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登顶珠峰运动员王富洲去世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ngel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首位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同时也是中国首位登上珠峰的登山运动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登山协会顾问、前中国登山协会主席王富洲7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80岁。7月24日。王富洲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王富洲的一生,创造了世界登山界的里程碑,留下太多印记。
  1960年北坡登顶珠蜂创人类历史登山精神超越体育本身
  王富洲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登山家。开创了攀登珠峰的新时代。1960年5月25日凌晨。王富洲作为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突击队长。与贡布、屈银华、刘连满四人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2015年7月18日19时30分。王富洲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中国登山协会追思这位中国登山先驱、世界一流的著名登山家、优秀的登山事业领导者:“以王富洲为代表的老一辈登山家所创造的登山精神已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已成为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动力源。”
  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李致新7月20日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因登山运动留下了不少伤病,但王富洲的离开依旧很突然。原本计划安排王富洲到登山基地休整。但没想到。他竟然以这样一种方式突然离开了大家。
  王富洲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庄严举行,王富洲的亲属、生前的同事、战友纷纷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登山协会名誉主席热地。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刘鹏、杨树安、冯建中、蔡振华。纪检组组长王庆云。与王富洲并肩攀登过的老登山运动员、老同事、1975年珠峰登山队、中国科学院登山科考队以及亚洲登山联盟、大韩山岳联盟、日本山岳会等敬献了花圈和挽联。
  老战友追忆王富洲:花6小时爬上5米岩壁脚趾冻伤被全部截掉
  追悼会现场。1960年跟随中国珠峰登山队出征的医生翁庆章回忆。当年。中国登山的条件极其匮乏,王富洲等4人完全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才完成北坡登顶的壮举。在此之前,包括英国在内的国际登山家数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外国登山队的装备水平。远远超过当时的中国队。
  王富洲的一名家人告诉记者:“爷爷经常和我们聊当年登山的往事,当年的北坡,有一面接近4米的光滑岩壁(又称珠峰第二台阶。俗称‘鬼门关’),这几乎是所有登山者不可逾越的障碍。”当时。王富洲和队友选择了搭人梯。由于登山鞋底布满长钉,4名登山家竟然在高寒情况下脱下了雪靴。
  翁庆章回忆,当4人登顶归来,身体多处遭到严重的冻伤。其中,王富洲的左脚脚趾几乎全被截掉,落下了残疾。另外。王富洲登顶时曾意外摔倒,护目镜掉在雪地上。强烈的太阳辐射通过雪地反射。灼伤了王富洲的眼睛,这也为他今后的生活落下了病根。
  王富洲的大学同学。1959年登上海拔7500米的慕士塔格山。中国著名女子登山前辈袁扬说。19印年珠峰登山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当时,屈银华冻伤非常严重。刘连满贡献出了属于自己的氧气瓶:“碰到困难,首先想到克服,然后继续前行,这就是登山精神。”
  中国登山协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云龙说:“王富洲一生执着追求、不畏生死。他的谦逊和担当。永远是登山者的榜样。”王云龙回忆,最近几年,王富洲每年都到协会进行疗养。趁此机会。他会为全国的登山学员讲述当年的故事,影响了无数后辈。
  北坡登顶珠峰意义非凡:为中国赢得“国家竞赛”
  翁庆章提起当年登磺珠峰的过程。有一幕让他铭记终生。也让他无比感动:“我清楚地记得。王富洲带领突击组出发时。坚定地对我说:‘我一定要取得胜利,如果没能成功。我就不回来了。’”
  这所谓的胜利,绝不是简单的登顶成功,创造一项纪录而已。1960年春天,就在中国登山队从北坡向珠峰发起冲击的同时,印度登山队也从南坡出发,试图征服珠峰。由于两支队伍都使用了产于瑞士的步话机,登顶前,两国登山队的电台甚至频繁出现串台,清楚地听到对方的喊话。
  翁庆章回忆,登顶前的一晚,王富洲预计到风暴将至,毅然决定连夜出发登顶。最终,全队赶在风暴之前成功将五星红旗插到峰顶,安全返回营地。当年,登山队里传出一段佳话:“中国登山队3:0战胜了印度登山队(全队共3人完成登顶)。”
  为人不知的—个细节是,据他的家人介绍,回程时,4人突击组一度只剩下半瓶氧气。
  现任中国登山队总教练罗申说:“作为晚辈,我们有责任把老一辈登山前辈的精神发扬光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物质基础如何进步,登山精神永远不变。”
  面对记者,身为中国登山名宿的袁扬连连说,自己只是普通人而已:“我们这代人,通过登山懂得了乐观和坚强,不会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只有坚持,人生才能顺利走下去。”
  董岩据中新网整理
