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现代美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23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60-02
  语文作为比较灵活的一门学科,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推行美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趣味性的培养及情感的提升。我们通常所说的美育就是审美教育,随着教育技术的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现代教育方式所代替,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更加普遍和广泛,美育也慢慢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学生审美的情趣,还有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计划和目标中关于美育教学手段的使用,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情感,加深对学科的喜爱和认识。
  从席勒的《美育书简》中关于“现代审美教育的论证”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还是蒋冰海关于美育的解释是:“美育的重要意义,在于给人的心灵以本质的定性,一切的美育活动,都应从这个基本点出发。”从这些都可以看出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的渗透主要指人的思想与情感。可见,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下面我用具体地实例分析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的作用。
  我们对美育的认识也许停留在音乐和美术上,其实不然,它不仅包括这两个方面,而且还包括建筑、雕塑、舞蹈等形式。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它既不同于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艺术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欣赏,它主要是凭借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施的。对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通过老师朗读、配音朗读、学生自读和观看康桥图片,走进诗歌,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可以实现由感性情感的认识向理性情感的过渡。所以美育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理解:
  一、学生层面
  从学生层面说,可以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心灵的净化、审美经验积累、审美鉴赏力及想象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产生学习、领会、把握的兴趣,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去感受情感的表达,提高美的情感的升华、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发现,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其中,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从这三美中我们看到的是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通过用多媒体和朗诵的方式对三美的展示摒弃了传统的讲解一篇课文往往有固定的格式,揭示了文章的美学美育意义。可见,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因此,要想搞好语文教学,我们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使学生感到上语文课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情感的提升,使创新思维能力得以开发。
  二、老师层面
  从老师的层面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进展和良好教学效果。从一节课开始到終结美育教学有助于老师引入新课,巧妙的过渡,化繁为简,构建有新意的课堂。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衔接过渡和引入新课很重要,美育教学就为老师提供了一些便利的途径,如: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来引入和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把一些抽象化的东西具体化,指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理解和分析问题,深刻感受和品味作品的美,对于整个语文教学知识体系而言,它的范围比较广,在语言美、形象美、修辞、文字文化现象等方面融汇的美都需要教师加以利用,成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手段。美育作为一种手段,对老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所刻画的四次不同的“背影”,对于展现人物形象,表达情感有很重要的作用,作者对文章结构的安排对于老师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可以采用美育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思考能力。因此说,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的渗透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转变了老师教学方式,从平时的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转变,可以看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逾越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中一些比较灵活的问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总之,语文课堂是灵活的、多变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学手段之一的美育教学对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的每个角落,在教学过程中推行美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趣味性的培养及情感的提升。可见,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作用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现代美育对于即将踏上讲台的我们有很重要的帮助,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美育的作用。以美育为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以来,国家较为重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主要因为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基础性教学,对未来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中语文是小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需要师生在教学与学习中给予重视。此外,我国新课标在发展的过程中,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导向,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再不仅仅教授学生知识,而是通过知识来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这一理念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同样可以发挥作用,通过《论语》内容的渗透,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启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其价值与应用方案。  【关键词】论语 语文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58-02  论语作为儒家学
期刊
【摘要】分层教学是基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展开教学的一种模式,它对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要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个部分都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关键词】分层教学 小学语文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48-02  小学生由于年龄发育特点、学习习惯等的不同而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期刊
【摘要】拓展学生生活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想象力训练,是本文探究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初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摆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关键词】初中学生 想象能力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48-01  一、拓展学生生活
期刊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识字既是学生阅读文章和进行写作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尽快满足学生读写需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多元化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55-02  一、积极
期刊
【摘要】在社会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市场上没有充足的就业机会提供给大学生,造成就业形势严峻。为了推动我国创新经济的发展,很多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选择自主创业。国家提倡大学生创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但对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就大学生创业的实现困境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提出应对困境的可实施路径,打造新时代的创新型大学生,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
期刊
【摘要】新时代,小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已从课程教材教学层面得到了落实,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本人试从统编语文教学文本入手,挖掘教材生态文明因子,探寻小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切入点,谈谈一些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态道德教育 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规划一般自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小语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 ——
期刊
【摘要】现在社会越来越强调传统文化对生活的影响,对于现在的初中教学来说,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要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历史这门科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对之前所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呈现,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学生们通过学习历史,可以更好的了解国家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历程。所以,对于初中的历史教师来说,他们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一些传统文化,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
期刊
【摘要】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并分析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自身的思想认识,增强品质内涵,实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互联网、新媒体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已经影响着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如期而至,当然影视元素必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语文教学中加入该元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得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趣味性和广泛性,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影视元素 语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5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