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设计要精心,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有创造性,课堂提问要有评价性,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能有所思考,没有思考疑问从何而来.新课改对教师的提问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间不断地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课堂三案六环节下的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1问题设计要精心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作用;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笔者在教《电阻》一节课堂训练时提问:“铜导线比铁导线电阻小,”错在哪里?这是为了启发学生思维.也是一个反馈信息获取.同学们讨论回答.学生思考问题往往会不全面,遗漏某些条件,得出片面结论;或者在学习新知识时,不善于循序渐进,全面把握住要点.如果教师能不断启发,追问、质疑、概括、小结;那么,学生就会比较全面、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且培养了能力.有时为了把学生作以引导,也需要发问.当然切记不能什么都要问,要避免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提问绝对不能多而琐碎,串讲串问;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2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2.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日常现象、生活经验中提炼充满情趣、新颖别致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主动回答.另外,对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教师要不落俗套,善于变换提问角度,设计精巧、生动有趣的提问,让学生听后有新鲜感,刺激学生的探究欲.例如,学习“热传递”时,可提这样一个问题:“把包着同种纸的木棒和铁棒,同时放在火上烧,问哪个棒上的纸先燃?”木棒、铁棒、纸、火都是学生熟悉的物体,但在这里将它们有机组合起来学生仍有新鲜感,会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物理的概念、定律等一般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对其缺乏兴趣.教学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讲“惯性”一节时实验“不会飞的鸡蛋”前设问:“鸡蛋会不会随纸片一起飞出呢?”实验证实后又设问:“鸡蛋为什么不随纸片一起飞出?”通过这样的提问,既增强了趣味性,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吸引力.
2.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例如,“设疑式”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逗趣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思;“对比式”可诱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共性、区别个性,加深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刨根式”能帮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促使学生的认识深化;“比喻式”能诱发学生联想、想象,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辐射式”能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求同式”能引导学生从相异的物理事物中,找出相同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伏笔式”能铺路架桥,暗示事物发展的途径或方向,为研究新理论打下伏笔.
例如,在讲热传导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的水加热,当上部的水已沸腾了,下面的小鱼为什么却安然无恙?用此类“煮金鱼”以及“纸锅烧开水”等问题来创设情境,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
3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是激励学生积极思维的信号.课堂上要避免那种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多用疑问性提问、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等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提问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受到启迪,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
例如,在学习“密度”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问题:“铁比棉花重吗?”,可能会有学生认为铁比棉花重,教师可进一步提问:1 kg的铁与10 kg的棉花相比谁重?1 cm3的铁比1 m3的木块重吗?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较好的掌握.又如我们在实验教学“物质的密度测量”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这样的启发.提问:若用纸将体积不同的铝和铁包起来,有谁可以把它们辨别出来?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争论,有的认为用轻重来判断,认为大的那一个就重等等,意见不一.此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得出:不能单凭质量或体积来判别究竟是哪种物体,而要讨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它们的关系来区分物体.接着让学生测量不同形状、大小的铁块质量和体积,最后算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即为铁的密度.
4课堂提问要有创造性
三案六环节下的物理教学更需要创造性,因此课堂提问不能还是沿用过去的老师问学生答的境况.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富有创新精神,教师应根据其心理特点和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提问,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是用伏特表、安培表测出的.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只用安培表或伏特表和一个已知电阻,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呢?如何连接电路?问题提出后,学生会积极思考且会强烈要求教师做做看.这样会使学生触类旁通,对所学知识全面深刻地理解.
