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灿烂的生命,都低着头”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khoa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寓言:“飞越栗山之巅”
  在《猫人》中,周瑟瑟指称“我是黑暗的孩子”。这本身的意味非同寻常。在黑暗中,一个人容易做出辨认,并且透露出不一样的眼光。这种眼光让他观察和审视世界的时候,产生独特的视角,并且带来完全不同的表达。像《猫人》一诗的特质一样,周瑟瑟的许多诗篇,蒙上了“寓言”的色彩。这一点有些让人惊讶。在我所阅读到的新诗作品中,这种类型的写作并不多见。作为寓言,它们在诗歌中,从容地贯穿起各种领域的故事,将同一个世界的人,映射到不同的世界中,披上另一层身份,从而将世界交接为隐喻的象征。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品质,周瑟瑟的诗歌便有了更加开阔的境地,这种开阔,有时候是宏阔的,有时候是迷离的,像迷雾一般笼罩着我们,但作为一种心境的写照,它们显现得又是如此真切。
  “我是黑暗的孩子/跟着猫走一条直线/走在围墙上/走在屋脊上/我感觉到了/它脚掌海绵的重量/它的绿眼睛/在栗山巡视转动/我的猫王/带我飞越/栗山之巅”(《猫王》)。一开始,真的被这样的句子震撼了。很难设想,诗人为什么会联想到這样的体验互换。但我想,这样的想象,肯定不会无端到来。就像一个寓言一样,诗人置身于猫的世界,有了一种既真实又飘渺的幻觉。在诗歌中,诗人的叙述,是那样地从容、自然。或许正如诗人在诗篇的伊始所展开的那样,他是在与猫的对视中,产生了这种幻觉,然后将之生还为一种抽象和隐秘的叙事,从而带来一种“隔世”的况味。
  然而这种“隔世”只是境界上的。在诗人那里,他所发掘的世界并不隔膜。我们从许多诗篇里看到“栗山”这个极富诗意的地名。这个对于诗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除了作为故乡的所在,很难再被赋予这样既空灵又略带感伤的指向。从前面的《猫王》一诗中,我们已经见识到“栗山”的威力,在诗歌的最后,诗人是要在猫王的指引下“飞越栗山之巅”的。其实,在诗歌中更能将诗歌赋予“寓言”特质的,是那些带有故乡暗示或者玄秘色彩的诗篇,这些诗篇让人觉察到,栗山绝非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实指,在更多的意义上,诗人将之付诸文化或历史的语境,这是一场下到内心里去的雨,它永远承载着诗人的寄托,时时将一颗守舍的灵魂追忆出来让人产生共鸣的体验。这种叙事,最典型的诗篇莫过于《种橘》和《荷衣》等诗。从《种橘》中的叙述来看,诗人显然是被屈原当年种下的“橘树”给激活了,那是一种文化的乳汁,它从集体无意识的血统里涌出,由此诗人便也汇入了这一“种橘”的传统,其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承继楚湘文化精神。诗人最得心应手的写作,当然是在文化的基因中让故乡栗山的符号进入这一传统,从而让诗歌具有更加丰富和玄妙的意旨。《荷衣》一诗,大约有与《种橘》共通的意志。《种橘》意在建立一种父系文化的承接,而《荷衣》显然是在打造一个母性授衣的风范。这其中的嫁接之“物”为“荷”,同样出于《楚辞》之中。诗歌中的母亲,“从栗山塘上走过来/给我采来荷叶与莲蓬/把荷叶盖在我身上”,最后消失于夜空之中,这“荷叶”显然也是一种象征。这两首诗所带来的震撼是,诗歌将现实世界中的某些“记忆”与历史沉淀中的楚地文化结合起来,将“种橘”和“授衣”的故事接种于伟大的楚辞传统之中,勾勒了一个傲岸的文化“寓言”。
  这种“寓言”式的诗篇还有很多,像《红砖》中写到的关于与哥哥一起“烧砖”的寓言,《午睡》中关于“午睡”的寓言,《去阜阳钓鱼》中关于“钓鱼”的寓言,《低头》中关于“向日葵”的寓言,《火车站》中“在幽暗的月光下复活”的火车站中个人飞升的寓言,……我觉得,这些寓言式的写作中,一定寄托着作者某种难言的意志,无论是“喻世”“醒世”还是着重凸显个人对世界的特殊认知,它都成为了一种可辨认的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构成一种精神的慰藉,这种慰藉既是诗的,也带有哲学的层次。
  妙悟:“泡掉了身上的龙鳞”
