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苑小火车运行30余载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苑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苑囿。清末,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南苑逐渐衰败,后来逐渐发展为驻军重地。1904年,袁世凯将原北洋常备军第四镇改为北洋陆军第六镇进驻南苑,修筑驻军营房,在南苑镇由西往东共建7座营房。
  作为驻兵重镇,南苑与北京的联系十分密切。1906年,修筑了京苑轻便铁路。当时,京苑铁路为窄轨铁道,轨距1米,比普通火车小些,因此称轻便铁路,俗称小火车,设有永定门、大红门、营市街等站。此铁路起自永定门站(今北京南站东南),至南苑万字地,全长8公里,1906年2月开工,1907年2月通车,共用白银10万两。当时,除了永定门站为军用,其他站都办理客运业务。
  因为小火车既能载人,也能载货,不仅方便了军队和市民的出行,也方便了生活物资的运输。这条线路开通之后非常受欢迎。清代兰陵忧患生著有《京华百二竹枝词》,其中《南苑驻军》一诗就提到了京苑輕便火车:“一六森严两镇兵,分屯两苑卫神京。来往南苑尤称便,军用火车已畅行。学堂各省一齐开,都为中华养人才。今日指挥试兵法,调他南苑陆军来。”此诗“一六”两句指清代的陆军第一镇驻北苑,第六镇驻南苑。“学堂”指各省都可办军校,但毕业生必须送陆军部考试,并把他们调到南苑,考查他们的学习成果。
  1910年,清政府拨款在南苑修建了中国第一个飞机场,随后又修建南苑飞机修理厂、南苑航校。随着驻军增多,机场北部增设了邮局、电话局等机构,而且驻军士兵及周边居民生活所需的百货、饭馆、理发店、修理店以及蔬菜供应等商铺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了重要集镇—南苑镇。
  因为这条线路的重要性,京苑小火车虽然比马家堡至永定门有轨电车晚了6年,但马家堡至永定门有轨电车建成使用了一年就被烧毁停运,而京苑小火车一直坚持到1941年,运营了30多年。
  有趣的是,除了运输物资,民国时期,南苑还有一个独特的“旅游项目”:参观飞机。1916年8月南苑航校进行飞行演习时,就出售参观券,让老百姓来此观看,当时共发售参观券2万多张。老百姓往返永定门和南苑,就是乘坐的京苑小火车,每小时往返一次。
  几年后,南苑还开发了乘坐飞机游览的项目,小火车就是京城百姓到南苑的首选交通工具。根据记载, 1921年4月,南苑航校创办空中游览飞行,售票载客。每星期二、四、六下午2点飞行3次,分甲、乙两种客票,甲种票游览北京城30分钟,每位30元;乙种票游览飞行场10分钟,每位10元。
  后来,京西煤矿急需机车,京苑线机车被运走拉煤,京苑轻便铁路线就改用小平板火车,以人力用铁叉推送。这种平板车没有座位,可随时停车,方便沿途乘客上车或下车。《南苑乡果园村志》记载,民国时,果园村海户屯村民黄春儒从小就在铁路上干活,他负责京苑铁路的看护、保养以及平板车的管理。果园村观音堂王奶奶庙香火旺盛,观音堂临近京苑铁路线,从城里到观音堂的香客,乘平板车的人较多。
  京苑小火车在当时是北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一些老画报上也能查到京苑小火车的老照片。1927年,《晨报》副刊《星期画报》刊登了小火车的照片,并附有说明:“南苑轻便火车,由永定门至南苑,约五里许(实为8公里),每人车资铜币24枚。左图为车过铁桥情景,桥已崩坏不堪,车上载满乘客。”照片上,小火车正在通过一条河(可能是凉水河),桥墩已损坏。乘客中有军人,也有百姓,他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
  1937年,《世界画报(北京)》刊登了从永定门始发的小火车照片,照片原文说明:“元旦开始行驶之南苑小火车在永定门开行情形。”小火车后边不远处能看到永定门箭楼和城楼。
  1941年9月,京苑轻便铁路改建为标准轨距,小火车走下历史舞台。不过这条铁路线还在,经过改造后,它成为永定门至南苑机场的重要运输线。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铁路线的部分线路如今还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段铁路成为永定门粮库、大红门油库以及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的专用线,并设有南苑货运火车站,运输粮食、油料等物资。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三环路和四环路的修建,这条铁路被截断,北段铁路不再使用。但是,四环路南及南苑机场周边的铁路一直使用到现在,它依然通过南苑货运站和大红门货运站向周边运输物资。
  (摘自《北京晚报》2020年5月5日,月梦可心荐)
其他文献
前几天,住在我家楼下的小姑娘网购了一双鞋子,差点儿没把她母亲气坏。因为她母亲发现,这双鞋上打着几个显眼的补丁,用粗线缝着,鞋身上还印着许多莫名其妙的小字。小姑娘的母亲气愤地说:“花好几百块钱,买回来一双打补丁的鞋子,卖鞋的人真是太没良心了,赶快退货。”女儿跟她解释说:“这可不是一般的补丁,是人家故意设计成这样的,那些小字是每块补丁的说明,这种鞋现在可流行了。”  之后,小姑娘的母亲逢人就说女儿乱花
