是心灵的放飞。作文就是要让学生真情表达,张扬个性,作自己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力和语言天赋,提倡大胆作文,鼓励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心灵语言,才能迎来千姿百态的作文教学的春天。
关键词:新概念 写作 个性化 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能力的培养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作文是一种表达的艺术,更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的体现,必须具有个人的见解。好的文章正是因为涂抹了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了与众不同、感人至深的力量。
一、中学生作文个性缺失的表现
第一,内容上空洞无物。
许多学生囿于生活经历、经验积累不多,往往无法根据题意广泛联想,去回顾和选取平时生活中的材料,因而不知道写什么,最终只能是无病呻吟、空洞无物。
第二,情感上虚情假意。
由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因而缺乏自我的感受与思考,作文往往是为文造情,没有坦诚的真我。
第三,形式上华而不实。
许多学生的作文深陷老师设计的模式中,毫无新意;也有些充斥着太多寻章摘句的铺陈和矫揉造作的华丽语句,缺乏发自内心的声音和朴实自然的句子。
二、个性化作文的写作策略
1.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感受
所谓感受,通常指接触外界而得到的认识、体会、感悟。个性化作文就是要感他人之所未感,言他人之所未言。
第一,撷取家庭生活的浪花。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来到了家庭、来到了世界,家庭生活是每一个人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每一个家庭就是一本厚重的书,每一个成员都是这部书中的主人,每个人每天都在以自己的角色来书写着永远也写不完的情节。
第二,辑录学校生活的点滴。校园是学生长期生活的场所,这里有辛勤园丁对幼苗的细心呵护,有莘莘学子对理想的孜孜追求,有同窗好友相互间的心心相印;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这些为学生体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第三,关注社会生活的热点。社会生活是我们写作中取之不尽的财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世间百态,社会万象,应有尽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借助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把社会生活“搬”进校园、“请”进教室,别再让学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致于憋在生活的真空里了。要让他们将家事、国事、天下事融入笔端,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作文洋溢着时代特色,而且能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识别美丑、甄别善恶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所谓个性化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独特反映。文章要有新意,选材要新,立意要新,手法要新,语言要新。一句话,个性化思维显得犹为重要,它是发展个性的核心。在作文训练设计中,教师应把如何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放在设计的首位,注重启发思路、传授方法。
(1)培养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是衡量个性化思维能力高底的标尺,也是检测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具体化”,是指通过启发思路、传授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想象、如何联想,用这样的训练方式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2)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指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这种思维带有很强的创造性,培养这种思维能力十分有利于个性发展。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通过具体指导,激活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个性。
3.开辟个性化作文发展的广阔空间
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所决定的。如果我们真的承认个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个性,愿意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就要在作文教学设计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可以改变命题模式,放开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灵感,开拓学生独特的角度、独特的理解,使文章内容显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可以改变批改模式,放开话语权,采取师生共改的方法,让学生“当家作主”;还可以改变讲评形式,放开评价权,变教师“婆婆”式的说教或“权威”者的指点为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使学生在一种相互信赖、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心智的启迪和潜能的激发。
好的文章是心灵之泉的自然流淌,而每一颗心灵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世界,所以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是心灵的放飞。作文就是要让学生真情表达,张扬个性,作自己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力和语言天赋,提倡大胆作文,鼓励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心灵语言,才能迎来千姿百态的作文教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