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应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服务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并致力于提高学生就业、从业、职业迁徙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应侧重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其教学应全面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提升职业道德、增强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01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
应用型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和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基础并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专业技能以及为专业服务的通用技能。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就担负着培养学生通用技能的任务,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服务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贴近学生的专业,密切联系生涯发展,在教学模式方面以任务驱动式、项目导向等为主导,综合运用啟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除进行理论授课外,适时的安排利于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实训环节,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将知识转化成技能,注重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通过合并、重组或者独立升格的普通本科高校,这些院校中一部分是由普通本科院校或二级学院合并、重组发展而来;另一部分前身则是由高职高专院校升格成为本科院校的。
前身是普通本科院校或二级学院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即以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是第一位的,专业及课程建设则是第二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应以社会为导向,其知识结构与业界需要对接而不是与学科对接。尽管这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在学理念、学校定位、师资队伍、专业建设等方面经行适应应用型本科特色的改革,但在公共基础课几乎还是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许多院校是以阅读鉴赏、应用文写作、文艺理论、美学评论、书法艺术、诗词赏析等课程代替大学语文或开设一门课程(大学语文)涵盖以上各方面知识,只从学科的角度,以中文专业的课程为蓝本开设大学语文课程,遵循知识体系,注重对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经行汉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前身是高职高专的院校,尽管其与应用型本科教育都是培养技术应用人才,但层次有差别,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这些高校沿用其在专科教学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方法,认为学生主要学职业技能,大学语文对其发展无足轻重,可开(课时较少)或不开;有些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通常以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类课程代替大学语文,尽管学生通过写作、口语表达方面的教学及相关的训练培养了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应体现出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着重选取强调针对性(职业岗位需要、后续课程需要等)、职业性,鼓励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这一特点,也就是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且通过用人单位的普遍反映大学毕业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不强。这需要我们选取语言交际、汉字和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等汉语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打好基础;作为未来要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管理者、组织者,需要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修养,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上选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选文、材料,并兼顾其时代性、职业道德和职业人精神,通过讲解、赏析、阅读和思考。
(二)教学方法和方式
恰当、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馈,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等教学模式,配以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变教师为主体,为教师为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可以让学习者置身一个动态的学习氛围中,凸显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协同性学习等学习环境,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取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考核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设置相应的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可以是笔试、口试和实践相结合,灵活多样。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证明。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还在起步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努力,运用创新思维,多角度、多元化的考虑改革方法。改革的基本点是立足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汉语应用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基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勇安.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2010.
[2]徐礼节,徐兴菊.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1.
[3]董雪静.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2009.
[4]华锡兰.浅论“大学语文”的现状和学科改革[J].大众文艺,201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01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
应用型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和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基础并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专业技能以及为专业服务的通用技能。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就担负着培养学生通用技能的任务,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服务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贴近学生的专业,密切联系生涯发展,在教学模式方面以任务驱动式、项目导向等为主导,综合运用啟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除进行理论授课外,适时的安排利于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实训环节,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将知识转化成技能,注重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通过合并、重组或者独立升格的普通本科高校,这些院校中一部分是由普通本科院校或二级学院合并、重组发展而来;另一部分前身则是由高职高专院校升格成为本科院校的。
前身是普通本科院校或二级学院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即以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是第一位的,专业及课程建设则是第二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应以社会为导向,其知识结构与业界需要对接而不是与学科对接。尽管这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在学理念、学校定位、师资队伍、专业建设等方面经行适应应用型本科特色的改革,但在公共基础课几乎还是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许多院校是以阅读鉴赏、应用文写作、文艺理论、美学评论、书法艺术、诗词赏析等课程代替大学语文或开设一门课程(大学语文)涵盖以上各方面知识,只从学科的角度,以中文专业的课程为蓝本开设大学语文课程,遵循知识体系,注重对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经行汉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前身是高职高专的院校,尽管其与应用型本科教育都是培养技术应用人才,但层次有差别,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这些高校沿用其在专科教学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方法,认为学生主要学职业技能,大学语文对其发展无足轻重,可开(课时较少)或不开;有些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通常以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类课程代替大学语文,尽管学生通过写作、口语表达方面的教学及相关的训练培养了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应体现出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着重选取强调针对性(职业岗位需要、后续课程需要等)、职业性,鼓励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这一特点,也就是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且通过用人单位的普遍反映大学毕业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不强。这需要我们选取语言交际、汉字和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等汉语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打好基础;作为未来要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管理者、组织者,需要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修养,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上选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选文、材料,并兼顾其时代性、职业道德和职业人精神,通过讲解、赏析、阅读和思考。
(二)教学方法和方式
恰当、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馈,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等教学模式,配以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变教师为主体,为教师为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可以让学习者置身一个动态的学习氛围中,凸显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协同性学习等学习环境,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取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考核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设置相应的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可以是笔试、口试和实践相结合,灵活多样。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证明。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还在起步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努力,运用创新思维,多角度、多元化的考虑改革方法。改革的基本点是立足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汉语应用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基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勇安.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2010.
[2]徐礼节,徐兴菊.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1.
[3]董雪静.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2009.
[4]华锡兰.浅论“大学语文”的现状和学科改革[J].大众文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