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妈妈”的173本亲子日记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pu05104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173本亲子日记,300万字。杨廷艾将她的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儿女一个培养成了北大硕士。一个培养成le 北大博士。她也由一个籍籍无名的乡村教师蝶变成了教育专家。其《外向的女儿,内向的儿子,一位成功母亲的教子日记》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广大家长的热捧……
  1982年春天,山东省临沂市付庄中学教师杨廷艾生下了女儿赵洁。看着女儿那张粉嘟嘟的小脸,她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做一个好妈妈!为了给孩子留下成长的足迹,她从女儿出生那天起,就开始写孩子的成长日记了。孩子今天乖不乖,孩子什么时候长了牙,孩子哪天叫了第一声“爸爸”……都被她写在了日记里。
  家教日记助飞小才女
  女儿5岁时,杨廷艾生下了儿子赵一扬。既要照看两个孩子,又要正常上班,即使非常忙,她也从未间断为孩子写成长日记。在她的日记里,女儿性格外向、活泼,与儿子的内向、胆小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赵洁8岁时,因为转学,学习成绩一路下滑。一天下午,丈夫一进家门就对杨廷艾抱怨道:“闺女又被老师留下了,全班那么多学生,就留了她一个。学习越来越差,干脆别上了,以后我再也不去接她了!”原来挺优秀的女儿,怎么转学后变成了这样?杨廷艾急忙赶到学校,看到女儿正坐在老师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可怜兮兮地写着作业。
  接女儿回家的路上,杨廷艾故意长吁短叹:“刚到一个新环境,妈妈其实和你一样不适应。今天开会,妈妈又迟到了,被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还要罚款,好没面子。”赵洁吃惊地问:“妈妈一定很委屈吧,要不我们还是回原来的家吧。”“孩子,妈妈虽然很委屈,但也不会就这样离开这里,我要尽快适应新环境,好好工作。”母亲感染了女儿,“妈妈,我也要好好学习,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努力,女儿终于赶上来了,还被选为学习委员。杨廷艾刚想松一口气,新问题又出现了。
  赵洁的成绩上来以后,对待学习越来越不认真。一天晚上,她对女儿说:“去把你的作业拿来,我要检查。”女儿极不情愿地把作业本扔给妈妈。杨廷艾拿过来一看,发现上面写的不知是些什么东西,她要女儿解释什么叫“受鸡白人”。“什么‘受鸡白人’,我写的是‘爱乌的人’。”女儿说道。天啊!4个字竟然错了3个,杨廷艾顿时感到天旋地转。那一刻,她真想狠狠地教训女儿一顿,但她还是忍住了,没有和女儿大吵大叫,而是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一番长谈,赵洁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写作业再也不马虎了。
  赵洁性格外向,一年暑假,她对妈妈说:“这个暑假,我想学蒲松龄,在家门前摆个茶摊,有人来喝茶一律免费,但要给我讲一个故事。”杨廷艾认真听完女儿的想法,虽然觉得心里没底,但也没有拒绝。两人约定,只卖一周的茶,但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不准放弃。另外,妈妈可以帮你烧开水、泡茶,你也可以找个小伙伴来帮忙。赵洁见妈妈同意了,兴奋得直拍手。
  茶摊摆起来后的第一天上午,杨廷艾提着一大壶开水来到摊前,看到女儿正热情地招待一位老人:“爷爷,再来一碗吧,我们只听故事不收钱。”老人笑了:“嘿嘿,真新鲜,喝茶水不收钱,只听故事?那好,爷爷就给你讲一个……”到了晚上。赵洁的小脸蛋晒得通红,她一边收拾茶碗一边兴奋地说:“妈妈,今天真是太高兴了,我一共收获了五个故事,还有一元三角钱。”杨廷艾很惊讶:“不是说好不收钱的吗?”赵洁回答:“是啊,很多人都夸我们懂事,有个伯伯不仅讲了故事还给了茶钱,不收不行。有个姐姐还教我唱歌呢。摆茶摊真是太有意思了。”
