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十年前,甘肃天水潘集寨,一个十一岁的瘦弱少年,背着与自己体重相差无几的羊粪筐,在山岭与田间往返的途中,时常会看到一列笨重的火车,车头喷着白色的蒸汽,从隧道里钻出山外。
彼时,他懵懂认为,这个神秘的隧道的尽头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有天安门和毛主席。几十年后,当他回到这里,指着火车和隧道回忆自己的童年时,那更像一条科幻小说里的时光隧道。孱弱的农村少年穿过了它后,成了身家上百亿的富豪,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这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这个少年的成长、发迹对应着中国巨变的历史。或许他的故事不可复制,但他很乐意将自己的苦涩过去讲给别人听,鼓励他们去追逐自己的梦。
他就是潘石屹。
一身黑色西装的潘石屹走到采访和拍摄的房间,与我们一一握手打了招呼,抬头看见落地窗外一位上岁数的清洁工缓缓经过,急忙用带着西北口音的普通话嘱咐着身边的助理:“跟他说一声,千万别用水池里的水涮抹布,要用水龙头的水。”
他面对摄像机镜头的熟稔,丝毫不逊色于娱乐圈的一线明星,几乎没有过渡就进入了正题。他再次从他苦难的童年讲起,小时做过的梦早就记不清了,但他与所有的孩子一样,喜欢过年—过年才能吃到肉。
那时的他对四季有着鲜明的爱与恐惧,他喜欢秋冬,因为这两个季节有充足的食物,他恐惧春天,因为这时往往青黄不接,意味着饥荒。他的两个妹妹被家里送人两次,寻找人家的条件不外乎是粮仓里有口余粮,或者是圈里有一只能下奶的山羊。
饥饿是潘石屹童年的梦魇,贫穷则贯穿他童年的阴霾。在数次的饥荒中,潘家精打细算,他甚至还清楚记得自己当时的饭量。他说年少时自己曾经一度梦想做一个厨子,这显然与饥饿留给他的恐惧相关。农村生活经历现在留给他的一个印记是,他喜欢面食、老玉米和不削皮的苹果。
这样的纠结一直延续到1977年秋天,身为“右派”的父亲得到平反,潘家收拾了全部家当—几床被子、一口锅,父亲用简易的担架将瘫痪的母亲抬上了解放卡车的车厢,全家迁到了清水县城。回城前,因为户籍性质的转换,作为长子的潘石屹,需要将家里的两百多斤粮食用平板车拉到县粮站换成甘肃省粮票,二十多里土路,潘石屹往返几趟,衣服没有干着回来的,遇到陡坡自己实在拉不动,就只能坐在路边,等待好心的路人帮忙。
不过县城里人际关系的冷漠很快压过了走出山沟的兴奋,在一家老小狼狈拖着行李、抬着母亲走过城里街道的那个傍晚,敏感的潘石屹感受到了“城里人”看待天外来客的眼色,“没有一个人出来帮忙”。在一瞬间,他有些怀念山里邻居的亲切,但渴望改变命运的他,从没有想到过向身后那个只有27户人家的村子迈回一步。
潘家在过去一直算读书人家,这个传统在潘石屹身上得到了延续,从小成绩就名列前茅的他,到了县城中学后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不过初中毕业时,命运又跟他开了次玩笑,一场车祸让他胳膊骨折,由于当时正在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父亲百般求情,县城的部队医院才将他收治,拖着受伤的胳膊,潘石屹参加了两场考试,最终,考上了兰州的中专。
信息不畅,入学通知书迟到了半个月,一贫如洗的家里,只能为他买上一张去兰州的火车票,父亲送他去火车站的时候,说了那句后來被他动情提起过的话:“没事儿别惹事儿,有事儿别怕事儿。”
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的潘石屹,说话口音依旧被同学取笑,很长时间里他都抬不起头,甚至学校里的教学楼有多高都不知道。但两年后,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大专,1984年,他毕业分配到设在河北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像那时所有的大学生一样,成为了体制内的人。
最初在悠闲的办公室里,潘石屹就像当时的文学作品里描述的情节那样,每天早早到办公室,打水、拖地,然后靠看报纸打发一天的时间。
他曾陪一个新分配来的女大学生去挑办公桌,姑娘的精挑细选让他觉得有些矫情,但人家却说:“当然要仔细,这张办公桌要陪我过一辈子呢。”潘石屹在一边想,我也要这么过一辈子吗?
