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小学生的期望也有了明显提升,并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甚至期望过高。现代社会小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承受着严重的心理压力。基于此,以下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
引言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育教学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提高针对性。小学生身心發育尚不健全,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承压能力都比较弱,其稚嫩敏感的心灵容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受到伤害,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发挥着育人育德的关键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要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此之前教师应首先深入认识和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探索一条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师主动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
语文课程教学是工具类学科和人文类学科的完美融合,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新课程标准将原来大纲中的“思想性”改为“人文性”,这意味着小学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理,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换句话说,语文课程教学的中心已经从以往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心理健康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关注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主动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密切关注每位同学的学习状态,在发现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反常时,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鼓励和情感支持,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对自己情感的调控,不能将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带到实际教学中去,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对于小学生而言,环境因素尤其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小在一个优良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可避免其产生不良心理问题。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自我形象,教师应平易近人、举止文明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教学过程中以及课后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答问、参与课堂互动;教师授课应言语亲切、幽默,要平等对待学生,合理评价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要注重和谐班集体建设,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巧妙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引导学生勇于正视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学会互相关心和理解,比如当学生在小组探讨与合作中因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站在对方角度上进行思考,增进相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合作沟通,营造班级和谐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阶段,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速度较快,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通过感情渲染增强语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取得一定的实际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正确宣泄情绪的方法策略
时代不断在发展,科技水平也不断上升,这就导致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少了很多的关注,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当他们进入到一个新的集体后,难免会感到不适应,再加上小学生的控制能力较弱,无法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容易激动,更严重的话,可能会与同学之间发生争吵甚至打架斗殴等情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了能够让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及积极健康的状态学习生活,大部分教师或者家长都会选择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心事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出来,然后对学生进行言语上的引导。然而并不是每次都能及时听到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时教师可以使用语文阅读教育教学中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把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及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准确把控并进行适当疏导,从而防止学生生成心理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让学生的情绪进行宣泄,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同的学生性格也不尽相同,在与之交流时要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理解并真正感受到教师是在帮助自己从而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可以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塑造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结束语
语文素有“百科之母”的美誉,是我们交流沟通,探寻其他知识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注意在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融入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既要立足语文学科利用好教材资源,又要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环境,还要增加教学实践,如此方可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殷月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时代,2020(02):43-44.
[2]步扬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科技风,2019(25):54.
[3]康丽丽.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现状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
引言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育教学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提高针对性。小学生身心發育尚不健全,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承压能力都比较弱,其稚嫩敏感的心灵容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受到伤害,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发挥着育人育德的关键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要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此之前教师应首先深入认识和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探索一条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师主动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
语文课程教学是工具类学科和人文类学科的完美融合,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新课程标准将原来大纲中的“思想性”改为“人文性”,这意味着小学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理,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换句话说,语文课程教学的中心已经从以往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心理健康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关注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主动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密切关注每位同学的学习状态,在发现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反常时,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鼓励和情感支持,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对自己情感的调控,不能将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带到实际教学中去,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对于小学生而言,环境因素尤其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小在一个优良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可避免其产生不良心理问题。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自我形象,教师应平易近人、举止文明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教学过程中以及课后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答问、参与课堂互动;教师授课应言语亲切、幽默,要平等对待学生,合理评价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要注重和谐班集体建设,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巧妙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引导学生勇于正视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学会互相关心和理解,比如当学生在小组探讨与合作中因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站在对方角度上进行思考,增进相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合作沟通,营造班级和谐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阶段,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速度较快,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通过感情渲染增强语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取得一定的实际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正确宣泄情绪的方法策略
时代不断在发展,科技水平也不断上升,这就导致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少了很多的关注,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当他们进入到一个新的集体后,难免会感到不适应,再加上小学生的控制能力较弱,无法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容易激动,更严重的话,可能会与同学之间发生争吵甚至打架斗殴等情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了能够让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及积极健康的状态学习生活,大部分教师或者家长都会选择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心事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出来,然后对学生进行言语上的引导。然而并不是每次都能及时听到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时教师可以使用语文阅读教育教学中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把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及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准确把控并进行适当疏导,从而防止学生生成心理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让学生的情绪进行宣泄,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同的学生性格也不尽相同,在与之交流时要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理解并真正感受到教师是在帮助自己从而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可以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塑造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结束语
语文素有“百科之母”的美誉,是我们交流沟通,探寻其他知识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注意在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融入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既要立足语文学科利用好教材资源,又要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环境,还要增加教学实践,如此方可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殷月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时代,2020(02):43-44.
[2]步扬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科技风,2019(25):54.
[3]康丽丽.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现状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