  一周以后,茶摊关张,赵洁说:“妈妈,我要感谢您。摆茶摊让我学会了坚持,还接触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我要把这些故事都记录下来,将来出一本讲述家乡故事的书。”不久,她就以摆茶摊经历为素材写了篇作文,发表在《小学生月刊》上。杨廷艾当然也把这些经历写进了自己的日记里。
  姐弟和解相约北大
  赵一扬的性格与姐姐不同,他从小胆子就小。而且,姐姐的优秀也让他感到自卑。
  一天,杨廷艾带姐弟俩去参加一个婚礼,一位也来参加婚礼的人指着赵洁对杨廷艾说:“这就是你闺女吧,我儿子和她是一个班的,听我儿子说,你闺女的文章都上报了,真是个才女啊!”大家的话题一下子聚焦到了赵洁身上。回家的路上,赵洁不小心碰了赵一扬一下,赵一扬勃然大怒:“烦死了!”杨廷艾马上意识到,儿子一直生活在“才女姐姐”的“阴影”里,肯定感觉很不爽,并已开始敌视姐姐了。
  如何才能不让儿子生活在姐姐的阴影里呢?杨廷艾还没想出办法,姐弟俩的矛盾已愈演愈烈。一天,赵一扬放学回到家,从书包里拿出一份讲义,猛地摔在地上,大声说:“我讨厌姐姐,干吗要我背她的作文?”原来,前不久,赵洁又发表了一篇文章,赵一扬的老师觉得这篇文章很不错,就让同学们背熟。赵一扬没有背,被老师批评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杨廷艾安慰儿子道:“你并不是不会背,而是不想背,对吧?”儿子的情绪立马缓和了下来,“还是妈妈了解我。”杨廷艾又趁热打铁:“孩子,其实,你和姐姐是一样优秀的。比如你在数学方面,就比姐姐的天赋要高。妈妈相信,只要你没有抵触情绪,很快就能把姐姐的作文背下来。明天,你背给老师听,向老师证明你同样优秀。还有,你不要害怕别人夸姐姐。只要你努力,等你长到姐姐那么大的时候,你可以比姐姐还优秀。”第二天放学后,赵一扬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回家。他激动地说:“今天我把姐姐的文章背给老师听了,老师还在班上表扬了我……”
  此后,赵洁在妈妈的暗示下,也主动向弟弟“示弱”,这大大激发了赵一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他也明白了妈妈的苦心,他说:“过去,我造了一个壳把自己给关了起来。以后,我不会再生活在姐姐的阴影下。再有人跟我说,你姐姐很优秀,你要超过她的时候,我会笑着告诉别人,我姐姐是很优秀,但是,我也很优秀,而且,我一直都在努力。”
  杨廷艾坚持用日记记录儿女的成长,也记录下自己培养孩子的心路历程。其中有一篇她是这样写的:“1996年2月22日,晴。热闹的春节过后,我们全家人启程到大连去‘旅游’。孩子们不明就里,在车上兴奋大声说笑。只有我和丈夫心里清楚,迎接他们的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最近,姐弟俩越来越怕吃苦,衣食住行十分挑剔,做事三分钟热度,享受心理加重。于是,我们决定对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车子慢慢驶离大连市区,两个孩子急了,女儿问:‘不是说大连又干净又美吗?这是去哪里?’儿子猴精:‘这里太破了,根本不是大连。’……等他们闹腾够了,我们才把此行的目的说了出来,姐弟俩都不作声了。一条乡间小道上,我和丈夫一路喊着口号,带着两个怨声载道的孩子,起劲地跑着。可是跑了还不到半里路,孩子们就跑不动了……”   又:“1996年3月2日,晴。经过几天的强化训练,弟俩一口气跑3000米也不觉得累了,也不再闹情绪了……看着一天天结实起来的孩子,我感觉真是不虚此行。最让我高兴的是,我和他们的爸爸在跑步时,根本追不上他们……今天,我们兑现了诺言,到大连市区逛了一逛。他们各自挑选了喜欢和需要的东西,然后我们去了饭店,点了一桌子好菜,带着收获的喜悦‘班师回朝’。”
  在这篇日记的后面,杨廷艾还写了如下的感言:这次对孩子们的强化训练,虽然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但也培养了他们吃苦精神。两个孩子也都表示,受益匪浅。
  2000年,赵洁高中毕业,差几分没能考上北京大学,见即将去山东大学报到姐姐一脸的郁闷,赵一扬说:“姐,没关系,你就当是等我呢。到我高考时,你也该读研究生了,咱们北大见!”
