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小衔接是人生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解决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过渡的问题,更能积极地影响学生一生学习,让他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做人的自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就是说,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为进入小学做准备,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评估幼儿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为了使幼儿能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获得健康成长,从幼儿园教育发展阶段顺利过度到小学教育发展阶段,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大班幼儿由于即将面临步入小学生活,所以教师应当更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大班幼儿加强入小学前的准备活动,为幼儿做好具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重培养幼儿听、说、写、看的能力,不断增强其学习能力。
1. 通过大班的日常教学训练幼儿专注听课的能力,并通过讲解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记忆,在此基础上逐渐减少重复讲解的遍数,提高语速,循环渐进地训练幼儿的快速记忆,激发幼儿听课的兴趣,养成专注听课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灵活运用手指的能力,从而锻炼幼儿自如书写的能力。
3. 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幼儿阅读,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 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商量制定读书计划,也可以完全由幼儿自己去商量制定,最后请老师记录下来。
二、培养幼儿自学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儿童一入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大班的老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用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们,使幼儿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控能力。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握笔和坐势。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
三、创设情境构建幼小衔接情感的驱动层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了正确的入学态度和情感。
1.通过参观、观摩等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无限向往。
要培养幼儿渴望学习、愿意上学的情感,首先要让幼儿对小学有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让他们逐渐接受,并产生好感。孩子向往上小学并且产生“我想学”的心理状态时,才能学得好。因此应给孩子了解小学的机会,使孩子从了解小学到喜欢小学。让孩子顺利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减小心理压力,降低精神负担,幼儿园可为准备上一年级的学生提供参观小学的机会,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参观和观摩活动。如参观学校的足球场、生物园、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微机教室、图书馆、美术室、器乐室以及学校的周边环境,以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参加少先队活动、观看升旗仪式、看小学生上课,看小学生做作业,和小学生交谈,与小学生联欢,“和红领巾哥哥姐姐的对话”活动等等,我们还开展了“我是小學生——半日体验”活动,请准一年级学生直接参与到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的活动中去,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了解小学学习活动,从内心深处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2.开展各类竞赛,激发幼儿上进心。
根据大班幼儿竞赛意识强的特点,我们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评一评谁整理书包时速度能得第一,谁的书包里最整洁,谁的值日生做得最出色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为了让更好地与小学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起来,我们设计了“星星伴我成长”评比的活动。按评比内容设计各种颜色的星星章,让孩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累进步,取得五颗同样颜色的星星就可以获得一枚“星星章”。我们还尝试着培养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组长、检查员、气象员、自然角的管理员。在临近期末时为了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每天选出一位幼儿进步最大担任小班长,告诉他们小学里的好孩子能当班干部,激发幼儿的荣誉感。
3.在互动、模仿等角色游戏中萌发当小学生的积极情感。
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再如“大带小”活动、“同年级组联谊”,“六一自助餐会”等,使孩子们大胆与各类伙伴交往,如在“大带小”活动中,幼儿与年幼伙伴交往,他们既是哥哥、姐姐,又是活动领导人,在游戏活动中,他们既要关心年幼伙伴,又要发挥领导才能,说服年幼伙伴服从自己和信任自己,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四、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五、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我发现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的孩子常常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通过“大带小”、“与小学生联谊”等活动,使孩子们在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的基础上,又大胆与各类伙伴交往,如在“大带小”活动中,我们让班上幼儿与小学三年级伙伴交往,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七、引导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利用各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不是学习小学知识。幼儿园教师要和家长进行多沟通,比如在开幼儿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家园联系栏、随时的交流等引导家长幼小衔接不是灌输一些小学知识,而是要重视孩子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否则就是拔苗助长,使孩子对小学产生恐惧,出现“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2.引导家长正确做好幼小衔接的具体工作。配合幼儿园一起做准备。比如: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的事情自己能完成的尽量自己做,因为到了小学他就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要独自去解决可能面临的困难,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作息时间的安排;好习惯的养成;多带出去走走,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别的孩子。同时我们还向他们推荐一些合适孩子的幼小衔接书籍,帮助他们正确的辅导孩子。此外我们在平时注意及时观察孩子在幼儿园的各方面表现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将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和我们做及时的沟通,通过这些我们来共同实现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
八、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切实做好衔接工作。
把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百折不挠的品格、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长期目标。从小班就开始,找准“教与学”的结合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接触,增加感性认识,从而体现美、创造美、展示美。在教育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并倡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勇于面对挫折、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鼓励幼儿形成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
