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焕新颜再创辉煌谱新篇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49176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新世纪来临的时候,湖州老字号丁莲芳千张包子店却正危机四伏,由于受到经营体制、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每况愈下,面临的困难很大,设备老化,负担沉重,濒临倒闭,政府有关部门也为了挽救这些老字号而发愁。
  浙江红鹰集団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虞炳泉,听说了“丁莲芳”可能要被拍卖给外地企业的消息,感到十分痛心。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州人,虞炳泉对湖州老字号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觉得,老字号是湖州文化的一个代表。是湖州人自己的牌子,不能把它们交到外地人手中去。于是,虞炳泉收购了“丁莲芳”,决心投入资金,凭借自己多年的从商经验,全力让这个老字号起死回生。
  虞炳泉是一个实干家,20多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凭着特有的智慧和胆识,把一个濒临倒闭的村办保温材料厂,发展成为现在年产值近3亿的红鹰集团。他有决心,也有信心,让老字号重振雄风。他说,作为一个湖州人,他有这个社会责任,来重振湖州名点,弘扬湖州文化。
  随着不断地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扩大经营规模,老字号丁莲芳已经重现昔日的风采,公司狠抓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销售前后的服务,并于2003年通过了IS09001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1月,丁莲芳被认定为“浙江省知名商号”。2006年底,丁莲芳千张包子店荣获国家商务部首批颁发的“中华老字号”,这是“丁莲芳”的再一次辉煌,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如今的新一代丁莲芳人在掌门人虞炳泉的带领下,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企业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执着追求产品创新创优,坚持以诚实诚信的实际行动提升丁莲芳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并先后建设起了丁莲芳食品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连锁分店、丁家大院(丁莲芳历史文化博物馆)、绿色生态园区等。
  竞争优势
  丁莲芳食品生产基地
  2006年,在“丁莲芳”128周年庆典之际,以掌门人虞炳泉为首的领导班子提出了“弘扬民族品牌,再造百年企业”的宏伟目标,在湖州市八里店镇工业园区购置土地,实施总投资3200万元,面积3.6万平方米的花园式工厂,作为丁莲芳的现代化食品加工生产基地。
  花园式的生产基地内,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却又从骨子里透着老字号百余年来积淀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发展,让人觉得和谐而充满生机。
  目前丁莲芳的生产基地建有1183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的千张包子加工车间、千吨级冷库和标准化的一流配套设施,还有专门的包装车间和专业的配送中心,千张包子的日生产能力将从原来的3万只提高到15万只,可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基地内还设有专门的研发中心,在老字号千张包子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新技术,适应市场需要。


  文化传承
  丁莲芳历史文化博物馆——丁家大院
  在丁莲芳花国式生产基地的一隅,有一幢持别的四合院建筑,粉墙黛瓦,檐角飞扬,绿水萦绕,杨柳依依,一派古香古色的江南味。这正是丁莲芳2007年斥资建造的丁莲芳历史文化博物馆,它有一个亲切而意味深长的名字——“丁家大院”。
  这里将成为老字号丁莲芳历史和文化的集结地,一切历史的、文学的、乡土的、现代的脉络都会在这里留下印迹,以供今人赏鉴,后人追寻。