  与儿女同圆成功梦想
  2004年,赵洁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赵一扬也成功地考取了北大,与姐姐“胜利会师”。
  赵洁硕士毕业后,又继续在北大读博士;赵一扬本科毕业后,也考取了北大硕士研究生,而且他的笔试和面试成绩都是第一。
  现如今赵洁在取得北大法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硕士生导师。赵一扬则在取得硕士文凭后,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农业部工作。
  退休后,杨廷艾开始整理自己的家教日记,发现已记了173本。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通过记录家教日记不断总结调整教育思路的方式,将两个普通的孩子送进了北大,这在当地引起轰动。许多学校邀请她前去开讲座,杨廷艾成了炙手可热的“家教专家”。
  报告会上,杨廷艾经常带着一些日记本,供听众传阅。一次,讲座结束了,她把自己的20多本日记分发给家长传阅。坐在前排的一位六旬老人,戴着老花镜,双手握着一本日记本,不肯放手。杨廷艾问:“看您的年龄,孩子不小了吧?”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哦,孩子都成家了,我没培养好。”停顿了一下,她又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杨廷艾:“我想把你日记中培养孩子的方法摘抄一下,学一学,好教育孙子。这不,日记刚传到我手里,时间就到了。”她一脸的惋惜。那一刻,杨廷艾的心被感动了,她对老人说:“没关系,只要我的日记对您教育孙子有帮助,您想抄多长时间,我都陪您。”报告会现场,许多家长也问她,为什么不把这些珍贵的第一手家教资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人受益呢?天长日久,问的人多了,杨廷艾便有了出书的念头。
  杨廷艾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家教日记。赵洁拿出自己的积蓄赞助妈妈出书,赵一扬也无条件地支援妈妈。杨廷艾翻阅日记,往事历历在目……
  2014年春,杨廷艾的《外向的女儿,内向的儿子:一位成功母亲的教子日记》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今年3月,杨廷艾又开始了她的《“北大妈妈”失败教育60例》的写作,估计年底就能与广大家长见面了。
  张宁据《婚姻与家庭》中南/文整理
其他文献
人人都赞其为“乱世飘萍”,却不知藏匿其背后奔走息事、拯救危难的“肃清手”;他是“新闻全才”,却离不开“金牌助手”式的新闻夫人;他“铁肩辣手”,她“侠骨柔情”……他们亦夫妻亦战友。在那个战乱烽火的年代,书写着新闻界的传奇爱情……  邵飘萍与汤修慧的结合,于未来将是一段世人皆晓的伉俪佳话。  在汤修慧念书期间,两人经常鸿雁传情  1886年,邵飘萍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南市街道紫溪村。邵飘萍16岁便中了秀
期刊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老师今年已86岁,各种演出、活动依然排得满满的,仅2015年春节,光羲老师就参加了央视和北京卫视的两台春晚。女儿们刚给他过完生日,笔者发去祝福短信,光羲老师已在赴国外旅游的飞机上……  有一次到光羲老师家,在门口刚放下电话,远远就看见他骑着那辆旧自行车冲我招手,他说:“我就在附近办点事,估计你快到了,就猛往回骑。”光羲老师已是耄耋之年,三个女儿却都不在身边,相识十一年笔者也仅
期刊
2009年,一部红色谍战片《潜伏》火爆荧屏,由冯恩鹤饰演的军统天津情报站站长吴敬中,老谋深算、敛财无数最后却全身而退。这样一个反派人物,受到了观众的热捧,网友称其为“史上最抢戏的男配角”。老戏骨冯恩鹤的婚姻家庭和一般人不太一样,却充满爱意。  用带兵的方法带儿子  冯恩鹤和妻子季颖是相亲认识的。1978年,两人在大礼堂举办了简朴的婚礼,只花了128元。婚后一向喜爱整洁的冯恩鹤,却被不讲究的文艺女青
期刊