其他文献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茱丽叶音乐学院高才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音乐、时尚、娱乐达人,这是刘轩的名片。而从他多部畅销书的名字,如《Why not?给自己一点自由》《寻找自己》《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中,你可能会像我一样感觉:这个刘轩,和父亲刘墉很不一样。  刘墉是刘墉,刘轩是刘轩  “20年前,不知道自己要成为谁又迫切想让大家看到自己时,我会很委屈、很讨厌这个称呼。但当我已经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就会
期刊
一战期间,玛塔·哈丽不仅是巴黎红得发紫的脱衣舞女,还是一名周旋在法、德两国之间的“美女双料间谍”,跻身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人超级间谍”之列!然而,法国反间谍部门却指控哈丽用“枕边风”向德国人传递情报,导致5万名法国士兵身亡!1917年10月15日,玛塔·啥丽被以“叛国罪”的名义处死在巴黎郊外。不过,对上述历史,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考勒斯却有不同解释,并于目前抖出“绝对内幕”一他的外曾祖父便是当年负责
期刊
在美国历史上,有多名女性向总统宝座发起冲击。在女性参政环境尚未培育成熟的时代背景下,她们以独特的个性和传奇的经历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参选是为了女性投票权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参选总统的女性名叫维多利亚·伍德胡尔,她的人生经历十分传奇。作为一个富翁,她的第一桶金是靠着所谓“磁疗仪”获得的,当时的美国人认为把人体长时间暴露于磁场中对健康有益,伍德胡尔利用这一点发了财。之后,她又和自己的妹妹一道在华尔
期刊
以海选新人为标志的《中国好声音》第四季首播,居然办成了“周杰伦粉丝见面会”,对创新乏术的节目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嘲讽,好在收视率飙升的结果让利益相关方好歹又混过了一年。  自新世纪以来,周杰伦几乎通吃了80、90、00后三代人,其率性的说话、做事方式,以及多种音乐类型的大混搭,创造了很多第一,几乎成为未成年人通往成年世界的一道音乐魔咒,当然成年人也可借此回到“哼哼哈兮”的混沌美好状态。周杰伦以
期刊
6月18日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的“大美无界·中法美术家交流对话展”是一次隶属于中国国家画院的中国美术家的重要展览。展览的意义非常明确,通过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前院长和一级美术师与法国艺术家沙龙主席和前吉美博物馆馆长两位在法国有相当话语权和决策经验的艺坛精英的联展,通过法国艺术家行政和社保机构“艺术家之家”主席及法兰西美术院院士的捧场,把中国高级别的知名画家与新丝绸之路上的重地法国的部分文化界领袖,
期刊
由华录百纳出品的42集抗日传奇剧《秀才遇到兵》将于8月5日登陆北京卫视红星剧场,并同步优酷、土豆首播。7月23日,曾经执导过《永不磨灭的番号》的著名导演徐纪周第三次挑战抗日题材,携剧中主演李晨、沙溢、李倩一同亮相北京卫视《秀才遇到兵》全国首播新闻发布会现场,为大家解读戏里戏外的精彩故事。  发布会一开始,李晨、沙溢就分别带着一个骰子和一对牌九登台,原来,在剧中两人正是通过“赌”认识的,马三炮平时嗜
期刊
双料博士后、85后副教授、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博导……面对众多大学生网友的关注,今年29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方璐,保持着超出其年龄的从容与淡然:“我从不在意外界给我的这些‘标签’。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带好学生,做好科研。”  走近方璐,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知性的微笑、秀丽的面容、飘逸的长发——有着85后年轻人特有的青春朝气,足以颠覆人们脑海中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传统印象。曾两度想放弃却
期刊
对周杰伦,观众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以吐字清晰、归韵到住、快而不乱、慢而不断作为说唱艺术的审美标准之一的话,周杰伦绝对不能达标。估计就算是最喜欢、最熟悉他的歌迷,如果拿他的一首新歌来,不看着歌词或字幕的话,恐怕也不会知道他具体唱的是什么。  就算你一定要说这样的标准“落伍”、“老套”,一定要“颠覆”,一定要“创新”,但是确保让欣赏者听得清楚,是说唱表演艺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毕竟,艺术是一种表现、
期刊
梁实秋与冰心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当时,冰心的《繁星》与《春水》在《晨报副刊》上陆续发表,引起了梁实秋的注意。梁还写了一篇评论文章《繁星与春水》,认为冰心是一个理智多于情感的女诗人。不过那个时候,两人还不认识。  事有凑巧.1923年暑期,刚从燕京大学毕业的冰心与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梁实秋同乘“杰克逊总统”号赴美留学,就在船甲板上认识了。在海上的十几天里,他们还兴致勃勃地办了一份文学壁报,
期刊
他与潘光旦、陈寅恪、梅贻琦被称为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  他,培育了李政道、杨振宁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王淦昌、钱三强等十多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数十位院士,被后人誉为“大师们的大师”。  他的名字叫叶企孙。关于他的故事,如同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一样,简单而复杂。  科学少年  叶企孙,1898年7月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父叶景沄曾任上海教育会会长,他思想开放,非常推崇两方近代科学。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