1987年,两个妹妹已经毕业,没有了“养家”责任的潘石屹,最终还是服从了自己不安分的心,辞掉公职,南下寻梦。
春节一过,他变卖了在廊坊的所有家当,揣着80块钱来到深圳投奔曾经的老师。没有了单位,也没有介绍信去开当时进入深圳必须的“边防通行证”,潘石屹第一次显示出了变通和胆大的一面,他找到一个当地人,商量用50元的价格,带他钻过封闭的铁丝网。
他慌慌张张,跟在“向导”身后,在早春的田埂上一路没有方向地猛跑,不知道在农田里跑了多久,看到了公路,那人说,到了。
当他坐上半路拦下的中巴,害怕已经抛在脑后,从冰天雪地到鸟语花香,他当时觉得像到了天堂一样。
不过这样的感觉很快就被打破了,他胳膊上开始长起疙瘩,即便一天洗三次澡也无济于事。除了身体上的不适,语言、文化、饮食上的不同让他更加压抑,当时深圳方方面面都视香港为“先进”和“榜样”,经常视北方人为“落后”的代表,不能说粤语,就意味着难以融入这个社会。
1988年,海南建省,全中国的不安心于命运安排的人,都来到了海南岛上,希望寻找到改变命运的契机,潘石屹也不例外,他离开了压抑的特区,加入进了弄潮儿的人流。
海南是潘石屹擦亮人生的开始,他在采访时讲到这段经历,语速明显要比回忆童年时更加轻快,仿佛一切都在昨天。
命运的转折从他遇见冯仑、王功权等人开始。1990年,“万通六君子”在海南岛成立了万通的前身—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为了扩大影响,冯仑利用体制内的关系,在《中国青年报》上让几人联名发表了一篇名为《披荆斩棘、共赴未来》的“战斗檄文”。公司开张几个月后开始炒房,他们找到北京的一家集团公司,高息贷到500万,先买了几套别墅,等了两个月,这批别墅都以高价出手。就这样,他们算是在海南淘到了第一桶金,六人120万。 潘石屹至今还记得赚到第一笔“天文数字”的兴奋。“合同签完了,要付到我们账上的时候,那天晚上我没睡着觉,全身发热。我起来以后冲澡,用了凉水冲澡,还觉得全身是燥热燥热的,很难受。”
第二天钱到账,潘石屹依旧不敢想象“这个真是我们的钱了”。“先想能不能从银行取出钱来,银行真给钱了,第一件事情花了两毛钱买了一份《海南日报》,这钱真可以流通了,我心里面才踏实了,就觉得跟做梦似的。”
第一桶金让冯仑、潘石屹他们更加大胆,但这群年轻人最终能在海南的那场泡沫里提前脱身,却是得益于潘石屹的敏感—在收购一栋楼时,潘石屹用五斤桃子和两条烟打点了房管局的人,想查阅一下楼盘的手续是否合法。当工作人员大大咧咧将一本厚厚的报建、在建、建成的楼房资料扔给他时,他悄悄记住了很多建筑总量的数据,出门便去查阅《海南日报》里报道过的海南本地人口数量,得到的结论让他们感到情况不对—按照数据,海南的人均建筑面积将达到50平米,而那时的北京,这个数据也不过7平米。
于是他们果断做出了“撤退”的决定。后面的故事,熟悉中国财富故事的人们都了然于心—“六君子”按照自己的理念各有所成,潘石屹遇见了现在的夫人张欣,SOHO中国做大、上市,中国财富第一夫妻档在那以后的20年里声名远扬,潘石屹跨界各种圈子,标志性的黑框眼镜和微笑,让他成为了中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名人之一。
和之前一位采访过潘石屹的同事沟通,我们的共同感觉是,潘石屹就像《中国合伙人》里那个农村青年成冬青—谨小慎微、本分厚道、以德报怨,有些“土鳖”,但又肯于坚持很多人觉得不值得的事情,导演高群书把他定性为一个“仁者”。
比如他回忆起与冯仑、王功权等人从创业到分道扬镳的岁月,大多只提朋友们对他的好—当年在海南,冯仑这些已经结婚的“大哥”,会把更大更宽敞的房子让给他这样单身的“小兄弟”住。后来万通在北京急速扩张的岁月,保守的潘石屹一度被“架空”,但他至今仍旧只是认为,是大家各自擅长的东西不同:“冯仑更善于搞投资,王功权则善于制作大的规划。”
冯仑曾对他说,这辈子影响潘石屹最大的三个人分别是邓小平、冯仑和张欣。潘石屹对此并不反驳。
世纪之交,潘石屹的现代城项目几十个销售被朋友挖走,成为了当时圈内备受关注的事件。
在访谈中,他承认自己当时郁闷得很,但他后来找到了一种消解愤怒的办法:他打开手机通讯录,将所有欠款不还、或者挖过他墙角的人名,全部誊写在纸张上,然后将纸片点燃烧尽,告诉自己,人家欠你的,一笔勾销。