这张照片是我珍藏了50多年的老照片,看着这张老照片我心情无比激动,感慨万千。  这张照片是1964年,我陪公爹、婆母带着儿子、女儿去游颐和园。这是婆母第一次去颐和园,也是她一辈子唯一的一张照片。当时我丈夫在外地工作,公婆来京帮我带孩子。他们是山东勤劳、善良的农民,虽然已离开我们多年,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和蔼可亲的面容永远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们相处得非常好,老人喜欢、爱护孩子,也非常关心我。我上班远,
期刊
1977年夏,山东,天气炎热。张守仁、王世敏和章仲锷在一个文联会议的间隙,跑到会场外的树阴下纳凉、聊天。闲谈中,三人都预感到一个文学的潮流正在逼近。十年动乱中历经曲折的作家开始纷纷从下放的农村返回城市,他们一定迫切想把积累多年的生活感受用文学的方式宣泄出来,因此需要一个平台让他们的作品得以发表。于是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创办一份文学杂志,他们站在树下商量刊名,从《东风》、《首都文学》一路聊开去,最终敲
期刊
想当年,著名表演艺术家梁波罗演绎的经典影片《51号兵站》里的“小老大”,家喻户晓。被人们称为“英俊小生”的他,在当时的上海乃至在全中国的风光,远远超过后来的“四大天王”。此后,梁波罗塑造的一系列银幕经典形象,如《蓝色档案》中的李华、《小城春秋》中的吴坚、《子夜》中的雷鸣,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梁波罗多元化发展,唱歌、表演、主持等,都深受广大观众欢迎。梁波罗演唱的《草原之夜》、《
期刊
本报讯(记者邢大军)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歌手胡月的一首《黄土高坡》红遍大江南北,伴随着一代人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日前,中央电视台《非常星发布》栏目特别推出了胡月专场歌会。在节目中,胡月不但再现了《我热恋的故乡》、《走西口》、《信天游》等西北风时期的经典歌曲,同时她还提到了当年亚运会期间,为拍摄吉祥物歌曲,被国宝熊猫盼盼咬了小腿的传奇经历。  谈及那段经历,胡月对记者说:“记得亚运会之前有征集亚运
期刊
凭贾樟柯执导的《山河故人》入围戛纳影帝,董子健一战成名。虽最终未能从与奥斯卡影帝、法国影帝的竞逐中成功突围,但21岁的他已是媒体眼中的“新人王”。日前,董子健还与周冬雨齐齐登上北京公交一卡通,成为登上公交卡第一人。  据悉,董子健主演的《少年班》于6月19日上映;他主演的《少年巴比伦》也入围了本届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单元。  随《山河故人》剧组前往戛纳参赛时,Canal+电视台邀请董子健进行采访报
期刊
在演艺圈,父子明星很多,在他们之中,赵尔康与儿子赵少康是极为平和低调的一对。  对于新生代演员赵少康,很多观众一定会想起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集结号》中的“老刺猬”,但很多观众却不一定知道,赵少康的父亲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影坛鼎鼎大名的红星赵尔康。  提及演员赵尔康,很多老影迷都会第一时间想起当年的电影《归心似箭》中那个刚毅的硬汉魏得胜。拍摄于1979年的《归心似箭》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期刊
1942年,某次在前线作战中,我们的部队被日寇围困,经过多日战斗,最后我方三百多名官兵被鬼子俘虏。日本人将老鼠药偷偷混入米饭中。很多战友不清楚情况,都抢着吃。  郑德治1919年生于福建福鼎,现居于泉州泉港区。少年时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所属部队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79师697团炮兵连3排4班,后随军投诚,参与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膝盖与脚后跟曾经中弹。初见96岁高龄的郑德治,他佝偻着背,头发与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