  丁家大院的建造,意味新一代丁莲芳人在老字号的保护和发展上,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丁莲芳的掌舵人,清晰地看到了丁莲芳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继承好保护好也是这一代掌门人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同时也规划把丁莲芳百年历史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可持续发展工作来抓。这也是摆在丁莲芳人画前的新课题,再次向人们证明了,老字号具有文化和经济交融持征,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经济互为一体,互相作用,丁莲芳才能再创百年辉煌。


  振兴品牌
  丁莲芳的连锁经营之路
  丁莲芳湖州红旗路分号新气象
  引进国际现代连锁经营思想,一直是丁莲芳掌门人和他的团队研究的课题,他们很好地结合实际,稳扎稳打,不盲目追求数量,讲究的是特、精、新,丁莲芳的管理团队清醒地认识到要坚持三条丁莲芳发展的原则:首先,丁莲芳的品牌要保护好,不得有损半点百年历史的金字招牌;其次,丁莲芳的祖训要发扬,诚信创业是绝对不能动摇的精髓;最后,丁莲芳品牌的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当然任何一个新思维的引进和实际的结合,都需要一个时间和完善的过程,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互为作用,在辩证中求得统一,这就是丁莲芳连锁理念的重要部分。
  2007年8月1日,丁莲芳红旗路分店正式开张。分店营业面积近千平方米,规模比老店大了好几倍。装修古朴典雅,条檐画栋,红木桌凳,大红的中国结高高挂起,处处显示着老字号的韵味,店堂的正中央,百年老字号“丁莲芳”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显示了老字号的传承历史和创新发展的勃勃生机。
  丁莲芳义乌分店一片红火
  为了更好地振兴和发展老字号品牌,公司将未来几年的品牌发展方向定位在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聘请了中华老字号品牌专家委员会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品牌策划,全面分析和研究了肯德基等国际著名连锁品牌的案例,结合丁莲芳自身的特色,走出一条适合丁莲芳发展的连锁经营之路。
  2007年12月12日上午,在一片爆竹喧天的热烈气氛中,丁莲芳义乌分店开张了。这是丁莲芳连锁经营道路的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丁莲芳获得商务部认定“中华老字号”后,在外地开的第一家连锁店,义乌分店的装修沿袭了湖州分店古色古香的风格,凸显出老字号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藴,在义乌遍布国际饮食品牌的饮食街上,显得分外独待和优雅。老字号独具古典韵味的饮食文化,为义乌増添了一抹民族的、鄉土的气息。
  把丁莲芳的美食带到更多的地方去,把湖州的饮食文化传到更远的地方去,这是丁莲芳人正在探索和发展的连锁经营之路,也是中华老字号向前发展的信念和目标。


  绿色发展
  丁莲芳生态环保产业
  为了丁莲芳再创百年辉煌和可持续发展,掌门人虞炳泉把目光投向另一个全新的环保绿色产业,把丁莲芳的发展有机地和旅游休闲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位于太湖之滨的丁莲芳绿色生态园。在总面积近千亩的生态园内,建立了门类多样的养殖基地——孔雀园、梅花鹿园、马场、莲芳三宝鸡场、茶山、竹园、果园、蔬菜基地等,还计划在生态园内设立丁莲芳分号。
  目前,丁莲芳绿色生态园已被列入国家太湖生态园规划项目之中。
  山上还有一大片丁莲芳的绿色蔬菜基地,丁莲芳千张包子店里的芹菜、青菜等蔬菜,便是产自这里的绿色健康蔬菜。每天清晨收获后运往店内,是如今丁莲芳的一大持色。
  生态园中的竹林、果园、茶山等,既是经济产业,又是生态旅游的一大热点,再加上马、孔雀、鸵鸟等动物,整个生态园生趣盎然,吸引了很多江、沪一带的人前来观光旅游。
  对于老字号下一步的发展,虞炳泉有着清晰的思路和远大的目标。他说,要把老字号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好做优,不但要继承传统,也要开拓创新,要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发展。既然我们接手了丁莲芳,就要使它产生巨大的变革与发展,做百年企业是我们团队的核心思想。老字号是湖州的城市名片,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丁莲芳已经走过130年了,如今,要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努力,再创百年辉煌!