“大炮”任志强曾这样评价潘石屹:“潘石屹随和,为了不得罪人,可能会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某些观点,他不愿意直白。我们会直接说出来。他比较喜欢拐弯抹角,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不直接,拐弯抹角,藏着掖着,不敢去说。”
乔布斯去世时,潘石屹微博上调侃苹果应该出1000元以下手机的话被网友讽刺,他非但没有不快,反而真的像网友所说的那样,印出了“潘币”,经常签名送给采访他的媒体人士和朋友留作纪念。
拍摄间隙的露台上,我们与潘石屹聊了聊当下社会中种种令人颓丧的事情,他眯起眼睛,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表示反对,只是对很多事情表示了些许担心。他主动说,我们最后谈些形而上的话题吧。
潘石屹说,与动辄批评某些事情、表明自己立场相比,他更希望能调和冲突。作为微博上的大V,他一旦发现自己的微博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就会赶紧删掉。他十分警惕人在成功后会变得过于自我,认为过于看重自我会将下一个梦想变为噩梦。在朝外SOHO,他的辦公室的楼梯顶端,挂着一幅他亲自拍摄的、工地上农民工兄弟打饭的照片,以示自己不忘初心。
“社会的不公让很多年轻人不高兴,是他们的梦出现了问题?还是我们的社会没有给年轻人提供机会的地方?我们觉得反思必须是双向的。”潘石屹说,“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没有梦现实社会会多么无趣,要实现梦的话,需要一个强大的力量,知识是一个力量,技能是一个力量,但比知识和技能更强大的力量,是善良的力量,爱的力量。”
彼时,他懵懂认为,这个神秘的隧道的尽头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有天安门和毛主席。几十年后,当他回到这里,指着火车和隧道回忆自己的童年时,那更像一条科幻小说里的时光隧道。孱弱的农村少年穿过了它后,成了身家上百亿的富豪,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这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这个少年的成长、发迹对应着中国巨变的历史。或许他的故事不可复制,但他很乐意将自己的苦涩过去讲给别人听,鼓励他们去追逐自己的梦。
他就是潘石屹。
苦难的正能量
一身黑色西装的潘石屹走到采访和拍摄的房间,与我们一一握手打了招呼,抬头看见落地窗外一位上岁数的清洁工缓缓经过,急忙用带着西北口音的普通话嘱咐着身边的助理:“跟他说一声,千万别用水池里的水涮抹布,要用水龙头的水。”
他面对摄像机镜头的熟稔,丝毫不逊色于娱乐圈的一线明星,几乎没有过渡就进入了正题。他再次从他苦难的童年讲起,小时做过的梦早就记不清了,但他与所有的孩子一样,喜欢过年—过年才能吃到肉。
那时的他对四季有着鲜明的爱与恐惧,他喜欢秋冬,因为这两个季节有充足的食物,他恐惧春天,因为这时往往青黄不接,意味着饥荒。他的两个妹妹被家里送人两次,寻找人家的条件不外乎是粮仓里有口余粮,或者是圈里有一只能下奶的山羊。
饥饿是潘石屹童年的梦魇,贫穷则贯穿他童年的阴霾。在数次的饥荒中,潘家精打细算,他甚至还清楚记得自己当时的饭量。他说年少时自己曾经一度梦想做一个厨子,这显然与饥饿留给他的恐惧相关。农村生活经历现在留给他的一个印记是,他喜欢面食、老玉米和不削皮的苹果。
这样的纠结一直延续到1977年秋天,身为“右派”的父亲得到平反,潘家收拾了全部家当—几床被子、一口锅,父亲用简易的担架将瘫痪的母亲抬上了解放卡车的车厢,全家迁到了清水县城。回城前,因为户籍性质的转换,作为长子的潘石屹,需要将家里的两百多斤粮食用平板车拉到县粮站换成甘肃省粮票,二十多里土路,潘石屹往返几趟,衣服没有干着回来的,遇到陡坡自己实在拉不动,就只能坐在路边,等待好心的路人帮忙。
