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l1年版)》对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会独立阅读”。
然而我们遗憾地看到,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上文本解读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给予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感悟的时间,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课堂上不仅将文本的内在气韵肢解得七零八落,而且让学生在这样的文本语言中陷入思维的僵局,从而使得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逐步走向平庸。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关注学生课堂生存状态的课堂,是重视学生知识学习体验和感悟的课堂。只有找准文本语言的训练价值点,把阅读化为“阅读”,才能努力提升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及自我探究。下面从三方面展开阐述:
一、补白拓剧训练,深层建构对话
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当学生的理解存在困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拓展文本内容,补充一些对理解文本有帮助的语言材料,以促进学生的内化。这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展开。这时的对话就不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师生共同建构的深层次对话。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内化。
如,在教学苏教版《螳螂捕蝉》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学生与文本的初次对话,大多数学生都围绕着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为了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我补充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螳螂捕蝉”一词的注解——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在把成语寓意和文中人物联系起来以后,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就更加具体深刻了。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内化文本,接着,我出示“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的原文(出自《说宛·正谏》)并引导学生品读。至此,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不是一个角度,而是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实现对文本语言、思想、情感认识的内化。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内化,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多次就相关知识进行补充。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内化助了一臂之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关键词拓展训练,还原生活积累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将各种形式的言语训练还原到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中,这才是阅读教学中言语训练的应有之道。例如,教学《桂花雨》“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中的“浸”字的片段。
师:课文中哪个字让我们感受到桂花独有的香味呢?
生:“浸”字。
师:你从这个“浸”字感受到了什么?
生:这个“浸”字让我感受到前后左右的邻居都被这花香包围了。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想象,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站在村子里,在每一个地方任意呼吸一口空气,一阵阵芳香沁人心脾。
师:其实用“浸”字描写香味,我们在僦乡五月》这篇课文中也遇到过。(出示:“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中了。”)
师:这两句话中“浸”字的语境不同,但用法相同。如果没有“浸”字,我们还会形成这样的体验吗?
生:不会,只有这个字才能让我们从心底感受到花儿的香味。
在这一片断中,教师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的核心语言“浸”字,将这一内容还原到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中,在情境认知的还原中带领学生品析体悟、朗读感知,从而在生活之境中玩味词语表达的精准妥帖。
三、迁移拓展训练,促使习惯养成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只有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并积极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重“得言”、重“得法”、重“得能”。如何用课文来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呢?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迁移式拓展。
迁移式拓展可以着眼于一篇或几篇文章,如学习了《五彩池》一课后,可引导学生读一读同类写景的文章,比如萧红写的《火烧云》。又如学习了《养花》一课后,可引导学生读一读老舍先生的其他散文——《我家的猫》《母鸡》《春风》。
迁移式拓展还可以着眼于一本书或几本书。如学习《童年读<水浒传>》时,引导学生在课前读一读《水浒传》这本书;在学习《空城计》时,让学生课前读一读《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又如,在进行“走近鲁迅”这个单元的教学时,可介绍学生读一读鲁迅的代表作品缃花夕拾》、《呐喊》,还可介绍学生读一读关于鲁迅的作品,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陈丹青的《笑谈大先生》和郁达夫的《回忆鲁迅》。这样拓展,将精读和略读相融合,既品词析句,又形成了海量阅读,使得学生对鲁迅其人和他的作品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要想使迁移式拓展更具实效,教师还应当在学生拓展阅读后设计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得意”“得言”“得法”。比如让学生读完《水浒传》或《三国演义》后写写读后感;读了与鲁迅有关的书籍后在班级召开读书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眼中的鲁迅。这样,将理解与运用相融合、将学文与学法相融合,就能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而且长期坚持训练,还会使学生养成阅读与思考的好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他们支配人生的力量。
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正是这种尊重,才有了多元解读文本的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走进文本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学生在与文本的碰撞中进发出思维的火花,不断演绎着课堂的精彩,从而营造出绚丽多姿的课堂境界。
