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文心雕龙》里的“通变”观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yi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变”一词最早作为哲学概念出现,刘勰之后,才真正走进文艺美学领域。然而对于刘勰“通变”的概念,不同学者还存在不同的说法,使得理解的过程产生阻碍,从而不能更进一步体会这种思想的价值所在。本文首先从《通变》篇的原文出发,旨在重新梳理刘勰的观点,理清“通变”一词在《文心雕龙》中的具体内涵,以及它具体应用的语境,以便更好地理解刘勰提出的概念的意义和对于后代的影响。
  关键词:通变 刘勰 文艺美学 文学史
  一、“通变”的含义
  (一)“通变”的哲学含义
  “通变”一词,最早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而提出,来源于《易传·系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a“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b“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c在《周易》里,“通”与“变”是一对相互关联的概念,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两种联系。首先,“通”与“变”具有时间上的线性因果关系,“通”是“变”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必然结果,在逻辑上形成“变—通—久”的对应关系。在这里,《易传》强调的是变的规律和重要意义,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是一直变动的,并且,唯有“变”,才可通,“通”,才可“久”。在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易传》中也把握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人为作用,即“化而裁之”与“推而行之”,这就使得客观规律具有实践价值。在这里,“通”与“变”,不仅具有了时间上的因果关系,也更加强调了逻辑的互动。人们可以能动地以“变”求“通”,最终使得“变”成为“通”的动力和结果,“通”成为“变”的前提和保障。以上就是“通变”最早的哲学含义,在刘勰之前,“通”与“变”仍然是一对并举的概念,而将这一概念作为一个统一的范畴引入文艺美学领域,则属刘勰的首创。在《文心雕龍》里,刘勰赋予“通变”一词以新的含义和意义,影响深远。
  (二)刘勰“通变”的文艺美学含义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体现出的“通变”观点,首先体现在专立的《通变》篇;其次,“通变”的思想也散见于《文心雕龙》的许多篇章,是统领全书的重要思想之一。
  笔者认为,刘勰的“通变”观,首先继承了前文中来自《易传》的两层含义,即时间上的因果与逻辑上的相互推动,“通”与“变”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当代学者刘业超在《文心雕龙通论》中指出:“刘勰通变立论的系统机制,不仅表现在这两个基本点的并不偏重上,也表现在这两个基本点的互动和互制上。”d然而,在《通变》篇中,刘勰将“通”与“变”的关系在文艺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具体化,他指出:“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他看到,在文学艺术中,每一种文体都有着各自独有的写作规律和特点。他认为,诗、赋、书、记是名理相因的,也即它们各自之间从名称到写作的原则,都有着很典型的“因革”关系,这样的一种规律性经过时间的推移,代代相传,是不可以变的。抛弃了对于规律性的把握,一种文体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和核心。然而,刘勰同时看到,每一种文体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是没有一定之规的,即在特定文体的统摄之下,每一篇文章的风格、气势、语言文采等,都各自不同,所谓“文辞气力,通变则久”。
  为保障有常之体,刘勰认为,应“体咨故实”,即某一文体的基本写作规律,还要以前人的写作样式和经验为规范,必须遵守,不可以忘却本源,舍本逐末。但是,具体的文章写作,虽然没有一定之规,但他认为还应“数酌新声”,即要学习当代人新的作文之法,从中汲取所需的营养。就像在《议对》篇里所讲的:“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这样,刘勰“通变”的含义,在文艺领域之内,就表现为“常”与“变”的辩证统一,在“常”也就是规律性保障的前提之下,求新求“变”。“常”与“变”也是相互依存、双向互动的。刘业超指出:“‘常’与‘变’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就是‘通变’系统机制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刘勰‘通变’理论的真谛之所在。”e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其他篇里,也有类似“常”与“变”相统一的观点。如《风骨》篇:“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刘勰将“昭体”与“晓变”并举,强调在辨别清楚文体的基础上追求一定的新变,才能避免杂乱和拼凑。又如《定势》篇:“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体性》篇:“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神思》篇:“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明诗》篇:“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这些论述都与刘勰所说的“有常之体”与“无方之术”相呼应。
  (三)后人对于刘勰“通变”观的阐释
  关于刘勰“通变”观的内涵,历来有着不同的解释,莫衷一是。
