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对师生互动的作用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_roo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1.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而要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就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他活动形式。
   二、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
   三、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互动中保持充分关注学生,是构建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
   现在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忙于教学,比较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关注较少,这个情况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说英语的勇气。对因心理障碍造成口语表达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简单的英语说起,由易到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
   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如果漠视这些后进生,不仅会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还会引起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他们变得既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也不愿和别的同学交流。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后进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那么就能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就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兴趣是前进的动力,有了兴趣会让人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反之,没有兴趣会让人不思进取。学生要想学习好,就要有学习好的兴趣,这个兴趣就是一种美好的憧憬、向往、追求。许多孩子在学习的活动中,无法找到成功的感觉,因此就容易自我放弃,缺乏学习兴趣。孩子的一般性动机就是争取奖励、逃避处罚、取悦父母和老师、拥有操控环境的能力,希望有所作为的欲望。到底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这些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期刊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最大的心愿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认真学,学的好。于是我们尽最大可能传道授业,但往往事与愿违,教师一味倾洒,学生反倒很不情愿,学生被动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由不乐意学到热爱学,我认为教师的示范作用很关键。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热爱学习?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示范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古人对“读”的作用的经典概括和诠释。可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果一个学生能把文章写得得心应手,应该说这个学生的语文程度就非常好了,即使有些理论知识他不掌握,他也能纯熟运用了。可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我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平时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打好作文基础   舞台演出讲究“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指导要从日常语文学习积累入手。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加强字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灵活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快速、图像清晰、色彩丰富等优势,能有效的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下面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开始,运用多媒体设置情境,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可使他们尽快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设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期刊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为整堂课奠定成功的基调。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图片导入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篇章都可以用图片导入,如《故宫博物馆》《桥》《华南虎》《海燕》等等,由学生在中国地图上寻找罗布泊的具体位置导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由“马”字的转变导入
期刊
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换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的活动过程。它要求朗读者能准确、流利、入情、传情的再现文章的美,既是对文章的全面感知,又能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句的含义、文章的情感,更可以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所以朗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更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基础。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普遍存在老师在课堂上高谈阔论,学生做忠实听众的现象。课内外,中学生不会朗读、不懂朗读、不愿朗读,缺乏朗读的现
期刊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但是,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又是必须重视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出了一套“激活源泉、点拨技法、互评赏识”的路子,不仅消除了学生的恐惧感,还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现总结如下与同仁交流。  一、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
期刊
文艺评论是文学写作文体的一种,又称文学批评,也叫“身手评论”,是评论者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某些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文艺创作、文艺思潮等文艺现象,文艺实践活动进行阐述和评判的文章,是评论者科学理性认识的体现。中学生写文学评论,可以练习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作品作评论,评论的重点是作品的内容、说话和表达技巧。我们写作文学评论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研读作品,找出特色   一篇
期刊
从教3年来,我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在这变化中,既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艰辛,也体悟到了作为班主任的荣耀。和学生的接触中我渐渐地明白了许多道理,也明白了古人说的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是啊,在教育孩子们的同时,他们也无时无刻不在促进着我,警醒着我,使我在教育的路上,风雨前行。   1.赏识教育   大千世界,人生来就是千差万别的。班主任老师的耐心
期刊
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其主要的任务。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组织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不要受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限制 ,而应该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做一名地方文化的传播者、引导者。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语文课堂为主渠道,有机渗透地方文化教育,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