不过县城里人际关系的冷漠很快压过了走出山沟的兴奋,在一家老小狼狈拖着行李、抬着母亲走过城里街道的那个傍晚,敏感的潘石屹感受到了“城里人”看待天外来客的眼色,“没有一个人出来帮忙”。在一瞬间,他有些怀念山里邻居的亲切,但渴望改变命运的他,从没有想到过向身后那个只有27户人家的村子迈回一步。
潘家在过去一直算读书人家,这个传统在潘石屹身上得到了延续,从小成绩就名列前茅的他,到了县城中学后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不过初中毕业时,命运又跟他开了次玩笑,一场车祸让他胳膊骨折,由于当时正在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父亲百般求情,县城的部队医院才将他收治,拖着受伤的胳膊,潘石屹参加了两场考试,最终,考上了兰州的中专。
信息不畅,入学通知书迟到了半个月,一贫如洗的家里,只能为他买上一张去兰州的火车票,父亲送他去火车站的时候,说了那句后來被他动情提起过的话:“没事儿别惹事儿,有事儿别怕事儿。”
天堂向左,深圳向右
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的潘石屹,说话口音依旧被同学取笑,很长时间里他都抬不起头,甚至学校里的教学楼有多高都不知道。但两年后,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大专,1984年,他毕业分配到设在河北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像那时所有的大学生一样,成为了体制内的人。
最初在悠闲的办公室里,潘石屹就像当时的文学作品里描述的情节那样,每天早早到办公室,打水、拖地,然后靠看报纸打发一天的时间。
他曾陪一个新分配来的女大学生去挑办公桌,姑娘的精挑细选让他觉得有些矫情,但人家却说:“当然要仔细,这张办公桌要陪我过一辈子呢。”潘石屹在一边想,我也要这么过一辈子吗?
1987年,两个妹妹已经毕业,没有了“养家”责任的潘石屹,最终还是服从了自己不安分的心,辞掉公职,南下寻梦。
春节一过,他变卖了在廊坊的所有家当,揣着80块钱来到深圳投奔曾经的老师。没有了单位,也没有介绍信去开当时进入深圳必须的“边防通行证”,潘石屹第一次显示出了变通和胆大的一面,他找到一个当地人,商量用50元的价格,带他钻过封闭的铁丝网。
他慌慌张张,跟在“向导”身后,在早春的田埂上一路没有方向地猛跑,不知道在农田里跑了多久,看到了公路,那人说,到了。
当他坐上半路拦下的中巴,害怕已经抛在脑后,从冰天雪地到鸟语花香,他当时觉得像到了天堂一样。
不过这样的感觉很快就被打破了,他胳膊上开始长起疙瘩,即便一天洗三次澡也无济于事。除了身体上的不适,语言、文化、饮食上的不同让他更加压抑,当时深圳方方面面都视香港为“先进”和“榜样”,经常视北方人为“落后”的代表,不能说粤语,就意味着难以融入这个社会。
1988年,海南建省,全中国的不安心于命运安排的人,都来到了海南岛上,希望寻找到改变命运的契机,潘石屹也不例外,他离开了压抑的特区,加入进了弄潮儿的人流。
中国合伙人
海南是潘石屹擦亮人生的开始,他在采访时讲到这段经历,语速明显要比回忆童年时更加轻快,仿佛一切都在昨天。
命运的转折从他遇见冯仑、王功权等人开始。1990年,“万通六君子”在海南岛成立了万通的前身—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为了扩大影响,冯仑利用体制内的关系,在《中国青年报》上让几人联名发表了一篇名为《披荆斩棘、共赴未来》的“战斗檄文”。公司开张几个月后开始炒房,他们找到北京的一家集团公司,高息贷到500万,先买了几套别墅,等了两个月,这批别墅都以高价出手。就这样,他们算是在海南淘到了第一桶金,六人120万。 潘石屹至今还记得赚到第一笔“天文数字”的兴奋。“合同签完了,要付到我们账上的时候,那天晚上我没睡着觉,全身发热。我起来以后冲澡,用了凉水冲澡,还觉得全身是燥热燥热的,很难受。”