  一种观点认为,刘勰的“通变”即为复古。清代纪昀在评论中指出:“复古之名以通变,盖云此尔。”f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指出:“此篇大旨,示人勿为循俗之文,宜反之于古。”g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里也认为刘勰是以复古为革新的。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刘勰的“通变”重点在于强调变革。20世纪80年代,学者牟世今发表《文运律周,日新其业——〈文心雕龙·通变〉新探》一文,他认为,“强调文学的发展创新,才是刘勰通变论的主要思想,而本篇中的通变之义,主要指‘文辞气力’的创新发展”h。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有张少康:“刘勰在论述通变的过程中,其主要着眼点在论变。”i
  第三种观点则把“通变”理解为继承与创新,并且强调二者的对立与统一。马茂元认为:“‘通与变’对举成文,是一个问题矛盾的两面。”j郭绍虞、王文生在《中国历代文论选中》提出:“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就其先后继承的一面则为‘通’,就其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言则为‘变’。‘通’与‘变’对举成文,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k
  本文认为,以上三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也都不是对于刘勰“通变”观的完整概括和理解。首先,如前文所说,在刘勰的表述里,“通变”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不可分割并举;另外,它也是一个并无侧重的表达。刘勰对于“变”与“不变”的两个方面同样重视。并且,“通变”与继承和创新之间虽有关联,但并不能直接等同,因为两种概念之间并不在同一层次,刘勰的“通变”更具有逻辑意义上的互动关系:“通”的根本保障,是“变”,而非单纯地“继承”;“变”的本质基础是“通”,并非只是简单革新。以上,便是对于刘勰“通变”内涵的理解。   二、“通变”的文学史意义
  明确了刘勰所说的“通变”的内涵,下面将要探讨的就是这种观点有何意义了。
  本文认为,刘勰将“通变”一词统一为一个文艺领域范畴,创造性地将“通变”具体为文学的“常”与“变”的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辩证关系,并且他对“变”与“常”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见解。
  首先,刘勰认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学的不断向前发展,是一个总体的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对此,他专门在《时序》篇有过论述。他认为,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的文学,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蔚映十代,辞采九变”,这体现出刘勰的观点中对于文学客观规律的尊重。但是,刘勰思考的关键在于,文学应该“如何发展”。“通变”的思想,对于文学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文学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欣欣向荣,获得焕发蓬勃的新活力。
  他在《通变》篇中,举出了九代诗文的例子,认为从黄帝开始,到晋代,都是“志合文则”“其揆一也”的。虽然它们在文辞气力的表达上有所差异,但是,它们在表现情感、叙写时事方面所遵循的道理、原则却是一致的,也就是文章所具备的“常”的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发生明显变革,而改变的只是外在的文学风貌。但是,刘勰还是在它们的内部做出了区分。他认为,从黄唐到商周,文学的发展从质朴走向雅丽,他对这样的发展是赞许和肯定的,但是从楚汉到晋宋时期,文学的发展就开始有了不好的变化,文学开始“从质及讹,弥近弥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讹变”,刘勰认为,主要是因为后代的文人竞今疏古,慢慢抛弃了流传下来的文学传统。对此,刘勰持批判的态度。他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要在“有常之体”的统摄下来进行,即不能忽略一种文体的本来风貌,而去以自己的意志没有凭据地追求新变。“常”是“变”的统摄,是一种规范文学发展的总高度。而这种文学规范的获得,则要在向古人学习的基础之上获得。刘勰指出,之所以后代的文学“风昧气衰”,是因为“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近附远疏”。
  对于学习古人,刘勰认为,宗经是一条重要的原则。对于儒家经典的重视,是《文心雕龙》文学观点的重要部分。刘勰认为,经典具有无可比拟的标杆作用,是后人应该不断去学习的。在《宗经》篇,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这里,他指出了经典对于文学各个层面都具有指导意义。只有不断向经典以及古人的优秀作品学习,才能做到“矫讹翻浅”,纠正文坛上的不良文风。就像《情采》中所指出,文章之所以产生不良的变化,就是对于经典的重视不够所造就。“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然而,要想真正达到文学发展的“通变”,除了有“有常之体”作为基础,还应在此之上不断变化。如果只是一味地对于前人进行模仿,就会造成文风的阻塞,同样不利于文学的发展。
  对此,在《通变》篇,他举出了汉代五家的例子,认为他们的写作“广寓极状,而五家如一”,因为他们只看了因袭的一面,而忽略了文章本身应该具有的变化,没有能够在规范继承的前提之下,很好地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长此以往,文学就会变得单调而乏味,而缺乏差异化和多样化,进而缺乏进一步成长的生机。
  刘勰“通变”的观点对于文学史的意义,也延续到了后代。后人也看到了文学想要健康地不断向前发展,就要注重“常”与“变”的矛盾运动关系。例如,初唐的文风就延续了六朝,在当时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使得文学的发展一度缓慢不前。陈子昂看到了这样的文坛现象,认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延续了六朝的浮靡文风,“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汉魏风骨,晋宋莫传”l,也就是丢掉了古人写文章的传统,并且一味对于前代的作品因袭模拟,才导致文章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实质的内容。并且,他对于文章独特的“风骨”是十分重视和肯定的。可见,陈子昂所说的复古,也是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并非单纯地继承和模仿。他认为唯有如此,文学才能不断获得向前的动力。以上便是刘勰的“通变”思想对于文学历史发展的指导意义。
