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在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外语文学习中,阅读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把学生的“语文素养”比作一只大雁,那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就是这只大雁的翅膀,缺少其中任何一只翅膀,学生语文素养都很难得到提升。
【关键词】语文;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读,能够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目标,更重要的是,它能健全学生的心灵以及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今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该如何改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保证阅读时间
令人惊讶的是,在调查中发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随着年段的增长反而明显减少。“新课标”强调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总量,除去高年段下学期的紧张复习时间,即规定要在五年半的时间内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算下来,平均一周的量其实并不多,但即便如此,在现实的课程实施中却仍遇到了不少阻力。
(一)学业负担重
有一部分学生反映,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已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之一。如果课外阅读的量过大,成为学生的负担,反而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环境、阅读空间的局限性
有些家长不但不支持孩子读书,自己也不读书,家庭中缺少读书的氛围。学生家中有藏书习惯的少之又少,甚至根本没有藏书。此外,还有很多学生家中的藏书都是些通俗读物及杂志,有中外名著的寥寥无几。家中藏书的数量和质量都不适合学生阅读,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
(三)关注度不够
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更多地注重升学率,不少教师过多地看小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认为课外阅读浪费时间和精力,收效不佳,不准学生阅读。
因此,让所有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放开束缚,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课外阅读尤其重要。
二、课内外相整合
那么,如何在这种不利的现实情况下见缝插针,安排课外阅读呢?山东高密市的“语文实验室计划”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他们建立了语文实验室,把学生带到语文阅览室上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在自由阅读、互相切磋,与老师共同讨论、共同参与的多向多边活动中探索、寻觅、汲取知识,学生与教师始终处于平等交流的关系之中,真正体现课堂教学民主化。
其次,调整课时安排,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充裕的时间。“语文实验室计划”采取大课时办法,即100分钟为一课时,学生不必因传统时间表的规定中断更换学习内容。每周六节语文课,大体形成时间安排上的“三一”制:教材学习占三分之一,在教室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实践各占三分之一,均在语文实验室进行。每周仅用两节课时间完成统编教材的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和学习方法认真做一番取舍。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贯彻“教材就是例子”的思想,教材一般每单元重点讲析1-2课,采取解剖一只麻雀,弄明白一类文体;学习一篇课文,收获一种读书方法的办法。重点课文详细讲,不排斥示范性讲析的传统教学模式,细到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作家身世,创作背景,甚至有关的评论文章,让学生明白方式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积累,如何运用。
要将有限的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在语文课上精讲课文,压缩课文的教学时间,把一些不是很重要的问题移到学生的作业中去,让学生在课后自学。同时,将课外阅读的内容和课内的课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虽然我们没有充足时间,但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每天保证30分钟读书,如果合理利用时间,确实对学生良好阅读状态的保证,阅读氛围的形成,对培养阅读兴趣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对课外阅读的带动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课标”建议初小学生阅读的长篇文学名著大多都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恰当地进行引导点拨并导向课外。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课《哪吒闹海》选自《封神演义》。在学习本课之余,教师可以帮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并提供帮助。我建议让学生自选《封神演义》中描写某个人物的特征的片段,进行读和背的训练。当学到其他有关人物描写的课文时,可以请学生说一说、背一背自选的片段,同时可以组织“讲故事”的活动赛一赛,看谁了解得多,理解得好,由此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这样,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改革评价体系
传统的方式主要以课堂中的直接提问或作为考试试题检测为主,而这些提问的问题和考试试题仅仅是一些很机械的题目,学生完全可以使用事先背诵的参考资料解决,并不能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来,也不利于其真正水平的发挥,更不利于发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认为还应当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以写作的内容体现出来。例如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可以定位是某篇名著里的精彩观点,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或者重点考察人物形象主题创作选择性,让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等等。这样自然就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起了督促作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所谓的备考资料就能够解决的。为了防止话题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可多列举几个备选的话题供学生选择。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读书交流活动,或开展相关的竞赛。例如:读书心得交流会、佳作荐评会、座谈会、“读写竞赛活动”“百科知识竞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种交流活动式的检测,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有利于同学间的相互鼓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实践证明,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二课堂,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良好方法。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语文;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读,能够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目标,更重要的是,它能健全学生的心灵以及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今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该如何改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保证阅读时间