5课堂提问要有评价性
“目标、教学和评价”是现代教学观的三要素.在提问时,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某一方向、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为了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一方面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自由表达、充分表达,教师要学会倾听,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说完.对问题回答不理想或答错的学生,更要小心呵护,要积极寻找他们在问题回答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要充分保护他们已经比较脆弱的自尊心,切不可对他们恶言相待,讽刺挖苦.当然对问题回答中的错误,教师也不能无原则地赞美,其实不讲原则的虚情假意式的表扬学生也是无法接受的.教师要态度和善,语言亲切,非常诚恳地帮助他们,善意地指出他们思考或回答中的不足,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师千万不能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用这种办法来惩戒所谓“不听话”的学生,其效果是适得其反的,也是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我们要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和问题回答中树立自信,激活思维,学会交流,获得真知.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问题设计要精心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作用;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笔者在教《电阻》一节课堂训练时提问:“铜导线比铁导线电阻小,”错在哪里?这是为了启发学生思维.也是一个反馈信息获取.同学们讨论回答.学生思考问题往往会不全面,遗漏某些条件,得出片面结论;或者在学习新知识时,不善于循序渐进,全面把握住要点.如果教师能不断启发,追问、质疑、概括、小结;那么,学生就会比较全面、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且培养了能力.有时为了把学生作以引导,也需要发问.当然切记不能什么都要问,要避免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提问绝对不能多而琐碎,串讲串问;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2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2.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日常现象、生活经验中提炼充满情趣、新颖别致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主动回答.另外,对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教师要不落俗套,善于变换提问角度,设计精巧、生动有趣的提问,让学生听后有新鲜感,刺激学生的探究欲.例如,学习“热传递”时,可提这样一个问题:“把包着同种纸的木棒和铁棒,同时放在火上烧,问哪个棒上的纸先燃?”木棒、铁棒、纸、火都是学生熟悉的物体,但在这里将它们有机组合起来学生仍有新鲜感,会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物理的概念、定律等一般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对其缺乏兴趣.教学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讲“惯性”一节时实验“不会飞的鸡蛋”前设问:“鸡蛋会不会随纸片一起飞出呢?”实验证实后又设问:“鸡蛋为什么不随纸片一起飞出?”通过这样的提问,既增强了趣味性,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吸引力.
2.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例如,“设疑式”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逗趣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思;“对比式”可诱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共性、区别个性,加深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刨根式”能帮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促使学生的认识深化;“比喻式”能诱发学生联想、想象,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辐射式”能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求同式”能引导学生从相异的物理事物中,找出相同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伏笔式”能铺路架桥,暗示事物发展的途径或方向,为研究新理论打下伏笔.
例如,在讲热传导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的水加热,当上部的水已沸腾了,下面的小鱼为什么却安然无恙?用此类“煮金鱼”以及“纸锅烧开水”等问题来创设情境,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
3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是激励学生积极思维的信号.课堂上要避免那种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多用疑问性提问、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等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提问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受到启迪,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
例如,在学习“密度”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问题:“铁比棉花重吗?”,可能会有学生认为铁比棉花重,教师可进一步提问:1 kg的铁与10 kg的棉花相比谁重?1 cm3的铁比1 m3的木块重吗?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较好的掌握.又如我们在实验教学“物质的密度测量”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这样的启发.提问:若用纸将体积不同的铝和铁包起来,有谁可以把它们辨别出来?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争论,有的认为用轻重来判断,认为大的那一个就重等等,意见不一.此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得出:不能单凭质量或体积来判别究竟是哪种物体,而要讨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它们的关系来区分物体.接着让学生测量不同形状、大小的铁块质量和体积,最后算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即为铁的密度.
4课堂提问要有创造性
三案六环节下的物理教学更需要创造性,因此课堂提问不能还是沿用过去的老师问学生答的境况.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富有创新精神,教师应根据其心理特点和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提问,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是用伏特表、安培表测出的.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只用安培表或伏特表和一个已知电阻,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呢?如何连接电路?问题提出后,学生会积极思考且会强烈要求教师做做看.这样会使学生触类旁通,对所学知识全面深刻地理解.
5课堂提问要有评价性
“目标、教学和评价”是现代教学观的三要素.在提问时,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某一方向、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为了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一方面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自由表达、充分表达,教师要学会倾听,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说完.对问题回答不理想或答错的学生,更要小心呵护,要积极寻找他们在问题回答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要充分保护他们已经比较脆弱的自尊心,切不可对他们恶言相待,讽刺挖苦.当然对问题回答中的错误,教师也不能无原则地赞美,其实不讲原则的虚情假意式的表扬学生也是无法接受的.教师要态度和善,语言亲切,非常诚恳地帮助他们,善意地指出他们思考或回答中的不足,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师千万不能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用这种办法来惩戒所谓“不听话”的学生,其效果是适得其反的,也是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我们要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和问题回答中树立自信,激活思维,学会交流,获得真知.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