  对照而言,周瑟瑟“寓言”式的写作,至少那些带有栗山影像的“寓言”式写作,明显带着诗人的匠心。这些写作无疑有一种对肉体和精神进行安顿的意识,透露着诗人对于故乡的隐秘情怀。然而,从诗人的另一些表达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写作的另一种生成机制,那就是“悟”——顿悟,或曰妙悟。顿悟与妙悟,本是禅宗的法宝。这是人体验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需要个体自己亲身的感受和直观领会。这种感受和领会置身于日常生活之中,主要经由普通的行为实践,通过个体具有独特性的直觉方式来获得。但是由于它们都比较强调个体感性经验在某个瞬间的即时性迸发,所以这种方式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境、任何条件下都有可能发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意性。不过也正应了中国传统诗歌生成的机理,很多诗人的诗歌都有可能是灵光一闪的冲动。宋人严羽论诗即主张“妙悟”,所谓:“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周瑟瑟一直被认为是口语诗人的代表。“口语诗”写作与其他类型诗歌在写作方式上有很大不同。而在我看来,“顿悟”或“妙悟”应当被看作是“口语诗”生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周瑟瑟的许多诗歌都有这种“顿悟”或“妙悟”的痕迹。作为口语诗人,他有这种写作的优势。从其大量的作品看,他非常自得于书写自己在一刹那间的顿时性感受。这种写作往往通过某种机缘的投射,抵达事物或者思想的本体,读来也给人神清气爽的通透。我想,对于口语诗人而言,这样的写作一定有非同寻常的快慰和愉悦感,因为它给人带来一种“道着天机”的狂喜。下面我们以《龙池》《寂静》《一只情诗》《江上的孩子》等几首诗为例来作一番分析。
  这几首诗相对都比较短小,而正是因为短小,所以能够见出“顿悟”“妙悟”在生成中的重要。《龙池》一诗写诗人在“龙池”中泡澡的体验,因联想到龙,所以有“泡掉龙鳞”的神思,一方面照应主题,另一方面也升华了主题。《寂静》一诗略显繁复,不过短缓的叙述恰恰是为了抵达“妙悟”的所在,而且“寂静”本身也寓有禅意的特征。《一只情诗》显然是诗人读书之时所得,借萧红的情诗入手,最后化出瞬间的“领悟”,这“领悟”中承载着某种荒诞或滑稽的意思,让人陷入对爱情的沉思。《江上的孩子》也是即景所得,只不过诗人从现实所见最终走向了“魔幻现实主义”,这种“悟”或许是不经意间导致的某种玄思。   顿悟的诗歌,其长处显然并非逻辑推理,而主要是生长于个人的直觉体验,所以它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之中,而最后又飞跃于现实生活之上,最后获得一种洗礼的意义,或者精神上的超越。从前举数例,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些诗歌的取材均来自日常生活,而最后抵达于“悟”——诗在某种意义上的一种本质。其实,通过简单的思考,我们即可见出,顿悟或妙悟的现代诗,大致都是诗人对存在的一种短暂“陷入”和“摆脱”,它不是冥想,不是肃穆沉思之后的庄严。诗人总是经由某种契机瞬间进入诗的境地,从而开启对战栗的生命的灵敏体悟,开启对语言的开放与诉说,而很少粘连其他无关的“附着物”,借用诗人的一句诗来表述,即是“泡掉了身上的龙鳞”,使诗歌表现出一种澄明和纯正的质地。
  周瑟瑟的诗歌中到处充盈着迷人的“城堡”和思理上所带来的精心创造,确立了个人写作的路数和内在指向,无论是偶然的攫取,还是匠心的安排,都是灵性的歌唱或智慧的闪光,让人感受到撞击灵魂的力量。但周瑟瑟及其诗歌的品质却是谦逊的,一如其诗歌《低头》中说的:“那灿烂的生命/沁凉如水/但都低着头”。
  附:周瑟瑟的诗二首
  种 橘
  回故乡种橘
  汨罗江水淊淊
  我站在江边
  左边是黄泥腥黄
  右边是白泥如脂
  我把橘树栽在哪里
  父亲倒背双手
  看我在人世左右为难
  他教过我种橘
  在屋前挖一个洞
  橘树苗栽下的夜晚
  月亮照澈了楚国
  我記忆中的楚国
  也就是栗山的土砖屋
  母亲在油灯下补衣裳
  父亲晴耕雨读偶尔下棋
  我身披蓑衣脚踩木屐
  已经是一个熟炼的种橘高手
  我把橘树种遍了楚国
  若干年后我回故乡
  看见屈原站在橘树下
  倒背双手
  像我死去四年的父亲
  像我死去五年的伯父
  身材高大
  站在橘树下沉默寡言
  栗山的雨淋湿了
  屈原又长又瘦的脸
  荷 衣
  我一个人睡在栗山
  夜鸟在窝里转动身体
  我知道它们
  找到了舒服的姿势
  我辗转反侧
  在脑子里默念《离骚》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我渐渐入睡
  梦见了妈妈
  是她年轻时候的样子
  她水淋淋的
  从栗山塘上走过来
  给我采来荷叶与莲蓬
  把荷叶盖在我身上
  她看着我睡着了
  才关好我家大门
  消失在浸凉的夜空
其他文献
新时代诗歌作为一个新的命题,是指当代诗人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写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作品,推动中国诗歌的进步和发展。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对于“本真性”的追求,确是不可忽略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  所谓诗歌的本真性,是指诗人在诗歌作品中所表达的,是他自己的本意,并且是真实可靠的,而不是他人的、外在的或虚假的内容。本真性是诗歌的生命力之所在,是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之所在,也是诗歌的本质之所在。而之所以如此,是