  三、“通变”的方法论意义
  文学史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文学创作,在“通变”思想的指引之下,如何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以推动文学的健康发展呢?刘勰给出的答案是“参伍因革”,即错综变化地对前人的遗产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望今制奇,参古定法。也就是说,对待古人和今人的态度不可偏废。更为具体地,刘勰给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在规划、安排文章的纲要的时候,要注重这一文体的基本原则,为确定基本原则,就需要在写作之前“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即对于前人留下的优秀作品,要广泛且精细地研读,找出其中恒定不变的规律。也就是《知音》篇所谓“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风骨》篇所说“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在这里都是指前人的文学作品对于当代人的指导意义。
  第二,刘勰认为,想要真正达到文学之“通变”,还要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风格,所谓“文辞气力,通变则久”。像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提出的“文以气为主”m,每一篇文章中的文辞气力都应该是不同的,以此而形成作家独特的标记,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闪耀光芒,所以要“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在文章写作中,首先要有自己的真情流露,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其次,要在写作过程中运用独特的语言、修辞等,形成文章独特的气势,如《體性》篇所言:“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才性异区,文辞繁诡”。最后,“采如宛虹之奋鬐,光若长离之振翼”,使文章因为特殊的文采而光彩熠熠。
  第三,关于文章的结构,刘勰也给出了他的观点:在总览纲领的前提之下拓展思路,设置好一篇文章的核心枢纽,然后使文章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步骤进行,才不至于使文章过于流散,没有中心,或是思路过于狭窄,即《通变》篇里指出的:“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   最后,刘勰认为,进行文学创作时,要“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檃栝乎雅俗之际”。可见,这体现出刘勰折中的思想。他认为,好的文章应该在质文之间,不能偏于一端:要像孔子所言,“文质彬彬”,不能过分质朴,也不能過分华美;也应该在典雅和通俗之间找到平衡,过于典雅可能会导致文章的晦涩难懂,过于通俗又会使得文章失去应有的价值内涵,这些都不利于文学的发展变化。好文章要像《离骚》一样,“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想象奇伟而不失雅正,辞藻华丽而情感真实。
  四、结语
  刘勰《文心雕龙》的“通变”思想,前瞻性地作为文学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存在,是推动文学前进的重要动力。他准确地把握住了文学“文运律周,日新其业”的总高度和总过程,使得他的“通变”观同时具有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的双重意义,是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思想。另外,他首次使得“通变”一词作为整体概念进入美学领域,是一种独有的开创。
  我们只有首先正确地理解这种思想的核心含义,才能更好地体会它的意义和贡献。刘勰的“通变”思想,建立在他对于具体文学作品和文艺现象的观察总结的基础之上,使其具有现实的意义而不空洞,更具有真实的说服力量。
  abcde 转引自刘业超:《文心雕龙通论·下》,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57页,第1457页,第1457页,第1457—1458页,第1459页。
  f 黄霖编著:《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g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周勋初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h 牟世今:《文运律周·日新其业》,《文史哲》1989年第3期。
  i 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46页。
  j 马茂源:《谈通变》,见《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28页。
  k 郭绍虞、王文生选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页。
  l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见《中国文学批评史资料选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35页。
  m 曹丕:《典论·论文》,见《中国文学批评史资料选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6页。
  参考文献:
  [1] 刘勰.文心雕龙[M].王志斌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2] 郭韶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作 者: 朱桐,中国传媒大学2019级文艺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 辑:赵斌?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自问世以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定论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主题涉及反抗男权压迫的女性意识觉醒,但对此定论有些学者提出了质疑和异议,对其主题进行了重新阐释。本文通过对《一小时的故事》中隐含的多重反讽进行剖析,旨在发掘出故事的主题意义。  关键词:《一小时的故事》 多重反讽 主题  一、引言  凯特·肖邦(Kate Chopin,1851—1904)出生在美国密苏
期刊
摘 要:美国戏剧家山姆·谢波德在家庭剧创作方面炉火纯青,《情痴》便是很好的例证。在该作品中,他巧妙地设置舞台,并借助特殊的空间分布,创造出两组二元对立:現实与虚幻、男性与女性。随着人物空间方位的变换,这两组二元对立也逐渐呈现出分崩瓦解之势,转而表现出融合状态。谢波德运用空间的形态转换以及空间方位词的变换来解构作品中的二元对立,并传达出他对现实虚幻无界限、男性女性和谐共存的期待。  关键词:《情痴》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自媒体变得 异常活跃,尤其近几年,许多传统媒体纷纷转移阵地,借助互联网这一沃土,寻找新的市场和舞台。自媒体网络电台突破了传统广播电台的时间有限性、空间固态化与内容局限性等问题,表现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内容也更丰富多元。本文主要探讨综合性的自媒体网络电台在播音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自媒体网络电台服务社会和教育发展探寻新的应用发展空间。  关键词:自媒体平台 播
期刊
摘 要:学堂乐歌的兴起是中国近代新音乐产生的标志,西洋音乐的传入是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学堂乐歌产生于中国近代新制学校,具有中国近代音乐的总体特征,连接中国古典与近代音乐之美。  关键词:学堂乐歌 中国近代音乐 文艺主潮  学堂乐歌起源于清朝新式学堂中,为其最初设立时教授学生的音乐歌曲,是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形成的特定时期特殊的音乐文化,乐歌取材于当时的社会实际状况,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期刊
摘 要: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在专业科目中进行经典论著的阅读是教育目标之一。互联网环境下,文本内容的生产和分发随着这一渠道以传输快速化、形式多样化、阅读碎片化为特点,多以视听产品样态呈现,此类产品的阅读体验多为片段性与浅层化。经典作品的阅读要求多角度的深度思考,如果长期沉溺于互联网媒体带来的浅层阅读快感,不仅难以培养出大学生作为个体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进而影响大学教育目标的达成。  
期刊
摘 要: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创业发展的基石,民族事业文化繁荣兴盛的保障,高校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的重任。因此,借助高校平台,培育青年学生“文化自信”,不仅是高校教育的职责,更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在融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学更应该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寻多种授课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文化自信”建设。本文力求进行寻找融媒体在“文化
期刊
摘 要:21世纪以来很多诗人的创作方向,都是在现代与传统诗歌间找寻一个合适的过度,如何在二者间保持一种思考的平衡,这是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杨庆祥是当下中国文坛中为数不多,兼具创作与批评为一身的“学者型诗人”,他一方面有着诗人敏感而细腻的天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学者特有的理性思维,他以一种集大成的眼光让你在平静的探寻中,感受到一种更加多元的衡量,从而找到问题的比较对象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学院派 自
期刊
摘 要:淮剧《金龙与蜉蝣》是一部典型的命运悲剧,其悲剧成因由三个方面构成:权力欲望导致人性异变,异变导致迫害与复仇的行动,复仇导致家庭伦理的失序,最终导致父子、爷孙血亲相残的命运悲剧。作品用异变、复仇、伦理的纠缠构成悲剧的成因,能够带来直观而真实的悲剧效应,带给大众思考与警示。  关键词:《金龙与蜉蝣》 异变 复仇 伦理 悲剧  淮剧《金龙与蜉蝣》是著名作家罗怀臻的经典戏剧作品之一,以金龙、蜉蝣、
期刊
摘 要: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起良村在造纸方面完全采用的是蔡伦的造纸术。在起良村,有很多古代皇室留下来的造纸作坊,见证着起良村上千年的造纸历史。为了更好地宣传古法造纸技艺,村子里还专门建立了培训所和相应的博物馆。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有手工制作的美浓和纸。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手工纸的制作工艺,以及两国手工纸博物馆的数据,希望能从中更了解手工造纸,对传统造纸技法的传承发扬有所启发
期刊
摘 要: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自上映以来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观影人,用“原型”来讲故事,是其具有如此动人的艺术力量的原因之一。神话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的批评流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漂流经历”与“岛屿经历”,与《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海上遭遇有着诸多相似,是“漂流”这一神话原型的再度讲述。  关键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奥德赛》 神话——原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