第二天钱到账,潘石屹依旧不敢想象“这个真是我们的钱了”。“先想能不能从银行取出钱来,银行真给钱了,第一件事情花了两毛钱买了一份《海南日报》,这钱真可以流通了,我心里面才踏实了,就觉得跟做梦似的。”
第一桶金让冯仑、潘石屹他们更加大胆,但这群年轻人最终能在海南的那场泡沫里提前脱身,却是得益于潘石屹的敏感—在收购一栋楼时,潘石屹用五斤桃子和两条烟打点了房管局的人,想查阅一下楼盘的手续是否合法。当工作人员大大咧咧将一本厚厚的报建、在建、建成的楼房资料扔给他时,他悄悄记住了很多建筑总量的数据,出门便去查阅《海南日报》里报道过的海南本地人口数量,得到的结论让他们感到情况不对—按照数据,海南的人均建筑面积将达到50平米,而那时的北京,这个数据也不过7平米。
于是他们果断做出了“撤退”的决定。后面的故事,熟悉中国财富故事的人们都了然于心—“六君子”按照自己的理念各有所成,潘石屹遇见了现在的夫人张欣,SOHO中国做大、上市,中国财富第一夫妻档在那以后的20年里声名远扬,潘石屹跨界各种圈子,标志性的黑框眼镜和微笑,让他成为了中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名人之一。
成功学里的爱与恨
和之前一位采访过潘石屹的同事沟通,我们的共同感觉是,潘石屹就像《中国合伙人》里那个农村青年成冬青—谨小慎微、本分厚道、以德报怨,有些“土鳖”,但又肯于坚持很多人觉得不值得的事情,导演高群书把他定性为一个“仁者”。
比如他回忆起与冯仑、王功权等人从创业到分道扬镳的岁月,大多只提朋友们对他的好—当年在海南,冯仑这些已经结婚的“大哥”,会把更大更宽敞的房子让给他这样单身的“小兄弟”住。后来万通在北京急速扩张的岁月,保守的潘石屹一度被“架空”,但他至今仍旧只是认为,是大家各自擅长的东西不同:“冯仑更善于搞投资,王功权则善于制作大的规划。”
冯仑曾对他说,这辈子影响潘石屹最大的三个人分别是邓小平、冯仑和张欣。潘石屹对此并不反驳。
世纪之交,潘石屹的现代城项目几十个销售被朋友挖走,成为了当时圈内备受关注的事件。
在访谈中,他承认自己当时郁闷得很,但他后来找到了一种消解愤怒的办法:他打开手机通讯录,将所有欠款不还、或者挖过他墙角的人名,全部誊写在纸张上,然后将纸片点燃烧尽,告诉自己,人家欠你的,一笔勾销。
“大炮”任志强曾这样评价潘石屹:“潘石屹随和,为了不得罪人,可能会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某些观点,他不愿意直白。我们会直接说出来。他比较喜欢拐弯抹角,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不直接,拐弯抹角,藏着掖着,不敢去说。”
乔布斯去世时,潘石屹微博上调侃苹果应该出1000元以下手机的话被网友讽刺,他非但没有不快,反而真的像网友所说的那样,印出了“潘币”,经常签名送给采访他的媒体人士和朋友留作纪念。
拍摄间隙的露台上,我们与潘石屹聊了聊当下社会中种种令人颓丧的事情,他眯起眼睛,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表示反对,只是对很多事情表示了些许担心。他主动说,我们最后谈些形而上的话题吧。
潘石屹说,与动辄批评某些事情、表明自己立场相比,他更希望能调和冲突。作为微博上的大V,他一旦发现自己的微博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就会赶紧删掉。他十分警惕人在成功后会变得过于自我,认为过于看重自我会将下一个梦想变为噩梦。在朝外SOHO,他的辦公室的楼梯顶端,挂着一幅他亲自拍摄的、工地上农民工兄弟打饭的照片,以示自己不忘初心。
“社会的不公让很多年轻人不高兴,是他们的梦出现了问题?还是我们的社会没有给年轻人提供机会的地方?我们觉得反思必须是双向的。”潘石屹说,“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没有梦现实社会会多么无趣,要实现梦的话,需要一个强大的力量,知识是一个力量,技能是一个力量,但比知识和技能更强大的力量,是善良的力量,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