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化——课程化——学科化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752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市第三十中学自2002年起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十年里,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了从课题化到课程化再到学科化的转变。
  
  第一个阶段:课题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2002年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兴未艾,很多学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学校决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培训骨干教师基础上以点带面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首先,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改”文件,聘请专家到校辅导,组织研讨会,选送教师参加培训班,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撰写“课改”心得体会。学校根据原来兴趣活动课内容建立了一个六大类近百个课题的题库。然后通过教师指导,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成立课题小组展开研究活动。学期结束时,由指导老师负责带领学生进行结题汇报。
  在此过程中,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原来一些学习上的后进生,也能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策略,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导师的扶持下,一点点地做起了研究。2002年12月2日,学校进行第一批课题的中期汇报,得到了市教育局、教研室、兄弟学校及其他来宾的好评;2003年初省、市首届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大赛举行,我校的“单亲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和分析”课题方案获市级二等奖、“七里山塘伴我长”课题获省一等奖……
  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我们发现这样的课题化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学生的参与面不广;其次,因为没有单独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辅导的时间非常有限。第三,课程的整合性体现不充分。很多指导教师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研究,很少进行学科间的整合。
  
  第二阶段:课程化——以班促点全面普及
  
  为使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自2005年起学校决定通过课堂教学来开展课题研究,具体组织如下:
  安排课时:初一、初二年级每周五的下午第三节课为研究性学习课程。
  任命辅导教师:由每个班的副班主任担任各个班级研究性学习的总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题、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等。
  确立课题主题:学校提供一些研究主题供学生选择,在研究主题下分解出若干个子课题,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其中某一子课题进行研究。
  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化后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每到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教室里就会传来热烈的讨论声,同学们围坐在一起为解决某个问题共同出谋划策;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腼腆的孩子,通过不断的锻炼,也能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渐增加了,他们能在废旧物品上绘制出精美的京剧脸谱制成工艺品,能在薄如蝉翼的叶脉上绘出精美的图案制成叶脉请柬,能利用相关软件根据自己的喜好绘制成家装平面图等。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2008年苏州大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评比中我校的《走进京剧》课题组获得大市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此过程中,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逐渐提高。然而,课程化管理给我们带了几多欢喜也带来了几分忧虑。其中最关键的是课程的指导任务很大程度上仅落在了几位副班主任身上。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化了,也就按课时分配给副班主任,很多教师就认为这仅是他们的工作,这样教师的资源就不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参与面与教师的辅导力度不能形成正比,也就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质量。
  
  第三阶段:学科化——以课督教纵深发展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悄然变化,同时伴随着学校课改工作逐渐深入,教师也逐渐意识到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许多教师的课逐步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引入了学科教学。学校以此为契机,为了进一步完善课程化管理,2009年起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具体措施如下:
  师资队伍:所有40周岁以下的教师都必须担任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
  授课形式:以所教学科为载体,以所教班级学生为辅导对象。
  选题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学科,与任课教师共同确定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后,再根据学生选择设计不同的子课题。
  自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管理后,语、数、英一些主要科目的教师也参与到课程的指导中来,他们的引领也使学生的课题研究更具深度和广度。将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整合后我们还发现教师的课堂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座位由秧田型变成了马蹄型,教师由灌输者变成了主导者,研究性学习的民主、自主、合作之风吹进了学科教学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彻底地改变。现在不仅只在研究性学习课上他们能自主动脑、动手、动嘴,在所有学科的课堂上他们都能充分发挥主人翁的地位。研究性学习可以说推动了我校课堂模式的改变,使传统的课堂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课题化到课程化再到学科化的转变,研究性学习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改变了教师的授课形式;不仅加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训练,也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在我校沧桑巨变的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功不可没,它带给我校师生全新的理念,使我校师生研究探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陈琳,金莺,苏州市第三十中学,215008)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土耳其位于亚欧大陆的结合部,是沟通东西文明与贸易的重要桥梁。长期以来,土耳其被西方国家视为外交重点,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国。自卷入以叙利亚危机为核心的新一轮中东地缘政治博弈伊始,土耳其的外交策略先后经历了冒进期、困局期与大幅向东靠拢期。“后叙利亚危机”时代,土耳其与西方国家及邻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它将重点放在了发展与中国、俄罗斯等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
摘要: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撬动学校发展的支点。为促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校长应加强教学改革的领导力与创新力,立足于高效课堂的建构,着力提升教学质量。为此,要统一认识,明确高效课堂基本特征,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高效课堂教学,立足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搞好课堂教学改革;要找准载体,规范流程,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化;要通过行政推动,
【课前思考】  《确定位置》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主要学习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渗透坐标思想。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具备了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知识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确定物体相对位置的感性经验,如教室里排座位、电影院看电影、坐车船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从学校教育视角,系统研究了儿童成长发展的教育规律。其中对劳动教育作过精辟论述。他指出:“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  “手指尖上的智慧”源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手指尖上的智慧”不仅概括了劳动技术教育的特征,而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学生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优势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成果特点:不仅仅是技
内容摘要:米歇尔·福柯被誉为“20世纪法兰西的尼采”,其权力话语观影响深远。《所罗门之歌》是非裔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展示了以麦肯·戴德家族为代表的美国黑人男性的成长历程。虽然老麦肯和麦肯二代人生经历截然不同,但他们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西方社会中都处于“失声”状态。本文以福柯的权力话语观为理论支撑,解读老麦肯和麦肯二代的“失声”根源,旨在警醒美国黑人群体只有冲破白人文化规训的安逸牢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区优质学校托管农村薄弱学校的路径与方法,并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探索了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意义,各种跨校协作共同体组织与活动,创新了校际协作管理制度,开发了跨校活动课程,使城乡学校教师与学生都得到了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化融合;学校共同体;托管;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0-0057-04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普通教师较难进入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研究视野。薛瑞萍作为一名以教育写作赢得独特专业成长机会的普通教师,其六年間出版的六本教学手记,值得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特别是薛老师种种特立独行的教学言行背后,存在着多种关于母语的课程意识和教学信念,“日有所诵”、“定能生慧”等行动与信念,可供普通教师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母语;课程意识;教学信念;教学手记     中图分类号
摘要:“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意蕴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回到事物本身”来研究数学,追求“数学思想”的敞亮和儿童“数学之思”的显发与弘扬。实践中,通过儿童“生命·实践”的数学化活动——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建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生命实践活动表达,达成“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旨趣——“面向思的事情”!由此,现象学所带给“儿童数学”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如悬置——对教学经验或
十年,第八次课程改革弹指一挥。十年一课,虽乡音未改但今非昔比。仿佛端详照片,细细品味周老师的课堂,如果说十年前的“丹顶鹤”还略显青涩与稚气,十年后则显得朴素大气且不失灵动。对执教者来说,十年一课无疑是成长的见证,对看课者来说,围观一课不啻纵览课改十年,个中滋味怎是寥寥几语所能道尽?笔者谨选取目力可及处从以下四个方面略谈学习体会。  一、目标重构:在人文与工具的左右中定位  语文教学要达成怎样的目标
无锡市蠡园中学是滨湖区一所普通公办初中。作为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校,这里的生源和师资都是未经选拔的“原生态”。但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科学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教育科学发展方向的有特色的发展之路。蠡园中学从底层走向高层,从薄弱学校走向品牌名校,一步步创造出育人的奇迹,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通过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学校管理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从而不断解放与提高教育生产力。  先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