令人惊讶的是,在调查中发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随着年段的增长反而明显减少。“新课标”强调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总量,除去高年段下学期的紧张复习时间,即规定要在五年半的时间内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算下来,平均一周的量其实并不多,但即便如此,在现实的课程实施中却仍遇到了不少阻力。
(一)学业负担重
有一部分学生反映,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已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之一。如果课外阅读的量过大,成为学生的负担,反而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环境、阅读空间的局限性
有些家长不但不支持孩子读书,自己也不读书,家庭中缺少读书的氛围。学生家中有藏书习惯的少之又少,甚至根本没有藏书。此外,还有很多学生家中的藏书都是些通俗读物及杂志,有中外名著的寥寥无几。家中藏书的数量和质量都不适合学生阅读,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
(三)关注度不够
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更多地注重升学率,不少教师过多地看小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认为课外阅读浪费时间和精力,收效不佳,不准学生阅读。
因此,让所有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放开束缚,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课外阅读尤其重要。
二、课内外相整合
那么,如何在这种不利的现实情况下见缝插针,安排课外阅读呢?山东高密市的“语文实验室计划”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他们建立了语文实验室,把学生带到语文阅览室上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在自由阅读、互相切磋,与老师共同讨论、共同参与的多向多边活动中探索、寻觅、汲取知识,学生与教师始终处于平等交流的关系之中,真正体现课堂教学民主化。
其次,调整课时安排,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充裕的时间。“语文实验室计划”采取大课时办法,即100分钟为一课时,学生不必因传统时间表的规定中断更换学习内容。每周六节语文课,大体形成时间安排上的“三一”制:教材学习占三分之一,在教室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实践各占三分之一,均在语文实验室进行。每周仅用两节课时间完成统编教材的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和学习方法认真做一番取舍。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贯彻“教材就是例子”的思想,教材一般每单元重点讲析1-2课,采取解剖一只麻雀,弄明白一类文体;学习一篇课文,收获一种读书方法的办法。重点课文详细讲,不排斥示范性讲析的传统教学模式,细到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作家身世,创作背景,甚至有关的评论文章,让学生明白方式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积累,如何运用。
要将有限的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在语文课上精讲课文,压缩课文的教学时间,把一些不是很重要的问题移到学生的作业中去,让学生在课后自学。同时,将课外阅读的内容和课内的课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虽然我们没有充足时间,但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每天保证30分钟读书,如果合理利用时间,确实对学生良好阅读状态的保证,阅读氛围的形成,对培养阅读兴趣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对课外阅读的带动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课标”建议初小学生阅读的长篇文学名著大多都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恰当地进行引导点拨并导向课外。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课《哪吒闹海》选自《封神演义》。在学习本课之余,教师可以帮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并提供帮助。我建议让学生自选《封神演义》中描写某个人物的特征的片段,进行读和背的训练。当学到其他有关人物描写的课文时,可以请学生说一说、背一背自选的片段,同时可以组织“讲故事”的活动赛一赛,看谁了解得多,理解得好,由此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这样,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改革评价体系
传统的方式主要以课堂中的直接提问或作为考试试题检测为主,而这些提问的问题和考试试题仅仅是一些很机械的题目,学生完全可以使用事先背诵的参考资料解决,并不能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来,也不利于其真正水平的发挥,更不利于发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认为还应当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以写作的内容体现出来。例如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可以定位是某篇名著里的精彩观点,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或者重点考察人物形象主题创作选择性,让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等等。这样自然就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起了督促作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所谓的备考资料就能够解决的。为了防止话题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可多列举几个备选的话题供学生选择。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读书交流活动,或开展相关的竞赛。例如:读书心得交流会、佳作荐评会、座谈会、“读写竞赛活动”“百科知识竞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种交流活动式的检测,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有利于同学间的相互鼓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实践证明,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二课堂,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良好方法。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