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的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onk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概念是小学生正确进行列式、计算、判断、推理等数学活动的基础,因此,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概念教学中,必须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完整的数学概念。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些概念的教学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完成的。所以在概念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阶段性和连续性。
  一、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按照教材的要求搞好概念的阶段教学
  大家都知道,人们对事物的正确、完整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更是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低。而另一方面,则是数概念大部分比较抽象,这就使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正确地理解概念、运用概念。因此有些概念的教学,就必须有一个孕伏阶段。这个阶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给学生建立概念的表象,使学生对概念有个初步的认识,为后段教学做好铺垫工作。后段教学的基本要求一般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获得完整的、正确的概念,并能应用于数学学习活动之中,下面仅举《数的意义》教学中的几例简要说明。
  1.整数概念的教学
  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学习整数,一直到二年级认识小数之前,几乎天天与之打交道。这期间.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有“数”。这个概念的部分表象.也就是说,只认识一些具体的数,而不知道什么叫做“数”,更不知道还有各种类别的“数”。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只要能读写万以内的数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给出“整数”这个概念。
  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小数。由于引进了一类新数,这时就必须告诉学生以前学过的1、2、3、4……都叫做整数。假如学生问,“0“是什么数,可以告诉学生,“0”也是整数。在这个阶段也没有必要给整数下定义。因为按小学数学教材,要定义整数必先定义自然数,而这样做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显然会增加负担,影响小数初步认识的教学。实际上,从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等上来说,学生对整数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就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为以前学生认识的只是一个个具体的数,现在知道以前学过的数都是整数,这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就是飞跃。
  2.小数意义的教学
  这个内容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二年级)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商品标价,利用元角分的知识,使学生对小数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在这个阶段,不抽象地讲小数的意义。到了四年级,学生在知识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已基本具备了理解小数意义的条件.并且又有前一段教学的基础,所以这一段的教学就要通过十进复名数、方格图、直线上的点等形式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意义,即小数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从而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分数意义的教学
  分数意义的教学也分两个阶段完成的。第一阶段(三年级)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平均分”某一物体,让学生认识分数,并通过折纸等一些实践活动和用分数表示图形的阴影部分或线段的一部分等练习,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表示的是一个物体,一条线段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几。这一阶段的教学不给出分数的定义,并且被平均分的一个物体的“一”与数量1所表示的意义是一致的。第二阶段教学(四年级)要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给出分数的定义,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按照知识发展的规律逐步完善概念
  数学知识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例如乘法的意义,在整数部分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扩展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数的意义也是逐步发展、完替起来的。所以教学中要有发展的观点,不要把话说死,要为扩展和完善概念留有余地。
  1.数“0”的教学
  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数5以后,就学了“0”。这时“0”的意义有两个:其一,表示没有;其二。表示起点。在教学第一个意义时,教师一定要组织好自己的语言,绝对不能断然结论,说“零就是表示没有”,而应该说“如果一个物体也没有。我们就用零来表示。”教学第二个意义时,可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直尺图或实物,说明零不仅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同时还可简要地告诉学生,“0”还有其它的意义,以后可以逐步了解。
  在学习百以内、万以内和多位数的写法以及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在直观上虽然起着占位的作用,但实质上还是表示没有,也就是表示某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其意义没有扩展。
  在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数这一内容时,“0”的意义有了新的扩展,就是表示精确度。教学时可按照参考书的建议,通过举例比较.说明3和3.0所表示的精确度是不一样的,使学生明确近似数末尾的“0”是有具体意义的,不能去掉。这时,可简要地进行小结,指名小学阶段“0”的三重意义,并告诉学生“0”还有其它的意义,到中学还要继续学习。
  2.数“l”的教学。“l”是自然数,所以它既具有基数意义,又有序数意义。在数学学科中,经常用的是基数意义。“1”的基数意义的教学,要按教材的要求,通过让学生看图数数进行理解。关于序数意义,教材只在练习内容中进行了渗透,教学中,应简要地告诉学生,一个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顺序。例如“1”,不仅一个人、一本书的“一”可以表示为“1”,像课本的第1页,竞赛得第一的“一”,也用“1”来表示。这样.学生对自然数的双重意义就有了初步的理解。随着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增加,学生的理解会逐步得到加强。
  从1的基数意义上讲,它所表示的意义也不是唯一的。在小学的前三年半,学生对1的理解始终是代表1个物体,就是我们常说的数量1。即使是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时.这个认识也没变。四年级在学习分数意义这个内容时,这个认识就加深了。因为在分数的意义里所说的单位“1”,不仅仅表示一个单位.它还表示某一类物体的整体。并且这个整体,有时用具体数量表示的,如4个苹果,32.5吨煤等;有时是不用具体数量表示的,如一项工程、一批货物等。学生对单位“1”均意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对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以及按比例分配等知识,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能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适应能力。  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以及使用什么样的的方法和手段呢?  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与当
期刊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让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
期刊
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与学生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作为教师,应该尽量还原生活,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将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将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我认为从三个方面来实现:识字教学生活化、阅读教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生活化。具体做法如下:  一、语文
期刊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制定,为全体教师开展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又为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提供依据。  我们在制定小学数学索质教目标时,一方面要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另一方而要根据小学生素质稳定的内化层面和可观察的外显层面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才能制定出正确而全面的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1.思想品德素质
期刊
摘 要:当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政治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学科,但是目前的政治课堂教学方式弊病颇多。为了改变社会要求不断提高同政治课堂教学存在弊病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营造自由氛围,确定主体地位,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创新能力和运用迁移理论四个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 创新教学 迁移理论  一、营造自由氛围,提供创新条件  
期刊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方面。对于教师而言,作文教学比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更难,付出努力却收效甚微,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理想。我国学者曾做过一些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小学生写作中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都存在不足。因此,了解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构成因素以及影响作文能力提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一、语言表达能力
期刊
人的有意义的活动问题由一定的动机引起。动机是直接抢劫有机休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意义重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有志于学,乐于学,才能取得优良的学业成绩。尤其当学生不存在智残与知识缺陷时,学习动机的有无与强弱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大量的研究发现,学习动机的指向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就。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社会生活条
期刊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为适应这种新形式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点,让学生由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数学课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仅供参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期刊
摘要:学习书法对于人的性格品质的影响很大,但是学习书法又是一件比较枯燥乏味的活动,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而且很可能进步并不是那么的明显。如何让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并能主动地去学习书法,提高书法教学的效率,我认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给学生自信最为重要。  关键词:兴趣自信;观察与比较;持之以恒;评价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园中的瑰宝,学习书法,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改往日在教学中枯燥、乏味、 呆板的理论说教和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将较多的知识信息,以较丰富的感官形式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它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它的应用又如何呢?历史学科包涵着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历史人物千千万万,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