期刊
张晋藩先生出生于1930年,是新中国法学界最早一批的博士生导师。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那真是全民欢欣鼓舞,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里程。”张晋藩先生回忆道。  65载春秋,他投身中国法制史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孜孜以求,从未停歇。于他而言,时代的进步既是机遇,也是保障。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征程,他丰富了中国法律史学的学术内涵,填补了不少历史空白,让中国在世界法制史发展的进程中有了自己的声
期刊
当农历生日与公历生日出现在同一天时,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生日重合。根据公元2000 年到2100年间10 月1 日的农历数据进行粗略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大约80% 的生日重合现象都发生在与2000 年相隔19 或19 的整数倍的年份。还有10% 的情况是相隔11 年。例如2020 年10 月1 日是农历八月十五,在11 年后的2031 年,二者也将重合一次,再下一次则要等到57年后的2077 年了。 
期刊
见义勇为免责  规定: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解读:  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明确了侵权人
期刊
古镇兰陵是我老家西面的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历史悠久。荀子曾在此两度就任兰陵令,李白也因畅饮兰陵美酒而留下千古名作《客中行》等。而我所记述的却是与兰陵相关的一个普通人,他就是我的一个老街坊,按辈分,我得叫他二爷爷。  听父亲说,二爷爷年轻时在古镇兰陵酒铺里站柜台,对酒挺内行。后来因为战争,生意做不下去,不得不回到家乡。二爷爷自己喜欢读书看报,还特别喜欢爱读书的孩子。他儿子不大爱读书,他就把希望寄托在孙
期刊
古诗里说“繁霜降兮草木零”,可你知道吗?我国民间还有句俗语,“霜打的青菜分外甜”。意思是说被霜打过的青菜口感甜糯,這是为什么呢?  霜降来时,气温更低,地表露水凝结成霜。霜是近地面的水汽在温度很低时的一种凝华现象,也就是水汽的结晶。结霜有个重要条件:气温要逼近0℃。  民间俗称的“打霜”就是霜冻,一般出现在晴朗的月夜。在天气晴朗的晚上,大地像被揭开被子一样,气温急降,散热很快。这时靠近地面的一些水
期刊
万物与时俱化,万物处于变动不羁之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觚不会老是一个样子,酒也不会老是一种酒,喝法又时有变化。文化的特点一在时时积累沉淀固化,一在时时褪色淡化消失。  谁不喜欢怀念童年?谁不沉醉于初恋?觚不觚了,爱情不像是当年的初恋了,童年已经是一去不返了,喝酒的人也不是当年的人了,做文學性的叹息则很自然,制订回到童年、回到初恋的行动计划则大可不必。  生活就是在向前走,尽管过去
期刊
电视、广播天气预报节目中,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某气象台发布的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未来24小时到底指的是什么时间段?有何玄机?  顾名思义,未来24小时是从当前某个时间点算起往后的24个小时。在气象部门制作发布的天气预报中,未来24小时包括8时至次日8时、14时至次日14时、20时至次日20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8时至次日8时和20时至次日20时两个时次的预报。  通俗地说,8时至次日8时的预报
期刊
秋天到了,公园里的向日葵也将迎来最佳的赏花季节。  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听说过,向日葵的花盘是向着太阳转的—这一点就像它会结出瓜子一样,似乎是毋庸置疑的常识。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或一些摄影作品里,有人会发现,似乎并不是所有向日葵都时刻朝向太阳,有时个别“特立独行”的向日葵还会背对着太阳,甚至还有可能一整片向日葵都把“头”转过去,仿佛在跟太阳“闹脾气”。  那么,究竟为什么这些向日葵要背对太阳呢?难
期刊
生长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白木树其貌不扬,树高5米至15米,既没有争奇斗艳的花朵,也没有酸甜可口的果实。当树木遭遇外来伤害或真菌感染,受到刺激就会启动自我修复功能,不断分泌香脂包裹和隔离伤口,阻止溃烂继续扩散,愈合而成的状如朽木的部分便是沉香。  按照产生方式的不同,沉香的价值由高到低,可分为死树倒伏经过风吹雨淋的不朽之材“倒架”,沉于沼泽经过微生物分解剩余部分的“水沉”,被泥土掩埋后未腐部分的“土
期刊