期刊
沉默的砖头  会有这么一天的。  一块一块的砖头,在建筑的下面,它们来决定一切。  苔迹,不只是岁月的陈旧。  蚂蚁,或别的虫豸,访问着这些沉默的砖,它们或许爬出一个高度,它们没有意识到墙也是高度。  有一天,这些砖头会决定建筑的形状。  富丽堂皇的宫殿或不起眼的茅舍,这些砖头说了算。  上层建筑是怎样的重量?  沉默的砖头,寂寞地负重。它们是一根又一根坚硬的骨头。  它们就是不说话,更不说过头的
期刊
一  似乎有那么一段时间了,人们开始关注“散文诗”。新文学诞生以来,这种文体一直被赋予了一个奇怪的属性,要么是作为“诗歌里特殊的一类”,是“用散文体写成的诗”,要么是作为“散文里比较靠近诗歌”的一种,总之它在我们这里被单独地拎出来,搁置在“诗歌”与“散文”之间,成为一个暧昧的、边缘的、兼有两种属性的东西。但这本身并没有使它左右逢源,相反让它有了无处归属、无法归类的尴尬。  但问题还不止于此,“散文
期刊
我在审视无法看见的事物。  天就要黑了,  我所渴望的一切,  受阻于墙壁。  天空巨大;  我能感觉到上方的树木;  现在,随便一阵风,  树叶都会颤动。  一切都在彼岸——  一切,包括我的思想,都在那边。  没有一根晃动的树枝  能将天空变得渺小。  我的睡眠和我的生命  融合。我毫无  感觉;也不悲哀。  但我终究是一个悲哀的东西。  (杨子 译)  从古至今,没有哪个成名的诗人或作家不在
期刊
大 雪  像心里的朋友一个个拉出来从空中落下  洁白、轻盈、柔软  各有风姿  令人心疼的  飘飘斜斜向四处散落  有的丢在少年,有的忘在乡间  有的从指头上如烟缕散去  我跟船而去,在江上看雪  我以后的日子在江面上散开  正如雪,入水行走  悄无声息……  但音乐从骨头里响起  从骨头里升起的音乐让我飞翔,让我  高空的眼睛看到大街上  到处是我摔碎的家  我被门槛的纽扣限制  我不能说话,
期刊
九句话  1. 我曾经喜欢美国诗人罗勃特·布莱的一句话,他说他最终理解到诗是一种舞蹈,一种从悲痛中逃飞出来的舞蹈。他这样讲,一定是基于创作的快感与审美的考虑。我现在觉得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个理想逃离痛苦、害怕、矛盾和启示,我现在很难想象真正优秀、伟大的诗歌会缺乏这些因素。布莱的理想美好纯粹并且迷人,但随着年龄增长,我觉得他单薄和片面了。  2. 我希望找到的每一句诗,每一个字都是从艰难生活中提炼出
期刊
最近三十年,诗人和才气的关系,在当代诗歌话语里一直处于晦暗莫名的状态。说一个诗人靠才气写作,或者说,一个诗人写得很有才气,听上去更像是敷衍的客气话,而不像是正经的品评。更令人尴尬的,有的诗人可能写得很好,无论是在取材立意方面,还是在遣词造句方面,都驾驭得面面俱到,而他的写作本身却很难说是有才气的。比如,新诗早期历史上,徐志摩的写作可以说是有才气的,但卞之琳的写作(除非做出更明确的前提限定)却很难被
期刊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曾说“文学始于地理”,可见诗写也跟地理有关。女诗人青小衣把她出版的第三本诗集命名为《我一直在赵国》,是因为她一直生活在燕赵大地,那个古时称赵国的地方。那么诗人究竟是表达了什么自然从这本诗集中可以找到答案。特定的地理环境,让诗人的抒情有了根基,也赋予了地域色彩。  下面且就我的一点阅读感受来谈谈诗人青小衣诗歌的题材涉猎和语言特点。一  “命运不仅仅捉弄人/连雨都不放过”(《没
期刊
父亲来访  [丹麦]尼尔斯·哈夫《父亲来访》  我死去的父亲前来探访,  重新坐回他的椅子里,传给了我的那把。  嘿,尼尔斯,他说。  他黝黑而强壮,头发像黑漆一样发光。  有一次他曾将别人的墓碑搬走,  用一根钢棒和一辆手推车,我给他帮过忙。  现在他亲自  搬走自己的。近况怎样?他说。  我告诉他一切,  我的计划,所有不成功的企图。  我的公告牌上垂着十七张账单。  扔掉他们,  他说,他们
期刊
遇到尚仲敏的时候他刚大学毕业不久,但已是颇为著名的大学生诗人,那是1986年夏天,他作为第三代诗人的代表参加了兰州会议。在这个短暂的重新焕发出精神活力的社会青春期,他写出了《生命》《风暴》《大地》等许多成熟的诗篇。有点不可思议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诗人,他发达的心智似乎早已超越了抒情的年龄,比如,这个尚未成家立业的年轻诗人以饱经沧桑的心态看待《家》:“家与家多么相似,它们服从于/什么样的一种神秘允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