总之,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幼儿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大班幼儿由于即将面临步入小学生活,所以教师应当更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大班幼儿加强入小学前的准备活动,为幼儿做好具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重培养幼儿听、说、写、看的能力,不断增强其学习能力。
1. 通过大班的日常教学训练幼儿专注听课的能力,并通过讲解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记忆,在此基础上逐渐减少重复讲解的遍数,提高语速,循环渐进地训练幼儿的快速记忆,激发幼儿听课的兴趣,养成专注听课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灵活运用手指的能力,从而锻炼幼儿自如书写的能力。
3. 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幼儿阅读,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 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商量制定读书计划,也可以完全由幼儿自己去商量制定,最后请老师记录下来。
二、培养幼儿自学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儿童一入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大班的老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用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们,使幼儿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控能力。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握笔和坐势。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
三、创设情境构建幼小衔接情感的驱动层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了正确的入学态度和情感。
1.通过参观、观摩等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无限向往。
要培养幼儿渴望学习、愿意上学的情感,首先要让幼儿对小学有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让他们逐渐接受,并产生好感。孩子向往上小学并且产生“我想学”的心理状态时,才能学得好。因此应给孩子了解小学的机会,使孩子从了解小学到喜欢小学。让孩子顺利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减小心理压力,降低精神负担,幼儿园可为准备上一年级的学生提供参观小学的机会,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参观和观摩活动。如参观学校的足球场、生物园、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微机教室、图书馆、美术室、器乐室以及学校的周边环境,以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参加少先队活动、观看升旗仪式、看小学生上课,看小学生做作业,和小学生交谈,与小学生联欢,“和红领巾哥哥姐姐的对话”活动等等,我们还开展了“我是小學生——半日体验”活动,请准一年级学生直接参与到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的活动中去,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了解小学学习活动,从内心深处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2.开展各类竞赛,激发幼儿上进心。
根据大班幼儿竞赛意识强的特点,我们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评一评谁整理书包时速度能得第一,谁的书包里最整洁,谁的值日生做得最出色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为了让更好地与小学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起来,我们设计了“星星伴我成长”评比的活动。按评比内容设计各种颜色的星星章,让孩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累进步,取得五颗同样颜色的星星就可以获得一枚“星星章”。我们还尝试着培养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组长、检查员、气象员、自然角的管理员。在临近期末时为了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每天选出一位幼儿进步最大担任小班长,告诉他们小学里的好孩子能当班干部,激发幼儿的荣誉感。
3.在互动、模仿等角色游戏中萌发当小学生的积极情感。
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再如“大带小”活动、“同年级组联谊”,“六一自助餐会”等,使孩子们大胆与各类伙伴交往,如在“大带小”活动中,幼儿与年幼伙伴交往,他们既是哥哥、姐姐,又是活动领导人,在游戏活动中,他们既要关心年幼伙伴,又要发挥领导才能,说服年幼伙伴服从自己和信任自己,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四、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五、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我发现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的孩子常常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通过“大带小”、“与小学生联谊”等活动,使孩子们在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的基础上,又大胆与各类伙伴交往,如在“大带小”活动中,我们让班上幼儿与小学三年级伙伴交往,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七、引导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利用各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不是学习小学知识。幼儿园教师要和家长进行多沟通,比如在开幼儿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家园联系栏、随时的交流等引导家长幼小衔接不是灌输一些小学知识,而是要重视孩子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否则就是拔苗助长,使孩子对小学产生恐惧,出现“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2.引导家长正确做好幼小衔接的具体工作。配合幼儿园一起做准备。比如: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的事情自己能完成的尽量自己做,因为到了小学他就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要独自去解决可能面临的困难,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作息时间的安排;好习惯的养成;多带出去走走,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别的孩子。同时我们还向他们推荐一些合适孩子的幼小衔接书籍,帮助他们正确的辅导孩子。此外我们在平时注意及时观察孩子在幼儿园的各方面表现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将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和我们做及时的沟通,通过这些我们来共同实现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
八、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切实做好衔接工作。
把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百折不挠的品格、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长期目标。从小班就开始,找准“教与学”的结合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接触,增加感性认识,从而体现美、创造美、展示美。在教育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并倡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勇于面对挫折、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鼓励幼儿形成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
总之,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幼儿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