然而我们遗憾地看到,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上文本解读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给予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感悟的时间,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课堂上不仅将文本的内在气韵肢解得七零八落,而且让学生在这样的文本语言中陷入思维的僵局,从而使得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逐步走向平庸。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关注学生课堂生存状态的课堂,是重视学生知识学习体验和感悟的课堂。只有找准文本语言的训练价值点,把阅读化为“阅读”,才能努力提升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及自我探究。下面从三方面展开阐述:
一、补白拓剧训练,深层建构对话
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当学生的理解存在困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拓展文本内容,补充一些对理解文本有帮助的语言材料,以促进学生的内化。这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展开。这时的对话就不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师生共同建构的深层次对话。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内化。
如,在教学苏教版《螳螂捕蝉》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学生与文本的初次对话,大多数学生都围绕着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为了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我补充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螳螂捕蝉”一词的注解——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在把成语寓意和文中人物联系起来以后,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就更加具体深刻了。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内化文本,接着,我出示“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的原文(出自《说宛·正谏》)并引导学生品读。至此,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不是一个角度,而是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实现对文本语言、思想、情感认识的内化。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内化,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多次就相关知识进行补充。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内化助了一臂之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关键词拓展训练,还原生活积累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将各种形式的言语训练还原到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中,这才是阅读教学中言语训练的应有之道。例如,教学《桂花雨》“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中的“浸”字的片段。
师:课文中哪个字让我们感受到桂花独有的香味呢?
生:“浸”字。
师:你从这个“浸”字感受到了什么?
生:这个“浸”字让我感受到前后左右的邻居都被这花香包围了。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想象,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站在村子里,在每一个地方任意呼吸一口空气,一阵阵芳香沁人心脾。
师:其实用“浸”字描写香味,我们在僦乡五月》这篇课文中也遇到过。(出示:“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中了。”)
师:这两句话中“浸”字的语境不同,但用法相同。如果没有“浸”字,我们还会形成这样的体验吗?
生:不会,只有这个字才能让我们从心底感受到花儿的香味。
在这一片断中,教师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的核心语言“浸”字,将这一内容还原到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中,在情境认知的还原中带领学生品析体悟、朗读感知,从而在生活之境中玩味词语表达的精准妥帖。
三、迁移拓展训练,促使习惯养成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只有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并积极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重“得言”、重“得法”、重“得能”。如何用课文来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呢?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迁移式拓展。
迁移式拓展可以着眼于一篇或几篇文章,如学习了《五彩池》一课后,可引导学生读一读同类写景的文章,比如萧红写的《火烧云》。又如学习了《养花》一课后,可引导学生读一读老舍先生的其他散文——《我家的猫》《母鸡》《春风》。
迁移式拓展还可以着眼于一本书或几本书。如学习《童年读<水浒传>》时,引导学生在课前读一读《水浒传》这本书;在学习《空城计》时,让学生课前读一读《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又如,在进行“走近鲁迅”这个单元的教学时,可介绍学生读一读鲁迅的代表作品缃花夕拾》、《呐喊》,还可介绍学生读一读关于鲁迅的作品,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陈丹青的《笑谈大先生》和郁达夫的《回忆鲁迅》。这样拓展,将精读和略读相融合,既品词析句,又形成了海量阅读,使得学生对鲁迅其人和他的作品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要想使迁移式拓展更具实效,教师还应当在学生拓展阅读后设计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得意”“得言”“得法”。比如让学生读完《水浒传》或《三国演义》后写写读后感;读了与鲁迅有关的书籍后在班级召开读书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眼中的鲁迅。这样,将理解与运用相融合、将学文与学法相融合,就能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而且长期坚持训练,还会使学生养成阅读与思考的好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他们支配人生的力量。
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正是这种尊重,才有了多元解读文本的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走进文本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学生在与文本的碰撞中进发出思维的火花,不断演绎着课堂的精彩,从而营造出绚丽多姿的课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