其他文献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  从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到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天一直存在于文人骚客的吟诵中,同时它也存在于画家的笔下。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去感悟那些“住在名画里的春天”。  梵高《盛开的桃花》,是1888年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而作。在给提奥的信中,梵高写道:“我把画架摆在果树园里,在室外光下画了一幅油画——淡紫色的耕地,一道芦
期刊
齐白石与吴昌硕、潘天寿、黄宾虹并称为中国近代画坛四大家。近期,美术报刊发了一组评论——《吴昌硕的画价为什么高不过齐白石》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文在许多媒体广为传播。为此,笔者也颇有感触,谈谈自己的观点。  湖南人齐白石,14岁做木匠,雕花为生;32岁开始学刻印;53岁迁居北京。人生地不熟,他操着一口湖南话独闯皇城,四处漂泊,刻印糊口。其绘画并不被人看好,幸遇陈师曾、徐悲鸿,在他们的大力引薦下,作品渐有
期刊
人类是从混沌的自然中走出来的,最终仍要回到自然中去,但那已是深情的、充满灵性的自然,这一切都缘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文学的诞生。纵观中国山水文学长达一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其美学价值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了心物融通、人与自然一体化的途径。  山水文学的发生是以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为基础和前提的。在这个过程中,东晋诗人、史学家袁山松在《宜都山川记》中提出的“山水有灵,亦当惊
期刊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宋代的五大名窑其实也是中国的五大名窑,流传至今,被人们口口相传。这代表了宋代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同时其工艺也达到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烧造的极致和顶峰。五大名窑留下的不仅是传承的窑址和技艺,还有与其相关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  “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宣德年间,由大臣吕震等人奉旨所撰的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中,但书中所提不是“五大”,而是“六大”:内库所藏柴、汝、官
期刊
1931年,丁莲芳病故,他的儿子丁焦生子承父业,成为一店之主。丁焦生原来是上海外洋轮船上的船员,到过海外不少国家,见多识广,接班以后,他敢于创新,不但掌握了父亲的绝活配方,还不断改进,不惜工本,抓千张包子的质量,精益求精。同时严格管理,选料进货亲自把关,坚持薄利多销,对客人也是笑脸相迎、热情和蔼、童叟无欺,使生意逐渐红火起来,千张包子在湖州逐渐成为一枝独秀、脍炙人口的名点小吃了。  1966年3月
期刊
在湖州,吃鱼非常讲究,不仅要求鲜活,而且还根据不同的季节挑选不同的品种和规格。湖州的鱼肴花样繁多,风味独特,有“无鱼不成宴”之说。  始创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百鱼宴”,把湖州美食推上了一个高峰。“百鱼宴”在国内外屡获金奖,成为湖州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被日本友人称之“中华美食之瑰寶”。时任市饮食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台湾中华美食展湖州代表团团长的王连发说:“1995年8月,湖州‘百鱼宴’在台湾餐饮界以
期刊
丁莲芳千张包子诞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创始人丁莲芳,出生贫寒,原是湖州城里一个卖菜为生的小商贩,1878年,29岁的丁莲芳为了摆脱生活窘境,决心改行,另谋生计。  湖州是个水乡城市,上午四乡航船云集,热闹非凡,当时有市彦:“油条烧饼芝麻团,咸糕粽子馄饨面;海棠糕,梅花饺;番茄老菱茶叶蛋”,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丁莲芳观察了很久,他决定做出一种别人没有的小吃来吸引顾客。他别出心裁地配上
期刊
1964年生于河北深县(今深州市)人。现供职于河北省地理信息局,石家庄市书协会员,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  郝永克出身书香世家,自幼酷爱书法,初临颜真卿《多宝塔碑》,而后相继临习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以及《张黑女碑》、《张猛龙碑》、《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等名帖,在当地著名书法家田人指导下,又研习清代书法家张裕钊《南宫县学记》、《滕王阁》、《张君墓表》、《李刚介公殉难碑》等;郑板桥书法的魅
期刊
中华老字号正茂斋原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魅力名镇、江南古镇——南浔。1855年,由南浔首富小莲庄主人刘镛创建,开设在湖州南浔小莲庄,字号为正茂斋。以前店后坊、现做现卖的方式生产经营桔红糕、定胜糕等食品,深受公众喜爱,影响逐渐扩大,与南浔香大头菜一起,被人们誉为南浔“三宝”,使远方的游子视为珍品。  1992年,由戴永俊恢复正茂斋老字号,出资组建了湖州南浔正茂斋食品厂,在南浔镇康宁路生产经营;
期刊
凡名店名產必有自己的经营之道,从创店伊始,在漫长的经营道路中总结经验,找出促进自己发展的理念和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有长足的发展。  细细追寻丁莲芳千张包子店一百三十年的历史,从独辟蹊径、艰苦创业的丁莲芳,到混乱岁月中辛勤操持的丁焦生,再到肩负重担、再创辉煌的陈连江,有一种珍贵的精神,这也是丁莲芳创业以来一直坚持的祖训和经营理念:勤工、好料、诚心、创新。这是百年老字号丁莲芳生存和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